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8/2/21
20171102-1112_童話世界看九華順走南三段
(實際時間需以個人狀況作加減)
(若有錯誤或補充,感謝您的提出)
(可搭配此次行程所錄製的軌跡檔:南三段+童話世界(20171102-1112))
**************************************
攀登百岳:
丹 大 山:H3325m,NO.49,森林三角點,C。
內 嶺 爾 山:H3275m,NO.59,無基點(不鏽鋼基點),C。
義西請馬至山:H3245m,NO.67,百廿岳基點,C+。
東 巒 大 山:H3468m,NO.30,百廿岳基點,C+。
東 郡 大 山:H3619m,NO.15,一等三角點、森林三角點,C+。
無 雙 山:H3185m,NO.75,森林三角點,C+。
參與人員:宜蔚、小妤、剴哥、小郭
記錄者 :佳利
**************************************
D0 2017/11/01(三)
09:00 台南火車站出發
14:40 花蓮瑞穗民宿(宿)
----------
註記:
1.學緣民宿,通舖250元/人。
學縁民宿(出火車站走50公尺接中正北路再左轉100公尺即達47號民宿/0928135339/0928074637/通舖250元)
***************************
D1 2017/11/02(四)
05:00 起床
06:00 民宿坐接駁車出發
07:35 瑞穗林道19.3K水泥橋[H1477m]
07:55 出發
08:15 乾溪溝陡上
08:35 接上林道,開始連5個捷徑(有布條)
09:30 24K溪溝(上河)/25K乾溪溝(輝哥的天空)(休息15分鐘)
10:25 26K岔路(樹上有小標示牌)(休息5分鐘)
11:00 瑞穗林道28K工寮(宿)[H2184m][南三段全區地圖布告欄]
----------
山屋營地:
1.瑞穗林道28K工寮:水泥工寮,結構完整且有整理過算清潔/無電燈/水源:工寮下方伏流水(小)(見註記4.)
內部空間可分成四個部份:
a.最左邊房間是床板通鋪,可睡5人。b.中間客廳是水泥地板,可睡5人。 c.右邊房間是水泥地板,可睡5人。
d.廁所廚房是雜物滿地。
----------
註記:
1.晴天,傍晚屋後可見雲海,夜晚有兩次小陣雨。
2.螞蝗不多,本隊遇到5隻左右。
3.28K工寮的內部環境,應有山友整理過,住起來滿舒適的,惟窗戶遮擋不全有一點透風。
4.工寮下方伏流水:由廚房門出去後,直接轉左下切,可見下方有一小溪溝,順著溪溝可抵達伏流水的源頭(只有此處有綁布條),去程不到3分鐘。(若出廚房門順著路徑直行只會走到一巨木,所以一開始需直接轉左下)
5.南三段全區地圖布告欄:
a.(黃色菱形標示)南三段橫斷:為丹大、東郡大山橫斷之簡稱,山徑代號CM415,由瑞穗林道34K起,經鐵線斷崖、太平溪源、義西請馬至山、丹大溪源、東郡大山、無雙山至郡大林道45K,山徑全長約48.7公里。
b.(橘紅色菱形標示)南三段主稜:由丹大山起,經太平溪源到義西請馬至山,山徑代號CM410,山徑全長約12.3公里,此段屬中央山脈主稜,與南三橫斷部分山徑共線。
c.(黃色白線菱形標示)南三橫斷支稜山徑:包含三叉營地至內嶺爾山,東郡北鞍營地至東巒大山。
d.(藍色菱形標示)水源。
e.(橘紅色長形標示)叉路標示:標註目的地、行程距離與步行時間。
6.南三段主稜與南三段橫斷山徑路標,設置原則為每100公尺設立一塊編號標誌(如奇萊東稜、南一段黃色鐵牌)。(沿途除天氣不佳及漏看有盡量紀錄)
***************************
D2 2017/11/03(五)
04:00 起床
05:12 瑞穗林道28K工寮出發[H2184m]
05:18 玉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木牌(直行:錯誤!)
05:30 折返
05:42 玉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木牌(從28K工寮過來的方向,急右轉)
05:45 野生動物解說牌
07:06 瑞穗林道32K工寮/彈藥庫[H2410m](休息15分鐘)
07:35 獸骨上切
07:42 白色大理石岩壁
07:53 瑞穗林道34K登山口[H2530m][南三段全區地圖布告欄]<空白><水源 001><叉路標示:高繞路線,往太平西源營地,約440分鐘>(南三段0.0K)
08:10 出發(取右高繞路線)
08:25 倒塌工寮
08:30 沙武巒草原[H2650m](休息22分鐘)
09:27 越稜點[H2730m]
09:45 (休息8分鐘)
10:30 方便池[H2670m](無水,剩泥巴小窪地)(休息23分鐘)
11:40 (午餐)
12:20 出發
12:30 2924水池(黑水塘,小)
12:40 2924峰[H2924m]
13:15 下切點(上河)[H2710m](地圖上的岔路)(見註記11.)
14:00 松林營地[H2440m](接回傳統路)(休息10分鐘)
14:11 國勝工寮及太平東西溪岔路<小鐵牌:往國勝工寮><小鐵牌:下太平東西溪>
14:15 接入溪溝
14:25 太平溪東源營地[H2320m]
14:40 太平溪西源營地(宿)[H2300m]<南三段橫斷 054>
----------
路程:
瑞穗林道34K登山口(/2530)->2924峰(/2924) 里程/落差:3.0km/+394m
2924峰(/2924)->太平溪西源營地(/2300) 里程/落差:1.9km/-624m
----------
山屋營地:
1.瑞穗林道32K工寮/彈藥庫:第一間為鐵皮屋工寮(凌亂),第二間為水泥屋(很小間類似倉庫,彈藥庫?),第三間為水泥屋(較前間大,凌亂),三間並排,內部環境比28K工寮差;續前10公尺是土地公廟及露天廚房/平坦處皆可紮營(廟的斜前方有只剩地基的平坦地)/水源:依紀錄在左下方廢棄山屋的下方(此次未前往查看)
2.瑞穗林道34K登山口營地:約可紮4T*3,但環境較潮濕,可在登山口前約100公尺的樹林營地紮營(相對乾燥)/水源:右方高繞路線的入口路徑上有伏流水(小)
3.沙武巒草原營地:平坦,可搭4T*很多/水源:草原水池無水,需從34K登山口背水至此
4.松林營地:約可紮4T*5/水源:無
5.太平溪東源營地:約可紮2T*1,感覺沒甚麼營地/水源:溪水
6.太平溪西源營地:約可紮4T*3,約略分成上下兩層,下層就在溪水旁,下雨時需注意溪水暴漲的可能/水源:溪水
----------
註記:
1.陰天,雲多但偶可見藍天,從沙武巒草原出發有飄短暫雨;抵達西源營地後開始飄細雨,整晚一陣一陣。
2.從28K工寮出發沒多久,就會遇到玉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木牌,此處是一個三岔路口,正確路徑是急右轉的林道,有布條,續行幾十公尺可見很多的野生動物解說牌。因摸黑經過玉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木牌時,頭燈視線都停留在牌子與前方的明顯林道上,未多加注意此處是一個三岔路口(右後方也有一個往上的林道),結果直接選擇直行...直行的林道一開始路徑清晰(應該也有人走錯),走約10分鐘後遇到一小崩塌,才發現有異,請隊友幫忙定位確認,才知走錯...
