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後龍:標高30公尺 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苗栗縣後龍鎮
台1線南下,於「後龍溪大橋」前約里程111.25K處右轉(北上)後龍市區(中華路),行約300M,路左「中南街站牌」處左轉穿越鐵路高架橋下,三叉路左入勝利街,行約200M於「龍津高幹25支5電桿」過後右入小巷,行約2、30M,進入小巷後右邊第一棟豪華別墅「勝利街243號」,高大圍牆內的水泥地左邊有一個大花盆,基石就在大花盆的底下。別墅大門深鎖,據鄰居告知,不久前有好幾個人也是要來看那個石頭,因為大花盆很重無法搬動,所以沒有看到。既然幾個人都無法搬動,公婆兩也只有失望離開了。據筆者所知,一般設立基石之位置均為國有土地,有地號登記,管理者為國有財產局,面積大約3平方公尺(一坪左右),像這樣公然侵占國有土地據為己有之行為,難道政府無法可管?公權力呀!您在那裡?
二、秤頭埔(頭湖):標高37公尺 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苗栗縣後龍鎮
台1線續南下,里程約117.8K與119線紅綠燈十字路口,右轉119線行約0.95K,即119線約里程3.2K處,路左「頭湖幹41電桿」路右民宅「頭湖56號」,右入村落小路行,遇第一個叉路取直上緩坡路,續行第二個叉路,路口有「寧東枝4電信桿」取左行,經過右邊兩棟兩層樓房「頭湖58-1號」民宅後之叉路右轉,行約30公尺見「頭湖58號」水泥平房右轉,續行遇叉路,路左有紅色屋頂「頭湖24號」民宅取左,沿線電桿或路旁樹枝都有噴漆或綁路條,遇小叉路均取主線行。最後抵一大叉路,路左為「頭湖23號」二層樓房,路右菜園內有「寧東枝14電信桿」,對面路口有反射鏡,左轉小上坡,行約45M至道路最高點前5m處,路右有一民宅,道路兩旁為竹叢(農村風圍),就在路右的竹叢邊有一顆八角菱形的無名基石,基石非常漂亮,一面緊靠竹頭,另三面無障礙物遮掩,駕車經過可能不會發發現,但走路只要稍為注意應可看到,這顆基石未有山友報導過。基石頂端有一細長之大「十」字刻痕,三邊則沒有見到刻字痕跡,基石雖有些缺損但風化不嚴重,顏色比花岡岩深,可以確定是堅硬的天然石材無誤,因筆者對岩石沒有研究,無法判別是何種石材,留待有經驗及興趣的山友鑑定吧。據路右民宅女主人告知,該石頭已有一百多年了。基石露土高度65cm,頂端之「十」字直徑13cm,柱身直徑各為17.5cm及17.3cm,筆者舉例說明比較:新竹縣北埔鄉的「大分林」一等三角點直徑18.5cm,苗栗縣大湖鄉的「馬拉邦山「」一等三角點直徑18.3cm,苗栗縣南庄鄉的「橫屏背山」二等三角點有刻字兩邊直徑15.5cm,無刻字兩邊直徑15.8cm,新竹縣寶山鄉的「八分寮」二等三角點直徑15.5cm,也就是說這顆基石僅比一等三角點小一點點而已。續行約100M,路右有一大(黃公)一小(黃媽)墳墓,墳墓後面為西瓜田,西瓜田旁為長滿雜草及芒草的廢耕地,基石就在二門墳墓後方約15公尺,西瓜田與廢耕田之間的田埂上。基石西北方廢耕地約5M處有一棵高約1.5M的蕃石榴(巴樂)樹,據西瓜田主人告,原來基石是在廢耕田裡,因為妨礙耕作而被移到現在的位置,由道路至基石處約1分鐘。站在基石邊往西望去,可以看到崎頂(好望角)海邊一排轉動中的風車。基石直徑12.25cm,土地調查局面方位角指向28度,圖根點面方位角指向208度。
三、埔頭頂(二湖):標高44公尺 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苗栗縣西湖鄉
台1線南下於約118.85K處,路右邊「西湖幹148電桿」處停車(路左為東和鋼鐵公司大廠房)。路右柏油小路即為登山口,行3分抵達廢棄磚瓦房(清河堂),經屋前水泥地抵休耕田,循休耕田與長滿芒草廢耕田之間行約80公尺,於數十棵相思樹林之前約10公尺右邊有兩棵小苦楝樹,基點就在兩顆小苦楝樹之間的芒草叢裡。由公路至此約5分鐘,一路平坦無須上下坡。基石直徑12.5cm,土地調查局面方位角指向54度,圖根點面方位角指向234度。
四、牛埔山(南勢山):標高90公尺 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行政區:苗栗縣後龍鎮
台1線續南下,於里程約121K之前50M(約120.95K處),右邊路口有「歡迎蒞臨南勢山」石牌,右下苗32線,行約600M,於路右「中和幹132電桿」、「中和枝11電信桿」及反射鏡處停車。道路右邊為西瓜田,基石就在距離道路約50M之西瓜田邊,與其旁長滿雜草廢耕田距離約1M,基石60度方位角(東北方)距離約5M處的廢耕田中有一棵約3M高的相思樹,基石雖露頭約15公分,但泥土鬆軟,只要挖幾下就可欣賞基石全貌。由道路至基石處約1分鐘。基石直徑12.5cm,土地調查局面方位角指向300度,圖根點面方位角指向120度。
註:本次行程不算爬山,每個基石離最近的路不過一至五分鐘即可抵達。又本次行程主要是參考登山前輩賤腳隊(姜榮盛先生)在本網站所發表之資料,併此申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