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行腳

三度登頂Longs Peak--豆豆(Matthew)的第12座14ers (2013.08.12)

chiman(chiman)

2013/8/19


睽違八年的落磯山國家公園第一高峰 Longs Peak 今天第三度登頂,此次帶著14歲的豆豆去圓夢,完成他對自我的挑戰,登頂過程雖然驚險困難,但豆豆表現特佳,值得鼓勵!

攀登山岳:Longs Peak(海拔14,259呎/4,346公尺(難度頗高、危險的一座14ers)

登山口:East Longs Peak Trailhead(海拔9,400呎/2,865公尺)

爬升高度:約5,100呎/1,554公尺

登山里程:15哩/24公里

登山時間:13小時05分

------------------------------------------------------------------------------------------------------------------

山岳簡介:

Longs Peak高14,259呎/4,346公尺,位在落磯山國家公園,是該公園最高山峰,在科羅拉多14ers中排名第15。其山名是為了紀念Stephen H. Long而命名,S.H.Long於1819~1820年間首率一隊探測隊到該地區探測研究。每年夏天的周末或假日在數個籃球場大的山頂上往往聚集上百人,而陡峭的山壁上也是擁擠的有點受不了。The Keyhole Route 是攀登Longs Peak最有名(也是最容易的)的一條路線,攀登等級3,每年夏天總吸引數千登山客。

Longs Peak Trailhead位在Estes Park南邊約9哩處,可由7號公路的叉路抵達,海拔9,400呎。由登山口到山頂單程約7.5哩,爬升5,100呎/1,554公尺,前6哩屬一般的登山路線,緩上坡,爬升約3,400呎/1,036公尺,山徑清楚易行;後1.5哩無明顯路徑,且在陡峭山壁間爬行,在1.5哩的路程中爬升約1,700呎/518公尺。

記載登此山年紀最大的是一位名為“Rev. William "Col. Billy" Butler”者,他在1926年9月2日登頂時,當天是他85歲生日;在1932年“Clerin “Zumie” Zumwalt”第53次登頂此山,是紀錄上登此山最多次者。

登Longs Peak的Key Hole路線可分成三個方向描述:

(一) 東北面:此照片是從Twin Sisters Peak (11,428呎/3,483公尺)拍攝,這段從登山口到Key Hole的路程約6.2哩(9.92公里),從9,400呎(2,865公尺)爬升到13,160呎(4,011公尺) ,其中有2.5哩是穿行在松林間緩坡上升,之後出森林線後是苔原地形,在岩石推中爬升3.7哩直到Key Hole。此部分路程遙遠但安全好走。

(二) 西面:Longs Peak 登山路徑到Key Hole 之後即翻越Longs Peak – Storm Peak間稜線到Longs Peak的西面岩壁攀爬;從Key Hole到山頂短短的1.3哩(2.1公里)爬升約400公尺卻有四大地形都很險峻,在西面的是“The Ledge”(岩架、壁架)地形和“The Trough”(凹谷)地形。

(三) 南面:“The Trough”爬到最頂端(13,740呎)又翻越Longs Peak-Pagoda Mountain的稜線,越過此點即是由Longs Peak 的西邊轉到南邊,開始轉進另一地形“The Narrows”及“The Homestretch”直到登頂。

------------------------------------------------------------------------------------------------------------------

爬Longs Peak在當地人(甚至美國的大部份Peak Bagger)視為一種驕傲,我在2003、2005夏天各曾攀登過一次,如今時隔八年,前一陣子突然興起再登此山的念頭,並開玩笑的邀豆豆同行,沒想到他竟然興致勃勃的決定一攀,於是趁他暑假將結束之際有此一行。

我們於本(8)月12日(週一)凌晨一點多由家中出發,沿25號州際公路公路北上,在Exit 243接66號公路西行,到Lyons小鎮後轉7號公路北上,過了Meeker Park後不久左轉往Ranger Station的叉路上行,約1哩後便到登山口,來得早停車場還有車位,否則又要回頭停到好遠的路旁;整好裝,我們於02:50朝East Longs Peak trail起登。

步程簡述:

02:50 登山口出發,海拔9,400呎/2,865公尺,登山客登記台上沒紙張,就直接上了;Longs Peak是落磯山國家公園的最高峰,午後經常有雷擊,為了避免遭雷擊,登山者一般都凌晨兩、三點出發,如此才能確保在中午12點之前下山,以避免遭到雷擊。我們走在漆黑的山路上,除了偶而聽到潺潺流水聲外,剩下的就是一片寂静與漆黑。越往上走,樹木越來越少,你就可以看到其他登山客的頭燈像星星一樣在山路上閃來閃去。