3.大理石岩壁的路段,走起來很安全。
4.於34K登山口處,因考量到鐵線斷崖的安全性,所以此次行程是選擇高繞路線,經沙武巒草原,上攀至最高點2924峰,在下切至松林營地接回傳統舊路。高繞路線沿途都有布條可循,轉折處稍加注意即可。
5.從沙武巒草原處,可北行沿稜線上至沙武巒山(無明顯布條及路徑,應是抓方向直接上切),但一般高遶路徑是沿著沙武巒山西側腰繞而過,沿路有布條。
6.(承註記5.)一開始,通過沙武巒草原巨倒木後,布條在右前方,續行沒多久,布條會在右側山坡上,此處開始往右陡上(一開始我們誤認那是往沙武巒山頂的路徑,而續往偏左側緩下的山凹,沒多久地圖證明我們錯誤...),約陡上70m高度後再緩下至鞍部,之後一路陡升至最高點2924峰。
7.(承註記6.)從2924峰處開始一路下切,若順順沿著布條應可一路抵達傳統路徑上的"鐵線斷崖西口/廢棄黑水管/越稜點"處,即是鐵線斷崖的結束點(約在南三段橫斷 4.4K處)。
8.(承註記7.)但是從上河地圖及地圖產生器下載下來的"高遶新路軌跡檔:201403 秋姐沙武巒"中,依照軌跡的紀錄,約在(TWD97:274010/2608296)處會有一個叉路分成兩條路,一個沿西南的稜線接到鐵線斷崖西口(黑水管),一個沿西北的方向接到松林營地。
9.(承註記8.)實際站在下切點(上河)(地圖上的岔路)處,依照前方布條及後續路徑的方向,我們現場判斷普遍山友應該是沿西南的稜線接到鐵線斷崖西口(黑水管)的這個走法;但是我們最後決定不用這個走法,而是參照軌跡沿西北的方向接到松林營地,因為這個走法看起來距離較短。
10.(承註記9.)從叉路沿西北的方向接到松林營地,這個走法沿路幾乎沒有布條或是路徑可循,純粹抓大方向自己找好走的路前行,並依照軌跡地圖及前進結果不斷修正。
11.(承註記10.)前半段兩條路線約略呈平行,因為我們一開始實際行走較軌跡偏左,所以幾度可看到隔壁條路線的布條就在我們左側不遠處...後半段才一南一北分道揚鑣。(所以其實我們可以前半段順著布條走,至(TWD97:273758/2608388)處再轉往西北切至松林營地)
12.(承註記11.)沿西北方向接到松林營地的走後心得,前半段植被頗茂密並不好走,雖然已選擇相對好走的路,但仍免不了有時的或鑽或跨,後半段稍微開闊才較好走些;雖然此走法相對距離短,但需費神找路,時間花費上沒有太大的優勢,所以若此走法尚未有人開發完整,建議直接循布條走西南的路線至黑水管。
13.(承註記12.)不知道是否是因為走高繞新路的關係? 或是因為走高繞且選擇西北的走法? 或是抵達營地前有下雨的情緒影響? 有2、3位隊友皆認為D2是南三行程最累的一天。
14.太平溪東源營地較侷促,幾乎沒甚麼位置可搭帳。
15.太平溪西源營地相對地形較開闊,但可搭帳的位置大約有兩處,一處靠山壁的樹下(4T*1.5),一處在溪床旁(4T*2)。
16.若位置不夠,可以續行路徑從溪邊陡上約30米,可見一天然石壁營地(約可搭4T*1),因有石壁遮擋可稍搭天幕直接露宿(可擠4人),但營地需稍加整理(有營火的餘燼)。
17.今天整條路上(從28K工寮至西源營地),都有碰到螞蝗,但數量不多。
***************************
D3 2017/11/04(六)
02:30 起床
04:18 太平溪西源營地出發[H2300m]<南三段橫斷 054>
04:21 石壁營地[H2310m]
06:14 林中營地[H2820m](休息15分鐘)
06:55 2901峰
07:08 2935峰
07:26 (休息15分鐘)
09:05 杜鵑營地[H2970m](休息15分鐘)
10:15 溪谷[H2830m](涉水)
10:43 叉路營地(宿)[H2870m]<叉路標示:往丹大山,約165分鐘>
----------
路程:
太平溪西源營地(54/2300)->叉路營地(113/2870) 里程/落差:5.9km/+570m
----------
山屋營地:
1.林中營地:(位於上河地圖,過2825峰的營地)避風,約可搭4T*3/水源:營地中間有小積水、在營地前會經過一水池、營地續行約5分鐘有看天池(大)、或從太平溪西源背水上來。
2.杜鵑營地:避風,約可搭4T*5/水源:無。
3.叉路營地:此營地位於往丹大山的叉路前,在路徑的左下方,避風,約可搭4T*4/水源:溪水(續行路徑在太平溪上下層營地間的太平溪取水)
4.太平溪營地(下層):不避風,約可搭4T*5/水源:溪水
5.太平溪營地(上層):不避風,可搭4T*非常多/水源:溪水
----------
註記:
1.陰天,時不時有飄細雨,路徑植被很潮濕,整天雨衣褲;上午坐下來休息時,遇有感地震。
2.若天數安排較少,可考慮推進至距離太平溪西源營地約2小時路程的林中營地,只是此處無穩定水源(?),需從太平溪西源背水上來。
3.於10點左右抵達太平溪的溪谷,涉水後左轉,開始於溪谷的右側山坡高遶,一路至丹大山的叉路處,此段的溪谷落差很大,需小心。
4.(承註記3.)此溪谷的上游不遠處即是太平溪營地,而它的下游會一路流到太平溪西源營地,所以這兩個營地雖然分隔兩處,但共用的是同一條溪水。
5.我們今天搭在叉路營地(往丹大山的叉路前),營地旁邊有一條乾溪溝(此溪溝就是來時路的溪谷上游),雖然下游溪谷有水,但是落差很大不建議往下取水,應續行路徑在太平溪上下層營地間的太平溪取水。
6.(承註記5.)從叉路營地出發續行路徑,跨過乾溪溝,會先抵達太平溪下層營地,此營地剛好位於兩條溪溝(一乾一溼)交會的小山坡上,續行,經溪流涉水(取水處),抵達太平溪上層營地。太平溪上層營地非常大,想搭哪裡就搭哪裡,它是一個斜向上的大草地(凹谷);往內領爾山的路徑,在營地的左前方,一路往山坡陡上。
7.原本今天計畫要先走完丹大山(來回約5小時),預估下午4-5點回到營地,但經討論表決後(3:2)決定隔日再去。剛好下午天氣轉好,讓賺到空閒時間的我們,可以好好的在附近散步享受美景。
----------
其他:
在太平溪營地取水時,遇到比我們早一日出發的隊伍(2協作+4隊員),他們早上剛走完丹大山,正收拾東西準備前往內嶺爾山三岔路營地,隊員有些狀況(鞋子脫底)。
***************************
D4 2017/11/05(日)
04:00 起床
05:15 叉路營地出發[H2870m]<叉路標示:往丹大山,約165分鐘>
05:30 離開凹谷,進入森林陡上
05:57 盧利拉駱山[H3175m]<南三主稜 020>(休息9分鐘)
06:36 3128峰[H3128m]
07:27 ▲丹大山[H3325m]<南三主稜 000><指示牌:往太平溪源營地><指示牌:往六順七彩>(南三主稜0K,距太平溪源3.4K)
07:40 折返
08:25 3128峰[H3128m]
08:53 盧利拉駱山[H3175m]
09:13 陡下完回到凹谷
09:30 叉路營地[H2870m]<叉路標示:往丹大山,約165分鐘>(午餐)
11:20 出發
11:22 太平溪源營地[H2900m]<南三段橫斷 113>(背水)
12:25 陡上完的平台[H3120m](休息20分鐘)(抵達稜線緩上)
13:02 看天池營地/三叉口前草坡營地[H3160m]<南三段橫斷 124><南三主稜 045>
13:11 內嶺爾山三叉口營地[H3180m]<南三段橫斷 126><南三主稜 047><叉路標示:往內嶺爾山,約700M,約30分鐘><南三橫斷支稜山徑:內嶺爾山>
13:25 出發
13:42 ▲內嶺爾山[H3275m]
13:57 折返
14:12 內嶺爾山三岔路營地[H3180m]<南三段橫斷 126><南三主稜 047><叉路標示:往內嶺爾山,約700M,約30分鐘><南三橫斷支稜山徑:內嶺爾山>
14:28 出發
15:25 馬路巴拉讓山[H3255m]<南三段橫斷 139><南三主稜 060>(休息15分鐘)
15:46 馬路巴拉讓山後營地(宿)[H3200m]<南三段橫斷 142><南三主稜 063>
----------
路程:
叉路營地(/2870)->丹大山(/3325) 里程/落差:3.4km/+455m
叉路營地(113/2870)->內嶺爾山三叉口營地(126/3180) 里程/落差:1.3km/+310m
內嶺爾山三叉口營地(126/3180)->馬路巴拉讓山(139/3255) 里程/落差:1.3km/+75m
----------
山屋營地:
1.看天池營地:在草坡的凹部處,略避風,腹地寬敞平坦,可搭4T*很多/水源:無水(需從太平溪背水過來)
2.內嶺爾山三岔路營地:營地在傾斜的短箭竹坡上,避風,若"不考慮"平整度,約可搭4T*5/水源:無水(需從太平溪背水過來)
3.馬路巴拉讓山後營地:在稜線路徑旁,是平緩向下的草坡,約可搭4T*3/水源:無(需從太平溪背水過來)
----------
註記:
1.昨天一整晚都飄霧雨,往丹大山的路徑非常潮濕寒冷且沒有展望;白天多雲沒有下雨,上到三岔路營地有短暫的陽光供我們曬裝備,且氣溫略悶熱;接近傍晚時起霧,偶飄霧雨。
2.從叉路出發前往丹大山,會先經過一段乾溪溝的平坦凹谷,非常漂亮。
3.從太平溪營地出發直接陡上約一小時,坡度真的頗陡,又要背水;之後上稜線就輕鬆許多。
4.內嶺爾山來回,平緩好走。
5.因為昨天沒有先走丹大山,考量到明天若要直奔童話世界,則今天需稍微追一點進度,評估時間及距離後,決定今天推進到馬路巴拉讓山後營地。
6.馬路巴拉讓山後營地應該沒甚麼隊伍會選擇這個營地,營地平整但略有短短的箭竹。
----------
其他:
晚上6、7點,見斷稜方向的山頭上仍有頭燈在閃爍...我們前面那一隊還在黑夜中奮鬥(且拆隊相距甚遠)...咦?這個方向?他們沒有在義西請馬至山轉往馬博?
