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沙韻之路二---古道下線以及流興下布蕭丸之古道

活動日期
2005/4/2 - 2005/4/5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0
類型
» »

去年三月下旬完成「沙韻之路」後,對於由老流興下布蕭丸溪錯失古道一直耿耿於懷。此外,由富太山西鞍到老流興是否真如日本老圖所示,有兩條路都可到達(姑且稱之上線及下線)。去年我砍的很辛苦的是上線,這條路很久沒人走了。獵人還在走的是下線,我去年錯過了叉路口。今年二二八我又到富太山一帶探勘,發現獵人們已將老武塔到老流興這一段路清好了,遂決定四月初在重訪老流興,再走一趟「沙韻之路」,把心中的疑點澄清。老天幫忙,給了我難以想像的好天氣,終於讓我確立確實有上下線,而獵人只用下線,所以去年才會在上線砍的那麼慘烈。此外下布蕭丸的古道找到一大段,已毫無人跡,但竟又獨自在岩壁間清楚的延伸,找到時的感動很難忘懷。這段的崩壁太多,古道已難以連續,只是存在的還那麼清晰,讓人不捨,像一個早已被遺忘,卻又堅守崗位,不知戰爭早已結束的邊疆守衛,孤獨的過這50年。

04/02/2005
今天沿著熟悉的古道由登山口(即金洋村沿南澳南溪向內延伸的水泥產業道路末端),以前由此要下溪底沿溪行約300公尺再上楠溪,現在村人們另闢一路直接經山腰開墾地到楠溪。繞了遠一點點,但比較不會受溪水影響。過午就到了林務局老武塔廢工寮,放下重裝,沿著已棄用的古道砍過去,大費一翻周章後找到了老武塔國小遺址。回程20多分就回到廢工寮。

04/03/2005
08:07 出發 沿屋後獵路直上
10:00 最後大獵寮
此段路也走過,一個月前來知道已經由獵人們整理好了,走來輕鬆寫意。去年崩塌之處只剩兩段要高遶。
11:55 富太山西鞍
由此去發現獵人沿著日本老圖的下線已清理到老流興,所以沒有花太多時間找路或定位就一路走下去,甚至去年的上線叉路口是什麼時候錯過的都沒注意到,由地圖去推測大概在 (314550, 2705150) 左右。由於往銅山、寒溪的叉路是由上線靠流興溪東北支流附近岔出去的,所以走下線的人找不到叉路口是很自然的。
13:45 抵流興溪西北支流 (313578, 2705697)
這裡是最後好水源,所以在此索性將晚餐要煮的東西通通下鍋,並揹了一些水上流興。
14:45 出發
15:20 走到上下線會合口,距離流興國小大約400公尺。這個會合口是 V 字型會合,上線沿等高線由東北過來,下線由溪底(比上線更偏東一點)上來,漸漸接近,最後會合。由此回望去年來時路,固然沿等高線的路基清楚顯示,但倒竹倒的像要過十八銅人陣。去年單單要應付這些倒竹,鑽、移、跨、踩、劈、閃各種工夫都用上,弄得精疲力盡才到流興,今年實在感激這些獵人維持至少這條下線的暢通。
15:30 流興國小遺址 (313258, 2704828)
又到了這個堆石規模令人激賞的遺址,門口雜草長的差點錯過。去年一直想到這個象徵「沙韻之路」起點的流興住一夜,卻因砍太久而沒趕到,今天就特別在門口古道平台搭營。另外又去找獵人口中的砲台,可惜沒找到。
夜裡被一隻山羌吵醒,向帳篷外一看,竟然看到燦爛的星光從國小的杉樹林灑到營地,泫然欲泣。我不禁拉開營門,探身出去,竟是滿天星斗,在流興的故事中無言的發光。60多年前的某一天,沙韻沒有我幸運,終於她必須在狂風暴雨中走出去,不再回來。