03:00 經Estes Cone和Longs Peak岔路,取左直行往Longs Peak。

03:50 經過小溪流上的木頭小橋,橋下流水潺潺,印象中此處的小瀑蠻美的,此地區已進入高山苔原地區,有關單位立牌警示,任何對生態的破壞均需一世紀才能復原,“Stay on The Trail”。

04:12 出森林線,此地距登山口約2.5哩,海拔約11,100呎/3,383公尺,右往Battle Mountain,取左續行;沒了森林的掩護感覺風勢較大。

04:50抵達Chasm lake trail叉路,此處距登山口3.5哩,海拔11,550呎/3,520公尺;左往Chasm lake,我們在此小休後取右朝西北向,沿著Mt. Lady Washington東北坡山腳下腰繞。

05:44 上抵稜線鞍部, 抵達Granite Pass(East & North Longs Peak trail)叉路,距登山口4.2哩,海拔12,080呎/3,682公尺,右岔是The North Longs Peak Trail通往Bear Lake,取左沿The East Longs Peak Trail南行,此時天已微亮,行一段平路後緊接著就是所謂的Switchbacks(Z字形山路),上坡直抵"Boulder field"。

06:03 日出。

06:09 上達"Boulder field"的北端,Mt. Lady Washington、Longs Peak、Storm Peak在"Boulder field"南端一列排開,壯觀!此處海拔約12,400呎/3,780公尺。

06:55 抵達"Boulder field",距離登山口約5.9哩,海拔12,570呎/3,831公尺;有名的"The Diamond"(切割的山壁外觀像一顆鑽石)和"The Keyhole"在望。這兒有廁所也有營地,營地是在亂石當中,四周用石塊疊了起來擋禦寒風。

------------------------------------------------------------------------------------------------------------------

The Diamond

The Diamond是 Longs Peak 東面垂直壁面的名稱,此壁面從Chasm Lake拔地而起,高達900 呎 (274公尺) ,是世界有名的一堵大牆,也是攀岩者嚮往之地(1960年Dave Rearick and Bob Kamps首登)

------------------------------------------------------------------------------------------------------------------

過了Boulder field從Boulder field南端開始爬坡上Keyhole,此地海拔約12,800呎/3,901公尺;這時候已沒有明顯路徑可行,你必須在大小亂石中自行找路往上爬,目標就是那個鑰匙孔。

07:55看起來短短一段路,爬升近600呎/183公尺,我們費了一個小時才到達Keyhole;此地距登山口約6.2哩,海拔13,160呎/4,011公尺;看似小小一個缺口走近一看竟有七、八米寬呢!

快抵達Key Hole的左側山坡上有一“Agnes Vaille Memorial Hut”的避難石屋,是為紀念山難山友Ms. Vaille而建。

Keyhole的東邊是來時路,西邊是上百米高的峭壁,山底下就是冰河峽谷Glacier Gorge。山徑就沿山壁而行,整條不明顯的山徑僅可容一人側身而過,而成群的登山客就在峭壁當中沿着所謂的“牛眼”(Bull's-eyes)記號朝峰頂攀登。

------------------------------------------------------------------------------------------------------------------

Keyhole是Longs Peak的一個分界,登山口到此大約6.2哩,距山頂大約還有1.3哩,很多人都只能爬到這兒,然後返回,或者是因為體力的限制,或者是因為對粉身碎骨的恐懼。而事實上的確有很多人就在這兒喪生。根據統計自1887年以來已有近百人就長眠在Longs Peak峰底下;剛才整理本篇記錄時,得知昨天(2013.08.15)又有一來自密蘇里州的24歲登山客由“The Narrows”摔落150呎深的山谷而死亡。

Longs Peak後段從Key Hole到登頂約1.3哩爬升400公尺,有四大地形都很險峻:

(一) “The Ledge”(岩架、壁架)—過了Key Hole的路徑人是貼壁而行,右邊是一層層的崖壁直到谷底,左邊仍然是崖壁,崖壁上邊是青天,我們要在崖縫裏走,路徑極為分歧,幸好前人用油漆在崖壁上作了路標(當地人稱它為Bull's-eyes),不然免不了要錯走到絕路上去。

(二) “The Trough”(凹谷)--這是一段大約600呎長的上坡峽谷,坡度近60度,大部分是鬆散石塊坡,極易有落石,少部分路段落差大,要尋找較易攀升路徑;快到頂端的一小段因踏點難找難度較高,其他的還算好走,只是因在高海拔空氣稀薄,走個幾公尺就要停下來喘喘氣;通常這段路在七月中之前登山客都會帶一隻冰斧,因為凹谷裡的冰雪常造成登山客很大的威脅。