***************************
D5 2017/11/06(一)
03:30 起床
05:09 馬路巴拉讓山後營地出發[H3200m]<南三段橫斷 142><南三主稜 063>
05:26 馬路巴拉讓西峰[H3205m]
06:35 樹林營地(上河)[H3080m]<南三段橫斷 156><南三主稜 077>
06:40 3100峰/義西請馬至東峰[H3100m]
07:06 崖邊營地/東鞍營地(上河)[H3020m]<南三段橫斷 161><南三主稜 082><崖邊營地><水源 007 下切300m><水源 008 下切300m><叉路標示:往水源下切500M,來回約50分鐘>(休息15分鐘)
07:35 3000峰[H3000m]<南三段橫斷 166><南三主稜 087>
08:25 <南三段橫斷 173><南三主稜 094>(休息10分鐘)
09:07 義西請馬至山前營地[H3230m]
09:12 ▲義西請馬至山[H3245m]<南三段橫斷 176><南三主稜 097><叉路標示:往烏妹浪胖山,約65分鐘><叉路標示:往丹大溪源營地,約260分鐘>(午餐)
10:05 出發
10:37 東山前尖峰[H3252m]<183>
11:08 斷稜東山[H3295m]<187>(休息9分鐘)
11:30 斷稜東西山鞍部[H3240m]
--危險路段--
11:33 <191>(崩塌橫渡)(短)
11:39 (白色拉繩陡下)(原直行的腰繞路徑已崩壞,需從此處下切低繞再回攀接回傳統路徑)
11:45 (白色拉繩)(崩塌橫渡)(長)(先下再陡上進樹林)
11:48 <192>(拉繩陡上完,進入樹林)(接回傳統路徑)
11:55 <195>
11:55 (白色拉繩)(崩塌橫渡)(長)(陡下進入斜下方的樹林)<193>
12:03 <194>
12:04 平台(休息10分鐘)
--危險路段--
12:19 <195>
12:21 (開始陡上)
12:38 <198>(陡上結束,後緩上)(可眺望右方稜線的山頭:斷稜西山[H3313m])(休息12分鐘)
12:57 裡門山岔路
13:00 裡門山[H3335m]<200>
13:12 裡門山岔路
13:19 丹大溪源營地岔路[H3310m](左下往丹大溪原營地、直行可直接北切往童話世界)
13:20 出發
14:10 3280小山頭[H3280m]
14:52 童話世界(南端)[H3090m]
14:57 獸顱營地[H3080m](休息15分鐘)
15:16 霜淇淋營地(宿)[H3080m]
----------
路程:
馬路巴拉讓山(139/3255)->義西請馬至山前營地(176/3245) 里程/落差:3.7km/-10m
義西請馬至山前營地(176/3245)->斷稜東山(187/3295) 里程/落差:1.1km/+50m
斷稜東山(187/3295)->裡門山(200/3335) 里程/落差:1.3km/+40m
裡門山(/3335)->霜淇淋營地(/3080) 里程/落差:2.2km/-255m
----------
山屋營地:
1.樹林營地(上河):小小的幾乎沒甚麼印象,約可搭2T*2/水源:無
2.崖邊營地/東鞍營地(上河):就在斷崖旁邊,約可搭4T*3/水源:依照標示往右(北)下切500M有水源,來回約50分鐘
3.義西請馬至山前營地:在義西請馬至山山頂前,約可搭4T*3/水源:無
4.丹大溪源營地:(南三段20.5K)分為上下兩塊,再上游一點還有兩三塊,總共可以4T*6以上,沙土質營地不大,可續前10分鐘的內營地/水源:溪水
5.丹大溪源內營地:可搭4T*數頂/水源:營地旁有大水池及小溪流
6.獸顱營地:在溪右側,腹地很大,分內外層,可搭4T*很多/水源:溪水
7.霜淇淋營地:從獸顱營地往北第一個腹地較大的營地,在溪左側,可搭4T*很多/水源:溪水
----------
註記:
1.上午雲多但偶可見藍天;下午雲層轉厚,過裡門山後開始飄霧雨,一陣一陣的;晚上有風。
2.過馬路巴拉讓西峰走在稜線上,右側地形較和緩,而左側通常是陡峭的崩塌崖,其中崖邊營地前更是有一大段撕裂地形,裂痕大致順著路徑方向(東西向),有時需在裂縫間跳來跳去,此裂痕一路延伸到崖邊營地(綿延約5、6百公尺長)。
3.(承註記2.)崖邊營地真的就是在斷崖旁邊,老實說經過前面的裂痕地形後,要搭在這個營地真的有點可怕,因為真不知道甚麼時候,這個營地或裂痕左半側的土石也會跟著加入崩塌的行列...
