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討論區

想買第一頂登山帳篷

marshu(HCM)

2007/8/22


在網上看了好久,終於決定要買帳篷而非露宿袋
接下來又要為買那一頂傷腦筋

考慮了
人數:兩人(身高180cm)
價格(五千內),
重量(3k內),
使用時機(非雪季),
和地點,(一定是台灣的高山)
透氣性:可

至於防潮,在台灣這麼潮濕的環境最好的帳篷,好像還是會濕.
這句話也請有經驗的山友給我一點意見.

看了一頂
mountain hiker mini dome

想請教各位,我這樣的考量是否有漏了什麼?
有那位山友有用過這頂的經驗可以分享給我嗎?

謝謝

當歸

所有回覆

  • 我看過山友的犀牛U900二人帳 感覺依 價格/重量/實用考量也很不錯 可以參考看看 我自己是買MSR HUBBA HUBBA 二人帳 當初也跟你一樣花了一些時間傷腦筋 最後還是考量到輕量化的趨勢...多花一些錢(約250元美金) 免得以後想升級 反而花更多錢! MSR HUBBA 有二個前庭,二個出入口 (U900 各一個) 在雨中炊煮,放置裝備 及進出都較方便 這也要考量進去 我沒用過 mountain hiker mini dome 請各位 先進繼續
  • 我認為這頂空間太小了,我買這頂Sierra Designs GAMMA 3 輕量三人帳 http://100mountain.com/shop/product_info.php/cPath/29_40/products_id/2084,只在家試搭過和抱著它走了四公里路,這頂適合三個人,不過可硬擠四個人,與國產帳篷相比,個人覺的外國的月亮真的比較圓,又輕又精緻,考慮未來不用升級,建議買重量,價位差不多但空間大一點的,
  • 我自己也是使用U900, 一人用很舒服! 二人也行,但因是單門單前庭,二人 的裝備比較不好放(一人放裡面,一人放外面),另一個問題是帳頂是尖型的 坐在裡面空間感覺較窄. 依你的預算和需求,廠牌大概就是犀牛U900或U2 以及 Mountain hiker 你的預算若可以再多一點點,推薦可以買Marmot Earlylight 2p (約5600~6500) Earlylight是雙門雙前庭,其它的好帳篷超出你的預算太多,我就不列出了. 我自己的選擇原則是看未來使用的人數,若經常一個人睡(偶而才睡二人) 單門單前庭就夠用了,也可以避免因睡一人只使用一邊前庭而另一邊前庭外帳若 不張開風大時會和內帳粘在一起的問題(不然就要二邊前庭都拉開), 但若是經常睡二人,則雙門雙前庭會比較方便! 但營地面積需要太一點的空間好 供拉二邊的前庭! U900所使用的營地面積較小找營地比較方便! 以上提供你參考!
  • 另外我正考慮換Sierra Designs的Sirius-3或 Sirius-2 Yahoo拍賣有在賣, 價格約 NT$53XX (和你的預算差一點點) Sirius-3 它的外帳是半邊的, 另一半是靠內帳的防水布! 我不知這種設計好不好用? 我目前考慮的二款 -- 1.Marmot Earlylight 2p 2.Sierra Designs Sirius-3或 Sirius-2 目前還沒決定那一款! 其它的價格太高買不起!
  • 威利兄對Sierra Designs的Baku-3有沒有興趣呀?? 小弟手邊有一顆還有原廠地布除了試搭外還沒使用過.... 當初為了輕量化考量....後來移情別戀換了BD的skylight...
  • 謝謝啦! 但Baku-3價格應該會超出我的預算,除非你老大願跳樓大拍賣! 8-P 最近才花一筆GARMIN 60CSX GPS的錢! 預算已剩不多! 在補給站我有設eMail, 或許你可以mail給我你想賣的價錢我參考看看!
  • REI Half Dome 2 HC Tent
  • 看了幾位熱心的山友回應 在上網看了你們推薦的帳篷 我決定將預算增加到七千元 看來MARMOT EARLY LIGHT,REI half Dmoe 和天狼星都是不錯的選擇 各位山友 感恩 當歸
  • 嗨!當歸你好: 以下是我個人的經驗,僅供參考: 我有犀牛牌的U2(後因有紗網,賣了)、U900、U950(不是U850)、U400 及Sierra Designs Lightning二人帳和韓國製的八人帳各1頂。 你的要求: 人數:兩人(身高180cm) 價格(五千內), 重量(3k內), 使用時機(非雪季), 和地點,(一定是台灣的高山) 透氣性:可 我覺得U950和U400都不錯,理由如下: (1)5000元大概買不到全新歐美的帳篷。 (2)國外輕量化的帳篷主要是因為內帳大量用紗網(無法密閉),缺點為: 『1』刮大風時--裡面都是風,根本不能睡。 『2』下大雨時--搭好帳蓬時,可能裡面已很多雨水;裡面很大聲,好吵; 外面雨水會從內外帳之間噴進紗網 (Sierra Designs Lightning二人帳)。 