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20160221風四叢穿 順登北宜公路最高點 湖底嶺。

活動日期
2016/2/21 - 2016/2/21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2
類型
» »
類型
» »
原文出處
Link

20160221風四叢穿 順登北宜公路最高點 湖底嶺。

航跡連結:https://onedrive.live.com/?id=fb7fb14a23c6ff63%21606&cid=FB7FB14A23C6FF63

    東北角陵線,常年受東北季風影響,風強,水氣充足,受此影響陵線植披,常生箭竹、芒草,如阿玉山、大小礁溪,四堵山東峰起連陵,風空仔溪山、鶯子頂山、鶯子嶺山,福隆草嶺-大溪桃源古道,雪山尾陵等。

      四堵戰備道路上,見兩隻,藍腹鷴。俗稱「華雞」。跑出來跟小弟愛駒賽跑,一看馬表奔跑衝刺時速,可達20幾公里,很奇妙的經驗。這樣很危險,爸媽沒有教嗎?

     上次看到藍腹鷴是在嘉明湖下山林道。羽色艷麗的藍腹鷴為台灣特有種,瀕危物種,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生性隱密、機警,每天會沿著熟悉的路徑活動,晨昏、雨後、起霧時分較容易看見。
    續行草叢中突然飛出不明物體,嚇了一跳,龍頭晃了一下,仔細看是,台灣山鷓鴣(俗名深山竹雞)學名:Arborophila crudigularis)為雉科山鷓鴣屬的鳥類,為台灣的特有物種,生性隱密,警戒心強,不易被發現,難得一見。續行一小段又有深山竹雞飛出。幸好弟一次以有心理準備。大鵰不要鬧了。

   【風空仔溪山】H908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又名尖山湖山。
新北與宜蘭交界陵線,常年受東北季風影響,鞍部山谷地形,風大,水氣充足,山頂等高下切不多即有溪流,故新舊山名皆與風或水有關。

0834 H831風空仔溪山-四堵戰備道路5,4K登山口起登。
0844 H862鞍部左轉,看刀痕,路條,先進先前以來整理過,辛苦了。
0849砍地這麼辛苦,下去試走一下,回頭上湖桶步道鞍部,往北可到梳粧樓
山,路況,路條清楚,鞍部上方有座道光年間古墓(龍溪黃公墓,道光戊戌年立)


    關於坪林胡桶古道二三事。文/黃聰明 http://tinyurl,com/yefoxut。
    湖桶步道,(胡桶古道),神秘幽晦古道,當地稱「幽靈古道」。緣起日據初期屠村悲劇事件。尖山湖義首鄭文流、陳錫寶、葉加伶等合同抗日奮戰。1897年11月,日警疑,湖桶村藏匿抗日份子,軍警入山圍剿,湖桶村屠村殺戳三天。

**典型受季峰影響山頭.陽明山風櫃嘴也是如同照片一樣山頭**

0855 H908風空仔溪山。朝西上陵,沿途偶有較陡路況,注意一下即可。

0905 H899風空仔溪山刣牛寮鞍部叉,刣牛寮古道名稱由來,以前在此地殺牛,旁邊的溪,因殺牛後在溪邊洗,得名刣牛寮溪(碧湖溪)。跟汐止刣狗寮山得名雷同。往北下刣牛寮路況剛整理過。



    刣牛寮鞍部往西朝四堵山東峰起,芒草山頭,偶夾雜細籐,懸勾子,偶有材質"布"舊路條,路條還是用布做最好,撐的久,布材質雖較貴一點,相對的因撐的久換算常期成本,布因不必一綁在綁,反而較便宜,省工,汙染少。
    20160124北部高度460米以上下雪,多數值披凍傷,芒草葉枯萎,芒心剛吐芽,佔天時,柿仔挑軟的吃,延途尋找缺口,衝撞芒草,以300公尺或500公尺時速,游泳前進。

    叢穿上第一顆假山頭,游游游,游的很開心,不知不覺游向北,叢穿在假山頭,或山肩最容易出錯,左看看右看看,重新定位,抓陵修正,硬過發現雨褲勾破,真的是爬山不用穿太好,新褲子就這樣報消。想起先進說,"買最便宜的最好"又記得老大說,"裝備是身體延伸",都有道理,自行視行程狀況活用調配。
1004 H914 下第一顆假山頭,芳草碧連天,想起今年有人上四堵山記錄,後面路況應該不會太差,到四堵山東峰在打算,繼續游,陵線靠北向偶有雜木林,較好走
,雜木林中偶有路痕,舊"布"條。

**搖望弟二顆假山頭**
1029 H924 第二顆假山頭,以時速100公尺前進,【硬蜱正在手套上爬,幸好即時發現】展望四堵山東峰,感覺陵線上有上山路跡,只是有點怪這裏又沒叉路上來,又想起後面四堵山今年有人上去記錄後面應該較好走,不以為意,隨遇而安,繼續游。

