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東海大學登山社寒假活動
二、活動地點 萬山神池-大鬼湖
三、活動時間 2003 0211-0216
四、活動人員
領隊 張靜今[建築三] 嚮導 林宜慧[哲學三]
楊千慧[數學三]、謝菱春[國貿四]、黃介泓[化學二]、葉兆擁[化工一]、
溫甯睿[食科一]
共四女三男 新舊比2:5
五、參考資料
神鬼縱走紀錄 (交大89.2)
五湖(交大2002/1/30~2/6)
萬山神池-大鬼湖 縱走 (台大86.1.25-2.1)
五湖縱走 (成大89.2.10-89.2.17)
大藍鬼 (東海91.2.5~91.2.9)
大小鬼沿稜縱走逍遙遊 (東海89.02)
由石穗頭山之後沿其東稜走主要參考資料:
出雲--大鬼 (88.12) 張桂秋
Y2K中央山脈大縱走 南南段 p.48-56
六、實際行程
02/10 東海-六龜工作站C0
02/11 工作站-神池東鞍C1
02/12 神池東鞍-2391山頭-2429山頭-石穗頭--石穗頭東稜過崩壁後緊急紮營C2
02/13 C2-2380山頭-2534山頭-藍湖C3
02/14 藍湖-大鬼湖張師父木屋C4
02/15 張師父木屋-肩狀鞍-雨古亭C5
02/16 雨古亭-大樹洞營地-登山口1850m-25k工寮
七、行程紀錄
02/10 晴
1545 東海出發
1900 六龜吃晚餐
1945 回到六龜與藤枝的岔路口 再度出發
2025 出雲山林道口 (一路往藤枝森林遊樂區方向去,快到藤枝遊樂區時取右下柏
油路) 出雲山林道剛開始2.3公里為柏油路,但再之後路況超差,非常顛簸,?
害我覺得很對不起司機大哥,這段路頗傷車,最好有四輪傳動的車再來。
2130 雲山橋 很明顯的一座橋,約有25-30公尺長
雲山橋過後路況轉好
2318 山頂大平台
也是很明顯,據說為停機坪,此處可見隱約的山形,和在山凹之間的小鄉鎮點點的亮光。
2327 出雲山登山口 岔路口有路條 取右為往六龜工作站的路
2340 六龜工作站 裡面已經睡了清大8人 台北大學12人
出雲山林道岔路很多,但如果是要到六龜工作站者,幾乎每各岔路口都會有?
'此處為自然保留區...」的公告牌,或是「非申請勿進入…」的鐵牌,反正
鐵牌所駐處即為往六龜工作站的正確方向。
0211 晴
0610 坐車離開工作站
0613 遇一破工寮 已不堪住
0640 車停 前兩分鐘遇到一岔路 右下的路應該就是
交大紀錄中
『0715岔路, 往下是往溪溝走, 後轉南北向, 回繞往北 (231371,2538712)』
0705 整裝出發 植被矮小 路跡明顯
0713 右有一4k*1營地與營火遺跡
0719 崩壁 好走 可高繞也可橫渡 只是橫渡的路上倒木重重
0744 穿越芒草叢後 休息 4k*1營地 有營火遺跡
營地旁還有木牌上面好幾句幹剿芒草的話
此地可見內本鹿山 隱約可見之後要走的腰繞路
對照地圖 往內本路鹿的岔路口應該就在腰繞路越嶺處附近
0755 go 之後開始有一段沒一段 高度約為人高的芒草 鑽
0815 岔路 內本鹿山登山口 2250m 路條多
往內本鹿山登山口的路較明顯且平緩 不經意的話很容易往內本鹿山走去
但是出雲山林道續行的話就要取左下
0856 休息 4k*2 空地 [這林道向陽面長滿了芒草 得在芒草中鑽行
背陰面的植物就較矮小 或甚至有空地出現]
0905 go
0932 小崩壁 約50公尺處隱約可見一破工寮
有路條綁在崩壁上 [所謂的崩壁是指踩上去土石會一直滑動]
循路條上崩壁 不難
0955 找一塊空地休息 之前的紀錄都說崩壁之後的路為之字
但感覺不太出來 不過一路上不是芒草就是會勾人的藤蔓植物 >-<
1010 go
1025 抄到陡上的捷徑 [之字路不一定好走 因為植物密佈且會鉤人]
好操好操
哇哇 被清大的8個男生追上了 腳程好快
1110 休息 約有4k*4大的空地 有點傾斜 在2522山頭東北方
明明就快到山頭了 但大家貪圖樹蔭且發懶 決定在此午餐
反觀清大的同學8個人滴咕滴咕 交頭接耳 然後就出發衝到神池了
好有幹勁阿!
