台灣登山論壇

閂山?鈴鳴山?傻傻分不清!

文章標籤
登山安全

雖然過了段時間,但回想起來還是很氣人

本在這個月中走北二段之閂山及鈴鳴

預計第二天從工寮攻頂至鈴鳴山

但在前一天抵達至25K工寮

看到2個路口均有綁布條

某個路口綁最多布條

當下我及朋友以為那就是往鈴鳴山的路

隔天起了個大早出發,往最多布條的方向前進

而沿途均有布條指示,但箭竹林異常的多

而我及朋友以為那是新開的路繼續前行

可是到了路口發現有叉路

而當時又是大霧,看不見往山頭方向

就花了很多時間找路,直到發現雨量計才發現我們是在閂山

這一來一往浪費許多時間

而下半身除了被箭竹林淋濕褲子,還被打傷大腿

至今大腿上還留下傷疤

也因此我們不攻鈴鳴山,而直接下山

首先我承認我出發前應做好功課

但是因某個自以為是的登山隊在閂山新開登山口綁一大推布條

又未標明指示路牌,讓人誤導以為是往鈴鳴山的路!

而問過有去過的朋友

他們也說被該登山布條誤導

希望將來登山隊以後除了綁布條也應該做路牌指示往哪裡的路

否則這將來會引起山難事件

 


所有回覆

  • 言重了。

    自組隊,如果在沒有有經驗的隊員帶隊下,確實是要做好資料蒐集工作。

    此新路線(金明真路線),如同『難』一段(南北山友會合)、安東軍(金杏真路線),皆是周大哥為了讓山友們有一條舒適、順利、平安的回家路,所開闢的新路線。

  • 補正說明,『難』一段(南北山友通力合作,開闢石山新路線)。

    試想;

    a.行程_北二段起登點(9k或11.7k),重裝行走至閂山登山口(23.2k),休息過後輕裝往返閂山,再重裝趕赴25k工寮夜宿。

    b.行程_北二段起登點(9k或11.7k),重裝行走至25k工寮,整理好夜宿裝備大休後,再輕裝往返閂山。

    以上a、b行程,各山友如何安排?

  • 可惜~

    差點以為又可為台灣登山史再添一樁傳奇(不用具備什麼不用準備太多照樣能輕鬆完百)

    公部門救援機構請別拿我的稅去救平日不準備就去爬百岳遇幸運的山友啦

  • 你們沒帶指北針嗎?在陌生山區爬山,遇上叉路我必定查證方向,而且之後也不時會檢查。

    從工寮往閂山和鈴鳴山,方向是完全相反的。如果拿起指北針,檢查一下方向就可知道錯誤了。

    誠心建議新進山友,現代爬山一定要學會使用智慧手機上可離線的衛星定位 App,例如Android 手機的 OruxMaps。

    http://gis.rchss.sinica.edu.tw/gps/?p=1635

    http://kingfff.blogspot.tw/2013/06/oruxmaps-create-offline-map.html

     

    登山從家裡出發前,可以先將航跡的 gpx 檔案下載到手機內;山區行進時打開 GPS 定位,就不怕走錯路了。我們的隊員大多有 Android 防水手機,等於爬山擁有多台 GPS 備用,都不怕機械故障,但要準備足夠的隨身電源。

  • 你們沒帶指北針嗎?在陌生山區爬山,遇上叉路我必定查證方向,而且之後也不時會檢查。

    從工寮往閂山和鈴鳴山,方向是完全相反的。如果拿起指北針,檢查一下方向就可知道錯誤了。

     

    誠心建議新進山友,現代爬山一定要學會使用智慧手機上可離線的衛星定位App,例如Android手機的 OruxMaps。

     

    http://gis.rchss.sinica.edu.tw/gps/?p=1635

    http://kingfff.blogspot.tw/2013/06/oruxmaps-create-offline-map.html

     

    登山從家裡出發前,可以先將航跡的 gpx 檔案下載到手機內;山區行進時打開 GPS 定位,就不怕走錯路了。我們的隊員大多有 Android 防水手機,等於爬山擁有多台 GPS 備用,都不怕機械故障,但要準備足夠的隨身電源。

    • 樓主可能不知道砍路的人的辛苦吧!看樓主的留言後,個人傷心了好幾天!本不想回應,然而經過幾天的心靈沉澱後,還是有些話要說。

     

    • 個人開完此路後一週,又做了一個壓克力牌子去那裡,也用角鋼把它固定在路口,難道樓主沒看到嗎?難道霧那麼大,大到您們都沒看到這麼明顯的牌子嗎?

     

    • 25K工寮至閂山的捷徑,現在因箭竹很多、且剛砍過才5個月,當然會不好走囉!個人早期鄉下長大,深知箭竹被砍過後,在無葉子情況下,它會自然死亡,而且須經3年才會自然腐壞。相信3年以後,這條捷徑的箭竹就會沒有擋路的情況了,換言之,這條路3年以後才會很好走。

     

    • 相信很多人都走過白姑大山吧!當初我們去開闢紅香路線時,從司宴池至白姑基點止,箭竹也是像現在25K工寮至閂山捷徑一樣茂密,被砍過的箭竹也是擋道難行,但經眾多山友走過後,現在路已很大條了。

     

    • 南一段石山稜線新的安全路線,我們去開闢時也是如此(但它箭竹沒那麼多,所以比較沒人反應不好走),然而那條路卻是我們去砍2次才完成的、而且還被硬蜱咬到哩!

