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論壇

地圖產生器的問題請教

Skyhark(阿輝)

2011/2/15


請問各位, 是否有方法在使用地圖產生器在產生經建三版的地圖時就直接套上己知的路徑軌跡或航點的資訊, 或可以在產生之再用其它的方法套上, 謝謝

所有回覆

  • 使用地圖產生器只能產生等高線地圖,據我近期使用所知應該是沒有辦法先套上已知路線然後再產生地圖。 地圖產生好之後,在google earth中開啟已經產生的地圖,然後匯入已知的航跡、航點,就可以得到以下的圖片。 另外,已經做好的自製地圖也可使用garmin的 BaseCamp 軟體開啟,也可匯入航跡、航點。 相關討論可看mobil01的討論。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28&t=1262251&r=7&p=1
  • 感謝你的回覆, 以你附上的圖檔看來由於GoogleEarth的因素, 等高線圖的比例有點失準了, 正在找尋方法可以省去在標準比例的地圖上可以直接套入己知軌跡的方法 另外於Garmin 400t上使用客製化地圖的部份, 若使用GoogleMap地形圖的方式, 不知閣下是否會覺得因為底色的原因而看得不是那麼的清楚? 是否有解決方案呢? 謝謝
  • 1.google earth 中觀看自製地圖,因為是3D顯示的關係,所以你會覺得等高線有點偏移變形,但實際上是沒有錯的(因為平整的等高線圖google earth已經把他順著地勢高低呈現出來,所以看起來會有點變形)。 2.如果想要正確的(平面)套圖,那可以用Garmin BaseCamp軟體來開啟,附上圖片給你參考。 3.至於地圖如果再機台上顯示,會有內建topo地圖與自製地圖重疊不易觀看的困擾,解決的辦法就是於機台內關閉topo地圖,就會剩下自製地圖很清楚。 以上不知道有回答到你的問題嗎!
  • 不錯,不錯, 又學到一些新玩意. 我已前都是用笨方法, 就是使用繪圖軟體, 將兩個圖層重疊, 重疊方法是先調整透明度, 以山頭及溪流做為對準標誌, 然後再用"魔術棒"及"套索"功能, 將另一圖層的圖形全部刪除, 只留下行跡後, 然後重疊...
  • To roanbear(山風) 謝謝您的撥空回答, 有些問題己經困擾我很久了, 總算有人可以詢問了 奇怪之前怎會沒看到在Mobile01的這一篇, 另外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GoogleEarth上看來不平但列印出來仍然是如同地圖產生器產出的地圖, 上面有TWD67的座標而且可以疊上己知的軌跡及航點, 可以用在傳統配合指北針的地形識別及方位辯識或是用BaseCamp可以得到上述的效果 第二個是使用400t的客製化地圖, 我一般是用在台灣以外沒有圖資的地區, 台灣山區使用garmin的topo和經建三版的地圖的差別除了等高線較密之外是否還有其它的原因? 且就我所知, 經建三版的圖資有一些甚至是921之前的資料 謝謝 To SmileCome( 微笑天使Smile) 可否再介紹的清楚一點, 我也想學學你的方法, 不知閣下是用哪一種軟體 謝謝
  • 地圖產生器產出的地圖, 如果上面有TWD67的座標,使用巴西的螞蟻程式是可以疊上己知的軌跡及航點。
  • Photoshop, Photoimpact, Coreldraw 都可以呀. 或是免費的小畫家改良版 Paint.net 也可以呀. http://www.getpaint.net/ 如何使用圖層與疊圖, 很難在此詳述. 反正各種軟體, 大同小異, 上網找找或買書來看, 或先自己試試看吧.
  • 已經很久沒有疊航跡在1/25000地圖上, 我是屬於 "獨步山林" 派的, Trackmaker 不錯用. "獨步山林" 派的祖師爺是蕭郎大師.
  • 阿輝: 1.我不知道你第一個問題要問什麼。 2.經建三版地圖為1999-2001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於1999年,有可能部份資料為921之前的資料,但是就我們登山使用來說這應該是目前可取得最仔細的等高線圖了。(經建四版只有北部地區而已,且地圖產生器也只有到三版而已) 至於使用經建三版(兩萬五千分之一)的等高線圖取代topo(五萬分之一)有何好處,個人認為因為兩萬五千分一的地圖比較詳細,對於朔溪或者探勘路線應該比較實用,至於手上有導航器走在已知登山路線上的情況,差別不大......但是使用的爽度有增加一點。
