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大安、見晴 → 南二子

活動日期
2006/1/14 - 2006/1/22
所屬團體
狗腿探勘
困難度
0

thow(Mahudas)

2006/1/25


南峰頂,小胖悄然對我說,就在那鞍部,其下閃爍著銀光。凝神望去,交疊的稜線果真把神石隱藏在深遂的墨綠裡。喝!東看西看、南看北看,終於,我立於此地,數著針山峭壁的樹木,而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翻過最低鞍部,蒼鷹承風翱翔著。我心就似蒼鷹,內心一股說不出的暢快。三年前的安東軍橫斷,開啟了我對能安東稜的認識,二年前的牡丹岩延續著,而今,2006年初,白石第三部曲畫下了一個完美的逗點。爾後,第四部曲呢?


《大安、見晴(安東)→南二子》


人員:小胖、阿良、唐牛、建成、正琳、大熊、君年、倍倫、周兄
時間: 2006/1/14~1/22
預定行程:
Day0 台北→西林
Day1 →20k→37k工寮→44k獵寮
Day2 →46k獵寮→大安南稜→以大安山頂為目標,盡量推進
Day3 →大安山→大安谷→見晴山
Day4 →見晴北鞍(水)→三叉峰【調撥日】
Day5 →山的嘴巴→南二子南峰
Day6 →單攻北峰,回程以安來溪為目標盡量推進
Day7 →二子溫泉
Day8 →車行終點(下午為預備天)
Day9 預備天

實際行程:
Day0 台北→花蓮→西林遊憩中心
Day1 →20k小崩塌→20.75k轉彎車行終點→33k上線林道→37k工寮→45k
林道紮營
Day2 →45.5k起登點→大安南稜→2400m崩壁→乾水池
Day3 →大安山→大安谷→見晴山→見晴東北小山頭
Day4 →見晴北鞍→三叉峰→山的嘴巴前山頭
Day5 →山的嘴巴→南二子南峰頂
Day6 →單攻南二子北峰→安來溪底
Day7 →高繞路起點→二子溫泉
Day8 →大檜溪車行終點→歸程

參考紀錄:【白石傳說】§大安見晴安東軍橫斷〈一、二、三〉
§南二子〈一、二〉
§安東軍橫斷

【清大】 §南二子(94.1)

【賴兄】 §大安、見晴(94.5)


使用地圖:經建三版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圖(感謝蚯蚓的電子檔)
http://1b.hinet.net/~happyman/out/show.php?i=270000x2647000-24x18.tag.png
白石傳說附圖

詳細行程:
Day1(1/15) 晴

西林遊憩中心一夜好眠後,與會阿良,微曦初照千古寒,七點十分上
車,八點已隨著曲折的山道至20k小崩塌。每每向東轉彎,但見偌大溪床
裡,銀亮的水像伸展的葉脈流進灰濛的煙嵐裡。若不說,還會以為遙遠
的那端就是恰堪溪的出海口。真不知該用什麼形容詞來表達這份壯麗!
啊,就是「恰堪」嘛!「他」就是這樣的鏗鏘有力。

小崩塌的障礙幾個男人輕鬆就解決了,接連搬了兩處石頭後,車在20.5k
過後一點的轉彎停止,再前行200公尺林道就塌了大半,是過不去的。於
此以餅乾蔬果遙祭山神,但願往後天氣都如同現在一樣的好,此處展望
甚佳,南二子兀立天邊一角,對面向山半山腰,可見清晰的林道,就像
被刀劃了個口子。

09:25 go,【1390m】
10:20 24.25K【1550m】廢工寮小休,約在「道」字左邊。15分後再
行,遇梁氏父子二獵人,探問路況,目前只放陷阱至大安南稜一
半未過崩壁。攀談未久,即望著父子二人滿載獵物的背影離去,
父親雖年長,背得卻比兒子多的多,看著遠走的身影,我有一種
時空錯置的感覺。林道是個時光機,載著我與台大的學長們,
15年前的問路如一日。
11:45 27.75K路抄捷徑而上。
12:20 抵上方林道,一石頭漆著「向山」,此後林道闢於懸崖旁,驚而
不險,午餐。

午飯過後,一點走人,兩點至37k工寮,由此過後20分鐘就是殉難者紀念
碑,三點路轉至崩溝,由此下切,林相茂密,不若台大第二次大安見晴
安東軍橫斷形容的裸露,那麼阿竹當時低繞的崩溝呢?