     

    • 能安的『金杏真路』,前前後後,個人開闢了5次才有現在的路跡,也綁了很多繩子,更綁了1000M薄扁帶當路標,當時個人遇到很多逆境,例如咬人貓、陡坡、斷崖、虎頭蜂、荊刺、芒草、揹了好幾天扁帶才抵現場…

     

    • 樓主現在走這條路,都認為很不好走,但這條路卻是個人只花一天就砍完成的、而且中途還需磨刀喲,(註:另有一小姐負責綁路標),個人將此捷徑『無中生有』的辛苦,您走的時候能體會嗎?

     

    個人計劃明年還要去開闢『火石山下營地至完美谷營地』的捷徑,除打通西稜走大小劍(可減少一天的時間)的道路外,也要在完美谷營地附近找到水源。這條路估計箭竹也是很多,屆時請山友不要開罵喔!

  • 也要在完美谷營地附近找到水源」-- 那完美谷就真的是完美了!

  •  

     

  • 老山猴山友開闢這條路也許是方便以後要去登閂山的山友們

    可是真的那天準備去攻頂時真的沒看到所謂的指示牌

    而當時很晚才進工寮的,而進工寮前看到2條岔路

    一條只綁一條登山布條,另一條真的是綁得像萬國旗

    試問就算有準備的人,一樣也會被誤導

    但看某位山友回覆說暗示我這是浪費國家資源去爬山的

    我是非常不能接受的!

     

  • 老山猴山友開闢這條路也許是方便以後要去登閂山的山友們

    可是真的那天準備去攻頂時真的沒看到所謂的指示牌

    而當時很晚才進工寮的,而進工寮前看到2條岔路

    一條只綁一條登山布條,另一條真的是綁得像萬國旗

    試問就算有準備的人,一樣也會被誤導

    但看某位山友回覆說暗示我這是浪費國家資源去爬山的

    我是非常不能接受的!.

     

    1. 樓上熊大原文說他們看布條走錯,後朋友開Gps才發現。這表示他們只存圖,事前沒讀圖或沒懂方向。不是有準備被誤導


    2 因為自己不對自己負責,爬山前連最基本的讀圖及弄清方向都沒準備好發覺怪也不會拿指北針或Gps對照,還怪別人佛心開的安全路害你走錯路會害人山難!那有什麽理由爬一堆山不懂看路還敢自組的不會有大風險!


    3 這種完百意義何在?

     

     

  • 感謝老山猴前輩辛苦開路造福後人,辛苦你了。

    1.閂山登山口在工寮前,鈴鳴山登山口在工寮之後,工寮是個地標分界。

    2.登山口路徑~一在右側一在左側。

    行前就要知道很明顯的區別,有問題提出檢討改善,往後用路人就更安全。

    謝謝開路先鋒前輩跟提出問題改善前輩。

  • 反正千錯萬錯都不是原綁路條人的錯?

    我出發前當然有看過他人的行前記錄

    而我們很晚才進入工寮,看到這花花綠綠的萬國旗又很累的情形下

    當然會誤以為這是往鈴鳴山的路!

    而且試問這那裏有看到指示牌了!

  • 上山,用大頭思考,決定了你的未來﹍﹍﹍平安。

    附帶一聊

    山下,用小頭思考,決定了你的命運﹍﹍﹍精采、但是﹍﹍

    平安

  • 老實說, 山上的路條我都是參考的, 隨時還是要看gps及判斷地形地物跟我事前看地圖所記的等高地形有沒有差異, 因為走錯了還是自己倒楣.

    每次縱走前都會詳細閱讀前人的記錄(最好有別人拍的照片)及地圖, 出發前還要多次腦中模擬景像, 因為每次縱走的路線都是第一次去, 也沒跟團, 也都是幾個人自組隊, 只有這樣才能平安走到現在..

    鈴鳴山開始陡上的登山口距工寮還有數公里的林道要踢, 而且還要過一困難地形, 如果工寮一出來沒多久就陡上鑽箭竹應該就要再想想是不是走錯了.....

