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石厝坑山草嶺山石龜坑山(三日走透透)附修正地圖及行程

活動日期
2004/5/26 - 2004/5/28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0

Linmikel(mikel)

2004/5/26


5/26 星期三 天氣晴
08:50桃園出發往大溪慈湖方向、過百吉隧道後左轉桃118線,三公里後到底鐵門擋路就是白石埤登山口,擠一擠可停三輛小車。
09:30登山口出發,地主立牌曰私人產業云云,上寬大產道。
09:35產道結束上小徑,旁邊小山頭住了一群狗汪汪叫,虛張聲勢而已,平安通過。
09:50岔路右上(左下木橋),沿著岩陵上下旁邊走,風景好,太陽也很大。
10:08白石山刻字。
10:10岔路,有一人形上半身做環抱狀石,路牌左下三層慈湖,直行往金面山石厝坑山,寫明路況不佳,山友眉批「還好」,真幽默,直行。
10:12岔路,直行往金面山,左下石厝坑山,取左下。
10:20下到產道後直上。
10:30石厝坑山,殖產局圖根三角補點,照相後續行,下坡路略濕軟,經過一個小山頭展望不錯,又經過一個大山頭可供20人野餐。
11:10電塔,右保線路往慈湖,取左下往木橋,是大家最喜歡走的地毯路,路倒木甚多,該鑽就鑽吧,省得爬上爬下的。
11:25木橋,清溪小天地,此行最幽靜的地方,善心人士釘了木板桌椅,小巧可愛,坐起來一樣舒服,旁邊樹上還掛有毛巾,竟然與我用的同花色,不知不覺待了十分鐘。
11:35 離開可愛清溪小天地,木橋前岔路,右往三層慈湖,直行白石山東興橋,直行過橋後產道岔路,右往東興橋,左往白石山,往東興橋方向都是產道可輕鬆接回白石埤,但記得來時曾瞄了產道一眼,沒遮蔭,取左,上山路回第一個岔路。
11:53岔路左往白石山腳石厝坑腳,直行。
11:55來時的第一岔路,左上白石山,取直回白石埤。
12:05小山頭群狗還是汪汪叫而已。
12:10登山口,欣賞一下白石埤,洗乾淨登山杖,二瓶600cc水只剩最後一口,天氣太熱,下回要多帶水了。
12:20開車回家,途經大溪和平街吃碗大湯圓當午餐50元,今天唯一的花費。