五點20分行至2212峰東南稜紮營,此處應是45k附近吧!西林林道相關資
訊在賴兄資料裡已在所多有,茲不再贅述。

夜裡,一面舉杯高歌,一面炭烤羌排,如此茹毛飲血,頗有男子氣概。

Day2(1/16) 晴

昨日飲酒作樂直至中夜方歸,這日卻晚起了。七點四十才開跋,走沒多
久又遇一山羌,想為牠解套,迫近的結果,只讓牠奔跳的更劇烈,等一
行人全走後,我靜靜地看著他,牠也靜靜地看著我,我在想什麼?而牠
又在想什麼? 心底燃起一股似曾相似的感覺,啊哈!走吧 ~

08:10 登山口,有路標,前行50公尺即獵人所謂的大獵寮。此處離林道
越大安南稜還有一小段距離。【1815m】

一出發就下雨!一穿雨衣雨就停!看著烏雲如同霍爾的移動城堡由六順
飄了過來,又飄了過去。此後天氣大晴五天。

09:00 上至東北西南向的小稜【1940m】
10:00 岩壁下休息,此地位於稜左,左側傳來很大的水聲。大安南稜因
去年砍路,除了一開始濕滑,大致上好走易跟。
10:50 陡上至2212峰北鞍。
12:00 崩壁旁午餐。半小時後出發,崩塌已過稜線,但不難行。此後持
續陡升。
14:10 陡上結束,接上北向緩稜。簡單的說,大安南稜有兩段陡升,一
段是2000~2200,另一段是2300~2600,後段的有刺植物較多,但
過了陡坡後,就是典型的鐵杉箭竹林了。而路跡皆明顯易行。
14:50 出草坡,「草坡」是高至腰間的芒草及箭竹混生,往南一片雲
海,浮出海面的是干卓萬山塊與六順七彩草山,好個展望。

草坡續行不久,即在三點半安營,營地在路旁一明顯空地後右下,是柔
軟的乾水池,水源也在左近,看天池一個,乾淨。
(281131,2634899)

是夜,月昇月圓,歌不停幾迴旋

Day3(1/17) 晴

七點多出發,就發現向西橫切的大條獵路,推估是往大安谷。於此放重
裝,輕裝攻頂,單趟約25分鐘。山頂展望還不錯,能高南、白石東稜、
見晴連稜都歷歷可數,而南二子隱沒在樹梢。

8點20分於放重裝處前行3分鐘即至「石洞獵寮」,此後獵路如同高速公
路般蜿蜒,寬約一米,比傳統路線還傳統路線,而遇倒木還架設手工精
細的「止滑梯」,不一會兒,9點15分已至大安山西邊山頭,獵路腰繞北
邊而過,穿過鞍部,隨即來到大安谷。

大安谷往出水口方向是茂密的森林,如仔細找尋,應該可以發現水源,
而往上游而去,是清新可愛的短草坡。拍照,打混。【2695m】

10:15 go,鞍部直攻大安山西峰,很陡、箭竹又密。
11:10 上切後腰繞至大安山西峰北側,【2790m】。
11:50 至大安山西峰北鞍前,箭竹雖密,但一條稜線極明顯,尚不太
難。【2685m】
14:10 (2796,263707)約在2698峰前,箭竹密到不行,山刀一隻,花剪
兩隻全都出動了。偶有「箭竹拱牆」還需匍伏前進,過癮。
16:05 對付此箭竹實在太耗體力,終於登頂見晴,雲霧飄起來,展望是
沒有了,連北下鞍部都有點困難。【2795m】

打混半小時後下山,走了20分鐘後到見晴山東北小山頭,天色漸晚,發
覺已來不及,退回50公尺處紮營,九人齊心合力,仍是一處好眠。
(279635,2693785)


Day4(1/18) 晴

白石傳說裡獨漏了的空白,今日將替之填補,那就是見晴北鞍順北至三
叉峰,東轉東北下至山的嘴巴,撇開見晴不談,行於這段處女稜,卻是
觀賞南二子的最佳角度。我們一路有二子相伴,見了他的風情萬種、冷
嚴肅穆,不枉矣!