1200 go
1218 上到2522小山頭東側的2470鞍 [沒人去探 萬山2522m] 林道盡
之後沿萬山東側小山頭[約2490m]延伸的南稜 偏稜右陡下
一路上皆在為原始林中行走 剛開始有約人腰高的箭竹 之後漸轉為蕨類
路條多 路跡明顯 [多為南部登山團體的路條]
1254 休息
1308 go 繼續往南南東 稜右陡下
1323 接到西北向的乾溪溝
往東、往西皆有綁路條
往東的路條可能是要上2260緩山頭北方的2180鞍 沒去探
往西沿乾溪溝走
沿乾溝走的過程中 遇到往南陡上上稜爾翿鱍是成大的橘色路條和東港博岳
的紅色路條] 後來紮營後有輕裝去探 應該是明天要走的路
之後過地圖上可讀出東南支流的小合流口[不明顯 回走較易發現]
1338 紮營
乾溝旁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營地,不過愈靠近神池的營地越好。
今天紮在神池附近營地的,有台北大學、清大和我們共20人,零零總總
搭了也有7.8頂帳棚
營地整理結束後和清大同學一起去神池玩,沿溪溝[水很小]往神池前進,
遇到一窟爛泥巴池,大家笑說:「這該不會是神池吧!」
後來又遇一更大窟的爛泥巴池,還是不是神池!
真正的神池為東西狹長的水池,可見的區域起碼有30*70米,東南側有頁岩
崩壁,崩壁上有路跡,大概是之前人從萬頭蘭山殺過來的路。 我們和清大
同學爬上崩壁俯瞰神池,幾乎可見其全貌。清大同學還有沿神池北岸的小路
欲遊湖一周未果。
大致來說,工作站之後到神池一路路跡明顯,出雲山林道路徑清楚,只是越
走到後段芒草、會鉤人的植被就越來越多,行走速度會變慢 。
0212 晴
0634 go [原本預計0600就要出發的,但是森林中直到大約六點半才夠亮]
0640 循紅色東港博岳、成大路條 往東南超級陡上欲上到2260山頭北稜
0650 上稜 方向為南南東 之後路皆在稜線上
一路到2391山頭沿稜的路皆為為原始林 松羅 矮箭竹 蕨類
偶爾會遇到輔大的白色路條
0714 2260小山頭 此山頭的特徵為一塊超大岩石
之後往西南下坡欲到2260山頭西南稜2230鞍部 舒緩好走
一路走在稜上或偏稜右 稜線清楚易判別
0726 休息
0730 go
0734 2230鞍部 成大橘色路條
0830 2391山頭 休息
0841 go 之後往南南東方向沿稜走
0930 左腰過2429芒草山頭
0938 由2391經2429山頭到之後的石穗頭前鞍 一路沿瘦稜陡上陡下 路跡窄小 植被又多是芒草箭竹杜鵑
隨便找稜上一處 大家零零落落分開休息
0950 go
1012 過岩稜地 之前一直在芒草箭竹裡鑽
1034 石穗頭前鞍 2140m 休息
之前的路上就可見石穗頭好大一顆在眼前…
1040 go 一股作氣 大家衝呀
1208 石穗頭山三角點 在雲杉下 三角點約只有露出5公分高度