ps:nikon剛好沒電,用另外一台照,相片品質不太好。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Linmikel 兄: 未來新竹之前,一次從三層那邊過去走打鐵寮古道至叉路口廢棄的崗哨,走東興橋上白石山沒去白石埤,然後轉往石厝坑山,然後回到三層,另一次走打鐵寮古道.廢棄的崗哨.草嶺山.慈湖停車場.然後走回三層.下次循你的路線去白石埤那裡看看.
  • Mori兄第一次走的是中○,第二次走的是一個小○,加起來剛好一大○,只除了白石埤沒走到。 我準備後天走草嶺山那一○,完成我的大○。 ○來○去都是為了○.
  • 打鐵寮古道與大溪的古道一樣,早年都是環繞著大溪老鎮的交通動脈,說明了內陸河域的大港口時代,古道是如何扮演大溪發展的開路前鋒角色。古道入口處有兩條建於日據時代的橋:太平橋與濟安橋及一條大正年間興建的糯米橋:東興橋都是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 這一座連接大溪及復興三民兩地居民的山,充滿了歷史的遺跡也記錄了先人蓽路藍縷開鑿道路的艱辛。
  • 今天繼續未完行程 5/27 星期四 天氣晴時多雲偶小雨 報稅剩沒幾天,本想今天搞定。弄沒一會,越搞越煩,想起一個豬頭官員說:「徵稅是國家的權利,避稅是人民的權利」。開車出門,避稅去也。 11:50台七線過百吉隧道左轉桃118線到白石埤前800公尺產道岔路口,也是石龜坑山登山口,路牌標示往東興橋40分。 11:51岔路,左上石龜坑山20分回程再看看要不要上,取直行產道。 11:55產道盡頭,路倒木便橋過溪到對岸,小徑後接產道。 12:00岔路,左下東興橋,直行木橋白石山,考慮5秒來個小小○,直行,寬大產道。 12:09岔路,直行白石山昨天走過,取左下木橋。 12:10木橋,昨天剛來一切沒變,過橋岔路,直上石厝坑山昨天去過,取左下往三層慈湖。 12:15岔路,左跳石渡溪往東興橋,取直往三層慈湖,一路沿溪邊小徑走,有一小段沿溪道走。 12:25鐵門擋路,右上高繞。 12:33岔路,右上電竿石厝坑山,取左往三層慈湖。 12:40廢崗哨,右下三層,取直行往草嶺山慈湖。 12:52岔路,右下三層,取直往草嶺山慈湖。 13:00草嶺山,蚊子一大堆追著人不放,匆匆照相逃命下山,此時開始下小雨。 13:05岔路直行,怕下大雨一路衝。 13:15廢崗哨,雨停了,沿原路回走,經過石厝坑山岔路、鐵門,來到往東興橋岔路,跳石頭渡溪,沿小支流上溯高繞,顯然下雨天不能來。 13:45東興橋-百年糯米橋,休息照相,蚊子又來追,逃命。 一路經往木橋白石山岔路、倒木渡溪接回產道,因雨下不來,空氣好像凝固,一點風都沒有,沒曬到太陽也沒爬什麼山,一樣走的滿身大汗,才走2小時2瓶水喝光光,經過石龜坑山登山口時只想了一秒鐘就放棄。 14:00路口停車處,整裝開車回家。 後記:1、藍天圖上打鐵坑古道出口是白石埤,目前則在白石埤前800公尺,是 否這二年地主攔路,被迫改道,不得而知。 2、回程在三層社區看到打鐵坑古道入口標示牌進入,柏油路僅容一車,開到最後一棟民宅,上書停車40元,再下去路很小,怕無法掉頭,就在停車40元牌子前掉頭回家,要是有先看到cmpan小姐的詳細解說,一定會下去看太平橋與濟安橋,只好下回再來。
  • 閒閒沒代誌,能爬山真好。 大約是七、八年前,第一次從百吉隧道口走起,經東興橋、廢崗哨、打鐵寮古道出三層社區,第二次與台北金華登山隊由三層社區進入走打鐵寮古道、東興橋、倒木過溪直上白石山、石厝坑山下東興橋、廢崗哨、草嶺山出慈湖,那天下山正好遇見山水雲與他的山友剛好也在那梳洗,有幸見到前輩,第三次是我帶報社登山隊從慈湖上草嶺山、廢崗哨轉東興橋出百吉隧道,三個方向都走過,都有不同的感受,只有石龜坑山未走過,改日去補他一個山回來。 最喜歡的一段路是往百吉隧道那段。 以前三層社區將車停進去不要錢,現在大概是景氣不好吧,登山人口又眾多,不收白不收。
  • cmpan姐: 打開電腦想把稅單搞定,又被您說的腳發癢(香港腳發作?),反正現在我最大,又出門避稅去也。 莫羨慕我消遙,誰不想早點退休,當然有些是擔子較重,但很多人只是放不下,我祇是比較想得開而已,當然還有運氣好,娶到一個賢慧的老婆. 第三日行程 5/28 星期五 天氣晴 行程一:石龜坑山 12:15百吉隧道北口空地停好車,過馬路走百吉林蔭步道。 12:25最後停車場,柵欄禁止車輛進入,見桃118線1k標誌,恍然大悟,回家又要修正地圖。 12:33陵線十字路,右上往溪洲山,取左上往石龜坑山,一路在密雜林中鑽行,可能怕誤入歧途,此路路條之多,爬山半年來僅見,全程任何地方,舉目之處定有路條,可說三步一小條,五步一小串,十步一大堆。 13:13石龜坑山,照相休息。 13:15下山,未多思考就往路條最多處鑽,一路徒下聽到流水聲知道走錯路,走到往白石山的捷徑路線,最後一段拉繩像坐溜滑梯,好過癮。 13:30下到溪谷,不想脫鞋,觀察一下有踩過痕跡的石頭,利用登山仗依樣畫葫渡溪,來到打鐵寮古道,右轉100公尺就是倒木渡溪,接產道,又要修正地圖。 