早晨,明月映古樹,人起,寒鴉驚飛啼。稜旁,倚杉望子,見晴東北美
景堪稱一絕。

7點45分出發,不到一個小時已下至北鞍,萬里橋溪源。水質甘美清澄,
吃了又吃,喝了又喝,提著滿滿的水袋與肚皮,10點20分邁向缺水的往
後三天。

11:15 (2797,2638534)
12:30 2587峰前小山頭,也就是所稱的三叉峰,一路行來二子總浮在雲
海上,走走停停拍拍,我想,沒有好天氣就看不見南二子,有好
天氣還需要有雲海才能襯托出南二子的雄偉,而沒有好展望,這
一切都只是空談,我們何其幸運,以上三點都有了。該怎麼形容
呢,我想只有一句話才能表達吧,「此景只應天上有,人生難得
幾回見」。
小休後準備往東切,【2570m】
13:00 過了幾處瘦稜後,一平台午餐。【2515m】
14:15 三叉峰東邊第一顆小山頭休。【2460m】一路行來,稜瘦,雖偶
有落差,小心通過即可。
15:20 紮營,約在2304峰前一點點。

傍晚,雲海滾動稜線兩側,自三叉峰拉至南二子的稜線,就像艘大船,
行駛在不可測的黑夜。而我們,像坐在船中間的小咖啡廳裡,飲茶敘
舊,如浮雲遊子。


Day5(1/19) 晴

這天七點出發,50分鐘至「山的嘴巴」前,又一小時,來到起登點
(2817,26401),正提防著腳底下的石洞,哪知早過了「山的嘴巴」而不
自知。在這裡放好糧食,半輕重裝下,10點40分開始登往南二子南峰。
因重量減輕,清風浮雲陪伴下,爬坡愈發輕鬆,細細看著馬里山的越嶺
萬里橋溪稜線,遙想當年亂闖一氣的青澀,不知覺,穿出森林,已來到
火燒地。【2360m】愈往上走,心跳愈加快速。

「是啊!我來了,久違了的南二子,讓人魂牽夢縈的南二子」

12點30,立於南峰絕頂,向東一片雲海,忽然,雲破霧開,花東農田方
格可見。夥伴們一一到齊,無一不安享這份甜美。
下午是莒光日,我坐在山頂旁,一二三四的數著針山峭壁的樹,針山與
北峰構成一幅百看不厭的曠世美景。小胖悄然對我說,就在那鞍部,其
下閃爍著銀光。凝神望去,交疊的稜線果真把神石隱藏在深遂的墨綠
裡。喝!東看西看、南看北看,終於,我立於此地,數著針山峭壁的樹
木,而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翻過最低鞍部,蒼鷹承風翱翔著。我心就
似蒼鷹,內心一股說不出的暢快。三年前的安東軍橫斷,開啟了我對能
安東稜的認識,二年前的牡丹岩延續著,而今,2006年初,白石第三部
曲畫下了一個完美的逗點。爾後,第四部曲呢?


