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指南

登山摸黑技術分享

文章標籤
登山安全

編按:以下內容為本站山友SmileCome(微笑天使)發表於本站的分享文章,經作者同意將原文內容加以摘要整理,並收錄於登山知識庫中,以方便其他山友查詢參考,有關本文內容之詳細原文以及相關討論,請點擊下列原文連結進入討論串觀看,謝謝

 

作者:SmileCome
發表日期:2012/06/05
主題:登山摸黑技術分享
內容:

由於本人常常故意摸黑下山,有時還常常獨自一人,所以分享一下摸黑技術,提供給不慎摸黑或因走失摸黑的人參考

1. 把自己當成夜間打獵的原住民

原住民都是夜間在山上打獵,既然他們不怕黑夜,為什麼你要怕?

 

2. 除頭燈外,必須有強光手電筒,尋找路標與看清路況

強光手電筒,主要用來找下個路標 (找路),其次是有些陡下地形必須仔細看清楚時,才開燈使用,並非全程開啟。強光手電筒燈泡,至少需要有300流明左右。

 

3. 除紙本地圖外(1/25000,需含航跡),盡可能先下載完整的航跡至GPS

如果是夜間走不熟悉或無路標路線,或是起霧視野不清時,必須借助下載之GPS航跡路線引導。若實在沒有GPS,需用指北針抓方向時,必須參考高度計及已畫好航跡的紙本地圖。

 

4. 盡可能不走無路跡與無路標路線,即使有GPS,也不建議。

沒有路跡而摸黑開路,太過危險。而沒有路標的路線,可能是獸徑或獵徑,容易迷路。

 

5. 胸前必需掛著森林指北針與哨子。

可將兩者綁在一起,並隔5公分,以免碰撞。指北針可隨時判斷行進方向是否偏離。哨子則是遇到萬一時可吹。

 

6. 盡可能佩帶高度計手錶,以估算上山或下山時間

白天緩坡,一般腳程:輕裝每小時約爬升 300米落差,下坡約 400米。(夜間需減50~100米,依路況及路標密度而定。)

 

7. 小心被獵人當成獵物

頭燈或蠟燭,都有可能被當成獵物的眼睛。避免被當成獵物的方法,就是當有人突然拿燈光照你時,應該出聲回應,或開強光手電筒回應。

8. 需有過夜心理準備

若夜路危險性太高,或是摸黑行進裝備不足,就需考慮過夜。簡單過夜裝備如雨衣,大垃圾袋,保暖帽,風衣,外套等。

 

 

補充:「摸黑的控管方法」--- 作者 neng(山無山界 林志恆):

 

1.      就現有隊員頭燈及照明的分配管理。

2.      叉路口由誰來確認這也是重點。

3.      如何穩住隊員的心境,才立於安全的狀態維護。

4.      困難地形人員的確保。

5.      食物及飲水的控制,因掌控不好會呈現無政府狀態,隊員就容易出事。

6.      領隊及嚮導還有冷靜的第三者,需要時要協助。

7.      行成登山隊伍一體制,不分層次的確保同隊隊員的安全。

8.      最壞的打算要有方案、如選擇安全區域過夜及禦寒。

9.      同時了解全隊所帶之裝備、食物、醫療用品、可飲用水有多少。

10.   最重要一環,登山隊員在此時不能各自離隊,發揮團隊觀及互動關懷心,全員安全下至登山出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