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補給站
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Keep
on
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首頁
登山
登山行程紀錄
路況回報
藍天圖集
祥馬圖集
流浪山裡的故事
裝備
裝備討論區
失物集散中心
黑市二手裝備
活動
登山補給站活動
登山團體活動
論壇
台灣登山論壇
登山安全討論區
新手討論區
徵伴共乘討論區
自助旅行討論區
本站留言版
單車討論區
旅遊
台灣行腳
海外行腳
單車行程紀錄
自然
植物討論區
動物討論區
自然科學討論區
相片牆
精選相片
最新相片
戶外指南
登山安全
登山醫學
裝備報告
自然生態
登山路線
登山技能
登出
台灣登山論壇
首頁
論壇
台灣登山論壇
哪座山來回35公里路 1900m落差?
哪座山來回35公里路 1900m落差?
expediter(台中歐吉桑)
2011/1/30
放大
縮小
台灣有哪座山來回35公里路 1900m落差? 謝謝!
0
0
0
0
P
P
排序
最新到最舊
最舊到最新
所有回覆
您是想要選擇訓練的路線嗎? 是一日完成嗎? 從東埔爬八通關山,來回的里程與爬升略超過您的需求,通常需要兩天. 一日單攻奇萊南峰的里程數相當,但落差稍微不足(可加尾上山補足高度差).
是跟美國惠特尼山做參考 在山上過兩夜 八通關山奇來南峰都沒去過 還有沒有別的?
大劍山不知如何??從仁壽檢查哨開始走... 落差從1500m到3594m,超過2000m~~ 來回也超過30公里(若想更長可從台7甲入口開始走^^) 白姑大山也可以... 從紅香部落起登,海拔1250m~3341m,來回也可以到35公里左右 這2座山的共同特色就是,沿路活水源出奇地少 可以好好培養自己的水源分配能力&取水方式...^^
之前有 eric chien 兄造訪該山的文章與照片.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68629&Process=Group 我沒去過, 不過用 google 查得 Mt. Whitney 的坡度很平均,大致在 11%; 營地的高度約 2500m; 攻頂單程約需要 7 小時; 該站建議兩天前就要抵達以適應高度. 因為高度的關係,建議您可以一日單攻玉山主峰與北峰作為練習,比較能體驗高海拔的稀薄空氣. 從谷關前的松鶴登八仙山,或從谷關登波津加山再上大雪山林場, 也都是很好的練習路線. 一路爬升 1700m 以上, 坡度比較陡(20~30%),正好用來模擬高海拔登山的艱辛. 這兩條中級山的路線對中部山友來說,交通實在很方便.
中級山- 西勢山如何 ? 從大安溪雪見溫泉下游起登,落差~1900M, 來回13公里, 不過要到雪見溫泉的登山口, 要先溯溪18 公里, 這樣算起來, 來回有50公里, 總落差>2000M. 這個登山口, 路條還不少, 但記錄沒人敢貼, 何解 ? 因為太超,太危險,又需要入園證(申請不到的). 水大時, 光溯大安溪就很危險了.
不知樓主要的是甚麼? 如果是自我訓練 之前七頂峰的路程是不錯的參考 不過還有導入時間因素 1.東埔上玉山出塔塔加 2.南玉山當日來回(距離有超過設定條件,但高差沒有!) 其中東埔段目前不知狀況如何? 而南玉山路線則有"最高山屋"3680M可"備援",不過話雖然如此,還是有一些風險的,一日來回真的很刺激,但如果設定兩天,天氣不太糟則應該OK. 3.東埔1200M上八通關山再到白洋金礦山屋3400M,第二天上秀姑巒山3805M 這樣第一天就爬升2400米了, 來回超出設定條件一點. 之前從東埔上八通關山這段是最累的撞牆期,但下來到白洋金礦,還可以欣賞到夕陽. 4.思源1940M-南湖大山3742M:距離應該超出好幾點,高差則差不到一百公尺. 5.思源-中央尖山: 高差差一百公尺左右,距離差不多,但路況比南湖複雜點,如果設定兩天, 若第一天要登頂, 可能要早一點出發, 不然都留待第二日登頂也比較有好風景. 6.一日O聖: 距離和高差都差不多, 只要把他變成兩日或一日半即可, 不過這樣就不是來回了. 以上路線個人都試過, 有整套或半套的, 請參考.
從養老登山口 (或是白石吊橋) 溯溪 ( 最好從秀巒就開始 ), 經中霸坪登小霸....應該也差不多?????? 從秀巒起步, 一路 "單登" 雪山東峰 ---- 絕對更刺激. ( 不然從苗栗泰安溫泉直登雪山主峰也可以 ) 從花蓮天祥 "單登" 石門山....也足夠. 從埔里單登合歡主, 也可以. 從高雄梅山 "單登" 關山主峰 (甚至單登卑南主山), 也夠. "心" 夠低夠遠的話, 山也夠高夠遠....