04/04/2005
06:55 出發,一分鐘就經過林務局廢工寮
07:10 老水池
獵人砍路只砍到工寮,所以要自己動刀了。今天到了老水池,發現附近倒有涓滴細流,去年沒有,所以可能不是穩定水源。不過沿溪谷向下一定找的到,看要下多深而已。去年我下了90公尺的高度才找到水。
從此必須在很多駁坎的森林中找路,由日本老圖觀之,古道從未上稜線,所以一般隊伍一但往稜線走去,大概古道就丟了。我去年也是如此,由於稜線就在咫尺,林相溫和,展望良好,登山的人很難不被吸引而上。我去年不但先上稜線,還被騙到稜線西邊,沿著一條支稜順稜而下,發現錯誤時已無力回天,索性直接切下布蕭丸溪。
今天我緊跟著古道,但由於駁坎太多,駁坎間的路條條像古道,只能儘量辨認,並且一直保持向流興溪底下降。這條路開的很奧妙,因為沿稜下一過974峰就會出現斷稜,所以路不沿稜下,而正南往流興溪下。但又不能下到溪底,因為流興溪瀑布成群。所以路下到離溪底約100多公尺處平行於溪谷於山壁間鑿出一條路。可惜此面陡峭,流興溪侵蝕能力強,所以崩塌多處,古道已不連續。我的策略是找到任何一段,確定古道是沿著溪谷上方岩壁就可以了。
08:45 離開可辨認的古道 (313124, 2703799)
古道下溪谷有一段是之字型下去,路跡不明時,之字型的路最容易弄丟,所以我心裡有準備一但開始之回去,就是我可能喪失古道的時候。那時我就打算自行切下去,在山壁間找再之回來的古道。很快的在900公尺以下古道預計之回去的附近,真的就不見蹤影了。我按原訂計畫向東南方下切,由上往下看,可以看到崩壁處處,古道的命運可想而知。也因如此,我不敢之回溪谷,免得身陷進退兩難的維谷。反之,崩壁都是呈三角形下崩,所以上窄下寬,若要橫渡崩壁,上面總是短一點。
我渡了兩個崩壁後,下看似乎又回到森林鬱鬱貌,開始積極往下。幸運之神真的眷顧我,很遠就看到底下一個很像路的痕跡,還跟同伴講:「我現在做的夢是底下那片土就是古道。」沒想到下到那裡真的是如假包換的古道。
10:10 接回古道 (313338, 2703284),大約是海拔700公尺高度
這段古道越走越好走,中間有一段寬度完全還維持當年六尺規模,也沒有什麼雜草叢生、小崩塌等等,簡直是50年前的樣子,除了滿地留下的不再是人類的腳印,而是山羊和鹿類的蹄痕和糞便。發現古道時,心中滿懷感謝,忍不住在其中綁了一條塑膠路條,簽了個名字。
10:40 此段古道終點 (312786, 2702684) 約海拔600公尺高度
終於又到一個崩壁了,這半小時的行程,走了大約一公里。由於高度已降,崩壁已屬寬闊,看來不好惹,而且找到這一段已讓我心滿意足,遂決定下切流興溪。要注意的是我已經轉到流興溪主流上方了,若還在支流上方,最好不要輕易下切。
12:20 流興溪底 (312628, 2702303)
終於回到安全區域,心中感激以外,也佩服當年日本人繪製地圖的嚴謹,所標的路徑位置比二萬五的精準太多。
12:40 布蕭丸溫泉 台電工寮
完成「沙韻之路」下線,找到下布蕭丸的古道,今天就輕鬆的泡溫泉,明天,要去看飛機場了。

後記
兩天後沿台電維持的大獵路翻過砲台山及飯包尖山稜線回來時,碰到中原大學登山社一行11人要反方向走我這幾天走的路,和他們分享一些資訊,也深知他們的挑戰很大,今天應該還未下山,祝福他們。