  • 剛試了一下 7777 推薦的 TrackMaker (13.8 版), 果然不錯. 1. 座標設定: 台灣二分帶座標設定(TWD67), 到Tool options 更改以下兩值: - Datum : 設為 Hu-Tzu-Shan (虎子山) - Coordinates : 設為 Taiwan 67 Grid 2. 疊圖: 1) 行跡圖採用gpx檔. 2) 經建版 TWD67 圖, 要先裁掉多出座標的部分, 才能對的準. 直接將對角兩個座標值輸入便可.
  • To: roanbear(山風) 說的不清不楚的, 平常登山都帶著400t的, 只是電子設備的可靠度遠不及傳統的技能, 所以會帶著指北針和地圖一起出門, 但又不想花太多時間再地圖製作上, 所以才會有這些問題的, 不好意思 曾比較過經建版地圖和GoogleMap中的地形圖, GoogleMap的地圖比例雖較不精細但和現地的地形卻較為吻合 To: 7777(roc) 你說的巴西螞蟻程式, 是Trackmaker嗎? 下載試用中, 謝謝
  • 我建議大家用二萬五地形圖製作CUSTOM MAP取代topo. 在使用經驗上topo只能在一般郊山比較不複雜地形可以用.因為 一般Topo地圖都有偏移的問題,更不要說他等高線少一倍的直接差異. 一般光看他等高曲線就無法表達很多小溪谷跟瘦稜地形...連寬稜上 的一堆小山峰都被忽略掉,如果有比較過兩萬五經建版跟TOPO大概就 會瞭解我說的差異有多大.... 真的製作CUTOM MAP一點都不麻煩...很好用....
  • 改天可以成立一個專版,讓大家把做好的自製地圖放上來。 1.已經會做的,可以省去製作時間。 2.不會做的,不用再去學習製作過程。
  • 先前在我們會裡留言版的留言,轉貼如下: 1.參考上河地圖規劃行程,選定座標範圍(A4大小適用5*7格,範圍如超出所需可能要多 黏貼幾張地圖浪費時間) 2.至地圖產生器產生所需要範圍的地圖,座標參考上河地圖(瀏覽器使用Fire fox) http://map.happyman.idv.tw/twmap/login.php 3.下載航跡(一般是到登山補給站搜尋會比較方便),且用garmin topo將格式轉成gpx檔(這樣gps trackmaker才讀的出來) 4.使用photoimpact地圖做簡單處理如去背(調整亮度、對比。如有果園等會影響等高線判斷的符號,用色彩取代解決)後存成BMP檔 5.用gps trackmaker打開gpx的航跡後匯入地圖,再調整地圖座標使航跡與地圖範圍相符合 6.用photoimpact抓圖(抓gps trackmaker 航跡和地圖結合後的地圖),再將抓下來的圖檔縫合 7.用photoimpact 做地圖眉批,如畫稜線、延伸水線、加註高度等 8.再使用photoimpact海報列印方式輸出(地圖一格4cm) *使用的garmin topo、gps trackmaker等軟體需要調整座標系統與地圖產生器之經建三版地圖符合,方法參考如下(第5、6項的參考亦是相同連結): http://kennyhpk.myweb.hinet.net/ (再點選左上角製圖連結) *第2、4、7項請參考: http://blog.yam.com/rock6879/article/12242137 http://blog.yam.com/rock6879/article/12242778 地圖製作或許會需要一些時間,但好處是容易儲存且日後也容易再次使用。一些航跡也是市售地圖所買不到的,但是對於一些行程的規劃與導航很有幫助。像是奇萊北壁的後製地圖 使自己不會迷惑於記錄中抽象的文字;又如石鼓盤溪的溯行地圖中石夢谷步道的路徑之標示可以讓隊伍在大高繞時不至於做一些白費的功夫 奇萊北壁後製地圖:http://ppt.cc/zg0( 石鼓盤溪溯登大塔山:http://ppt.cc/4_JW --------------------------------------------------------------------- 地圖產生器改版後第4項的方法已不適用
