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行腳

悠閒芹壁


去年無意間看到馬祖北竿芹壁,山坡上的古拙石頭屋,令人心動。7/22是一個很恰當的日子。立榮套餐行程,一晚南竿一晚芹壁並不符需求,最後決定自購機票、自訂芹壁2宿。託旅行社朋友訂到「芹壁地中海」「雲記居」,正是網路上最美麗的那間,而且不安排他人入住,於是我們單獨擁有三天的「石頭屋」。

7/20,出發就凸槌連連。清泉崗飛南竿1130記成1105,1000就到機場,要劃位時公告南竿機場關場,還要再等。1115宣佈改飛北竿,以為正中下懷,5’後卻又改飛南竿。好不容易登機了,劃好的機位居然重號,被迫分手,只好再跟別人換位。此時空服員卻又宣佈:有人登機後又不走了,大家必須下機出關再進關安檢一次。?#*!Take-off已近1200。

畫芹壁

當接我們的車駛至「芹壁」前的高點時,遠眺層層傳統花崗岩建築群在芹山山坡上錯落有致,及至走入「芹壁」,從窗口、巷口向外望去,藍天、白雲、大海、孤島、海浪、細沙,像極了地中海風情,「芹壁」不再只是印象。當清晨朝陽罩上薄霧灑在古拙的石牆上,輕輕柔柔的灰更顯出村落的安靜祥和;當陽光跳躍在堆疊的花崗石上,映出淡淡的色澤迷人;當華燈初上,逐漸為黑暗籠罩的山海托著白天光鮮亮麗的石屋,向人低吟晚安曲。倚著石欄、泡壺熱茶、輕拂來自海洋的風、聽那海浪輕聲細語。芹壁之美,很難用文字語言表達,在這裡只是休息、只是閒寣B只是放空、只是發呆,而這寄情鄉野的悠閒,其實就是芹壁吸引許多人的地方。

話芹壁

「芹壁」原指「芹」(「龜」島的福州話近音)對面山壁上的村落。芹壁石屋就地形地物,以當地特有花崗岩搭建而成,石塊砌法有「人」與「工」字型。建築倚山面海,外觀方正,內部以福杉隔成二層、三層,屋頂則舖上瓦片,再以石塊「壓瓦」,方便隨時替換。屋簷收邊平整防止颱風掀開,牆上近屋簷處有屋頂洩水口,一般只是水孔,講究者以魚蛙等裝飾水孔。村落主要巷道轉角明顯處,有許多「精神標語」,在現在看起來或許是趣談,以前可是必背的「語錄」。收集到的有:「發揚馬祖精神」、「反攻大陸」、「蔣總統萬歲」、「爭取最後勝利」、「解救大陸同胞」、「軍民合作」、「檢肅匪諜」、「消滅朱毛漢奸」、「支援軍事作戰」。「芹壁」聚落由政府整修,BOT給業者,現有二家民宿,我們住的「芹壁地中海民宿」是其中一家。(7/20~22)

卡蹓(出去玩)

一卡蹓南竿3H(7/20)

7/20 1255降落南竿機場。在清泉崗才臨時決定請來接機的「阿寶」未曾謀面,我打手機他也打手機,總算有驚無險。先是「寶媽」帶我們到「山隴」吃飯,她則又載客去了。萬家鄉的餛飩湯,5元硬幣大小的餛飩20粒,據說是很有名的一家。飯後換「寶爸」負責1600前的行程:津沙、北海坑道、鐵堡、雲台山,是我挑選的,有點特色又都在附近。

津沙聚落 想看津沙是因為她有閩東風格石砌屋。我們走進津沙巷弄,屋子雖多是以石頭為主,幾家民宿餐廳夾雜在巷弄裡,這樣的景觀並不喜歡。走出巷弄,在海管哨旁,我們沿著石階往上走,去看那沿著山坡而建的石砌屋,破敗中更顯滄涼,或許那才是讓人緬懷津沙風華的地方。烈日下沒有遊客敢上來,津沙想再現風華,可能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北海坑道 是第二個點。「寶爸」說此時正值潮漲無法入內,只能在坑道外及附近大漢據點逛逛。大漢據點是2007年2月才開放的新景區,烈日下曬到爆,據點坑道內才算涼爽。軍事據點金馬大多雷同,不過聽說北海坑道比金門翟山坑道更長更壯觀,只是今日無從比較。

鐵堡 從停車處沿著階梯往下看,鐵堡傲然聳立於狂濤中,「寶爸」說以前曾發生過整個據點被摸哨。它是一個在突出海上獨立岩礁上挖空、上覆鋼筋水泥為掩體的據點。據點其實很小,供人參觀的定時燈光只有10',但坑道內仍保有完整的地下防禦工事。

雲台山 衝著是小百岳,特別安排來看看,頂上「軍情館」是附帶參觀。雲台山,舊名煙台山,H248m,號稱南竿最高峰,登頂可眺福澳碼頭及朦朧中的北竿,據說天氣晴朗時視野更遠。以為得走一些路,沒想到車直達山頂,怪不得已逼近1600搭船時間,「寶爸」卻一點都不緊張。

