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論壇

[轉貼]有關貴會在蘭嶼遺留的路標(台北縣登山會)


有關貴會在蘭嶼遺留的路標
發言人: 馬克 140.109.48.161 2002-09-26 13:27:14
親愛的台北縣登山會,

你們好!

我九月六日早上在蘭嶼的忠愛橋看到讓我很失望,難過,生氣的事情. 每個二十公尺有人掛你們"台北縣登山會"的路標. 而且有簽名"徐國彰". 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人用紅色的油漆畫路的方向. 你們不知道這些塑膠帶作的路標/廣告是一種破壞生態的垃圾? 而且很醜. 最討厭是怕後來登山的人看到你們路標以後會想掛他們自己登山會的路標. 以後很美的森林到處都會有醜醜的路標. 我看到的都拿掉了,但是那個人掛很多,一定有一些沒有看到.

你們的登山會沒有環保,生態的觀念嗎? 我知道台灣的登山會這樣破壞大自然是很普便的, 但是我希望你們不會在蘭嶼這樣的作.

謝謝.
住在蘭嶼五年的外國人,
費馬克

引用原文

--------------------------------------------------------------------------------
發言人: 徐國彰 10.5.5.4 2002-09-27 16:37:44
:==> 在 " 馬克 " 的文章中提到:
費馬克先生你好:
很高興能有機會與關心環保,生態的朋友來討論登山綁路條的議題。你於9月12日傳真至本會的文件,本人於當天既已收到,原本打算將原文登載於台灣最熱門的網站『登山補給站www.keepon.com.tw』討論區請山友發表意見後再回覆,但一直沒空,今天又在本會網站看到這篇,我想應該儘速回應。對於信件內所提意見,我有幾點說明如下:
1. 本隊共四名隊員(廖詠和、陳豐德、溫世忠和我),由本人擔任領隊於8月31日11點抵達蘭嶼的忠愛橋,當天另有聯勤測量隊共六名(含隊長上校軍官、上尉軍官、二名士兵及二名原住民嚮導),他們一早即進入準備登頂進行為期四天(第一天僅把路徑開好、測量架放置山頂即下山)一等衛星控制點定位測量,沿途的紅色噴漆即是聯勤測量隊所為;本隊於出發前就與該隊取得連繫,一同來爬這座山。
2. 在我們二隊來攀登前,這座山從蘭嶼的忠愛橋右端登山口至稜線沿途路跡不明,上至稜線後,往三角點途中才開始遇二個方向路徑分別匯入,有東港博岳隊與台北市登山會熊隊的密集路條,他們是從不同的登山口起登,但以我們二隊所走路線較短也較陡,這座山有二顆三角點相距約3~4分鐘步程,聯勤測量隊僅測量其中一顆,本隊二顆三角點都摸到,至於路條部分,本隊綁三種約170條左右,計本人100條、永和愛山隊布條約35條、台電DNFPP塑膠條約35條。
3. 以聯勤測量隊為例,他們是專業的登山測量隊,全台灣(本島及外島)2千6百多顆三角點都佈滿他們的足跡,但他們登山除了聘請當地原住民擔任嚮導開路外,仍須以紅色噴漆指引方向以防迷路,更何況本隊這支業餘的登山隊伍,由此可知我們不是第一個綁登山路條的隊伍(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在蘭嶼綁路條的隊伍)。本月14、15日本人帶隊攀登太魯閣國家公園之畢祿山經鉅山縱走羊頭山途中亦見到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巡視布條;路條綁的位置正確的話,對於登山隊伍而言,是路徑的明燈,雖然它不環保,但為安全起見這是不得已的做法且我較在意的是從登山口至山頂,本隊是否有一張垃圾遺留在那裡,相信應該沒有。
4. 真的很遺憾,本隊在蘭嶼綁的路條和聯勤的紅色噴漆對費先生造成困擾,被認為沒有環保,生態的觀念,我知道從蘭嶼的忠愛橋進去是愛鳥人士的賞鳥路線。但我們真的把安全問題列為第一要務,路跡不明時,路條是我們救命的明燈。
5. 本隊四人於9月1日以6小時來回,成功登頂蘭嶼最高峰。登頂模式和前一座山一樣,費先生如想拆路條的話,我們只是很遺憾一條登山路徑要就此消失,後來者須跟我們一樣,花很多時間找到。在蘭嶼機場準備搭機離去時,遇一檢查行旅人員發現本隊來蘭嶼登山,他告知我們他曾攀登蘭嶼最高峰『摃龜二次』,當我們告訴他路徑已開好,且沿途綁有登山路條時,他再三感謝我們讓他得以圓夢。
6. 這星期以來,心情一直很沉重,我所服務的單位一位陳課長的27歲兒子,9月20-22日攀登雪山主峰於9月22日失蹤,至今已有五天,本人無法前去協尋,真是很難過,由衷的希望能平安找到,也祝福所有登山者都能高高興興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http://mails.fju.edu.tw/~lmflcg/