Day6(1/20) 晴

6點10分起程單攻北峰,8點20至岩石區,昨日遠觀可畏的裸岩,卻在跳
躍中輕鬆渡過。攀爬劍龍脊的確是件爽快的事。9點來到山頂,一如花蓮
縣志所言:「雙圓頂峰」,基石異常完好,有稜有角的切邊,的確是顆
少人造訪撫摸的罄石。再往前行,針山以雷霆萬軍之勢霸站著視角。立
於此地,忍不住想大喝:「好山、好水」

《哪裡的山能這樣的瀟灑 ~》


10點賦歸,一點也不覺得捨不得,仙人住的地方待久會折壽,凡人誤
闖,能體會那不可一世已足矣。

12點半回到南峰頂,13點歸程,只一個小時就回到藏東西的地方,稍作
休息後,14點30分出發,多虧阿良先下來砍路,我們不繞回山的嘴巴,
直切西北稜至稜線,繞過兩處岩壁,輕鬆踏在正稜上,15點在第一個分
稜點,選左。【1960m】
15:25在第二個分稜點【1900m】,西北稜斷頭,誤選正北稜,下了50米
後,發覺不對,硬是往山腰橫繞,只花25分鐘又切回正稜,這個全是男
孩子組成的隊伍,果然很有狠勁,誰叫我們水都快喝光了,無論如何也
要下到安來溪。

16:10又至分稜點【1700m】,沿東北而下,溪水聲漸大,17:20即降至
匯流口附近(28125,26415)【1300m】。

安來,安來,我又平安歸來。那溪瀰漫著一縷青煙,白石依然磊磊。


Day7(1/21) 陰、絲絲細雨

8點20開始下溯,10點25分,雙溪口獵寮原址,獵寮已不知何去。一路穿
山涉水,12點整又至高繞路起登點,用餐後,憑著記憶,找到入口,往
二子溫泉邁進。獵人看來是沒來了,要不然三年前踏斷的木梯怎還是斷
的呢?高繞路雖未經整修,但路底依舊堅實,偶有崩塌處,仔細看對方
銜接處,倒也不至於跟丟。一個小時半至越嶺點,再一個小時隨即
下至恰堪溪,怎麼可以如此快?除了溫泉的誘惑外,阿良讓我們衍生了
一句至理名言:

「跟不到獵路沒關係,只要把獵人帶在身邊就好 ~」阿良正是我們的獵
人。

下溯不久,在環流丘前坐享獵人開好的路,翻過最低鞍,下抵大河階,
一陣熟悉的香味撲鼻而來,是二子溫泉到了!

Day8(1/22) 陰、絲絲細雨

昨夜泡得不夠,天未亮又來早泡,一株櫻花綻放對岸,幾隻猴子想過岸
卻礙於他們那些已進化的「同類們」,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享受著這
青煙縷縷的溫柔鄉,唉!不知是喜?是憂?是哀?是樂?怎會又有著多
重的感慨,遠方阿良走來,在我身邊坐下。

「唐豪!哪時候要從這邊開路上去啊?」
「開路?路開了就很多人從這邊上去了,那可不行。」我笑著。

我想上不上去倒無所謂,究竟有幾個人有這樣的膽識願意從二子北峰東
稜直攻而上。那遙不可及的「以為」就像我們在北峰想像台大前輩們一
步步攀爬針山一般。


2006年初,白石第三部曲畫下了一個完美的逗點。爾後,第四部曲呢?



