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山裡的故事

故鄉台南市紀行(三): 台南市美食篇–小吃(1)真令人永遠難忘!

safa

2006/5/26


22.故鄉台南市紀行(三): 台南市美食篇–小吃(1)真令人永遠難忘!

飲食就是一種文化,一種記憶,俗語說:「一代會住,三代會穿,五代會吃」,台南市是文化古都,建城三百多年所累積的文化精髓,創造出多樣性的美食文化,棺材板、炒鱔魚麵、蝦卷、蚵仔煎、碗粿、菜粽、水果店、杏仁茶、冬瓜茶、青草茶、虱目魚粥、魚湯、魯味、香腸、吐魠魚羹、浮水魚羹、魯肉飯、魚丸、肉丸、涼麵、牛肉麵……真是百家爭鳴,美食小吃之多全台第一,但真正經得起考驗競爭的店家,每次返鄉想再吃的,其實也不是很多,部分媒體報導很多小吃但有些是廣告、人情捧場,真正道地美味的小吃,唯有親自品嚐,一吃再吃,百吃不膩,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才是真正的美食。
小時候印象中對台南美食最深刻的記憶有二:一.國小二年級以前,那時候還不會騎脚車,從後甲到台南圓環走路很遠約1小時,且沿路完全沒有路灯,很暗,兩旁種的都是木麻黄樹,小孩子晚上不敢出門,都呆在家裏。所以大人每次到市內,小孩都希望能帶等路(台語音:點心之意,有典故的)回來,有次父親出去,回來太晚,小孩們都睡著了,睡夢中,被父親叫醒,趕快起來吃熱、香噴噴的〝油飯〞(粒狀糯米飯+花生,再淋上魯肉、魚酥,加上兩片酸甜的小黃瓜),大口吃完後,感覺真好吃的美味啊!令人回味再三。二.台南圓環早期也是台南市的美食集中區,已拆除非常久,記得小時候,父親常帶我們去那裏吃蛇肉(鄉下人均認為蛇肉可以消除瘡疔,讓皮膚好)有一次父親要我蛇肉加蛇蛋一起吃,小孩子想萬一蛇蛋吃進去,孵出小蛇出來怎麼辦?肉、湯吃完了,剩下幾顆蛇蛋不敢吃,最後還是被逼吃下去。回去後幾天內心都很不安,焦慮,萬一?那種心情真是難熬。這是小時候對台南美食深刻印象。
66年離開臺南,到台北定居,但每一次回台南,都會儘量找機會去品嚐台南美食,在幾十年中所有吃過台南的美食–小吃,心中票選最想吃是:阿憨鹹粥,其次:小西脚青草茶, 接續為:頂圓環菜粽、莉莉水果室,當然還有很多小吃也值得吃,在本篇中只是個人優先推薦自己所吃的多年來心得(每個人口味、喜歡的程度不同,或許有不同的看法),另外携手禮推薦:廣興香腸。
阿憨鹹粥:台南市公園南路161號隔壁(公園南路、忠義路
三段,十字路口)。
台南是虱目魚的故鄉(早期安平、安南區~七股一帶,全是魚塭,大部份均養虱目魚,現已越來越少),在台南經常可吃到鮮美滋味的虱目魚,但是一天賣幾百隻以上新鮮的虱目魚肚,完全沒有泥土味,阿憨鹹粥從以前在赤崁樓旁的石精臼廟口,幾年前搬到現址,二十幾年的風味、滋味始終如一,人氣很旺,每次吃了都非常滿意,唯有阿憨,雖然取名鹹粥,但一點也不鹹,只有鮮美的滋味。而且不只鹹粥、虱目魚肚、還有魚頭、魚腸,兩個人叫虱目魚肚粥﹙90元﹚、魚頭﹙30元﹚、魚腸﹙30元﹚、油絛﹙10元﹚各一份的量剛好,沾豆鼓醬+醬油,每次回台南一定會去吃。
小西脚青草茶:台南市西門路一段765號(西門路、府前路交叉路附近)。Tel:(06)2281839
在冬天的生意也能維持下去,夏天買青草茶的人,一杯、一瓶﹙55元﹚、二瓶…接續不斷。我從初中開始,每天騎脚踏車到約10公里外的彎裡市立南寧中學就讀,有時下課會繞遠路來喝杯五角的小西脚青草茶(現一杯10元),經過40年始終沒變,青草茶、蓮藕茶,味道還是那麼濃,完全沒變,尤其青草茶,深青色(一般為咖啡色澤),與一般顏色不同,為適應現代口味道也變的不甜。在炎熱的夏天,如果到台南,到西門路小西脚青草茶來一杯或一瓶青草茶,保證消暑過癮。
