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貴會在蘭嶼遺留的路標
發言人: 馬克 140.109.48.161 2002-09-26 13:27:14
親愛的台北縣登山會,
你們好!
我九月六日早上在蘭嶼的忠愛橋看到讓我很失望,難過,生氣的事情. 每個二十公尺有人掛你們"台北縣登山會"的路標. 而且有簽名"徐國彰". 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人用紅色的油漆畫路的方向. 你們不知道這些塑膠帶作的路標/廣告是一種破壞生態的垃圾? 而且很醜. 最討厭是怕後來登山的人看到你們路標以後會想掛他們自己登山會的路標. 以後很美的森林到處都會有醜醜的路標. 我看到的都拿掉了,但是那個人掛很多,一定有一些沒有看到.
你們的登山會沒有環保,生態的觀念嗎? 我知道台灣的登山會這樣破壞大自然是很普便的, 但是我希望你們不會在蘭嶼這樣的作.
謝謝.
住在蘭嶼五年的外國人,
費馬克
引用原文
--------------------------------------------------------------------------------
發言人: 徐國彰 10.5.5.4 2002-09-27 16:37:44
:==> 在 " 馬克 " 的文章中提到:
費馬克先生你好:
很高興能有機會與關心環保,生態的朋友來討論登山綁路條的議題。你於9月12日傳真至本會的文件,本人於當天既已收到,原本打算將原文登載於台灣最熱門的網站『登山補給站www.keepon.com.tw』討論區請山友發表意見後再回覆,但一直沒空,今天又在本會網站看到這篇,我想應該儘速回應。對於信件內所提意見,我有幾點說明如下:
1. 本隊共四名隊員(廖詠和、陳豐德、溫世忠和我),由本人擔任領隊於8月31日11點抵達蘭嶼的忠愛橋,當天另有聯勤測量隊共六名(含隊長上校軍官、上尉軍官、二名士兵及二名原住民嚮導),他們一早即進入準備登頂進行為期四天(第一天僅把路徑開好、測量架放置山頂即下山)一等衛星控制點定位測量,沿途的紅色噴漆即是聯勤測量隊所為;本隊於出發前就與該隊取得連繫,一同來爬這座山。
2. 在我們二隊來攀登前,這座山從蘭嶼的忠愛橋右端登山口至稜線沿途路跡不明,上至稜線後,往三角點途中才開始遇二個方向路徑分別匯入,有東港博岳隊與台北市登山會熊隊的密集路條,他們是從不同的登山口起登,但以我們二隊所走路線較短也較陡,這座山有二顆三角點相距約3~4分鐘步程,聯勤測量隊僅測量其中一顆,本隊二顆三角點都摸到,至於路條部分,本隊綁三種約170條左右,計本人100條、永和愛山隊布條約35條、台電DNFPP塑膠條約35條。
3. 以聯勤測量隊為例,他們是專業的登山測量隊,全台灣(本島及外島)2千6百多顆三角點都佈滿他們的足跡,但他們登山除了聘請當地原住民擔任嚮導開路外,仍須以紅色噴漆指引方向以防迷路,更何況本隊這支業餘的登山隊伍,由此可知我們不是第一個綁登山路條的隊伍(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在蘭嶼綁路條的隊伍)。本月14、15日本人帶隊攀登太魯閣國家公園之畢祿山經鉅山縱走羊頭山途中亦見到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巡視布條;路條綁的位置正確的話,對於登山隊伍而言,是路徑的明燈,雖然它不環保,但為安全起見這是不得已的做法且我較在意的是從登山口至山頂,本隊是否有一張垃圾遺留在那裡,相信應該沒有。
4. 真的很遺憾,本隊在蘭嶼綁的路條和聯勤的紅色噴漆對費先生造成困擾,被認為沒有環保,生態的觀念,我知道從蘭嶼的忠愛橋進去是愛鳥人士的賞鳥路線。但我們真的把安全問題列為第一要務,路跡不明時,路條是我們救命的明燈。
5. 本隊四人於9月1日以6小時來回,成功登頂蘭嶼最高峰。登頂模式和前一座山一樣,費先生如想拆路條的話,我們只是很遺憾一條登山路徑要就此消失,後來者須跟我們一樣,花很多時間找到。在蘭嶼機場準備搭機離去時,遇一檢查行旅人員發現本隊來蘭嶼登山,他告知我們他曾攀登蘭嶼最高峰『摃龜二次』,當我們告訴他路徑已開好,且沿途綁有登山路條時,他再三感謝我們讓他得以圓夢。
6. 這星期以來,心情一直很沉重,我所服務的單位一位陳課長的27歲兒子,9月20-22日攀登雪山主峰於9月22日失蹤,至今已有五天,本人無法前去協尋,真是很難過,由衷的希望能平安找到,也祝福所有登山者都能高高興興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http://mails.fju.edu.tw/~lmfl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