所有回覆

  • kehhsiao前輩: 看了去年您的旅路與近期陽明的資料... 我也規劃好行程了...但不知幾時, 只要有個不短的假期, 就..., 對於去年您由流興下到布蕭丸的極端路線, 現在終於有答案了. 我對這稜東地帶很有興趣. 另外 "由於往銅山、寒溪的叉路是由上線靠流興溪東北支流附近岔出去的,所以走下線的人找不到叉路口是很自然的。" 請問路跡是否明顯有人在使用? 山有所言南澳獵人打獵到寒溪, 是以南澳北溪上行?(這段沿途都有獵寮,如烏帽溫泉一帶) 還是鹿皮山前叉往下銅山的路? 剛好我的的區塊規劃是想走這三條. 敬請指導. 還有請問你的路程成員是跟當初阿佑一樣, 還是幾個人? 我想如果您們下次有空要去走這一帶的時候可否跟我講一下? 我不會造成大家的負擔的. 謝謝!
  • Tzou兄 很高興有同好。你是宜蘭人嗎?我看到你對宜蘭山區下了不少功夫,加上多方面知識,將豋山記錄做的很珍貴精采。 我計劃用幾年時間將南澳群15老部落、警備古道及主要獵路作一番全面搜索。 這兩年已去了7次,每次一點點進展,作為下次的起點。我發現: 1. 獵人的行動範圍很大,和我聊過的獵人幾乎都去過老金洋。 2. 但是那麼深入的打獵次數不多,主要還是在莫很以東,所以裡面的路就有一點看運氣,有時明顯,有時可能就要辛苦一些。 3. 在用的路很活,多多少少有點小變化。尤其有坍方、老獵人生病不再上山(老獵人比較會有固定獵區)、颱風過後等等因素。 所以你的問題我推敲如下: 1. 獵人們到寒溪應該你所說的三條都可能有人利用,從地形上也 make sense. 2. 由流興附近伸出的是以前到雅音、銅山的古道。以我對日本警道的經驗,一定還在,縱然是路口不清,只要定位準,總會摸的出來。我對日本老圖佩服之至,不知近百年前他們如何弄出這麼精準的地圖。我在山區碰到獵人問起這條路,他們也都知道,也知道越過去有礦場,可上太平山,但沒人走過,可能利用度很小了。去年我應該有經過路口,但確實不知在何處,尤其上次專心砍沙韻之路上線,沒有注意到。不過那個溪谷很大,由此越過矢櫃山到富太山稜線應是最佳路線。古道都開的很有道理。 3. 其實還有一條你可以研究,就是沿南澳南溪北上銅山。我沿南溪上溯一小段,獵路很清楚。以前好像有一條警備路由老武塔下南溪後上銅山,我猜測這條路是目前武塔金洋獵人們使用的。 對了,最近金洋村護溪行動開始,也順便檢查入山證,很討厭。此行被攔阻,還靠原住民朋友帶我進去的。 我的行動人也很少,有時單獨,經常兩人。以你的功力,若是同行,應該是一大幫助。我下兩個計畫是找出由莫很駐在所往基路模安、庫巴玻、基嘎央、老金洋的古道現狀,阿佑以前走過一大段,但已事隔近20了。另一個是上哈卡巴利斯,看看他們口中的高堆石牆。那時再聯絡了。
  • 謝謝前輩的指點. 目前個人可能還有點紙上談兵, 不過就同kehhsiao兄的進展模式, 先慢慢累積. 想想當初你們在山中騁馳的時候, 我還是在山下遵循著國民教育的小子, 不知山後正有偉大的夢想在進行. 前天, 喔! 不! 是昨天夜裡趁家人熟睡的時候, 半夜跑到四季林道, 中途停車烤火休息, 曙光來臨就再跨上車輛前進, 原本只想看看和平北的大溪床就返程, 探到次考干溪走一段感覺天氣怪怪的就回頭 (下回可能切下稜而不下溪, 跑比野巴宇偷看一下), 也跟幾個獵人群聊了這邊的狀況, 後來又跑到舊金洋步道這邊, 一直到檜山南稜, 路就斷了, 要步行下去, 回程就走走超冷門的佐宇漠山頭. 回到公路, 在嘉蘭灣飄了奇怪的水滴, 風也吹的怪, 下山還不覺得天氣怎樣, 據說宜蘭昨天變天... 還有你的計畫要實行的時候記得聯絡我喔. 你的那句場景"...稜線低低的分出布蕭丸與莫很", 那個劃面一直深映腦海.
  • 鄒兄請問... 車真能開上去四季林到? 林道上柵欄那關卡怎過的阿! @.@ 如果真能通過 那次全程走上去 還真是費時又費力! 舊金洋 次考干溪下和平北兩路線 大學時就曾和友人躍躍欲試 拜讀了你您和林大哥的文章 那時的衝動又回來了! 另外再請問 下次考干溪往比亞毫的登山口試在哪呢?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900 此一紀錄 說名登山口為上河北島地圖 佐宇漢山左下方的叉路口 而不是標示的23.5K登山口,這訊息正確與否? 而往舊金洋的登山口路徑 是在叉路取左 直行到底至大檜山東稜南側嗎? 感謝~
  • >>車真能開上去四季林到? 林道上柵欄那關卡怎過的阿! @.@ >>如果真能通過 那次全程走上去 還真是費時又費力! 我都歐多拜... http://www.keepon.com.tw/UploadFile/ReplyArticle/2005/7/{4159CBBC-6E1F-4C31-AE92-45B301DA1AE5}.JPG >>舊金洋 次考干溪下和平北兩路線 大學時就曾和友人躍躍欲試 >>拜讀了你您和林大哥的文章 那時的衝動又回來了! >>另外再請問 下次考干溪往比亞毫的登山口試在哪呢?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900 >>此一紀錄 說名登山口為上河北島地圖 佐宇漢山左下方的叉路口 >>而不是標示的23.5K登山口,這訊息正確與否? >>而往舊金洋的登山口路徑 >>是在叉路取左 直行到底至大檜山東稜南側嗎? 參路網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1753 實際上是上下兩林道, 左邊林道可到佐宇漢,舊金洋等, 下林道和平北, 老碧候.. 但應該有人從下林道直接殺山頭, 結果就在上林道又交會了. 我根據GPS看...大概就次考干溪的獵寮較準, 其他中途的, 車行都沒看見. 林務局標案剛好有從兩邊環繞一圈... ps.我目前處於閉關狀態, 等過了這一關, 我想美好的山林, 我一定更加去親近, 那種蠻荒... 也等待大家的最新路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