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亂走
金門旅遊文章很多,登山文章有蔡爸、阿傑勇士、阿竹等人的記錄,不另費唇舌。此次三天二夜帶者5、6位70歲以上的阿媽級女士,只能走馬看花,開著8人座休旅車到處亂跑,大小金門的四角落幾乎都到了,還看到一些不該看的,包括車遊五龍山等。
金門比較有名的如坑道﹝翟山坑道、九宮坑道、民防坑道等﹞、風獅爺、風雞等當然是要拜訪;歷史文物如三座寶塔:茅山塔、文台寶塔、倒影塔及其石刻更是不能錯過;其他如戰爭遺跡﹝古寧頭、北山巷戰紀念屋等﹞、古洋樓﹝得月樓、李開和洋樓等﹞、舊聚落、人工湖﹝慈湖、太湖、南石滬公園等﹞、古墓﹝魯王墓﹞、牌坊﹝一門三節坊等﹞、古城樓﹝金門城四座城樓等﹞、森林遊樂區﹝中山林、林務局森林遊樂區、南山林道等﹞等,也是走訪的重要景點;至於此行的重點賞鳥及登山,絕對是要的,不過只登頂五龍山﹝只有水塔和石碑﹞、五虎山之一的寨子山﹝北嶽廟登山口有一92A032石柱,山頂木椅下有一三角點七號的基石﹞、乳山﹝有一金測基石﹞、茅山﹝有一金測52號基石及內政部土地測量局GA26四等控制點﹞等,而天摩山則誤打誤撞,即將到達雷達站最高點,被幾隻看守黑犬趕下山,實在可惜;太武山則只能到倒影塔及毋忘在莒石碑,算是最高點了﹝在登山口停車場有一內政部KM23一等水準點,在倒影樓登山口附近有一市鄉規劃局KSA065精導點﹞;其他如粱山、大帽山、珠山、歐厝山、麒麟山等都沒時間拜訪,留待下回再議。
金門本島有四個角落,分別是古寧頭、馬山、料羅和水頭,幾乎每個地方都有景點;至於金門本島的最東為復國墩,有跨海步道可到最東點;最南是翟山坑道口,也有步道可到;最西是水頭碼頭;最北是馬山觀測站,也有坑道可到達。這些地方都可以接近或到達,值得一遊。
烈嶼﹝小金門﹞最東有虎堡觀測站,但此行只有在將軍堡遠眺;最北為貓公石,這是此島最值得拜訪的地方,鐵鏽石是其賣點;最南的南山頭及最西的烏嘴尾都沒時間涉足,只有去湖井頭及國姓井參觀。此島也有一毋忘在莒的石碑,由八達樓子或烈嶼文化館往南看,在陽山山腰就是石碑所在的位置了。九宮坑道是金門地區最大的坑道,比翟山的雙A形坑道還大,更是要去看看。在九宮坑道東側步道入口的馬路岔路口附近,有一內政部土地測量局WX46三等控制點,是此行在烈嶼唯一看到的基石。此次在烈嶼因為包計程車走固定行程,都沒機會爬山,想到阿竹的麒麟山,心裏有些許遺憾。此島另有烈女廟、勇士堡、鐵漢堡、陵水湖、西湖、八二三的240榴彈砲紀念碑等,都可順遊。另外在金門漁會附近馬路上,有一隻風雞的不鏽鋼雕刻,這是烈嶼的守護神,和金門的風獅爺是相同的性質。
此次金門行,除了景點以外,最常見的就是鳥類和整潔的道路,特別是道路及港口隨時都有專人在清理,實在少有,難怪市容那麼清潔。
金門有一種鳥常被車撞,那就是白胸苦惡鳥,而最多的就是八哥。由於不是賞鳥季節,沒看到很多珍禽,不過在后湖濱海公園有看到戴勝,在西園路肩田野找到一對環頸雉,其他如喜鵲、褐翅鴉鵑也都常見,光這些就讓我們這群平均60歲的城市台灣客非常的興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