所有回覆

  • 我覺得你們又何必把台灣登山的壞習慣及垃圾帶到蘭嶼島上去, 蘭嶼島山林及海洋的每一物都是達俉族人的生活資產,是禁不起破壞的, 他們對生活事物充滿了許多的禁忌, 這些禁忌都是老祖先的智慧,是對自然不可冒犯的一種尊重, 所以蘭嶼島的天然資源得於保存,生生不息, 直到外來人出現後,生態浩劫開始發生….. 路標浮濫設置就是一種垃圾,山徑暢通之後人群就會來, 而以台灣登山客的水平,有人走過的地方就會留下垃圾,水林亦跟著被破壞, 攀登紅頭山讓你們花費了許多時間, 想必那山林在達悟族世代居住後仍維持的非常乾淨, 並沒殘留蝦米垃圾可以讓你們“跟著垃圾走就到了!” 然而在你們走過之後,卻留下了1、2百條的塑膠條, 那些塑膠條若讓蘭嶼島上珍貴的棕耳鵯、授戴鳥或角鶚誤食了,誰又能為這些生物來請命? 無法登得了蘭嶼最高峰又如何?摃龜了兩次又如何?多花時間找山路又如何? 若真有心攀登,再多找些資料,再多詢問當地人,再努力一點找路,總是會攀登成功, 達悟族人世代縱橫山林可以與自然共存,而登山客為何在爭服過就要留下與山林隔隔不入的“塑膠條“及"漆痕"? “1、2百條的塑膠條”….唉~令人心痛, 突發決心,將來行走山林會攜帶小刀,看到不該有的路標,將一一摘除!!
  • 好像不只蘭嶼吧!! 倘若你常在山區活動的話,你會在許多清楚不過的山徑旁,發現此人的路標,因為他酷愛用黑色奇異筆簽名,非常好辨認.....一條路有80多條....
  • 雖然不認識你,但絕對支持你,只有參加過探勘活動的才能體會路標對一個登山者的重要,唯有衷心於山林者才會想到留條路給後人走.愛蘭嶼不見得會愛山頭,所以路條問題一直被吵得沸沸揚揚,不只在蘭嶼. 至於投反對票的人也不能說不對,愛護環境的心境是值得拍拍手的,不過與其去反對有救命作用的路條倒不如去參加各團體所辦的淨山淨水活動,給大自然一個實質的幫助吧!
  • Dear all, 雖然我只是個登山的生手,但是據我所知,指示用途的路標除了用塑膠制的路條外,應該還有更環保的方式吧,恕小弟經驗不豐除了疊石和以樹枝標明外,尚未想到其它方法,也請各位大大提供意見吧~~~小弟拙見如有冒犯多多包含
  • 我覺得路標是可以救命,但是登山人對於所要攀登的山更應該多多準備資料,以熟悉它,若沒把握去攀登或探勘,是不是要找更熟悉的人來帶隊,而不只是循著前人遺留的路條,我想這也是學習的機會。 另探勘隊伍用路條可能是必須的,但若原路撤退時,是否也應將路條一併拆回,而不是提供他人來識別,也因為現在科技進步,路條也變得不是唯一的選擇,若真有心帶領他人進入山林,也應該有更多的方法,如gps點、地圖路線、行程紀錄、照片等提供…
  • 突發決心,將來行走山林會攜帶小刀,看到不該有的路標,將一一摘除!! ?誰來決定哪一些路條是不該存在的呢?
  • 路條當然是可以綁,這也算是台灣登山界的一種特色 但在綁路條背後,是不是又充滿了一種「此路是我開」「此路我走過喔」 之類的心態 當路條不再是路條,反而是一種「我來過此地」「這條路是我決定」的證明時 還要自認為是造福登山客嗎 大家一定很想反應說,台灣有開路的人,算是對登山界很有貢獻 我當然不反對,只是「以啟山林」跟「炫耀自己」,我不覺每個人都可以分清楚。
  • 「路條綁的位置正確的話,對於登山隊伍而言,是路徑的明燈,雖然它不環保,但為安全起見這是不得已的做法」 人跟大自然本就是一體,人與其他動植物也都是平等的,如果只因為自己想爬山,因為自己的安全,而要破壞自然的話,我覺得不是很可取。 我今年暑假在蘭嶼待了三個禮拜,那片土地,可以說是台灣最後的淨土,可是最著名的天池,卻因為有心人士的提議,讓原有的小徑旁樹林全部被挖開,珍貴的雨林,全部成為光禿禿的黃土,此舉只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私慾,只為建一個更寬廣的登山步道。 