4.上義西請馬至山前需一路陡上,有些路段需拉繩,頗累,而且針葉會一直跑到後背衣服裡。
5.義西請馬至山<南三主稜 097>,可轉南續行往馬博橫斷,行程中的<南三主稜>指示牌也到這裡為止,依照[南三段全區地圖布告欄]地說明欄:南三主稜全長12.3公里,可能還有繼續往馬博的路上綁路標??(從此處之後,將<南三段橫斷 XXX>簡化為<XXX>)
6.從義西請馬至山往西北眺望的稜線,大致有四座明顯的山頭,由右至左分別是東山前尖峰(接近山頂時腰繞)、斷稜東山(會穿越山頂)、斷稜西山(從鞍部腰繞)、裡門山(從岔路轉上)。
7.東山前尖峰及斷稜東山的前後路段,沒甚麼危險地形。
8.(承註記7.)主要危險路段從斷稜東西山的鞍部開始至裡門山的山腳,約是<南三段橫斷>指示牌的編號191-195之間,簡單說就是整個斷稜西山的腰繞路段。
9.(承註記8.)雖說危險,但是小心行走通過還滿安全的,因為傳統的路徑已崩塌,現在改採下切低繞通過,沿途有綁繩及指示牌的引導(應是登山協會/林管處所開發),路線很清楚。
10.(承註記9.)主要分成三部分:
a.橫渡(短):普通。[時間點對照11:33]
b.陡下+橫渡(長)+陡上:略危險,此處就是低繞的部分。[時間點對照11:39 +11:45 +11:48]
c.橫渡(長):略危險,因為部分無拉繩。[時間點對照11:55]
11.(承註記10.)其中需注意的有二:碎石崩塌的橫渡小心踩踏、注意上方是否有落石(傳統路徑就在正上方整片都是碎石崩塌崖)。
12.站在裡門山上,可見底下有一小水池,那裏就是丹大溪源內營地。
13.童話故事前情提要:[MOI.OSM-Taiwan TOPO]的登山地圖上面有紅色虛線繪製的路徑,此線通常代表傳統路線或是較多人行走的路徑,所以在無軌跡檔可參照時,跟著地圖紅色虛線前往目的地是個不錯的選擇。
14.(承註記13.)從丹大溪源營地岔路出發,分出兩條虛線,一條往丹大溪源營地(傳統路徑),一條往童話世界(先北抵童話世界,再轉西直上天南可蘭山,接傳統路徑)。
15.(承註記14.)因為事前此部分無軌跡檔可參照,所以我們只能依照地圖、現地判斷、前輩部落格的文章記錄及目標航點做出行走選擇,在此為我們的軌跡紀錄做一些說明:
a.丹大溪源營地岔路>>3280小山頭:
◆虛線的部分:從岔路沿西北的稜線下降,再轉東北切過谷地,再轉西北上3280小山頭;大致呈現一個N字型走法。
◆我們的軌跡:我覺得虛線有點繞路,所以改從岔路偏東南的稜線下至谷地,再直接切上3280小山頭(TWD97:264243/2610911)。
◆結論:此段無明顯路跡,純粹抓方向找好走的路或獸徑而行;因實際地形地貌的關係,頂多比虛線省下100公尺的路程而已。
b.3280小山頭>>童話世界(南端):
◆虛線的部分:從小山頭東側稜線下降一點後,轉北方的溪溝陡下至童話世界的南端。(從小山頭往北看,可見一南北向的狹長樹林,樹林就是溪溝處)
◆我們的軌跡:順著小山頭西側稜線緩下,再轉北一路往童話世界的南端下切。
◆結論:站在3280小山頭上,已可看到童話世界的山谷與蜿蜒的丹大西溪,原本是要順著虛線陡下,但不知道是看到東半面的崩塌太可怕,或是因為看到西邊有布條,所以就往西繞了一圈下去。(雖然與預訂的路線不同,但知道自己走錯方向也懶得回頭了...)
16.(承註記15.)從3280小山頭附近開始,有稀疏的布條可循(約間隔1、200公尺),我們後半段的軌跡,主要就是依著這些布條一路接到童話世界南端,愈接近童話世界路徑愈明顯。
17.順著童話世界的丹大西溪往北行,約走200公尺會在溪右側遇到第一個大型營地,本篇紀錄以"獸顱營地"代稱(名字我隨便取的,因為營地有很多個水鹿頭骨排列在入口處)。
18.(承註記17.)此營地是眾多記錄中,從丹大溪源營地出發來童話世界住一晚會選擇的營地,所以此處開發較多,整理得也滿舒適的。
19.(承註記18.)我們約下午3點抵達獸顱營地,因為時間尚充裕,所以我們決定續往北推進,好處是明後天可以少掉一些路程。(明:九華池去回,後:童話世界直上天南可蘭山)
20.(承註記19.)往北續行250公尺,會在溪左側遇到另一個營地,在我稍為往北探查後,決定在此營地搭帳,本篇紀錄以"霜淇淋營地"代稱(名字我隨便取的,因為營地旁山坡上有顆造型很像霜淇淋的小樹(也很像大便))。
21.在童話世界中,營地隨處找隨處搭,因為溪谷都頗寬敞,除非緊貼著山坡凹處,不然受風的程度都差不多。
22.今天的行程是南三段較擔心的其中一個點,幸好斷稜西山的路徑整理得很好,全員安全通過;另外探勘的經驗不算多,感謝隊友的互助合作順利找到路抵達童話世界營地。
----------
其他:
凌晨出發時,見丹大山方向有數個頭燈在閃爍,應是晚我們一日出發的隊伍。
***************************
D6 2017/11/07(二)
06:00 起床
07:17 霜淇淋營地出發[H3080m]
07:21 上切
07:35 接上稜線[H3170m]
08:15 紅崖山[H3215m](休息5分鐘)
08:30 3210小山頭(轉東北下切)
08:45 小溪流[H3090m]
09:10 紅崖山北峰[H3125m]
09:22 九華池[H3083m](午餐)
10:00 出發
10:26 接回稜線(轉西北)
11:26 離開稜線往下切[H3040m]
11:48 接入丹大西溪[H2950m]
11:50 溪溝峭壁橫渡(濕滑、無法高遶)
12:25 小瀑布(可直接通過,右側上攀)
12:28 小瀑布(右側高遶)
12:42 離開狹窄溪溝,進入開闊草坡山谷地形
13:16 走錯,進入支流(左側:主流、右側:支流)
13:21 折返
13:27 回到支流交會處,進入主流
13:30 瀑布(左側高遶)
13:48 小瀑布(可直接通過,左側上攀)
13:55 小瀑布(右側高遶)
14:08 瀑布(右側高遶)
14:26 童話世界(北端)[H3080m]
14:40 霜淇淋營地(宿)[H3080m]
----------
路程:
霜淇淋營地(/3080)->紅崖山(/3215) 里程/落差:1.2km/+135m
紅崖山(/3215)->九華池(/3083) 里程/落差:1.4km/-132m
九華池(/3083)->霜淇淋營地(/3080) 里程/落差:5.4km/-3m
----------
山屋營地:
1.九華池營地:緩凹谷地形,可搭4T*很多/水源:九華池水質不佳、沿西側的溪溝而下有活水源(見註記10.)。
----------
註記:
1.早上晴天,藍天白雲;下午雲多,約一點半開始偶而飄微雨,斷斷續續1、2個小時後轉好。
2.從營地出發後,從哪裡上切都可以,自己找較緩的山坡突破(我們的上切點是TWD97:264325/2611928),順著獸徑接上紅崖山的稜線。
3.(承註記2.)紅崖山的稜線可從斷稜西山開始,一路往北延伸,經紅崖山,經3181峰,再轉西北止於丹大西溪。
4.(承註記3.)此稜線可與天南可蘭山及可樂可樂安山的稜線相望,中間夾著丹大西溪形成山谷地形,即是童話世界。
5.切上稜線後,經紅崖山、紅崖山北峰至九華池,沿路有稀疏的布條可循,可盡量挑著獸徑前行,但有時仍會走進茂密植被需硬鑽而過,沿著稜線大致都沒甚麼問題。
6.紅崖山上無三角點,只綁有幾個布條,若不多加注意就會直接經過。
7.過紅崖山後,我們轉東北下切草坡,經小溪流,往北接上紅崖山北峰的稜線,從草原進入樹林時也有布條指引,因為有明顯的路徑(獸徑?),我們先是順著北峰東側腰繞,後來覺得腰繞得有點過頭(感覺是直接跳過北峰),所以就直接往西陡上切山頂,途中植被雜亂,很難鑽...
