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討論區

有用過懷爐的幫忙一下?


市面上有種白金懷爐
用過後大家覺得麼樣?好用媽?

所有回覆

  • 上週末至台中秀X莊買了HAKUKIN日本進口白金懷爐(NT 490),底下為相關資訊: 發熱時間最大值約24個小時(本人兩天來測試最多為10小時),發熱溫度也固定,在嚴寒地帶等寒冷的地方活動時可發揮非常威力,另外本產品並非直接燃燒,乃是藉觸煤棉之作用,使揮發性燃料產生汽熱化,只要操作正確就很安全,請消費者安心使用。 使用方法: 1.將懷爐之上蓋及火口打開,把油杯底部插入主體口內,再將專用油倒入專用油杯中,然後把油杯向前或向後轉90度,油料就會自動流入懷爐內。 2.使用火柴或打火機燒烤火口內之芯蕊觸煤棉3~5秒後(無須使觸煤棉至燃燒狀態),然後將上蓋蓋緊,懷爐隨即漸漸溫熱。 3.將懷爐放入專用袋,再置於身上任何需要取暖之位置,如:腹部、腰間和背部 ...均具有特殊效果。 注意事項: 1.勿讓本產品之金屬外殼直接觸及皮膚以免燙傷,應放入專用袋內使用最為理想。 2.夜間就寢蒙頭睡覺時,避免將本產品放入棉被中。 3.勿將本產品置於衣褲後袋,以免坐臥時壓壞。 4.初生嬰兒或過於衰老虛弱者不宜使用。 5.劣質油料不僅溫度不良且有害本產品之導火口,建議消費者絕對使用懷爐專用油。 6.一次最大注油量為兩杯專用杯,不可過度注油,也不可將由直接倒在火口上。 建議買懷爐專用油,雖較貴但沒去漬油那麼臭!(每瓶80NT,200CC)
  • 1. 個人懷爐首選,日本孔雀牌HAKUKIN,沒錯!(仿冒品很多,要小心) 2. 中油有出綠瓶的去漬油,與藍瓶、紅瓶相比,是比較沒臭味,可考慮。但相對的,綠瓶的燃燒時間似乎沒藍瓶、紅瓶的久。 3. 懷爐專用油,小弟沒用過。小弟採用去漬油是因為可和汽化爐通用。 以上個人經驗。請參考!
  • 以登山來說,比暖暖包好用 因為所帶燃料隨使用而減少 但暖暖包重量不變
  • 懷爐和暖暖包是登山裝備嗎? 我接受到的是緊急裝備(失溫時放心窩). 不然就是觀光賞雪的裝備, 以前冬夜抓鰻苗時有買一個給老爸, 怎麼都覺得是平時山下的東東. 甚至, 個人冰雪攀登都沒有這樣裝備.
  • 懷爐暖暖包是不是登山裝備? 這是見仁見智吧 有些人不怕冷不代表就不需要阿 不要以主觀思想否定別人,所以開此版的人 請依照自己需求使用 要登山知識請去閱讀登山聖經 不要被別人誤導了
  • 兄台言重了(誤導), 而讓你有否定別人的感覺深表歉意, 至於怕冷不怕冷的問題應該由穿著著手吧?! 營帳生活用用或許溫暖在心頭, 但是有更好的方法, 不過是把我接受的啟蒙, 暖暖包是雪季的緊急裝備跟大家分享一下吧了. 而你另一個有關某國產的露宿袋問題, 本也想回答, 不過”照你的說法”(照自己需求使用), 我想你也可以自己處理就好, 不用考慮別人的說法, 甚至連發問都不太用了? === 還有我的前文把懷爐和暖暖包混為一談, 不好意思, 真正雪地登山(不是賞雪的), 不清楚有百分之多少的人帶懷爐? 不過我認為身體會給我們一些訊息, 有些東西會阻礙到的. 另外, 我接受到的是失溫暖袋放心窩, 不過資料顯示, 應該是頸部、腋窩或鼠鼷部等大靜脈...特此說明. ===
  • 懷爐另一個用途, 帶2個, 或許可用來烤濕掉的鞋子. 鞋口用東西蓋住保溫. 經過一晚應該可烘乾. 鞋口不可完全密封, 還是有緩慢的燃燒作用進行. 用一杯的量可持續燃燒12小時, 再多加一點去漬油, 可達15小時以上沒問題, 但不可加太多.
  • 我的懷爐是8年前買的 冬天騎機車要用的 放褲子口袋 隔著保護套及褲袋還很熱 因下雨車多趕上班 懶得停車拿出來 差點燙傷 一次就不再用了 且只局部有效 從沒在山上用過 今年2月初上山 帶著要保溫相機電池用的 因之前經驗暖暖包不 夠力(可能沒買到好的) 剛好碰到下雪 晚上零下10度以下 在帳蓬內要拿來燙襪子 居然不夠熱 不知是放太久故障 還是氣溫太低 用鋼杯煮水當熨斗燙襪子還比較快 還好鞋內水份較多 汗水被稀釋 去漬油燃燒不全味道蓋過去 還不覺得臭 煮食都在帳蓬內 鞋子放帳內 塞衛生紙吸 溫度較高 隔天穿還好不會冷 在帳蓬內休息=> 寧可多帶一個外帳 這次遇下雪功效不錯 內帳反潮非常 輕微 只看到細微水珠不會整面潮 暖呼呼的 睡得很舒服, 預防身體被環境降溫 比用懷爐外部加熱局部體溫還重要 行進間=> 有在動應該就不太需要, 吃高熱量的 由體力加溫效果好 休息時=> 喝熱飲 山上懷爐保暖 我覺得沒吃食物的情況下 應急或許有用 我的懷爐真的只使用兩次 測試倒是多了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