『3』在高山上帳內氣溫會比較低,睡袋就要比較好(就會比較重 或比較貴)。 『4』萬一外帳破損,單層帳和內帳是紗網的帳篷就失去功能(縫補不一定 O.K.)。 (3)U400的優點是: 雙門雙庭,兩人睡很舒服,且各有煮食與進出的空間。為雪地帳,抗風性佳, 以後雪地可用。便宜,打完折後,只要4000多元。 (4)U400的缺點是: 因為營柱多,稍重(3.3kg)。高度較低(104cm),高個兒會稍有壓迫感。 (5)U950的優點是: 比U400寬,3人睡很舒服,比U400高(124cm)。比U400便宜些。在台灣的 雪地也很好用,抗風性也頗佳。只比U400重100g(3.4kg)。 (6)U950的缺點是: 單門前庭,對已習慣獨行的我嫌不方便。若下大雪(譬如一夜下雪 30cm高以上),帳篷正上方會積雪,每2hr要拍打一下帳篷,使雪滑落。 (7)至於U2、U900,都太小了,一個人睡還差不多,並且U2有紗網的問題, U900側面抗風性很差。 若確定只會2人行,那U400真的不錯,若人數不定,U950可以考慮,有紗網的 Sierra Designs Lightning二人帳,我以後不會帶到高山使用。 至於你提到的MARMOT EARLY LIGHT、REI half Dmoe和天狼星好像都都是紗網內帳。
  • 山屋 帳棚 露宿袋我都睡過 但是只有露宿袋才真正睡著 不能睡著真是難過 個人經驗供參
  • 其實可以買REI Half Dome 2 HC 輕量雙人帳,這一頂是雙門雙庭可搭配地布使用,在奇摩自已找一下就可以找到了。
  • Sierra Designs Baku 2 ~ $200 http://www.rei.com/REI-Outlet/product/764616 單/雙層綜合帳,詳細資料可參考: http://www.sierradesigns.com/tents.display.php?id=487
  • 對於REI HALF DOME HC2這頂小弟也很推薦,在我部落格中有二篇此帳實地使用心得的文章http://tw.myblog.yahoo.com/joe64r/archive?l=f&id=61可以去參考參考。
  • REI HALF DOME HC2 寬度是137CM, 好像有點小, 犀牛U900 148CM 感覺已經有點小了說, 還比U900 少10cm 我也在考慮這頂,但就是這寬度讓我有點考慮! 我就是因為U900空間感很小才決定換的說!
  • 嗨!我又來了,其實我的全新Sierra Designs Lightning二人帳有一個瑕疵, 那就是雖然外帳縫線都有防水壓條,結果外帳上要和營柱連接的的魔鬼氈最後才縫上, 我在山上使用時,頗多雨水一直從縫線縫隙滴落到帳內(內帳是紗網)。 現在我已漆上縫線膠,希望它下次爭氣些。 此外,目前我獨行時最常用的是U900(重2.3kg),不知有沒有山友可以建議好用的帳篷, 條件如下:一定是雙層帳,內帳可完全密閉,價格不拘,內帳高度100cm以上,越輕越好的單人帳~2人帳。 先說聲謝謝了。
  • 如果身材真的很大隻,或覺得二人帳空間小,可以考慮買三人帳。
  • Marmot Earlylight 2p 是不是好像也比U900 小ㄏㄡ?
  • 對阿,所以我一直還沒下手決定那一頂! 加上預算不足以買更高檔的Baku-3,看起 來REI HALF DOME HC2 似乎是較平均的選擇!
  • 預算夠的話就MSR的HUBBA HUBBA吧.... 目前使用還沒有因下雨而濕到裡面...不過倒是有因水柱落下而濺到裡面 有連續使用六天左右 每天下午下大雨....除了因雨衣造成帳篷內部的潮濕外 完全沒有任何雨水滲進帳篷內 甚至有再積水約一公分左右地方搭漲...依舊乾爽 真的許可的話...也許可以提升一些些預算 花的時候超級痛心..但在戶外真正用到他的機能性時..得到的是一種安心以及 美好的戶外體驗... 當然 並非高價東西才好..這也可能需要有更多用過的前輩多多分享了..
  • earlylight 2p 5000再多六百就有了 而且設計比U900優異很多,買了快兩年從來沒有反潮過 什麼大雨,中級山都用過,真的沒啥好嫌的 重量跟U900差不多,體積也差不多 可是雙門雙前庭的設計,內帳搭配大面積的透氣紗網 雨再大內帳絕不會反潮 (因為都反在外帳了,可是他內外帳架設結構很優異,不拉營釘都不會貼帳),雙門雙前庭在下雨的時候不會讓兩個人在單一出口擠成一團, 可以很從容的準備自己的東西,放個人裝備空間也大 兩個人的背包都可以放到前庭下避雨,不用丟在外面淋雨 其實這顆帳棚的很多優點都很簡單能做到 像是雙門,內帳透氣紗網, 這些以國內的製造能力絕對都做得出來 可是就是沒多用點心思在設計 都還只停留在有個布罩著,有門能進出就好了 都沒有再更進一步思考要怎麼樣使用更方便 真是很可惜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