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志佳陽上雪山 一日單攻 (雪山南稜, 雪志線, 志佳陽線)

活動日期
2017/12/31 - 2017/12/31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4
類型
» »

luke33(luke33)

2018/1/7




17年端午連假, 全家一起去能高安東軍, 結果遇到豪大雨, 沒有過南峰就撤退了. 為了彌補妹妹, 說好在暑假時帶她去雪山逛逛, 也忘了當時自己在忙麼, 拖著拖著暑假又過完了還好雙十連假順利完成了能高安東軍, 讓妹妹在爬百岳的進度上每年都有些收獲.  

 

12月前後二波寒流夾帶著水氣, 讓不少山頭都降下大雪. 恰逢雪管處取消了領隊雪訓資格的限制, 第一個構想就是元旦假期去雪山跨年. 當我想到時, 369/翠池山屋都滿了. 若單純排個雪山單攻, 似乎太容易也會跟大群的登山客塞在一起, 於是想到了從志佳陽上雪山的雪志線這條路線是歐度納8K Club的體能檢測路線, 除此之外,幾乎少有山友分享一日行程的規劃確認路線後, 開始認真的計畫與安排, 確認全家是否有一日單攻的能力最後敲定12(高標)-14(低標)小時內應該可以完成, 於是申請入園並開始計劃性的訓練.

 

領隊:   拔拔      隊員: 麻麻,   哥哥(13歲),    妹妹(12歲)

 

體能指標

1. 十月能高安東軍, 4日重裝不用摸黑.

2. 南插天山模擬結果 上山2:45, 下山2:15. 含休共5:15.  低標6小時達成

   (南插4.3K, 爬升1250m.  志佳陽4.8K, 爬升1700m. 二者時間差約1hr, 是很好的時間參考指標. 志佳陽到雪山的時間也約略3.1K到志佳陽的時間  )

3. 陽明山東西向模擬因強大東北季風與陣雨, 僅完成東向2:15後撤退.

 

既然規畫了一日行程, 當天的天氣就很重要, 前一周連續觀察氣候的變化與穩定性, 確認元旦前後的氣象是不錯的再來就是雪況, 圈谷的積雪從20cm到登山日已降到10cm.  也參考了往翠池與雪北路徑上的雪況, 唯獨雪山山莊舊址到雪山(南稜)的雪況都無人分享, 這是行前擔心的最大變數也因此做好了當日要紮營的準備 (從輕裝便成超輕量重裝,   我背10KG,   其他每人5-6KG).  因為全家都不喜歡走夜路超過14小時的行程我們一定拆成二日規劃, 自己的能力與速度在哪, 就規劃到哪行前完成了登山計畫書, 傳給了姊姊當緊急聯絡人.

 


 

實際行程

D0

中午左右從台北開往宜蘭, 大多數的人潮集中在前晚與今晨, 一路順暢的開往宜蘭. 下午四點抵達光果農莊, 搭伙吃了晚餐後, 八點就寢.

<光果農場位於台七甲59.2K處, 一間路邊的鐵皮屋, 裡面有三個房間, 老闆夫婦很親切, 老闆開車很殺(怕怕)>


D1

三點起床, 整裝煮水吃早餐. 3:30由光果農場出發, 王老闆開車送我們去環山部落, 希瑪農場前下車走到四季蘭溪吊橋, 整裝, GPS定位, 天氣不錯, 雲不多, 溫度7. 凌晨四點左右起登.

  

過四季蘭溪吊橋後, 循著路徑下到溪床, 經過果園的岔路時, 難以判斷.(紫色圈示處) 兵分二路找布條不果, 雖然與下載的GPS航跡不同, 還是判斷沿溪續行, 順利接到水泥鐵橋.(咖啡色是預載的航跡, 紅色是自己走的路徑)

 

4:50 抵達3.1K營地, 休息換裝, 五點續行. 6:20天才亮往志佳陽的路上, 路徑清楚可辨, 路況好, 陡但不難走隊伍行進固定每小時休5-10分鐘,  8:40抵達志佳陽大山基點峰(7.9K), 續行到峰頂與其他山友閒聊. 休息到九點出發.

