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8515
走進時光隧道裏是甚麼感覺?告訴您,就是[古道,老樹,賴兄,摸基點的人在天涯!]
看著上河的地圖,古道是畫在稜線上,有說是[聯帶山道路],也有說是[柴田山步道],不過,我知道,走這條古道的人他的心裏面一定是跟我一樣的為這條古道而婉惜,原始森林裏高大的鐵杉,老樹,一直恆古以來都是靜靜的俯瞰古道上急行而過的路人甲乙丙丁!
航跡裡,切下點跟爬上點是不同點,重要的是,都是選在錯的點點上……..
從[登下切點]這裏往下,極品難行,真佩服柯藝怎麼會選這一條小稜下切,不過,唯一好處是會經過一處穩定的山溝,解決了我缺水燃眉之急,還在此用過午餐後,順便裝2升水續下,原來這下切點跟上切稜夾伺著一條乾溪溝,上游是一個絕壁,所以,我才說,這上跟下都是有問題!(地圖裏是看不出來這條溪溝)
就算是你由上切點循航跡往下,當抵[危崖]這航點你就知死!因為,危稜往上需直攀4米,好在我有留一條20尺傘帶助攀,再走,就似在劍龍背脊上爬行,真是刺激百分百!
[古道過山溝]這是一處雙股稜,也是總算看到腰繞山腰的古道出現,不好走,就切離古道上稜再下古道!
2902峰前的鞍部跟其後鞍都有浮築橋,太美了!古代的高速公路就是用人工疊石而成,往後有幾處山壁旁的道路也是疊石而成;走起來真有入味三分淡淡的哀愁!
我是跟著柯藝一樣走稜線,不過,我還是畫出一個顛倒的麥X勞,因為,正確的古道是等高線的腰繞!
自[營地]直到[登山口]全程是古道,算是此行重頭戲,路寬6尺,唯有在鑿石璧路段才僅3尺寬,不過,這種路況對探勘者而言,真是有如中山高速公路!
[古道登山口]處獵人遺有帆布用具,很好認,您是要去摸基點,還是續東南古道往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