小白船 下山不用5’就到福澳港,時間還很充裕,1600往北竿的「吉順壹號」準時出帆。乘風破浪,船頭衝起的浪花隨風打在窗上,船行依然平穩。在浪花拍打飛濺中,糢糊的島嶼逐漸清晰,小白船的快速拉近期待的距離,「芹壁」的心逐漸活絡起來。15’後抵北竿白沙港、入住「芹壁地中海民宿」。

再卡蹓北竿8H(7/21)

7/21,採用民宿老闆意見,捨機車改搭公車或計程車遊北竿,以策安全。

坂里沙灘 0910搭上海線公車,沒多久在坂里下車,先經過「北竿旅遊服務中心」,就會看到平整、廣闊、沙質柔細的優質沙灘,沙中石英在陽光下閃閃發亮,但是1000的太陽卻也不饒人,叫人想漫步沙灘、欣賞海景也難。回到「服務中心」問往午沙坑道的路,答案卻是7/17起整修中暫時關閉,就算少一個景點吧!看時間正好,可續搭公車到「塘岐」。上了車,還是原來的司機,原來公車是繞著島跑,每小時一班,30’就繞完一圈。

塘岐 是北竿最熱鬧的地方,有一家7-11,買了一些乾糧、水,我們本來想走「壁山步道」上壁山。問阿兵哥往步道的路,知道有幾班公車可到壁山,再走步道下「塘岐」會比較輕鬆。正好1100有一班,於是一樣的公車、一樣的司機第三次碰面。

壁山觀景 在壁山站下車,沿著車道往上走,旁邊有一些部隊,有些地方禁止進入、禁止攝影,高度使這裡變重要了吧!壁山,H298m,最高處是軍事管制區,上不去,只能走到觀景台。雖可俯瞰馬祖其他島嶼及塘岐、后澳、北竿機場、塘后沙灘等景觀,但卻是一處沒有遮陽的地方,頂著1200的日頭,如何叫人久留?稍後從衛兵崗哨旁石階步道往下走,步道一路陡下,沒樹蔭,慶幸不是從下走上來,下到高度較低處才有一些樹,才得休息,1210下到登山口。「壁山步道」有石階1400,是馬祖青年考驗體力的地方。由於吃不慣馬祖的風味,中午就在7-11解決,甚至晚上的也包了。

橋仔漁村 搭上1400的公車到橋仔村,至此北竿已快繞完一圈。村內設有「漁業展示館」,駐點人員居然和我們同一班公車抵達,早來還看不到,不過展示的東西也不是很特別。據說這裡曾是北竿人口最多的漁村,因此廟宇特多,但就像其他馬祖的聚落,「昨日往昔流水繁華逝去,今日期待戀戀風華再現」。下一 個景點沒公車可搭了,召來計程車,跨過塘岐到塘后的洞六(06)據點。

洞六洞八 是一個在大澳山的坑道據點,附近嶙峋陡峭的海岸地形,頗有看頭。坑道規模不大,全長不到100m,但射口外處處是美景,2006年才整修完成,並開放參觀。參觀後往回走,有岔路至「戰爭和平公園」。若只放置一些除役、腐蝕的過時武器就要稱「戰爭公園」,我看遲早會把「馬祖國家公園」的招牌搞砸。回程叫計程車真氣人,「台哥大」只能在台灣稱大哥,在馬祖北竿大澳山的「戰爭和平公園」就被困住了,後來請管理人員幫忙打「中華電」才脫困,折騰了40’。

三卡蹓南竿2H

7/22,0930往南竿的小白船乘客才10來人,通常旅客是早上到北竿下午回,跟我們的方向相反吧!「寶媽」已在碼頭邊等候。

牛角聚落 「寶媽」把車停在縣議會停車場,帶我們走進牛角村。這是依山勢而建的聚落,山勢之陡勝過津沙、芹壁,但新舊建築錯綜,顯不出整體文化聚落的特色。沿著石階巷弄走到一處觀景台,居高俯瞰漁港、遠眺北竿,海風習習,除了有點曬,感覺還不錯。由於取消在牛角「依嬤的店」用餐的計畫,而且88坑道下午才開門,時間一下子變多了。

摩天嶺 車直上牛角西面的「摩天嶺」(牛角嶺),高不可攀已非事實,但陡峭危巖,奇石崢嶸,突兀山崖可能還存在,我們請「寶媽」在山下等。嶺頂上觀景台可俯瞰雲台山以東全景,包括山隴、牛角、機場,甚至更遠的北竿、高登島等。步道全在林蔭間,涼風習習,甚是涼快,下至步道口,就在酒廠邊,不過10來分鐘。

在山隴的7-11買了中午的餐食,在機場候機室內解決,真是便宜簡單方便加舒適。1305飛清泉崗,這次沒凸搥了,1400到場,1440到家,台中也很熱。(96.7.20~7.22)

更多芹壁在 http://tw.myblog.yahoo.com/blog-kiroko/gallery?cfid=30&act=&fid=30&nfid=&yuid=blog-kiroko&page=1&.crumb=N8%2FSd0vu20.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