最後,感謝領隊小胖,嚮導阿良、王老闆、一路上相互扶持的隊友們,
以及厚愛我們的山神。相關照片請見
http://www.wretch.cc/album/howdeep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寫紀錄的速度還真是快呀! 照片中的絕景,讚! (數位相機怎麼到你手中,效果就變好了?!) 好夢幻的路線,可惜,這次沒跟到隊。 期待「倫太文─九華」!
  • 這是我當初構想的南二子山攀登方式之一 沒有想到也被您們完成了 太棒了 真是後生可畏呵 第四部曲 我想就大檜山橫斷好了
  • 錯錯錯... 望臺牡丹是已完成的二部曲... (大檜橫斷相對較不具力度) So~ 白石四部曲計劃是... "魅惑的逆旋--獨攬針山南二子" 唐牛可另開針山攀登隊來個會師針山絕頂... 主隊運補並再南二子北峰紮營側錄針山攀登過程... 嘿嘿... 會勾起你們這一代的老骨頭的熱情嗎?
  • 唐牛水歐! 這寒假最期待的就屬你這支隊伍跟倫太文-九華了, 16日那天上午行於瓦拉米-抱崖,天空不漂亮,下起好大的雨, 我心底想,有一支傳奇正在南二子展開,老天爺哪有不賞臉的道理? 果然,未到中午,天空便放晴了. 南二子同針山,是幾處我視為大學畢業前必定走訪的聖地, 原本這寒假是有念頭上南二子的,惜斤兩不足,好腳難尋,便先擱著了. 讀了你的記錄,再度蠢動;見了你的相片,嘴角止不住的上揚, 想去的地方好多好多,真不知何時才能親臨. 那麼...你什麼時候要將最後一塊空白--針山,給補上呢? :) 期待年後你與秋姐的隊伍,先祝你們順利啦!
  • 牛哥,我拍的部分已經上傳囉,請笑納。 http://www.pixnet.net/thumbnails.php?album=905961
  • 唐牛,真是好樣的,改天也要讓我跟一下~
  • 唐豪.紀錄寫的不錯喔~加油!祝您年後倫太文─九華探勘活動順利^^ 我的照片也出來摟~拍的不是很好.有空就看看吧~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PETZL&book=51
  • 全都是男孩子組成的精銳部隊,真是所向披靡。 山陽剛,熱血的人兒也瀟灑。 看狗腿爬,看狗腿爬,看狗腿爬完換小貓腿爬; 看看是不是會柔和些些兒?
  • TO 育民兄 也是有你們的首登,才會有我們在去承先啟後,我們只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年輕人罷了,敢問您的大檜橫斷要怎麼規劃? TO 金臺兄 謝謝您的鼓勵,我也是這樣覺得,想去的地方很多,但是學生生涯也快結束了,山固然不會跑掉,但人卻是會變老,無法確定自己下一秒會被帶向哪條路,只好一直往直,看著.走著......我想愛山如你,不久將在某個山頭相遇,到時定要把酒言歡 TO熊,琳~ 照片我都看了,謝謝,行後會再來好好聊一聊 ......................................... 走到這裡已經不像過往需要沉澱 那日三叉峰轉瘦稜 我為了超過培倫 自付可以稍借力踩那塊小松針地而跳過 誰知道就這樣墜落翻轉了好幾米 爬山第一次墜落與攀岩墜落似乎沒有什麼兩樣 腦袋還是清醒著 看著驚慌的小胖與大家 我強作鎮定 顧自走在前頭還是忍不住驚懼 阿良輕描淡寫的問我說: 你剛剛摔下去喔 哈哈,是阿,我也是會摔下去的~ 山永遠是會善待準備好的人,而且也會善待虔敬他的人
  • 享受~ 看著照片勾勒出南二子的壯麗 回想著那幾天的經過 嘿~是一篇屬於我們的故事 屬於我們與天地之間的約會 上天恩賜了這一幅良辰與美景 只有親臨才會被震撼 謝謝這幾天各位對小弟的照顧 讓我學了不少山裡的情與事 下回~山裡見!