由前鞍上石穗頭山的過程大家都很慘烈,這一路上的芒草是長一大叢一大叢,我們只
能循芒草叢與叢之間的縫隙抓方向鑽行陡上。有時還會走到絕路:硬是鑽過強壯
的芒草陡上到一處,卻發現要再陡上,腳點卻在腰部高,旁邊全是芒草,往後一
看暴露感又很大,上下不得欲哭無淚。 全隊的人都分散了,大家各自求生存,
找好走的路抓方向上。後來女生又全部走在一起,出了芒草叢植被改為腰高箭竹
,接到紅色路條。 喊其他三個男生,卻聽到他們的聲音還是由芒草叢裡傳出,
領隊嚮導兵分兩路,我往上綁路條、探路找石穗頭山三角點,嚮導往芒草叢裡綁
路條順便找本隊男生。 之後到似山頭的地方一直往東走,一路綁東海黃色路條到
達石穗頭三角點。
1250 go 之後欲走石穗頭東稜,但是往正東走的路太陡,故我們先沿路條[路條最後會
下石穗頭東南稜]走,但一直走在偏稜左處,高度下40公尺後,抓正東陡下。
1335 鞍部 陡下結束 休息
1345 go 原始林下獸逕雜陳,偏稜左抓正東走
沿路綁東海黃色路條,但是走在最後的嚮導往南走偏了,與我們失散了20分鐘
1553 右腰繞崩壁 [232958 2533455 參考中央山脈大縱走紀錄所標]
看一萬的地圖 [石穗頭 經建9518-IV-10] 就可看到鹿野溪向源侵蝕到此東稜。
二萬五的地圖就算是經建三版的,圖上所標示崩壁還是離此東稜有一段距離,
但這是錯的。
1643 抓正東下 高度2490m
1700 高度2400m 緊急紮營
好斜的營地阿
行前時最不確定的一段路就是此段,因為 「出雲--大鬼 (88.12) 張桂秋」的紀錄寫說
『石穗頭東來稜緩易行』,但是 「Y2K中央山脈大縱走 南南段 p.48-56」卻說這一段
『險峻陡峭更勝主稜線』…
我們當初決定走石穗頭東稜的原因就是覺得由東南稜下到山花奴奴溪再找上切點
上2534西稜的定位不易,且之前的幾份紀錄都有走錯路的狀況。 而石穗頭東稜為瘦稜,?
定位抓方向較容易,雖然要上上下下假山頭也無妨。
行前也想過如果此東稜遇地形則可能是北側鹿野溪或是南側山花奴奴溪的向源侵蝕
,造成崩壁。但是後來又覺得此區為集水區、原始林,水土保持做的也不錯,溪谷向源
侵蝕的能力應該不太高,所以做好了可能要過地形的打算,過不了就撤退或是退回石穗
頭走東南稜的路。
只是沒想到說,走這段的時間花這麼多[但一方面也是因為有兩位女生生理期來
加上尋找嚮導的時間],不過有經驗談就是了:此段路一直到2380m的小山頭都是沿稜走
,一路上稜左較陡峭,所以我們偏稜左走,以看漕鼽W左透空處為準,這樣才不會發生
可能為了閃倒木或什麼的走到偏稜右去,下到莫名其妙的小支稜去。且雖然很討厭上下
假山頭,但是腰繞的路不一定比直接陡上的路好走,因為腰繞路常會遇到該死的倒木、
鉤來鉤去的藤蔓植物,為了繞倒木還得費一番功夫,而稜上的路多為好走的康莊大道。
哎!還是乖乖的上下假山頭為上策阿!