8.(承註記7.)開始腰繞後,雖然路頗明顯,但是也無布條指引,所以應該有其他更好的路可走。
9.(承註記8.)紅崖山北峰也無任何標的物,穿過山頂的樹林後,續北往鞍部走即可看到九華池。
10.九華池周遭非常漂亮值得一訪,可惜池水水質不佳,呈濁黑色,微風吹過很像極光在池裡頭跳動;周遭地形呈碗狀,觀察旁邊山坡上的水線,可以想像這裡若下大雨應該會淹很高,不過附近另有大片平緩山坡可安心紮營。
11.(承註記10.)水源方面,最近的是順西側的溪溝而下有伏流水,或是來時路的小溪流,都很乾淨。
12.討論回程的方案:
a.(短)原路折返
b.(中)經西側溪溝接回稜線,經3181峰,經3210小山頭,轉西側稜線切入丹大西溪,沿溪回營
c.(長)經西側溪溝接回稜線,轉西北順稜線走至末端,切入丹大西溪,沿溪回營
>>最後選擇c方案
13.回程分成兩部分:九華池->丹大西溪、丹大西溪->霜淇淋營地
14.九華池->丹大西溪:
a.沿路無布條及明顯路徑,大致順著溪溝與稜線走,方向不難抓。
b.在西北稜線,雖然地圖等高線看似平緩,但是仍有幾段岩石小落差需小心處理。
c.接近西北稜線的後半段,已可清楚看到稜線沒入溪流的景觀,底端的溪溝很狹窄且落差頗大,溪水聲也大(因位處下游),判斷應該很湍急。
d.因擔心到時不好處理,所以我們再次確認地圖等高線後,決定提早從稜線下切至丹大西溪,我們下切點是(TWD97:263133/2613880)。
e.<<危險>>下切點至溪底,上半段是一片碎石坡,算是整趟最危險的其中一段,心裡很緊張(很怕自己或隊友滑落)...幸好中間還有一些植被矮樹可稍稍抓取;中下半段漸漸進入樹林,相對輕鬆多。
f.我們所選擇的下切點不一定是最適合的路線,若在稜線續前一些下切可能會找到更好的下切點?
15.丹大西溪->霜淇淋營地
a.<<危險>>接入丹大西溪,馬上遇到一個狹窄溪溝的橫渡[11:50](窄約2米/長約8米),兩側山壁陡峭很難高遶,故只能直接從溪底穿越(從左側通過),岩壁濕滑、抓點少、踩點小,有時需要撐開雙腳橫跨,且底下的溪水很湍急...盡量踩著岩縫與凹點通過。看隊員卡在中間很緊張...算是整趟最危險的其中一段。
b.小瀑布[12:25](約一層樓高),可直接通過,從右側上攀輕鬆通過。
c.小瀑布[12:28](約一層樓高/有深潭),因前方溪溝狹窄,所以我們稍微往右側高遶,簡單通過該處,接回溪底。
d.(承上)接回溪底後,馬上可見前方不遠處轉為開闊的箭竹山坡的山谷地形(如童話世界),在這之前需先緊貼左側的山壁前行及上攀,踩點多很好走。
e.支流交會處,若你之前一路順著右側山坡前行,很容易就會走入支流,因為主流的入口很小,在山坡上視線遮蔽,一不注意就會錯過...建議多檢視地圖定位。
f.支流交會處,就算你之前是走在溪底,有注意到此處是交會點,也很容易把主流當成支流,因為望向左側的主流,地勢轉狹窄且樹多,相較之下右側的支流,地形開闊根本與童話世界無異,若憑直覺選擇一樣會走錯。
g.進入主流,沒多久會遇到一個瀑布[13:30](約一、二層樓高/有深潭),需從左側山坡高遶,高遶落差近20公尺,沿路需鑽樹叢,再找適當的地方下切,接回溪底。
h.小瀑布[13:48](約一層樓高),可直接通過,從左側上攀。
i.小瀑布[13:55](約一層樓高/有深潭),需從右側山坡高遶,可輕鬆繞過該處。
j.瀑布[14:08](約二層樓高/狹窄),需從右側山坡高遶,上切落差約20公尺,自己找適當的地方下切回溪底。
k.抵達童話世界(北端),地形再次轉為開闊的山谷地形。
l.剩餘路程,輕鬆散步回營地。
16.早上七點出發,在九華池繞了一圈,下午兩點半回到營地,所以若有計畫一探九華瀑頂,則需要更寬裕的時間及提升行進速度,另外九華瀑頂位於下游,愈往下走溪水會愈湍急,需要面對的地形也愈複雜。
17.走在未知的路線上,絕對有一定程度地危險,感謝隊友互助合作,開心的完成今日行程。
***************************
D7 2017/11/08(三)
04:00 起床
05:20 霜淇淋營地出發[H3080m]
05:30 開始上切
06:02 3250小山頭[H3250m](左側腰繞)
06:15 鞍部(休息8分鐘)
07:12 接上天南可蘭山(橫郡山)的稜線
07:25 天南可蘭山(橫郡山)[H3404m](休息15分鐘)(南三段22.4K)
07:45 天南可蘭山岔路[H3390m]<空白>
08:02 3405峰/橫郡西峰/3405峰營地[H3405m]
08:34 鞍部[H3310m]<240>
09:06 <245>(經3472峰處)(休息7分鐘)
09:18 <246>(休息5分鐘)
09:41 可樂可樂安山(尖郡山)[H3525m]<252>(午餐)
10:45 出發
11:09 (休息7分鐘)
11:43 球形箭竹<266>(休息25分鐘)
12:11 郡東山岔路<267>
12:12 郡東山[H3477m]
12:18 郡東山岔路<267>
12:20 出發
12:47 取水岔路(第一溪溝)[H3300m]<叉路標示:往水源下切450公尺,來回約40分鐘><叉路標示:往營地約100M><水源:下切13min 活水><營地 共二處 50人>
12:49 <叉路標示:往東郡大山>
12:52 最低鞍部(第二溪溝)[H3260m](下背包,取水)
12:57 出發
12:59 獵人營地/郡東山西鞍營地[H3245m]
13:00 溪溝活水源/石壁伏流水[H3240m]
13:10 獵人營地/郡東山西鞍營地[H3245m]
13:19 最低鞍部(第二溪溝)[H3260m]
13:33 出發(背水)
14:50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H3605m]<286>
14:55 出發
15:00 ▲東郡大山[H3619m]
15:16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宿)[H3605m]<286>
----------
路程:
霜淇淋營地(/3080)->天南可蘭山(/3404) 里程/落差:1.6km/+324m
天南可蘭山(224/3404)->可樂可樂安山(252/3525) 里程/落差:2.8km/+121m
可樂可樂安山(252/3525)->郡東山(267/3477) 里程/落差:1.5km/-48m
郡東山(267/3477)->取水岔路(273/3300) 里程/落差:0.6km/-177m
取水岔路(273/3300)->東郡大山北鞍營地(286/3605) 里程/落差:1.3km/+305m
----------
山屋營地:
1.3405峰營地:可搭4T*3/水源:無(未仔細看有無看天池)。
2.獵人營地/郡東山西鞍營地:避風,有臉盆,地勢平坦,約可搭4T*3/水源:下方溪溝活水
3.東郡大山北鞍營地:就在東郡大山的山頭旁,不避風,約可搭4T*6(營地附近的緩坡也都可紮營)/水源:從郡東山鞍部背水過來、往東巒大山的取水岔路
----------
註記:
1.晴天,展望良好;下午3點左右雲多。
2.根據地圖,有一虛線可從童話世界直接上切接到天南可蘭山,不用再繞回丹大溪源營地。
3.虛線確切的上切點位於山坡乾溝的右側,但是天暗且我未多加注意,使得我們比預定的虛線上切點提早上切...我們提前從乾溝的左側上切,因為擋在中間的乾溝頗為陡峭,若要橫渡乾溝接回虛線路徑,需另費一番工夫,所以只能將錯就錯,繞一大圈接回虛線的後半段。
4.(承註記3.)我們提早上切的錯,也不全然是錯,因為往上走沒多久,就發現沿路都有稀疏布條提供方向,雖然有布條指引不過還是要自己找好走的路或獸徑慢慢上切。
5.(承註記4.)從我們的上切處至天南可蘭山沿路都有布條,愈後面布條愈多且路徑相對明顯,感謝熱心的前輩山友山社。
6.(承註記5.)順著稜線,會一路走到3250小山頭,此處地形有點陡峭,所以接近山頂時我們從左側繞過山頂,先往下再往上接到鞍部處,沿路一樣陡峭且碎石易滑難走,幸好植被多很安全,不過樹枝雜亂易卡包,我們在這裡花了一點時間通過。
7.(承註記6.)通過鞍部後,我們一開始沒有順著稜線前行,而是先右偏再繞上去,印象中的原因是:開頭的稜線很陡峭(沒有地圖等高線的緩)、感覺右邊有路比較好走,所以我們就右繞了...