有一天,馬克知道我也是登山社的,他非常生氣的問我,你們台灣人爬山為什麼都要綁那些塑膠條,而且到天池那麼明顯的路徑,為什麼要每十公尺就要綁一條,然後在某幾棵樹上又要綁一大串,我被他罵的啞口無言,我們是否自省過,在綁路條的那一刻,有問過自己:真的需要這張路條嗎?這路條對以後來的人真的需要嗎?在台灣許多郊山的基點旁,都會綁一大串各個登山會的路條,試問,那些路條隊登山安全有任何幫助嗎? 如果自己沒那能力去判斷路徑,為何不請一個專業的嚮導帶你呢? 沒有路條一定會迷路嗎? 有路條一定不會迷路嗎?我想真正有在玩探勘的人才知道路條是不能夠完全相信的。 我想,台灣登山這項運動,素養還未臻於國外的水準,難免會有些陣痛期,這些討論,是一定會經歷過的,只有不斷的自省才會讓我們的水準更進步,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這個討論不只是一個閒聊,應該讓每一位登山人都好好去想想自己的登山道德,並讓政府及學者知道,大家一起努力,以後才會有更好的登山環境。
  • 很認同linuschang(浩子) 的看法. 記得小時後參加童子軍,野外求生時,只有教導大家如何使用結繩,樹枝,雜草打結或疊石來認路求生,從沒教過使用塑膠帶來認路. 或是2~30年前,塑膠帶很昂貴獲得不易,但用不用塑膠帶,應該跟救不救命沒有絕對關係.
  • 我比較認同阿珊的看法,主要我是路條的受益者,尤其在走一些長久沒有山客走過的古老山徑,如八十年代時走巴魔塔,九十年代走棲蘭松蘿,如果沒有一些路標頭在樹上幌啊幌的,大概現在是一把老骨頭還在山裏飄呢. 這個問題實在無解,就跟你吃肉被指責殺生一樣,不吃肉改吃菜一樣可以活下去,為何要殺生呢,阿彌陀佛....
  • 我也是在蘭嶼工作的人,忠愛橋是雅美人的私有林,也就是果園,你可知道你這些布條留在他們的果園,他們做何感受?我也爬過紅頭山,也看到你的布條,只覺得醜陋,對我紅頭山之行只有掃興的作用而已,請你下次要到蘭嶼登山時,也多花一點時間了解當地的文化,請不要將台灣的不良登山習慣也帶到蘭嶼這塊淨土.
  • 我覺得,要尊重當地人的看法,因為我們只是過客而已,只要每年有很多隊伍去走路自然就出來了,路標就不用綁了嘛,路標也有環保的做法喔,原住民打獵也沒綁路標還不在山裡走來走去,可用原住民方法也不錯喔,要是習慣只看路標走路的新手可能會就要小心迷路了.
  • 登山健行要不要綁路條? 我想 我應該是站在反對的一方 60年代 登山啟蒙時,覺得路條不錯,可以指引行進的方向,一路狂飆;但遇到岔路兩頭都有路標時,就只有乖乖的等嚮導員囉. 70年代初期 開始勘山’找新路線,路條省去撤退時的找路時間,也省去未同來勘查的前鋒嚮導找路時間,但常遇到路條被農民’盜獵人的拆除,而功敗垂成. 70年代中期 發現千年路條不腐的秘密,與對山林鳥類’囓齒目動物的危害. 70年代末期以後 完全不使用路條了,有時還會幫忙將多餘的路條拆除,留下更清新的山林視野. 找路’怕迷路’可以造福更多的山友....等等,已經覺得是托詞了. 何不花點時間學習自然’原住民’先人的智慧,不然也能學習定向定位和山林中能夠自我保護的技能呢? 嘴巴除了吃飯’流口水’說笑話’幹譙......之外,還有的用途---就是不恥下〔問〕.
  • 小弟爬山如果看不到登山路條的話,心裡會覺得亂不安的.它可以減少在山區摸索的時間,必竟在山區迷路是件很可怕的.不是每個人都是識路高手,裝備齊全.每次爬山總會看到青年學生,兩袖清風的上山去,總為他們捏一把冷汗!我認為附帶一提的是只在路徑不明時給予標示(不論何種記號)是比指北針,地圖,GPS還管用.附帶條件是一個步條或是一張看板就可以了,多了就不好.好比明燈一座已經有照明之功能,多設數臺於一起就值得商議也!