頂圓環菜粽:台南市府前路一段40號。Tel:06–2220752
府城粽子也是全省有名,又以菜棕較肉粽有名,頂圓環菜粽至少也有20年之久,近年又推出肉棕但仍比不上菜棕。它的菜粽﹙25元﹚作法簡單,糯米加花生而已,但是它的美味在棕葉,月桃的葉子包了二層煮的爛爛的,月桃葉子的香氣味道滲入菜棕內,吃的時候,灑上花生粉及香菜,再加上特製醬油膏及青辣椒醬,特殊滋味令人懷念,菜棕搭配味噌湯是絕配。近年因生意太好,用的米質稍差易碎,煮的火候,月桃香氣較淡,但菜棕美味仍值得品嚐,最近店面擴充二間,仍然是高朋滿座。
莉莉水果店:台南市府前路一段199號。Tel:06–2137522
相信只要台南市的國、高中生,大概很少不知道莉莉水果店,它陪著多少青年學子成長。從店前掛的一張老照片知道,它自1947年創立至今已有五十幾年歷史,當時是經營水果店兼擔仔麵及上百人按月包飯,每到三餐時間熱鬧滾滾。今日的莉莉,賣的不只是不只是冰品、果汁、水果切盤,是一種感覺,更是文化留存的延續,當然今日的莉莉水果店,在夏天仍是人氣沸騰。
廣興肉脯店:台南市府前路一段90巷62號Tel:06–2227447 一斤180元
自從到台北定居後,我一直在尋找台南味的香腸,但是都很失望。小時候不管跟大人去喝喜酒或逢年過節,香腸一直是最愛,而台南原味香腸的美味,直到有一次姑媽送我二斤廣興香腸﹙黑豆伯へ肉脯店﹚才真正的找到記憶中的好味道。黑豆伯香腸以製作80年經驗,認為香腸好吃,口感要好,以七分瘦、三分肥,肉質新鮮、筋要挑乾淨,獨門香料要慢火細熬。從此以後每次回臺北一定帶幾斤,送人或慢慢品嚐。這次去店裹時,看老闆正打包40斤的紅麴香腸宅配台北天母,我也順便買一斤品嚐,口感也不錯。老闆說,他們的原味香腸,中秋節、農曆過年都銷上千斤。
台南的美食,真的三天三夜也談不完,每次回臺南大快朵頤,滿足了口腹(每次回臺南一次總覺會胖一、兩公斤),但一回臺北又開始思念,又想下次再回去台南時要先去吃那一家…如此返復,但仍又思念,啊!這一張嘴,似乎永遠無法滿足,好在小吃的價位也非頂高,不然以微薄的薪水,也會吃到破產,愛說笑!吃怎麼會吃到破產呢?當然是不可能,因為肚子只有一個,吃飽了以後就無法再吃了,對吧。繼續吃,不然怎麼知道真正好吃的美食是那一家,台南美食篇小吃2,又怎麼待續呢?更何况你幾百﹙?﹚,才回臺南一次,而且你那麼愛爬山,可以吃完了再去爬山減重啊!嗯,有道理。總之,台南的美食真令人難忘,就是愛–台南的美食。﹙有關台南小吃2.待續。﹚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再帖上台南的美食–小吃,照片。
  • 好精采的介紹,只可惜剛從台南回到台北才看到你這篇讓人流口水的報導,期待你第二集快出現,我想知道"正宗"的棺材板在那兒呢
  • san﹙阿珊﹚ 關於正宗的棺材板,應是在台南市康樂市場180號的「赤崁棺材板」已有70年歷史,現已傳第三代,電話06–2240014 台南小吃以前集中在民族路、沙卡里巴﹙台語音﹚。康樂市場即是以前的沙卡里巴,在經過回祿之災,加上中正路、西門路,人潮不再,現已無往日熱鬧,它的位置在台南市中正路、友愛街、海安路之間。 談到棺材板要感謝那位成大教授給他取的令人好奇的怪名字,而名揚全國,至今仍是大家談到台南小吃第一個想到的小吃。但他並非大眾美食,但沒吃過仍值得嘗鮮,我也好久沒吃了,不過妳提到,所以下次回台南時我會再去品嚐。 如果你要品嚐建議,晚上正餐去吃,人較多,才能吃到現炸酥脆的厚片土司,口感較好,可先去電話問路,老闆娘也會很親切告訴妳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