8.(承註記7.)接著一路陡上至天南可蘭山(橫郡山)的稜線,沿途都是岩壁,頗為陡峭,但是岩壁的踩點多且穩固,另外只要稍微找一下即可看見不遠處有布條指引方向,整體走起來很安全。
9.在球型箭竹前,會經過一段斷崖,路徑就在斷崖與箭竹交接處,左側斷崖一瀉千里,右側是箭竹緩坡,建議靠內側走在箭竹緩坡上。
10.關於取水,從郡東山下切後,首先會碰到的是釘有指示牌的取水岔路(此處是一般紀錄資料中的取水岔路),原本我們也預計從此岔路下切取水。
11.(承註記10.)但是與協作小松哥聊過後,他們建議可以過此岔路後,續行到第二個溪溝再下切取水會較方便,除了兩邊溪溝會在半路相接是同一個取水點之外,第二溪溝也因位於最低鞍部處,所以取水往返較輕鬆。
12.(承註記11.)我們選擇從最低鞍部的第二溪溝下切取水,路寬好走,雖然我想從正規的取水岔路應該也差不多,不過少了幾十公尺落差來回,就輕鬆不少。
13.取水的回程路上再次遇到協作小松哥,他們的隊伍下背包在第二溪溝的下方平台處,他們說從這裡可以直接左上切接回原路徑,然後也建議我們可以這樣走。
14.(承註記13.)查看軌跡地圖,若從此處上切接回原路徑,可以繞過地圖上所標記的"拉繩"處,而事前所做的功課有文章記錄提到:"從鞍部營地左上出發,20分鐘內經過二段小急降拉繩V型路段,之後就是一路陡上,陡上的路,左側是崩坍的懸崖,有些路徑緊臨懸崖,有些路段還是漏空,危險度高..."
15.(承註記14.)討論後,決定聽從小松哥的建議,我們也從此處上切接回原路(從上切點開始走約6分鐘即接回原路徑)。雖然沒實際走過拉繩處無從比較,不過這段上切路很陡,走起來頗累。
16.東郡大山就在營地旁,雖然抵達營地時雲霧多展望不佳,不過還是先上去瞧瞧再回來休息曬裝備。
17.今天離開童話世界,重新接回南三段的傳統路徑,雖然過去有上過地圖判位的課程,並在教練的帶領下短暫操作過,不過此次行程還是第一次完全體驗,走出既定傳統路徑踏入未知的前方,完全憑藉手上的地圖與隊友互助,我想大家應該都有從這幾天中增加一些有別以往的經驗。
----------
其他:
在3405峰營地遇小熊登山隊(協作:小松、恐龍 + 隊員:5人),他們是晚我們一日出發的隊伍,於今日開始至最後一天,兩隊的行程都一樣。
雖然是商業隊,但是隊員幾乎快完百,速度比我們稍慢,若我們前方稍微逗留一陣,沒多久就會追上,所以在一整天營地與營地的行進李,總會碰上個一兩次。
在郡東山與取水岔路間的下切路段,遇到逆走隊伍(巫大哥等7人),他們要逆走大南三。
***************************
D8 2017/11/09(四)
04:00 起床
05:00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出發[H3605m]<286>
05:26 取水岔路[H3350m]<水源><叉路標示:往水源下切570公尺,來回約45分鐘>
05:55 烏達佩山岔路[H3510m]
06:00 烏達佩山[H3515m]
06:27 出發
06:30 烏達佩山岔路[H3510m]
06:50 ▲東巒大山[H3468m]
07:15 折返
07:37 烏達佩山岔路[H3510m]
07:53 取水岔路[H3350m]<水源><叉路標示:往水源下切570公尺,來回約45分鐘>
08:33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H3605m]<286>
08:39 ▲東郡大山[H3619m]
08:50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H3605m]<286>(午餐)
10:35 出發
11:14 鞍部[H3260m]<295>
11:33 3306峰/3309峰[H3306m]<300>(休息5分鐘)
12:22 岔路
12:25 上切點
12:31 本鄉山[H3447m]<309>
12:41 回到上切點
12:42 出發
13:13 本鄉南鞍營地[H3250m]<317>
13:35 櫧山北鞍營地岔路/四岔路口(右下是營地、左下是取水路)
13:37 櫧山北鞍營地[H3100m]<325>
14:04 出發
14:05 櫧山北鞍營地岔路/四岔路口
14:06 <水源><叉路標示:往水源下切500公尺,來回約50分鐘>(緩草坡向下)
14:07 <水源:向下黑森林 來回60min>(開始進入樹林陡下切)
14:11 (過一條很小的乾溪溝)
14:13 (橫渡碎石崩塌)
14:15 (稀疏松林,沿窄稜向下,進入活水溪溝前,需再採碎石陡下)
14:17 溪溝活水源[H2990m](水源在橫倒的大松樹下)
14:40 折返
14:55 櫧山北鞍營地岔路/四岔路口
14:56 櫧山北鞍營地(宿)[H3100m]
----------
路程: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3605)->東巒大山(/3468) 里程/落差:3.4km/-137m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286/3605)->本鄉山(309/3447) 里程/落差:2.3km/-158m
本鄉山(309/3447)->櫧山北鞍營地(325/3100) 里程/落差:1.6km/-347m
----------
山屋營地:
1.本鄉南鞍營地:營地分成路徑兩側,右邊位於深山凹處,左邊就在路旁,可搭4T*3/水源:無(未注意有無看天池)
2.櫧山北鞍營地:營地分成兩塊,中間隔了一面小山坡,兩邊腹地都很大,隨處可搭,可搭4T*很多/水源:溪溝活水源(見註記9)
----------
註記:
1.早上晴天,展望好;接近中午時,雲霧轉多;抵達本鄉山時,開始飄霧雨,時停時下持續到夜間。
2.從北鞍營地經烏達佩山抵東巒大山,剛好呈現一個W型的路線,沿途幾乎大草坡,去程一路往下走很輕鬆,回程望向東郡大山...有些辛苦。
3.接近烏達佩山岔路前,會經過一段攀岩區,踏點多不難走,去程上攀簡單,回程下切需仔細注意路徑方向,若不注意會下切錯誤。
4.從東郡大山的南側(在營地面對東郡大山的右側)離開東郡大山北鞍營地,馬上一路陡下切。
5.經過岔路[12:22]時,並沒有特別意識到,很自然地會順著布條沿著山腰往左走,過去傳統路應是在此處直行,並從本鄉山通過。(我看的多篇記錄都左行腰繞)
6.(承註記5.)腰繞路徑的周遭很平坦,但是左側崩塌嚴重(沿路過來都是碎石斷崖),本鄉山的山頭在右上方,在平坦處下背包後,找地方往右上切,會先接上過去的路徑,接著往附近最高的點上攀,就是本鄉山(因為無基點,且牌子已佚失)
7.(承註記6.)站在本鄉山的高點,可見南側順著稜線有一條路徑,此路應該會在後頭相接,但是我們還是回到腰繞路徑,繼續順著布條前行。
8.(承註記7.)離開我們在本鄉山腰繞路徑的下背包處(往本鄉山的上切點),續往前,立刻踏入崩塌斷崖(看到時會有點懷疑...),並再次一路下切。
9.取水路徑,依照我們所錄製的軌跡,高度落差約120公尺,單趟距離約270公尺,沿路有綁布條,小心處理不會很危險。
10.(承註記9.)地形依序是:緩草坡向下>>進入雜樹林陡下切(因為樹叢很高,路徑雜亂,回程需小心方向)>>跨過一條很小的乾溪溝(可忽略)>>橫渡碎石崩塌>>再次進入稀疏松林,沿窄稜向下>>進入活水溪溝前,需再採碎石陡下>>水源在橫倒的大松樹下(水量不會很大)
11.(承註記10.)溪溝活水源,夾在兩面山壁間,來時路的山壁還有一些樹,對面的山壁整面裸露碎石,整個溪溝也是整個碎石一路往下傾洩,雖然還不至於有危險,但感覺此處地形有些不穩。(搭配陰暗的雲霧有些猙獰...)