  • 只能說這一篇討論是廢話!! 在這邊說應該沒人看見現在才知道 原來登山路條的危害 遠比核廢料還嚴重 應該請那個山地立委 去總統府前面作秀 把所有危害蘭嶼後代子孫的登山路條通通拆掉 外國人說一句話 遠比整個蘭嶼人要抗爭的遷移核廢料還有用 山上的垃圾也比路條多太多了 應該先解決那一些身體健康的人 在山上製造的垃圾才對然後再解決路條 心臟有病都快死了.難不成先醫香港腳嗎?
  • 各位先進是否有想過. "路跡" "山徑" "古道" "林道"等,才是破壞大自然的元兇而不是"路標".若照某些先進的想法,愛大自然最好就是不要上山.個人認為路標本身的設置,應該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才是.而不是一昧指責設置路標者的不是.
  • 台灣三角點調查隊是目前中部最活躍的中級山探勘隊伍 我們會在探勘的路線綁上路標,以備撤退之用 一般大眾化的路線很少綁 而且我們材質很爛 不到一年就爛光了 提供大家參考...............
  • 所謂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本人曾經走走美東及美西的國家公園登山步道,誠如反對綁路標的人士所說,是沒有任何路標的,不過他們皆有設立指示標示,如同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登山步道,這也是為何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登山步道沒有任何路標一樣。如果蘭嶼的守護者願意幫忙設立指示標示,我想一定沒有人願意破壞山林之美的。至於很少人走的郊山和中級山,除非您的方位判讀是一流的,建議還是做一些撤退措施比較好,我也曾經是童子軍,但是一到天黑,路標的救命效果還是比較大的!
  • 路條的設置真的令人這樣爭議嗎。。。 該綁就要綁.但已經綁一堆了你還綁.就太超過了.鳥無人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路.你還不綁.讓我尊稱你為高手.小弟這時大多會綁個一條.....壯壯膽. 說個看到的例子 於北合歡山頂.有個老伯剛上來喘著氣說著自己多久就上來.一手就抽出路條綁在旁邊的圓柏上.當然那圓柏身上早已是五顏六色.這就是台灣大多的登山客.路越大條路條愈多.已將路標宣傳話.不是應該綁在如轉折處.下切處.密林切入切出...等地. 還有登山的訓練是更重要的.登山者自己要多學習.現在爬山帶地圖指北針竟像個怪咖一樣.有需要20~30公尺綁一條嗎.沒必要吧.說好聽造福登山客.難聽的就是宣傳.甚至登山能力要加強.所謂登山能力不專指強弱.最重要是山品.有條路標在那了.那就請您高抬貴手.放了山林ㄅ. 探勘時看到路標真的令人感動.無形中好似多股力量.但2.3條就夠了.對於綁整路的實在不敢恭維.況且各山林山徑都綁滿路標.若要探勘訓練.不就越來越沒地方了.山林的美.登山的人最知道.讓我們一同保護.除了足跡啥都不留
  • 以前(老了,每次一開頭就是"以前")學徒出師是要三年四個月.身為十倍速的現代人,比較沒有耐心或是興趣去體會學習的過程,可能需要的是登上那個漂亮的山頭,登過多少百岳. 要探討的是你為什麼登山,許多老前輩沒有路條是怎麼登山的,那一個人不是一步一腳印,循序漸進的學習總總登山技巧而來呢!台灣山林的多樣性是舉世少有的,可以從簡單的山頭開始,加上書本或登山前輩的技巧傳授,培養更上的能力,唯有自己技巧的提升,才是安全的保證,若還要靠會污染環境的塑膠條保命的話,可能是靠不住的,因為你有可能會迷路在沒有塑膠條的山林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