13:40石龜坑山登山口,遇到一專業採藥人正在著裝,連續二天都只看到車子,今日遇到本人,此公全副登山裝備,尤其一把大山刀掛在腰際更顯威武,當然穿雨鞋,否則就不叫專業,閒聊幾句各自出發。 13:45沿馬路下山,做日光浴狀。 14:00百吉林蔭步道標示也就是步道南口,此處可停十數輛車,過柵欄進入,途經桃118線2k標誌。 14:08陵線十字路,直行來時路。 14:18北段最後停車場,柵欄。 14:28百吉隧道北口空地停車處,此行在百吉林蔭步道共遇到七組人馬(每組1-4人),表示還蠻熱門的,建議路線:百吉隧道北口-步道北口-最後停車場柵欄-陵線最高點-柵欄步道南口-右轉續行118線-台七線-百吉隧道南口-百吉隧道(有人行道)-百吉隧道北口,全程不到4公里,從步道南口走也可,反正是環狀。 將車開到慈湖停車場靠草嶺溪邊觀望,對岸草嶺山下大興土木,人行橋封閉,產道上都是工程車,放棄找草嶺登山口。 行程二:太平橋濟安橋 14:50台七線三層社區三層派出所旁依打鐵寮古道指示進入,現任鐵公雞,硬是在40元停車場前一路口左轉,在一大莊園前找到遮蔭處停車,穿拖鞋做步行日光浴狀前往。 14:55見步道入口成Y型可停2輛車,不禁扼腕,石碑載明建橋於日據大正十五年及芳名錄,太平橋像現代水泥橋,不知是否整修過,濟安橋小巧玲瓏古色古香,一路照相,走到登山口折返,此季節不適合長時間日光浴,有害皮膚健康,準備秋冬之際來個慈湖-草嶺山-廢崗哨-濟安橋-太平橋-三層社區-頭寮-慈湖,○型日光浴之旅,不亦妙哉。 13:15回到停車處,返家。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石厝坑山、草嶺山、石龜坑山三日全紀錄完
  • 你怎麼這樣嗎,連著三天都去爬山,讓我們羨慕死了,就算腳底發癢,我們也不能說走就走,只能看著你的記錄一次又一次的po,雖然你走的這條路,凡是爬山的人大概都走過,但溫故知新嗎。咱還必須為五斗米折腰,告訴你一條也是可以讓你一爬再爬的,既然住桃園,那就走透透吧。 石門水庫旁的溪州山--大艽古道--慈湖或頭寮出百吉隧道口,再出三層,這樣可過癮了吧。 本來計劃星期六不出門也把稅搞定,但山友一通一通電話來問爬什麼山,煩死了,最後還是....
  • 溪州山系是我的啟蒙山之一,因為車輛接駁問題,我最喜歡從石門水庫溪洲大門前小吃店旁邊上,來到運動公園右轉,經新溪洲山、雲霄飯店下到大壩然後再把石門水庫上下左右走透透,水庫景緻其實蠻漂亮的,特別是秋天楓紅期間,然後大搖大擺從溪洲收費站走出來,想到又運動健身又省了80元就很爽。 若是家族、朋友在石門吃活魚聚餐,同樣地方上山五分鐘右切,10分鐘就走到水庫內的溪洲公園(附地圖),大大小小又可玩半天,這就省更多了。摳門?不然您以為我憑什麼可以退休。 又及:為了避免經常刺激您們,加上天氣太熱,現在我要減少上山次數,改到外木山游泳去也。 又又及:當然爬山最重要,稅單嗎,慶菜弄弄,有送就好,反正國稅局會再幫你重算一次,然後給你一張補稅單!@##$%.
  • 天氣熱,其實還是山中舒服,泡在水裡吸收紫外線不符合你的日光浴之旅,幾年前早就有此覺悟,除非室內泳池。 大桃園地區對我來說並不陌生,那是我自小長大的地方,直到大學畢業外出工作才離開,虎頭山一次都沒去過,你說好笑不好笑。
  • 一般游泳池早就不能游了,這幾年一下這病一下那病,衛生局查得兇,泳池業者猛倒次氯酸鈉,就是用漂白水殺菌啦.泡完漂白水保證頭髮分岔,皮膚乾澀,嚴重的還過敏起疹子,再加游泳衣褲報銷. 偶現在夏天都利用早晚游海水,北部外木山是首選,淺水灣白沙灣也不錯,南部墾丁第一名,每次去墾丁只要早晚各在南灣或小灣游二小時,就可以回家了.有一次早上七點,整個小灣只有偶和一個老外在游泳,偶是不知道其他在墾丁的人在玩什麼,但似乎老外比他們懂得享受如此美麗的海灣. 偶是在台北長大,南部讀書-就是那南部某國立大學啦.因工作定居桃園,此地不錯啦,有山有水的,準備終老於此了.
  • mikel兄,請問一下如果從廢崗哨的方向往東興橋,那是不是先會經過東興橋碑記。我前兩個禮拜去走打鐵寮古道,我是從三層走到三民,不過我在過東興橋碑記後一直走到木橋為止都沒看到東興橋,然後是在一處叉路口,看到指示牌中有一個方向指著(如照片)東興橋,順此方向才找到東興橋的,可是過了東興橋後的叉路口(也有指示牌),我忘了我取哪個方向,不過我走這個方向卻回到了木橋,等於我是繞了一圈。因此我懷疑是不是在過東興橋碑記後沒多久另有叉路是我之前沒注意到的,是否過了碑記以後有叉路是往右的?煩請指點一二,謝謝:)
  • 八木兄: 請參考在下第四筆回應中地圖 東興橋碑應是在鐵門與跳石過溪之間 您看到東興橋碑後應是直行一路走到木橋 又從木橋走產道繞回東興橋 東興橋碑過後右轉跳石過溪到東興橋的路條不多 如果溪水較多時根本看不到到路(溪中石頭) 所以很容易錯過 我也是走第二次時才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