  • 本人於103年10月28日第一次單獨攀登鈴鳴山及閂山。27日往25K工寮時,路過25K工寮前之往閂山的新闢金明真路登山口,路旁右側掛滿路條,其中一條路條有寫往閂山。28日早上5:30欲出發往鈴鳴山時,經他隊指引往閂山金明真路登山口為往鈴鳴山之路,心中雖有存疑,仍由金明真路往鈴鳴山而行。但行約5分鐘後,認為路線不對。一則往鈴鳴山之路,依地形圖研判山壁應在左側,而金明真路往閂山之路山壁在右側。二則路面有些鬆軟,不像經長有人行走。故改由另一條路線前往鈴鳴山,當行至崩塌地點,心中已確定路線無誤。續行至林道27.5k登山口,以H牌GPS接收器讀取經緯度,對照自行加繪經緯度座標之上河公司TM10北二段縱走地圖,確認路線無誤。當日下午由鈴鳴山登頂後回到25K工寮,因時間尚早,所以更改行程提前一日,由金明真路續登閂山,行約30分鐘,遇見他隊登閂山返回,此時他隊尚不知登錯山頭,只認為有人惡作劇將閂山的牌子放到鈴鳴山山頂。下午16時登頂閂山後,欲回25K工寮時,考慮金明真路路線較不明,天暗走有風險。所以改由舊路回到730林道23.2K閂山登山口,順便至24K取水。

    首先感謝山友熱心開闢金明真路,讓山友可以先到25K工寮,再依體能時間考量是否續登閂山。其次在此留下本人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若他日有整理金明真路的計劃,期望能通知本人,以便參加。

    本人常單獨登山(這是一個不當的行為),但又十分怕死,所以對定位花了相當時間去了解。對H牌GPS接收器接收訊號的限制及誤差範圍,利用郊山去體驗。如何在地形圖上加繪經緯度座標或對電子地形圖加繪經緯度座標,也費了一些時間。但不是每一位山友都有時間或興趣或能力或必要去了解這些。各位山友只要對自己的能力及路線有正確的認知,能評估風險,即能享受登山之樂。無論樂觀派山友或謹慎派山友都是很好的。


     

  • 1.周大哥新年快樂這種小事就別在意了,感謝您為岳界默默的付出以及攀登途中教導我們認識許多高山植物,BTW,經過那麼多年您的謎語版本有沒有提昇?丹麥還是義大利。

    2.建議alsen007山友也沒什麼好生氣的,這次沒上去下次再去就好了,山永遠在那裏。

  • 新路開闢必有好意之心, 但真的需要如同閂山頂前的明確標示牌"金明真路往25K工寮"! 1/2由鈴鳴山返回工寮休息時, 就遇到他隊隊友由鈴鳴欲返回24K紮營地時在此走錯路又往閂山方向去,此時已天色有些昏暗了,還好有發覺路景不太同,走錯路, 折返回正確方向! 

  • 甭說路條,就算是國家公園設置的路牌,我都未必信,因為我有一次就被誤導而走錯路。那時,我在高山上一個叉路,正面對著一個路牌研究,然後按指示取左邊山徑,結果正確的方向卻是在我背後(五分鐘後對照 GPS 發現的)。從此,我只相信自己的 GPS 、指北針、地圖和現場地形判斷,其他都是參考用。

  • 以下內容係摘錄自最近上河出版社所發行的宣傳單中,無為其廣告之意圖,純屬告訴大家此一訊息而已。

     

    登山補給站登山安全討論區有篇「閂山?鈴鳴山?傻傻分不清!」的文章,引起眾人的回應。想著:好不容易有個假期,約了伙伴一起攀登百岳,竟然還登錯了山頭。當然,有此勇氣將這糗事拿出來討論,我相信,當事者以後再去爬山,一定會準備得更充分。至少,帶個登山地圖與指北針吧!

          距離上一版2008年發行的百岳導遊圖,剛好過了七年,隨著GPS路徑定位的精進,新版地圖裡的每一條登山路線也做了全面的修正,這七年來,幾段經歷變更的路線與新闢的替代路線,諸如:南一段石山、溪南山的新路、丹大山列六順山新途徑、太魯閣山列江口山高繞路線、能高安東軍萬大南溪金杏真替代路線和閂山的金明真新闢路線…等,在新版的《台灣百岳導遊圖》裡都能清楚的找到。此外,路徑上須特別注意的地形、岔路、水源、營地…等,也都有標註叮嚀。愛山的朋友們,在行前花一點時間,找幾份最新的攀登記錄,並拿出地圖仔細比對一番,相信,那將會大大提昇您此行的安全係數,並能滿載而歸。

          另外,除了準確的地理資訊外,新版的《台灣百岳導遊圖》裡還特別編製了一本導覽手冊,主要內容為該路線百岳山峰的詳細介紹與賞花賞鳥圖鑑。您可以在抵達山屋或營地後,跟著伙伴們述說一段山的故事,這些知性的互動,必然能給您留下深刻的印象與回憶。

          登山聖經一書中講到:登山者最常見的三個問題是①我在哪裡?②離山頂還有多遠?③路要怎麼走?答案就在①要有正確的地圖。②要看懂地圖。③要會定位。④要有正確的判斷。做為一個愛山的人,我們秉持著嚴謹的態度來編繪這套《台灣百岳導遊圖》,期盼這部地圖集能陪伴敬愛的山友們,百岳道上一路順暢。最後,拜謝這些年來支持上河出版品的讀友們,這條路上我們將繼續努力以赴,若圖中有疏漏之處,請將謬誤告訴我們。

    上河文化團隊 登山編輯部 謹啟  2015年1月23日

     

     

  • 自以為是的登山是不看好的。看到攻頂字眼很刺眼,是登頂,親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