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前,大兒子盯著我手上的紙板,問我為什麼叫做奉公越山,說來慚愧爬了多年的山,從未深入探討每座山名字的由來。
南北走勢的海岸山脈,隔絕東部沿海地區與花東縱谷,早期因為拓荒開墾、貨物交易、軍事需要,而開闢數條越嶺道路,如大莊、安通、奉公越嶺道等數條古道, 路徑中各有一座大莊越山、安通越山、貓公越山、奉公越山,其名字也許與越嶺道路有關吧!
奉公越山海拔505公尺,位於東部海岸豐濱地區順著貓公溪河床上溯,越過奉公越山,經安夜西到瑞穗的越嶺道主稜上最高峰。
攀登路線由195號公路84k處,轉入兩旁都是柚子樹的安夜西產業道路,狹窄的阿夜溪河谷,青翠的果園裡,零星散布的民房,大部份只剩斷垣殘壁;少數牆頹瓦落經年未修的民家,也大門深鎖不見人煙。
路程中經自然橋、錦水橋、安夜橋、過阿夜溪橋後,水泥路面一大群受到驚嚇的放山雞,碩壯的雙腿撐著肥滋滋的身軀,左搖右擺的竄入兩旁草叢裡,前進二百公尺又是一場雞飛、雞又跳,不得不停車等待,兩三隻來不及閃躲的雞老大離開車道,心裡想的是白斬雞、三杯雞、燒酒雞‧‧‧。
車行6公里,到了水泥路盡頭,將車子停放路旁,下車時聽到一陣嘰哩呱啦吵雜聲,原來檳榔園中,倚山的農家庭院裡,養著一群毛色深藍烏亮的火雞,大夥一時興起咯咯的叫著,那群火雞也噶啦啦的鳴叫,人雞較勁,童年的記憶又回到腦海中。
收起童心,棉手套、剩餘價值的舊衣褲、長筒雨鞋、加上一把開山刀,中級山莽草叢林、泥濘濕地的最佳裝備;動動手、動動腳、永遠不會老。10點40分出發,5分鐘後,於鶴溪169號電線桿處,左轉涉過水流不急的阿夜溪,前次探勘時,忽略了這不明顯的過溪點,而被少見的冬日炙陽,在無遮蔽的產業道路上烤的暈頭轉向。雖然兩條路線,都可到達三角點,但是,看看今天的太陽,記取教訓換個方向行走。過溪後的路口幾株開了花的孟宗竹子,透露其生命已走到盡頭;但是,年年的梅雨季節來臨時,新筍將延續其基因,再過另一不同的歲月,竹林下停放一部發財小汽車,由此開始路段,只能行駛四輪傳動車或摩托車。行進間驚鳥飛竄於綿密的芒草間,鳴聲處處熱鬧不已,一群聒噪的紅嘴黑鵯,吵雜嘻鬧的飛過山谷間,視線隨著其漸遠的身影,才發現對面一棵高樹橫木上一隻台灣獼猴,搖晃著樹枝發出咯咯警戒聲,頓時引起密林中一陣騷動。
11點整,到達一岔路口走右線陡上,路邊一株約40公分高的小楓樹,幾片泛紅的葉子,努力的吸取大樹夾縫中微弱的陽光,對面百公尺高的峭壁上,垂掛一條碗口粗的長藤,隨山谷間吹來的風晃動著,讓我想起多年前,在台11線公路橄欖樹橋下峽谷間溯溪時,一棵結實累累的雀榕樹上,也垂掛一條似鞦韆的蔓藤,我們幾個大男人爭相坐在上面,嘻笑如童搖動擺盪的午後時光。
11點30分,來到背陽坡地段,蠻陡的泥濘道路,走起來氣喘噓噓相當辛苦。突然間草叢中飛竄出一隻竹雞,大伙嚇了一大跳,看著牠圓胖的樣子,撲撲拍動著翅膀飛往高處,真擔心牠不支落地。
11點40分到達桂竹林,路徑平坦這裡剛好又是山谷上方的稜線,微風陣陣的吹來沁心涼爽,找個視線良好的地方,可以看到花東縱谷瑞穗舞鶴台地。秀姑巒溪南方的織羅山格外壯麗。
12點,走出竹林,景觀大變,整個山坡地種滿檳榔樹,荒草遍佈似乎已放棄採收經營。走在沿途都是咸豐草的廢棄產業道路上,衣褲上扎滿赤查某子,回到家後有得忙了。
12點20分,到了產業道路的盡頭,臘月的太陽反常的毒辣,今天的氣溫又比前幾天高了許多,一時難以適應個個汗流浹背,還好三角點就在上方的五節芒草中,丟下背包帶著照相機,手裡揮動著開山刀,5分鐘直上N0 4309號奉公越山三角點。
中午時分,到了三角點下方約數十公尺檳榔園的農舍,屋前葫蘆竹下,散佈一大堆裝除草劑的塑膠空瓶,令人擔心此地水源土壤的污染情況。屋後紅楓樹下,桃花粉紅嬌豔,微微清風抖落一陣梅花雨,大夥樹蔭下躲避炙熱陽光,順便泡茶吃午餐。
13點30分,由農舍屋後產業道路盡頭越過稜線,沿著稜線後的山徑向東行走,20分鐘後,到達一處崩塌嚴重的斷崖絕壁上方,這裡是海岸山脈的主稜,也是貓公溪的源頭,地形惡劣尖銳陡峭。秀望山腰際一條雲龍盤據,豐濱海村山腳下安祥沉睡,此地聽不到太平洋粗獷的喘息,卻可看到其朦朧神秘的面貌。
下午2點,順著另一條產業道路下山,因為除草劑的大量使用,整個山坡地一片枯黃走來乏味無趣,50分鐘後,來到一廢棄民房,鐵皮屋簷下有一口特別大的灶,前次探路時遇到一位年青人,從他口中得知,這是早期用來烹煮桂竹筍,製造竹筍乾的,因為不符經濟效益,已經廢棄不用。
下午3點,回到停車處,趁著時間尚早,走到養火雞的農家,破舊鏽蝕的鐵皮屋頂,竹編的牆縫中透出昏暗的燈光,紅檜木板製的兩扇大門深鎖;斜坡上一幢高蹺屋相當特別,因為主人不在家,不好意思逗留,再一次戲弄可愛的火雞後‧‧‧跟火雞說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