**這個就是路,路是人走出來的**
1106 H883 四堵山東峰鞍部,剛才跳望,感覺有路痕,一路走來怎麼都沒有路,反正快到東峰了。

**遙望四堵山東峰**
1136【四堵山東峰】。H933無基點。尋找有無東峰指示牌,剛才有看到一小條剩5公分舊路條,回頭看看,芒草山頭倒木中,找到東峰指示牌。以粗壯倒木看,自然演替,芒草戰勝了樹木,佔領山頭。來時路勾來勾去,要不要回頭呢?反正已走了一半,看到有塑膠路條,塑膠撐不久,符合2015年中有人來記錄,後面路況應該會較好。



**鐵牌標示應加東峰**
1219四堵山東峰鞍部,相較下此段較為好走,符合預期,但眼前這顆假山頭,芒
草是連陵中長的最好的,可能是高度越來越低吧。
    【四堵山H853三等三角點】以地名得名,與南港山在南港雷同。
    四堵位於背風面,較不受凜洌東北季風影響,高度緩緩降低,越往四堵山樹木越趨茂盛。心想這算是最後一顆芒草山頭吧。


1246四堵山 H853 叢穿上四堵山前假山頭起,林下厥類凍傷大半,偶有塑膠路條,越來越好走,芒草漸轉少。轉南陵下山,雜草藤蔓叢生,前進困難,回頭上四堵山找西陵下山路線,西陵路況也一樣,應該是2015年中上山記路後就沒人上來,不然就是他們也是叢穿上來。預期較好的路沒了,現以不能回頭,從南陵下山拿車較短,走南陵吧。
1348 H692 下山陵線較陡,走不下去了,左找找,右看看,發現有架繩可下,約拉四次繩,真是佛心的山友,造福後進,不然就"掛山"了。隨身外帳可能就會用到。


1432 H572坪林員山線電塔30號,接保線路。記得"煙松虎將先進"說過,電塔通常設於陵線上,看電塔抓方向就對了。延途黃藤不少,雖有路條,但不完整。
1453 H463 下登山口北宜公路52.5k處,公車亭以倒,前方喜惠勝茶葉蛋招牌還在以移到石牌營業,回頭上四堵戰備道路取車。車停在中華電信,要走到天荒地老






1506 H431 天若有情,人性光輝,熱血少年載上山取車,在北宜山中傳說不少,勇於伸出援手,備感溫馨。



1529 H994 鶯子頂登山口中華電信取車。
1559 H536 湖底嶺登山口,離天黑尚有時間,現與湖底嶺落差不到一百,天黑前應可來回,不然下次要專程來,登山常說,山永遠都在,但這次不去可能永遠都不會去,或不知何時去。




1632 林物局護管所遺址。山腰延途無路條,上陵偶有路條,見藍天路標標示,基石在後方20米,回頭找湖底嶺基石。
    【湖底嶺H623 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名稱由來:以地名得名。石牌舊稱為湖底嶺,位處於北宜公路最高點。
    明治31年(1898)10月日人軍事需要,開闢宜蘭新道,次年五月完成。1900年由當時宜蘭廳長西鄉菊次郎,設立湖底嶺開路紀念碑。
    從清朝光緒年代,到雪山隧道通車之前,北宜公路一直是台北,宜蘭主要交通要道。50公里山路,使人疲憊,石牌縣界公園觀景台,「金面棧台」。造形奇特,視野遼闊。 遠望龜山島、太平洋、蘭陽平原。石牌以「金面大觀」入"新蘭陽八景之一"。也是宜蘭人鄉關,抵達石牌,望蘭陽平原,就有回家感覺。
   北宜高速公路通車後,風景依舊,物換星移,車流大減,石牌縣界公園攤販只剩一家茶葉蛋烤香腸營業。
   湖底嶺雖無"雄"或"秀"掛名等人為炒作,北宜公路最高點事實,山不在高低,價值性不減。




1640 H623湖底嶺基石 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樹上掛很多路條,應該在這附近,天以快黑,砍草找基石,親愛的基石,您在哪裡呢?原以打算放棄,基石沒找到等於沒來過,見樹上綁條繩子,好奇試拉看看,繩子連繫基石,淹沒於芒草堆中,清理重新出土,綁上"布"條,讓後續山友更方便尋找。
1707 H536下湖底嶺登山口,尋延途所留記號下山。

後記:
1.此行程需有叢林穿越相關經驗。
2.此山有硬蜱出沒,時時多加注意。
3.茫茫"芒海"不適合摸黑前進,摸黑不可取,登山背包需備過夜裝備以防"掛山",
救難英雄也是人生父母養,大家都需要休息,互相體諒。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峰宏兄:我三年前走四堵-風空湖稜線也有踢鐵板的感覺,原以為半天的行程卻走了10.5小時

    看來你走的路況並沒有更好,這段芒草、有刺植物遍佈的稜線走的人真是不多...

    1000元上的是帝雉(黑長尾雉)不是藍腹鷴喔,這個海拔高度是藍腹鷴的分佈!

     

  • 謝謝先進指正.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