(三) “The Narrows”(窄道)--攀抵The Trough的頂端有一水準點標示海拔13740呎,這點正好是Longs Peak連接到Pagoda Mountain (13,497')的稜線,越過此點即是由Longs Peak 的西邊轉到南邊,開始轉進另一地形“The Narrows”。在The Trough的頂端轉過一彎之後,開始貼壁平移,這種地形根本無法錯身,真的是Narrow。

(四) “The Homestretch”(最後衝刺段)--過完了The Narrows 後仰頭一望,那陡峭的爬坡段就是“The Homestretch”,這段坡大約300呎,也是登頂的最後一程,路徑分歧,踏點難尋,上山還好,下山膽小者往往嚇得屁滾尿流;夏天的午後雷雨(Thunderstorm)會使得此段路非常濕滑而增加危險度,所以一般登此山的登山客都知道,無論天氣有多好,一定要趕在中午前下山,以避開隨時會來臨的午後雷雨(Thunderstorm)。

------------------------------------------------------------------------------------------------------------------

08:00 我和豆豆開始朝峰頂前進,這段“The Ledge”的路真就是走在岩架、壁架上,必須貼壁而行,因為右邊就是深不見底的峭壁;當發現路徑不明時跟著Bull's-eyes走就對了!

08:30 過了“The Ledge”地形來到“The Trough”--凹谷地形,這是兩山壁間的凹槽谷地,前兩次同時間來時都還有積雪,今天則都已融化;仰望上頭一段大約600呎/183公尺長的上坡峽谷,坡度近60度,交代豆豆小心落石及如何配合呼吸調整步伐後緩慢爬升。

此凹谷地形除了陡峭、路徑分歧要費心尋找外,最大的危險是鬆散的石塊常常被不小心的登山客採落從空而降,所以登此坡時不時聽到上頭的登山客大喊“Rock ! Rock !”此凹谷另有一項難度是有部分路段必須用到簡易的攀岩技巧,尤其要登到頂部的最後30呎有一處極大困難地形,大石擋路、垂直光滑無踏點,落差又大,幾次到此我還是爬不上,都是由右側一片較粗躁的岩石斜坡學蜘蛛人攀爬而上,今天也叫豆豆由此上,我在下保護著。

09:25 登上“The  Trough”的頂部,有一水準點標示海拔13,740呎/4,188公尺;這高點正好是Longs Peak連接到Pagoda Mountain (13,497呎)的稜線,兩山間稜線的大小尖峰就是“Keyboard of the Winds”。

越過此點即是由Longs Peak 的西邊轉到南邊,開始轉進另一地形“The Narrows”,登山客必須貼壁平移,這種地形根本無法錯身,真的是Narrows,整理此記錄時得知昨天才發生一登山客由此墜崖身亡。

09:43 通過“The Narrows”後上到一高處,“The Homestretch”(最後衝刺段)在望,仰望那陡峭的爬坡段大約有300呎,也是登頂的最後一程了,但這一程也不好過,困難點是陡峭筆直的山壁踏點難尋,上山還好,找比較粗躁的山壁硬爬上去,下山可就不好下了!

10:07 第三度登上Longs Peak那有好幾個藍球場大的高原式山頂平台。站在山頂平台上往遠處望去,所有的一萬二、一萬三千呎的山都成了土丘,山頂早已聚滿了許多的登山客。峰頂有四個銅標基準點(如同台灣的三角點),和一只拴在岩石上,密封很好的塑鋼筒,裡面裝有簽名簿,登山客可在此簽名留念,並註明你來自何處和登此山的感想,這在每一座高山幾乎都有設置這東西,蠻有趣的。

來自Boulder的山友邀我合照,不知其名,只知他今年61歲,就稱他Mr. 61,他也幽默的叫我“Mr.68”!拍照時他看他的相機,我看我的相機,哈哈!就是這模樣!

10:35天邊飄來一大片烏雲,不敢久留趕快下山,避免遇到雷雨;這種地形下山不見得比上山容易,因為有很多地方踏點實在難找。而這兒又沒像台灣一些困難地形都有熱心人士綁上繩索,所以一些陡峭地形必須小心翼翼,以防失足。

12:20返抵Keyhole,豆豆吃點點心後繼續下山。 

13:00 返抵Boulder field,下起小冰雹,還好及早下山,已走過危險地形;回首望Longs Peak已然隱藏在雲霧飄渺間,高山氣候真是瞬息萬變。

13:55 抵達Granite Pass、East & North Longs Peak trail叉路,取右下山。

14:22 抵達Chasm lake trail叉路,小休後取左下山。

15:55 抵達登山口,順利完成三度登頂Longs Peak,豆豆也完成一次對自我的挑戰,這座山是他的第12座14ers;此次登山共花13小時又5分,比第二次多了5分鐘,時隔八年算是滿意了!

 

詳細圖文:三度登頂Longs Peak--豆豆(Matthew)的第12座14ers (2013.08.12)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