12.取水回程,遇到小松哥他們紮營在指示牌<水源:向下黑森林 來回60min>前的腹地上,這裡空間並不大約可搭4T*3,周遭都是樹圍繞,直覺舒適度應該不比櫧山北鞍營地,但是小松哥他們常常帶隊在走南三段應該有他們的經驗道理所在,雖然沒有細問,但我猜測主要原因是避風及取水近吧。
13.晚上營地周遭有水鹿群出沒。
***************************
D9 2017/11/10(五)
03:30 起床
05:10 櫧山北鞍營地出發[H3100m]<325>
05:13 接回主路徑
05:44 櫧山前營地[H2990m]<335>
06:05 <341>(休息8分鐘)
06:18 櫧山[H3437m]<342>
06:42 出發
06:58 櫧山後營地[H3340m]
07:24 3196峰[H3196m]<352>
07:58 平台[H3000m](休息12分鐘)
08:45 東峰前營地[H3100m]
09:13 (找路一會)
09:25 無雙山東峰[H3228m]<367>
09:47 出發
09:56 岩壁拉繩上攀<368>
10:07 無雙山最高峰[H3237m](午餐)
11:25 出發
11:27 拉繩陡下<369>
11:32 岩壁拉繩橫渡
11:46 ▲無雙山基點峰[H3185m]<371>
12:13 出發
12:55 (休息10分鐘)
14:55 石板梯田[H1990m]
15:04 最後水源處[H1960m]<399><亞力士取水->15mins>
15:07 空地平台<叉路標示:往營地約10分鐘>(下背包,回頭取水)
15:30 出發
15:39 亞力士營地(宿)[H1930m]<402>
----------
路程:
櫧山北鞍營地(325/3100)->櫧山(342/3437) 里程/落差:1.7km/+337m
櫧山(342/3437)->無雙山(371/3185) 里程/落差:2.9km/-252m
無雙山(371/3185)->亞力士營地(402/1930) 里程/落差:3.1km/-1255m
----------
山屋營地:
1.櫧山前營地:在路徑的右下方,可搭4T*5/水源:無(未注意有無看天池)
2.櫧山後營地:可搭4T*3/水源:無
3.東峰前營地:樹林間的空地,可搭4T*2/水源:無
4.亞力士營地:松針營地,可搭4T*8/水源:最後水源處
----------
註記:
1.晴天豔陽,展望好;基點峰後轉多雲。
2.為什麼從營地出發的軌跡路徑比昨日南偏,因為此處有兩條淺溪溝並列,昨日在營地與取水的往返路上,通常會選偏北的溪溝(路徑清楚),今日離開營地可選偏南的溪溝(純粹省幾公尺的路...)
3.從營地出發,一路大草坡至櫧山山頂。
4.無雙山三連峰,就屬上東峰那段陡坡最累,連峰中間的陡上陡下倒是還好,因為距離都不長,有時需拉繩或上攀比較有變化性。
5.(承註記4.)唯一需注意的是,需隨時跟好路徑與布條,因為我們上東峰時有跟丟一會,雖然山頂就在前方只要往上走就對了,但是連峰的地形都較陡峭,應避免亂竄走進危險斷崖。
6.進入無雙山基點峰山頂的入口處,緊貼在入口左側的就是出口。
7.離開無雙山一路下切,落差1300公尺,先是在雜木林間鑽來鑽去約1小時,之後進入松針林,相較前面路寬好走,但是一樣一路陡下,接近最後水源處前會經過整個山坡的梯田。
8.最後水源處,小心處理不會很難通過,通過後的山徑很狹窄,可續前約50公尺,有一小空地平台可下背包。
9.(承註記8.)在最後水源處取水時需特別小心,此處水量大,且地形空間較狹窄,一次2、3人取水就略嫌侷促,但是仍然強烈建議站在路徑繩索處的內側輪流用水就好。
10.(承註記9.)不要走到下游處取水,下游處的石頭佈滿青苔非常光滑,下去時用坐得滑下去很簡單,但是上來時卻非常困難,你會發現完全沒抓點,硬撐上去若失敗就會整個人滑入溪溝中...
***************************
D10 2017/11/11(六)
04:00 起床
05:33 亞力士營地出發[H1930m]<402>
06:26 第二水澗/石板屋[H1900m]<416>(休息8分鐘)
06:49 第一水澗[H1850m]<422>
07:18 水澗[H1780m](應是無雙社前最後水源)
07:20 <空白>(休息10分鐘)
07:45 下切拉繩[H1770m]
07:54 石板梯田[H1750m]<432>
08:04 操場(進入無雙社的範圍)<439>
08:12 無雙社[H1620m]<443>
08:49 出發
08:50 圍牆[H1600m](離開無雙社)
08:59 砲陣地遺址[H1500m]
09:07 無雙吊橋[H1450m]
09:20 出發(全員通過)
09:20 岔路[H1450m](直行往盆駒山、右上切往烏瓦拉鼻溪)
09:53 岩壁拉繩橫渡[H1600m]<464>
10:02 烏瓦拉鼻溪營地[H1650m]<469>(午餐)
10:50 出發
11:43 小平台[H2000m]<479>(休息10分鐘)
12:36 臉盆營地[H2350m]<487>(休息10分鐘)
13:01 無雙山登山口/郡大林道45.3K[H2440m][指示牌:往無雙][南三段全區地圖布告欄]<空白>
13:13 出發(取右)
13:20 [指示牌:郡大林道45.0K]
13:24 [指示牌:郡大林道45.8K]
13:29 [指示牌:郡大林道44.0K]
13:34 玉山國家公園界碑[H2480m]
13:49 郡大林道43.5K水泥涵洞崩塌處[H2490m](開始下切)
13:53 最低點[H2440m](開始上攀拉繩)
14:01 接回林道[H2490m]
14:08 郡大林道43K工寮(宿)[H2450m]<空白>
----------
路程:
亞力士營地(402/1930)->無雙社(443/1620) 里程/落差:4.1km/-310m
無雙社(443/1620)->烏瓦拉鼻溪營地(469/1650) 里程/落差:2.6km/+30m
烏瓦拉鼻溪營地(469/1650)->郡大林道45.3K(487/2440) 里程/落差:1.8km/+790m
----------
山屋營地:
1.無雙社:核桃樹林,部落的平緩地有數個藍球場大,石板遺跡很多,可搭4T*很多/需注意山豬、蜂/水源:來時路經過的水澗
2.烏瓦拉鼻溪營地:溪畔布滿大小石頭與礫石,需稍微整理一下才有完整營地可搭,距離溪水有點近,目測約4T*2,建議可到對岸找營地,對岸腹地較大/秋季期間需注意虎頭蜂/水源:溪水
3.臉盆營地:沒看到臉盆?,約可搭4T*3/水源:無(需從烏瓦拉鼻溪背水)
4.無雙山登山口營地:指示牌前跟整條林道都可紮營,可搭4T*很多/水源:無(需從烏瓦拉鼻溪背水)
5.郡大林道43K工寮:木造工寮(水泥地板),結構已傾斜,有一大間與一小間可住人(剩下的是廚房與廁所)/水源:續前20公尺左側山壁有活水源(小)(黑水管+鋼盆)
a.大間:地板破碎不平整,半邊凹陷,約可睡7人
b.小間:地板平整,但下雨時,屋頂會漏水,外加會從林道流水進來,所以天幕跟地布都要搭好,可擠睡5人