晚上用清大同學通話,得知藍湖龜裂、無水。但是我們只有背一天份的水,只夠今
天用,清大同學很夠義氣的留了3升水給我們,非常謝謝。
0213 晴
0650 go 一路沿稜上下 原始林中借步獸徑
0700 2350鞍
0742 休息 2370m
0755 go
0818 方向轉東南
0854 休息 2340m
0908 go 東南直上山頭
0930 可見2534山頭在幾乎正南方處
轉東南向之後,在透空處其實就可很清楚看見溪對岸2534山頭西稜
1030 稜右腰繞2380山頭途中 找一空地休息
1045 go
1058 2380鞍 [其實由1045之後就遇到好幾個小鞍部,高度都差不多,
這是最後一個鞍部就把它當成是2380鞍] 往南,之後抓西南,一路仍是沿稜
,原始林中獸徑雜陳。
1114 巨大紅檜,之後瘋狂陡上
1155 高度2430m 午餐
大家又累又渴,煮麻醬麵吃,煮麵的水後來還泡熱薑茶,味道怪怪的,但是大
家還是照喝不誤,渴阿….
大家心理就是想著:衝到大鬼湖去大口喝水阿!!
1245 go
1309 2534山頭
可是怎麼沒啥路標?
不過大家心情都很好,終於要走比較「傳統」的路徑了
1339 停下來討論
因為莫名其妙下到雙股稜間,怎麼找就是沒有往東南的稜線
昨天晚上清大同學就有警告我們:「過2534山頭之後,大方向還是抓東南沿稜
走,但要盡量偏稜左走,因為它往南[稜右]的小支稜很多...」 結果我們跟路
跡跟的太爽,走到2534山頭南邊小支稜去了
1347 go 找路 往東北抓方向切回2534山頭東南稜[此處有綁東海路條,但因為沒走回
頭路所以沒拆錯誤的路條,請大家不要跟]
1415 接到台大路條 但看2534東南稜之後的路:稜上太窄無法走,稜右又有倒木、
怪植被,起起伏伏..,抱一絲希望硬是爬到稜左,果然接到正路。之後的路好走
明顯,沿東南稜走
1520 誤判已到三叉稜頂2493m
往南找不到下切點
後來才知道1520到的地方應該是在三叉稜之前的小假山頭
且往南又有依稀的路跡 故以為此就是要下切的藍湖延伸的北方乾溪溝附近
後來和阿春輕裝往前探達此稜最高點 本來還以為此高點是在乾溪溝東方的三叉稜
最高點 但後來證明是我們誤判
此高點其實是乾溪溝西方的三叉稜頂2493m 果然續沿稜走接到北岳 成大
淡江的路條接往2493山頭東南稜去
1646 go 找到路了 一路綁東海黃色路條
1657 下切東南稜,預計下十分鐘後往東切到藍湖北方的乾溪溝
1705 方向轉東 ,口袋的路條剛好用盡
樹林縫中隱約可見藍湖東北側的芒草叢
之後果然接上藍湖北方的乾溪溝,之後沿乾溝走一段接到芒草叢,沿芒草叢邊
緣繞行[有明顯路跡]
1715 藍湖
藍湖西北方有疊石 [就是我們接到藍湖的地方]
青綠短草皮佈滿整個谷地 西南側為杉林 東北側為芒草
去年來時還有小窟小窟的乾淨水源 如今竟乾枯無水甚至龜裂
看到台北大學的同學居然在乾枯的小池子裡塞木柴生營火 心理有點不捨
0214 晴
去年走過這段路 路上綁滿了路條
原本以為今天是輕鬆的一天
沒想到---路條幾乎都被拔光了 又是探勘的一天…
0910 go 往正南 本來欲走乾溝 但在乾溝東側一點點已有小路且綁路條
方向正南跟路跡走
0930 足球場 休息拍照
足球場比藍湖大四五倍 爛泥巴的大池塘 四周杉林環繞
因為去年在這走錯過路 之後特別小心找路
0942 go
先往正南走 越過一東南-西北向的稜線後接到乾溝 沿乾溝上一小段後 找上切點抓正南欲上到藍山北方2532山頭的東稜上的2400鞍部
此處最不缺的就是路跡 且路跡很亂 建議抓方向上到2400鞍即可 不必強跟路跡 當然如果遇到路條就跟路條走就好了
上到2400鞍越稜後改抓西南向 有斷斷續續的路標 且路越近綠池路越陡上
1055 在箭竹叢中休息
感覺很奇怪 去年來這時明明路條就很多 路也很好走…
1105 go
1124 往西南下 接到橘色路條了
在一棵大樹洞的旁邊 全隊停下來討論
推測我們在綠池東側的乾溝附近 如再往南走上稜後將會錯過綠池
憑去年的印象 綠池旁邊也是環繞著高大杉林 較平常走所見的原始林壯闊
我和宜慧往西輕裝去探可能往綠池的路
1140 找到路了 go 往西 往透空處為巨大杉林末梢處走
1145 綠池 南北走向的乾池 上覆短草皮外還有短苔鮮
綠池跟藍湖長的差不多 但四周皆為巨大杉林 仍是無水 但避風
之後輕裝探附近的路 找不到去年的路條 四周路跡紛亂
不再抱持會跟到路條的美夢
1225 go
1233 回到1124的大樹洞旁
之後抓正南欲上到藍山2531m東稜
1310 越稜 之後抓正南下 好陡!