 


<哥哥從小到大就是愛賴床, 連爬山都不例外.  每次早起登山, 一到休息時就是先睡覺>



<賽良久營地遇到在此休息的登山隊, 賺到一張全家福>



<上到稜線後, 天氣好, 展望也好>



<花了4:40分來到了志佳陽大山.  >


過志佳陽大山後, 景色壯麗, 有大片的箭竹草原, 沿途可遠觀雪山主峰. 隨後進入森林, 植物以冷杉為主, 相較雪山黑森林更為原始靜謐此段坡度不大, 但行進的速度沒有想像的快, 10:40抵達雪山山屋舊址當時心想只剩1.5Km的距離12點半左右應該到達雪山主峰, 讓大家休息久一點, 多補充點食物與熱飲. 約休息15-20分鐘後續行, 出森林往上即看到岩石組成的峽谷地形, 一路延伸到雪山主峰, 第一個想法是: 沒有雪, 時間應該不會被影響到實際行走時才知道這種陡峭的碎石坡的厲害, 腳點踩不實的結果幾乎是走一步滑一步. 妹妹明顯地無法應付這樣的地型, 整路唉唉叫地抱怨, 1.5K的陡上碎石路, 花了我們二個多小時, 13:20抵達主峰. 進度一下從中間值落到低標

 

<雪山乍現>




<雪霸國家公園內常見的石瀑地型>



<通往雪山山壯舊址的森林小徑>



<離開雪山山莊舊址, 開始爬升, 白木林乍現>



<需要從類似山溝的峽谷地形穿過第一層, 第二層才是雪山頂的主山塊>



<遺世獨立的雪南白木林, 這片玉山圓柏的白木據說已快30年了>




上到雪主後, 心情也放鬆了多, 主要是時間都在掌控內, 雪東線的路況也很安全. 大休後下山, 圈谷的雪況一如山友提供的, 穿上冰爪走在已壓實的冰上, 很穩固. 若是沒有冰爪則是鐵定滑倒. 進入黑森林前, 積雪不多, 擔心冰爪磨損就先脫了結果黑森林內還是有幾個低日照處有殘冰, 沒上冰爪的結果就是陸續摔了跤. 無大礙續行.  15:25抵達369, 大概是前面穿脫冰爪的關係這一段比預期花了更多的時間369休息與補給, 志工過來檢查入園證, 以為我們要入住 (入園證申請二日, 宿營雪山山屋舊址營地. )與志工說明我們要直接下山, 不是要偷偷入住山莊的, 閒聊了一會後出發.


<2018 新年快樂!!!>



<圈谷的殘雪, 幾乎都變成冰了>


 

<主峰下圈谷>



<黑森林內還是有不少的積雪, 很滑>



冬季的日照時間短, 6:30日出, 17:15日落希望17:30前能不摸黑下抵登山口, 趕六點回民宿吃晚餐 (搭伙光果農莊, 跟著他們一起吃家常菜). 過東峰後路況很好, 小跑步前進, 不過大家的肌群都已疲憊, 即使跑起來了, 感覺跟快步走沒差多少 最終摸小黑17:43抵達登山口. 王老闆的接駁車已經到達, 迅速上車回民宿洗澡吃晚餐, 結束了一日單攻的行程.

 

<第一次來雪山的妹妹, 就走了挑戰級的志佳陽線.  哥哥更厲害, 前年第一次來雪山走的是Y聖.  雪東都是最後一顆見到的百岳>



<打電話通知接駁車, 順便逛逛七卡>



下山一週了, 雖然這次行程都按照計畫達成,精神上卻有著失落. 感覺雪山一日就像一般的訓練活動, 一路上雖不至於又急又趕不過大家仍面臨著時間的壓力, 每次休息都控制在5-10分鐘, 最長的不到20分鐘, 更不用說山林野營那種放鬆自在的時刻了. 也許一日單攻都是這樣吧, 不過能夠在山上住上一晚, 看看星星聊聊天, 可能是我們更想要的面山方式還是想辦法請假安排下一個縱走行程囉.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