----------
註記:
1.陰天,下午1點開始飄雨,持續整晚,晚上7點及8點有地震。
2.建議天亮再出發,因為離開亞力士營地沒多久,就會開始進入崩塌路段,屬於細碎石地形,路幅較窄且無拉繩,只用頭燈照明會很難判斷路徑,需多注意安全。
3.從亞力士營地出發沒多久就會離開森林,進入開闊的山谷地形(我們這側位於無雙山的山腰,對面則是盆駒山的山體),我們這側主要都是由細碎石組成,上面佈滿整個山坡的矮蕨類,路徑就穿梭在其中,偶而經過的樹頭上則通常都綁有路標,途中會斷斷續續經過長短不一的裸露崩塌橫渡。
4.(承註記3.)此地形會持續到第二溪澗,轉進森林,走到第一溪澗附近再次大片矮蕨類,之後就主要都是在森林中至無雙社,一路上仍有一些短短的崩塌斷崖要過,但危險性沒有最一開始的坍方大。
5.(承註記3.)離開森林沒多久,會突然需踩碎石下切(有在此處疑惑觀察了一下),再一路上切,開始崩塌的高遶與橫渡。
6.第二水澗的水源不穩定,不過之後路上都會經過數道水澗,此處有一間還滿完整的石板屋,並開始有核桃樹林出現。
7.看紀錄有提到"無雙社前大坍方,距無雙社約20分鐘,細碎石崩塌,需特別注意,他們記錄中的隊員有在此處發生滑落的狀況",對照我們的時間與軌跡後,猜測此大坍方應該是位於<南三段橫斷 430~431>之間,這兩個路標不知道為什麼相隔約800公尺,雖然中間的確有經過一些碎石崩塌與拉繩陡下,但是印象中沒有如敘述的危險??但還是多注意為上。(後面6、7個路標因此趕進度似的只間隔約50公尺)
8.會先從無雙社的操場上方經過,再一路緩下進入無雙社的中心,我們剛到時有數隻大山豬在操場上閒晃,但不小心被我們嚇跑。
9.穿過圍牆離開無雙社,先從右前方緩下,接到崖邊後右轉貼著崖邊前行,順著一突出的稜線往左下切,下至戰備步道的砲陣地遺址,依著地形順時鐘繞了一圈,再左下接到無雙吊橋。
10.無雙吊橋的狀態:危橋,橋面已略為往右傾斜,鋪設的木板大都已殘壞風化得很嚴重,踩上去都會些微的彎曲,感覺何時斷裂都不意外,目前整條橋面已有幾個無木板的缺口,可以輕鬆的透過缺口欣賞底下的溪水...
11.行走在無雙吊橋上:
a.隊員需一個一個過橋,因為不知道它還能承重多少,而且一個人走在橋上就很彈跳了...
b.建議走在橋中間,不要偏向某側前行,因為這樣雙手才可抓著兩側的鐵絲,而且橋面已整個向右傾斜...
c.建議走在木板有被粗橫木支撐的部分,不要走在木板底下懸空部分,因為很有可能會踩壞木板...(橋面的架構是以三條並列的粗橫木做支撐再鋪上一片片的木板,只不過每條橫木都不是一路筆直到底,而是一段段的頭尾左右相連接,所以行走時是一會中間偏左,一會中間偏右,要判斷好位置再下腳。)
12.過橋之後約100公尺有一岔路,直行可接往馬博橫斷的盆駒山,取右之字陡上切往烏瓦拉鼻溪續行南三段,經岩壁拉繩橫渡沒多久後,直下進入烏瓦拉鼻溪。
13.直直穿過烏瓦拉鼻溪,順著前方的山壁往右繞,沒多久就會在山壁看到布條的上切位置,直接開始陡上,沿路都是松針林地。
14.烏瓦拉鼻溪陡上無雙山登山口這段路,行走距離約2.3公里,落差800公尺,起步時很累,但是大家都很有實力能以穩定的速度一直往上爬(埋頭苦爬),連走50分鐘後作第一次休息(真的是頭一回大家只認真休息不聊天~),查看地圖居然已上升近500公尺,進度比想像中的快很多,心情上也舒緩不少(陡上800公尺穿越蜂群頗令人緊繃);後半段走的也比較輕鬆,第二小時在臉盆營地休息,解決掉最後一個陡坡,終於接上郡大林道。
15.(承註記14.)秋季時需注意虎頭蜂群,不要大聲喧嘩。行前很擔心這點,因此要求隊友都要準備防蜂面罩,幸好走完這段只遇到2、3隻巡邏蜂,且都只聽到聲音沒看到影子。
16.(承註記15.)行前也為此討論出一個避蜂的行程備案,不過在與小松哥及逆走大哥聊過峰況後,仍照原計畫安排。
17.依照[南三段全區地圖布告欄]的說明欄:南三斷橫斷從瑞穗林道34K至無雙山登山口,全長48.7公里,而<南三段橫斷 487>在臉盆營地附近提早釘上。
18.郡大林道43.5K水泥涵洞崩塌處,在走到林道盡頭前會有布條指引要往右下切,底下沿路也有疊石,切過崩塌石頭接入樹林,開始拉繩陡上切接回林道,整體不會很危險。
19.屋漏偏逢連夜雨,睡沒多久又有地震來亂,感受到整個工寮都在搖晃...雖然有念頭想改去外面搭帳,但...睡袋蓋好還是睡著了。(2017/11/11南投竹山 20:20發生規模5.1地震(主震),前後大小餘震近20次.....)
***************************
D11 2017/11/12(日)
04:30 起床
05:30 郡大林道43K工寮出發[H2450m]
05:57 無雙溫泉岔路[H2530m]
06:04 41K岔路[H2530m](休息5分鐘)
06:35 39K大斜壁[H2550m](拉繩橫渡,約45度)
06:51 38K支線岔路[H2580m][指示牌:38K支線 此路不通 請勿進入]
07:07 37K支線岔路[H2650m][指示牌:37K支線 此路不通 請勿進入]
07:24 36K中間土場岔路[H2700m][指示牌:36K支線 往中間土場]
07:31 廢棄工廠[H2740m]
07:33 35K工寮[H2740m]
07:42 35K-200支線岔路[H2650m][指示牌:35K-200支線 此路不通 請勿進入]
07:50 岩壁崩塌拉繩[H2800m]
08:01 崩塌拉繩[H2800m]
08:11 34K大坍方[H2850m](下切到底下後,上下都有綁繩,走下面沿林道側面路基水泥壁拉繩上切)
08:33 33K行車終點[H2870m][指示牌:林道封閉! 禁止進入!]
08:38 郡大林道33K[H2880m][路牌:33]
08:44 郡大林道32.5K[H2880m][路牌:32.5]
08:51 郡大林道32K[H2860m][路牌:32]
08:54 郡大林道32K郡大山登山口[H2850m][指示牌:32K登山口 往望鄉山、郡大山]
--回家--
----------
山屋營地:
1.廢棄工廠:剩鐵皮及鋼骨,但可避雨,裡頭乾淨平整,可搭4T*6的空間/水源:(林道活水)
2.35K工寮:木造工寮,樣式跟43K工寮一樣,屋內凌亂,免強可睡,空間不大/水源:(林道活水)
3.32K工寮:屋頂已塌/水源:工寮前有活水
----------
註記:
1.陰天,一路淋雨到上車。
2.今天在林道上會經過大大小小的崩塌,小心處理還不至於危險。
3.39K大斜壁,岩壁斜面約45度,拉繩橫渡,中間有兩條路線可選,應都可。
4.34K大坍方,林道路基整個不見,需先下切到底下後,再沿對面林道路基上攀,上攀綁繩分為上下兩條路線,走下面的較安全,沿林道路基側面水泥壁拉繩上切,接回林道。
5.接駁車可到33K行車終點處,但我們提早抵達,所以續前32K郡大山登山口的工寮避雨,工寮的屋頂已不見,需另外搭個天幕。
6.我們搭接駁車下山後,聽說郡大林道有發生落石,造成道路有點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