  • To 牛兄 大檜山橫斷只是一個未曾嘗試的構想 1)據長峰山-烏帽子山隊的報告,長峰山主稜的獵路有支線 下往清水溪方向 2)我在攀登湯上岳的過程中,觀察湯上岳的獵路和獵寮規模, 推測它應該可以上到大檜山主稜 所有的線索就是這様,我們猜想應該能找到一條路線,從木 瓜溪畔翻越巴沙灣支脈,下到清水溪流域,再翻越大檜山支 脈,進入恰堪溪流域 我們不會再有機會完成夢想 就看您們了 這條路線的頭和尾都有資料,就看中間要怎麼連起來 To Argo姐 在南二子山頂紮營應該是很棒的體驗 那邊連找個地方坐下來都不容易 也沒有夠大的樹可以掛吊床 也沒有水 拍大岩壁的攀登畫面 我寧可在賞針山平台 廉頗老矣
  • 建成~ 我看了你寫的紀錄了 因為沒辦法留在你部落格留言,所以留在這邊 很棒喔, 要不要放上來阿(你的比較寫實,我的紀錄都很主觀) 你沒有很肉腳啦 你明明是好咖 茂桑也有問我你的狀況 當然是一番讚美啦 我總覺得體力是擺在第三的 對山的感情與對隊友的真誠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在台大前輩大便政有寫過一段很令我感動的話: 「爬了幾顆百岳之後,總覺得壯麗的山景中似乎少了些什麼。漸漸地,我開始體會:美麗的風景若無人性的共鳴,是不足以刻骨銘心的。而朋友間生死與共的情誼,在一般活動隊中也難以覓得,於是我期待能加入下一次的勘察。」 很高興認識你們這群[好咖] 有緣自然會再一起爬山的
  • 耶? 我問過那隻牛南二子北峰能不能紮營,他口氣很是輕鬆哩! 難道?短短一二十年,就能從沒地方坐劇烈變動到有地方睡?要好好烤問... 唔,南二子北峰拍針山攀登,要的不是最好視角,是互拍的悸動... 94年夏天我們在牡丹岩的耶穌小像旁撿到一卷底片,冲出後輾轉找出失主(上過社會新聞計劃18天遇颱第21天下山)...間接知道他們的活動是從木瓜山縱走白石的大檜橫斷(93年8月)... 所以,你一提大檜橫斷馬上覺得重複太多了... 其實,我還有一個想法(當然要放在針山南二子之後)~ 千古寒--大檜--湯上岳...O型小品(很適合短天數喲) 我跟大冬瓜有一面之緣(東埔砍上郡大),總覺得上不上山非關老不老..以為然?
  • argo姐 關於南二子山頂的狀況可參閱 台灣山岳60期清大山社朱晏誼先生的大作 可能是我腰椎長了骨刺(呵呵) 比較挑睡覺的地方 不過在我的記憶裏 連基石都是插在石縫裏的 針山山頂通視不佳 想要和南二子山對望只能在攀登的途中 而且我猜人可能會小到看不到 最後 我是真的不知道何方高人走通了大檜山支脈 不過那是大檜山"縱走" 和我推薦的"橫斷"相差很大 您建議的千古寒--大檜--湯上岳真是棒呆了 不過那可不是小品喔
  • 哇 沒想到賴醫師會在這邊提到我的名字 真的嚇了一跳 賴醫師我記得應該有跟您說過那不是什麼大作啦 只不過是個從上大學就沒寫過作文的碩士生 硬擠出來的文章 特此澄清 :D 還有 其實這個夢幻行程從紀錄還沒出來 我就注意到相簿已經有照片了 已經看很久了 XD 當然也有私底下跟唐豪兄說過恭喜 也已經偷偷的要了幾張經典照片收藏 哈哈 所以就不在這邊另外道賀摟 另外關於山頂是否可紮營的問題 我的記憶中是只有三角點附近一公尺半內較平整 其餘皆是大石紛陳 若要睡的好 應該也只有三角點周圍而已 另外像唐豪照片中 小胖前輩坐的地方 睡起來一定很爽 超夢幻的營地 身旁就是針山大峭壁吶 只是要小心翻個身就要再花兩三天從安萊溪爬上來了 XD 其實哪邊應該都可以睡 畢竟都聽過有人睡覺時把自己綁在樹上深怕滑下陡坡了 XD 其實看了唐豪的照片 相信賴醫師您應該跟我一樣 都覺得自己沒去過 還想再去一次了吧 哈哈
  • 原記錄關於「山的嘴巴下至安來溪」這段,標明了三個分稜點,前兩個分稜點將「西北稜」誤寫為「東北棱」,在此更正,本文已修正回來。關於高度的部份,可能當初在做圖時,標在地圖上的數據是錯誤的,連帶使撰寫紀錄時發生謬誤。所幸分稜點還算清楚,對照地圖應該可以判別,紀錄上的高度就拿來做參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