如果是幼齒的歐吉桑 可以從集集的綠色隧道跑到新中橫塔塔加玉山主峰,一路山川壯麗美不勝收 如果是中古的歐吉桑 不妨從鶯歌老街走到三峽老街再爬上北插,有玩有爬一舉兩得 萬一是粗牙的歐吉桑 建議您不要太瘋狂,直接從台北車站走到圓山大飯店喝咖啡或住宿一晚更妙 ※ 台北圓山,海拔125公尺。謝謝!請參考 ※ 第二項差沒多少,北插海拔1750公尺左右,來回35公里可沿路調整 ※ 非1900不可,那就南插,1900左右最標準。
剛剛看一下 真的要在台灣找類似的很難 因為 14er...台灣沒有一座 而且前面個人提出的都算有點硬調 所以台灣比較適合的應該是 玉山一日來回和雪山主峰一日來回 感覺比較像, 南湖大山則設定兩天, 好消息應該是這三座山一樣可以短褲行 你看還有人打光腳(赤腳 Barefoo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Ao7PcmzB5Q
住在台中 合歡群峰應該比較方便 不用入山證 可以背重一點 彌補距離的不足 謝謝
通常,玉山和雪山要等到四月才不會有積雪,所以最近要選這兩地訓練比較麻煩. 建議下列兩個目前暫時替代的方案: 1. 從中橫 104.8k 東營將軍廟(高2420m)起登,經天巒池到北合歡山(高 3422m)的原路來回,是極佳的暫代路線. 只是落差僅約 1000 m,且北合歡山可能也會有積雪(雖然比雪山少). 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加爬武法奈尾山或往西合歡山方向走幾公里,增加爬升的落差. 如果也攻下西合歡山的話,來回距離約 25 k,而落差就有 2000m 了.北合歡山和西合歡山都需要入山證. 從小風口(高 2920m)來回北、西合歡山,則落差是 1500m, 來回距離約 13.5 k. 2. 西巒大山(高3081m),爬升 1500公尺,平均坡度約 28%, 步行來回僅 11 k. 需辦入山證. 恰巧,台中長青登山協會 2/13 就有西巒大山的活動(2/1報名截止),非費員僅需 900. 該會尚有 3/6 水社大山(落差 1300m)和 3/27 松鶴上八仙山(落差 1700m)的活動,很適合您最近作一系列的爬升訓練. 他們 3/11~13 還有三叉向陽嘉明湖的活動,你也可以參考看看,該地是考驗山友適應高山症很好的場所(曾經發生多次山友因高山症罹難).
百思不得其解 大大的心態意欲為何? 登山只有挑山頭 哪有挑落差與里程的?! 從來只說要去爬玉山雪山 .... 誰聽過我要去爬落差多少、里程多少的山嗎? 何況里程落差間還包含著高繞低就崎嶇起伏的各種地貌 非常的複雜,如何算的清楚? 千萬別以為山徑就跟高速公路般的平整 又不說明里程落差是從哪兒起算? 又非如此不爬,真是怪了! 是在玩遊戲嗎?還是無聊? 總之 有在過 _ 愚人節 的感覺!
應該從攀登計畫下手,求"現地適應",在台灣多爬幾次高山,對目標登山計畫,並沒有高度適應的效果,除非兩者時間離得非常近。 我猜提問者在台灣恐怕沒有登太多的山,不然也不會上來問這個問題,考慮攀登計畫的負重與坡度,我猜慢跑,輔以間歇訓練應可收效,尚不用在路況不熟的情況下上山去訓練,路況不熟的話,以下許多建議恐有不宜?? 以下單攻的距離與上升對大部分馬拉松跑者來說不太困難,但問題是路況不熟與經驗不夠,尤其是此時摸黑我覺得這樣很危險。
找到另一篇文章,描述登美國本土第一高峰-惠特尼峰(海拔高 4418m). http://lynchc.spaces.live.com/blog/cns!704CD591D8821569!310.entry 作者從登山口出發(海拔2548m),紮營在 9.6k 的步道營地(海拔 3670m).他的同伴有高山症反應,以致於第二天就沒有登頂. 文中提到另有兩處營地, 一處在 0 k, 另一處在 5.6 k (海拔3159m). 樓主去過東卯山,這座山的平均坡度為 13.5%,可做為參考. 當然在高度4000 公尺的稀薄空氣(氣壓只有平地的 60%)步行,可是大大地不同.
毛蟲 這跟有人爬山問水源狀況有何差別? 有人問水源是希望不要白背水 有人是問安心的 有人是想說那可以煮東西,但水源沒水背包內依然有水不礙事, 有人知道爬坡狀況則可以跟自己之前的經驗類比 當然如果樓主說明原因是最好的 誠如A兄提的空氣稀薄問題 但個人不以為是H兄說的順應問題 而是身心理狀況的模擬 爬升高差與距離只是得到一個爬升坡度的狀況 依樓主的回應,似乎是想找出該山與自己經驗中的哪種狀況類似? 可能我們都誤解了,以為他要去自我訓練吧? 七頂峰隊員除了在該地要順應之外, 難不成一切的訓練都一定要到該地? 當我們面對未知的行程 能有行前訓練甚至野地實際演練是最棒不過的 要達到一模一樣也不可能 天氣都有變化呢 14er這個有意思, 不過比較喜歡公制... google 打 "14000 feet=?m" 會得14 000 feet = 4 267.2 米
搞半天 原來是樓主怕過年大家太無聊 所以丟了個這麼一個不知目的為何的怪議題讓大夥團團轉
點我看更多
如需回覆文章,請先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