之後不知多久後又越稜[推測是藍山東稜又分支的東南稜]
接到一條乾溪溝 順乾溪溝正南下[乾溪溝就算用一萬的地圖也看不太出來]
最後居然接到成大的橘色路條 邊走邊猜成大是走那條路線怎麼會綁路條綁到這
1355 高度2200m 天阿! 看到人影 聽到人聲了
巧遇彰師大同學[這一路上真是遇到超多人的…]
而且我們竟是從東鬼西鬼間要往大鬼湖的岔路冒出來的
後來阿春才說這會不會是以前要去藍湖的舊路[去年我們走的
綁了一堆路條的路是去藍湖的新路]
1415 張師父修行木屋
彰師大已經紮了兩頂帳在木屋前 我們清一清木屋前的菜園 搭了一頂帳和外帳
整理營地的過程中還挖到沒長好的白菜頭
嘿嘿 加菜煮菜頭湯囉
木屋前約可搭4.5頂四人帳 屋後的營地頗大但較差 因為營地傾斜不建議住
面對修行屋右手邊即有活水源 大口喝水 爽
左手邊有樹洞改裝成架房[廁所] 修行屋分兩層 上層約可睡8.9人
下層為儲藏室和浴室 還有生營火處
短短一年間 修行木屋折損的很快 也變的很髒 還有人很沒公德心居然把高山gas
罐 卡式罐 還有一些有的沒的 電池…丟到營火裡燒
屋外也到處都是垃圾 令人生氣 我只能盡我微薄之力把垃圾全撿齊擺成一堆
沒有力氣背垃圾下山
希望大家以後好好維護環境阿!
0215 晴
傳統路徑的一天 耶!
