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6/10/16
大礁溪山隸屬於烏來阿玉山系,是蘭陽五大名山之一(五名山依序為:阿玉山H1419m、烘爐地山H1166m、大礁溪山H1161m、三角崙山H1029m、鶯子嶺H942m),標高1161公尺,三等三角點,編號4160。
小礁溪山亦隸屬於烏來阿玉山系,標高1149公尺,無基石。
桶後(桶后)越嶺古道連接烏來孝義至礁溪匏崙,參照[1]之說明如下:
早期烏來泰雅族大嵙崁族透過三條古道與外界往來,包含巴福越嶺古道(烏來福山至桃園巴稜)、哈盆越嶺古道(烏來福山至宜蘭員林)、桶後越嶺古道(烏來孝義至礁溪匏崙)。
清朝光緒11年, 馬來巴社(即現今新北市烏來區)曾經是台灣巡撫劉銘傳實行撫蕃政策的防蕃屯所,後來發現有溫泉熱氣資源,漸漸成為重要的城鎮,也因此泰雅族大嵙崁族漸漸於烏來定居。
桶後溪為南勢溪的支流,因位於烏來大桶山的後方,故稱為「桶後」或「桶后」溪。桶後越嶺古道是早期泰雅族大嵙崁族由雪山山脈地區北上狩獵而走出的小徑,清朝設置防蕃屯所後重要性慢慢增加,日據時代為了統治原住民及運送木材,將原來狩獵的小徑拓寬為越嶺道路,現今已成為熱門的登山步道。
桶後越嶺古道依景觀的不同可概分為三段:烏來孝義至桶後保線所吊橋(桶後林道)、桶後保線所吊橋至小礁溪山與烘爐地山之間的鞍部(自然的山徑)、小礁溪山與烘爐地山之間的鞍部至小礁溪(產業道路)。
今日未獨行,而是與宜蘭山友陳文生同往。出發前,上網找過山友前輩的行程記錄[2-4],都稱大礁溪山至小礁溪山之間芒草雜亂蓋路、路徑模糊甚為難行。因此,兩人兩刀、一長一短,準備好好大戰一番。怎知,草刀閒得發慌,原先預期對抗的芒草沒砍幾叢,反而大多用來砍因颱風而倒的林木。而原本預期可以快速通過的地方---桶後越嶺道步道口至鞍部的7km路程,因桶後林道多處坍方未修,竟然比公設指示牌的2小時多出一倍,導致摸黑走2km回停車處,所幸在摸黑前已通過所有崩塌區。
走過這次行程,對於冷門路線的不可預期性又多了一份體認。
本次行程總里程數約16.6公里,路雖不長,但
(1)小礁溪山至大礁溪山之間有些路段山徑較模糊,大雨或大霧時易走偏,宜攜帶GPS,循前輩軌跡而行。
(2)大礁溪山至孝義側登山口之間的杉木林區,山徑尚稱明顯,惟因颱風肆虐,倒樹不少,須鑽、繞、攀、爬。
(3)桶後林道坍方嚴重,在沒有架繩的情況下,多處得高遶或下切或橫渡通過,有點冒生命危險的感覺。不建議一般山友前往,有冒險精神者欲一試,宜攜繩百米。
註:因天氣不穩定,GPS顯示之高度可能有不小的誤差,各照片所附之海拔高度不可盡信。
【大小礁溪山、桶後越嶺古道O形】Google Map與臉書連結如下:
https://www.google.com/maps/d/viewer?mid=1VjzLRlmVJ1WERiL42Gwvc1j7oQY
參考行程:
[1][遊記]20111008桶後越嶺古道 @ 恆毅的窩 :: 痞客邦 PIXNET
http://aa013823.pixnet.net/blog/post/38140086-%5b%e9%81%8a%e8%a8%98%5d20111008%e6%a1%b6%e5%be%8c%e8%b6%8a%e5%b6%ba%e5%8f%a4%e9%81%93
[2]獨步山林間401:大礁溪山,小礁溪山,桶后越嶺道
http://www.waytogo.cc/user/kenny/w401/
[3]2010.12.11 宜蘭:桶后越嶺道-大礁溪山-小礁溪山O形
http://www.wayfarer.idv.tw/Taiwan/2010/1211/1211.htm
[4-1]馬克經驗:2512_登山:大小礁溪山O型,大礁溪山、小礁溪山--戰況慘烈 - 登山補給站
http://www.keepon.com.tw/thread-204f8a14-1bd8-e411-93ec-000e04b74954.html
[4-2]阿晉 - 103.11.15-桶後林道登:大/小礁溪山~5人蠻荒一日探險行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835647449833403&set=a.835645033166978.1073741934.100001644679836&type=1&theater
[4-3]林章賢~烏來阿玉山系~桶後林道→大礁溪山→小礁溪山O形連走(踏察行程)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5268662667&sk=photos&collection_token=100005268662667%3A2305272732%3A69&set=a.318548038330816.1073741882.100005268662667&type=3
[5]烏來大礁溪山_小礁溪山O型走 @ YC的記錄本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blog.xuite.net/foowen/blog/303079355
是啊,熱鬧的親水路線,已回歸美麗原始山水,變得不易親近了。還好,枯水期是可以溯溪而上的。當然,架繩也可以刺激通過。
謝謝先進提供詳細的時間記錄!
感恩!
謝々實況描述
林务局真的鉄了心不再開発或復舊
上世紀纳莉风災过後林务局在林道台电那辺復旧引來單車人抗議
後林务局的現塲人也同識保留原始面貌
但有立委压力等才復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