  • 用 GPS TrackMaker 疊行跡圖時, 中文字顯示會有點問題, 而且行跡線及字型等, 若不滿意, 還要個別改來改去的, 有點麻煩 (可能我不熟, 還是13.8 免費版 的不能改Default option 功能? ) 所以個人使用暫時心得如下: 1. 先用 GPS TrackMaker, 將經建版含有座標的圖片輸入(JPG或GIF檔), 將圖片左上右下(TWD67)座標值輸入, 然後存成 kml 檔. (Note: 不需要行跡圖. 經建版圖片, 若有多出座標的部分, 要先裁掉, 才能對的準) # 若Default 不是TWD67的座標, 先到 Tool options 更改以下兩值, 再輸入圖片座標值: - Datum 內選項: 設為 Hu-Tzu-Shan (虎子山) - Coordinates 內選項: 設為 Taiwan 67 Grid 2. 用Garmin BaseCamp 同時開啟 行跡檔 gdb 及 圖檔 kml, 在"我的收藏"目錄, 便可看到如附圖之效果. (Note: 因不知為何 BaseCamp 無法開啟 kml檔中的行跡圖, 故此 kml檔, 就乾脆不放行跡圖進去了, 而直接結合 gdb 檔)
  • Smile 兄: 以前獨步山林祖師爺有寫程式直接將產生的航跡檔轉檔再輸入 TrackMaker, 用意即是解決中文亂碼問題, 獨步山林網站上有詳細使用說明與各種轉檔程式可以使用. 這是以前用 Vista 時轉 wtr 檔用. 不知現在有沒有更新像轉 gdb 或其它通用的 gps 格式. 最早以前是用康訊圖誌臺灣地圖 1/25000 座標產生特定大小地圖, 產生的的座標直接用在 TrackMaker 上, 再疊上航跡即可, 好像沒您說的還要轉 WGS84等問題, 要注意的是 TrackMaker 上 Datum 選擇虎子山系統. ps: 康訊圖誌所產生地圖功能即是現在地圖產生器功能一樣, 最主要在於圖資資料庫, 近2GB台灣地圖資料的 STB 檔.
  • > 好像沒您說的還要轉 WGS84等問題 TrackMaker 圖片檔一定要輸入兩點座標, 不然無法定位, Default 是WGS84 喔. 看附圖一. (更正: 已確定 Default 可改成台灣二分帶座標, 方法參見其它留言內容) TrackMaker 問題: 1) 中文字如果寫在註解內(Description or comment), 可以正確顯示. 2) 但如果寫在名稱(Name), 以 Symbol with Name 顯示時, 就會有問題,如附圖二: 如"小溪澗" -> "小", "崩塌地"->"崩塌","有水獵寮" -> "有水"... 3) 若要將User Default 顯示從 Symbol with comment 改成 Symbol with Name, 或是將線變粗, 字變大, 都要一個一個點來改, 不能一次變更, 或改default options 值(改了也不會生效), 很麻煩. 不過優點是: 有各種線型可選 4) Tracker Maker 行跡圖顯示效果(抓gpx檔), 感覺比 BaseCamp差(抓gdb檔), 建議還是用BaseCamp 顯示較好. (請比較附圖二與前文 BaseCamp 的圖.)
  • smile 兄, 我意思是輸入二參考點時要先選虎子山系統, 貼上地圖時即用產生地圖時的座標(TWD67)直接輸入就省去再轉座標的問題, TrackMaker 輸入座標是必要的步驟. 以前製作地圖像是如下: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2378 (ps:那時地圖上的大楠林道登山口應改為大坪林道登山口才對) 直接用GPS轉檔後的名稱即可, 不用註解. 前題是有用獨步山林蕭郎兄提供的轉換程式. 您可看到點位的字體就如圖上所示很小. 若覺得字擋到某些地型再分別設定角度. TrackMaker 也有付費版, 功能更強. 似平不貴, 要的人付些費用即可擁有專業版. 這免費版我覺得已經很好用.
  • > smile 兄, 我意思是輸入二參考點時要先選虎子山系統, 貼上地圖時即用產生圖時的座標 > (TWD67)直接輸入就省去再轉座標的問題, TrackMaker 輸入> 座標是必要的步驟. 我找到你說的東西, 原來TWD67的"虎子山", Datum 內選項: 它寫成 Hu-Tzu-Shan, 我一開始沒注意到, 以為應是寫成 Taiwan(TWD67) 之類的. 另外再將 Coordinates 內選項改成 Taiwan 67 Grid, 確定OK. 不用改成 WGS84 座標.
  • 請問一下Smile這些圖可以放到Oregon的GPS機子裡直接使用,還是只能 放到電腦螢幕上面或列印成紙張上參照....沒用過basecmp,不好意思請教 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