不過上河圖所標路線與傳統路線不符甚多
0745 go 方向往西 走在稜左
0808 沿溪行
大約在高度2050m處由溪右改走到溪左 且非乾溝而是有穩定水源
鞋不濕可過溪
不是像上河圖都把路線標在溪右
0835 沿遙拜山北側等高線邀繞
一連串小崩坍 小木橋 小心過即可
0846 休息 高度約1940m 有一小木橋 南北向乾溝
0855 go
0916 下一五米岩壁 但其上部已有一小段木梯 其下部又有好心人疊石頭成為好腳點 小心下即可
下到山花奴奴溪 水源穩定 很美 又在此墮落了一會兒
之後的路在對岸 鞋不濕可過溪
0935 go 西北陡上
0944 肩狀鞍營地 在樹林環繞中一塊4k*2平坦地 有營火遺跡 避風
水源可以在0916下山花奴奴溪處取
1000 go 往西南下到乾溪溝 [乾溪溝附近這一段路很滑 小心]
之後往西上稜後沿稜往南走
1026 在高度約2080處循等高線往西腰繞
1104 休息 高度約2140m
1125 go 走在稜右
1136 稜頂 之後走在稜左
1152 乾淨鞍部
1204 越稜 由稜東走到稜西
咬人貓開始出現>-<
之前都走在林子裡很舒服 但之後多走在芒草叢旁 熱死了
1215 崩壁[約在歡喜山的正南方] 路跡踏實 只是有暴露感 小心即可
1245 雨谷亭 為歡喜山西南稜上的鞍部
北側的獵寮很髒亂 旁可搭4.5頂四人帳
南側的營地約可搭8.9頂帳 避風 營地平整
從獵寮旁往北的取水路有綁路條 水量小但夠用
0216 晴
0748 go 往東南稜左腰繞路
0805 過完2個約15米寬的崩壁 路跡踏實 只是有暴露感 小心即可
過完崩壁後上木梯 木梯的階梯有幾階壞了 要小心
0822 由左腰轉右腰 除了崩壁處無遮蔽很熱外 一路多走在林子裡 舒服
0831 接上瘦稜 沿稜往東南走
森林裡 人腰高的箭竹
0845 在瘦稜上休息
0850 go
0930 高度約2200m 約在2273山頭東北稜線上 之後稜右腰繞過2273山頭
0936 2273山頭西南西側2200鞍
之後走在稜左 之後越稜不久即到大樹洞營地
0950 大樹洞營地 休息
高度約2220m 4k*5 大 營地平整 東方下切有一完整獵寮
沒去探水源
1007 go 往正西上 一直都走在2380山頭東稜的南側
不是像上河圖還有越此東稜到東稜的北側走
1031 往西南有岔路[與正路路跡一樣明顯] 可能是往倫原的路
1038 到達2380山頭西南側的鞍部 之後向西陡下
1114 倒木平台 2110m 休息
這平台塞7個人都嫌多…平台就已經小了 中間還橫叉一根大倒木
此平台之前都在林中陡下 過此地後植被約人高 為芒草或是草本植物
還好還是多少有點遮蔭
1122 go 衝衝衝 之後可見紅色屋頂的25k工寮
1129 無敵陡下處 且濕滑 有架繩
1140 過完大石壁 路在大石壁的南側 又是一段無敵陡下 有架繩
1153 登山口1900m 4k*3 營地平坦 無水
1253 go 之後為多納廢林道 好走
1306 小瀑布 已架繩 小心橫渡過去即可
水量比去年小很多
1352 過溪 路在溪對岸 之後沒2分鐘即接到25k工寮
25k工寮為紅色屋頂 週邊無牆壁 下雨時雨會噴入
裡面的石桌石椅已經移動 故無法睡人
工寮外可搭3.4頂帳 營地頗平
過25k工寮不久多納林道崩 橫渡過崩坍[已有路跡]後踢10分鐘林道即接到
來載我們的陳大哥
*注意事項
1.現在到鬼湖區要先通過林務局同意才能申請入山證
而林務局同意書要20天前寄喔
[請參閱之前po的 "申請鬼湖區密技"]
2.據社會隊伍的紀錄石穗頭東稜的水源要下切100m才有水
但是此處獸徑眾多 原始林裡植被很亂 加上往南的小支稜眾多 易迷失
不建議下切取水 建議背水
3.藍湖 綠池為不穩定水源
且藍湖到大鬼湖之間獸徑獵徑雜陳 路標幾乎被拔光
不是我們東海去年02'來這時是路條滿滿的
要小心
以定位抓方向為主 不必強跟路跡路條
4.這次領隊在走石穗頭東稜當天發現被所謂的 "八隻腳"咬到
我們當時的處理方式是硬把牠拔出來[牠的口器會身陷肉中 很難拔]
本來擔心之後會不會有狀況 但是一直到下山領隊我都好的很
不過下山立即去看醫生[去榮總掛家庭醫學科/感染科]
本來要求醫生要驗血 但醫生說我沒症狀 不讓我驗
他說有症狀出現再來看 [特別是有 游走性紅斑]
....提供大家做經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