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景色優美的大同大禮與砂卡礑步道(O形路線)-太魯閣步道之旅

活動日期
2008/11/22 - 2008/11/22
所屬團體
樂樂登山隊
困難度
0

brownlee(小李)

2008/11/25


景色優美的大同大禮與砂卡礑步道(O形路線)-太魯閣步道之旅
日期:97.11.22
成員:樂樂登山隊等14人
嚮導:王永春、林永賢
記錄:小李
長官邀約至福壽山採認養的蜜頻果,於是安排二天二夜的「太魯閣步道與福壽山採果之旅」,前一晚夜宿花蓮,第一天(97.11.22)行程:
花蓮(早餐)->中橫公路->太魯閣(大同大禮步道、砂卡礑與白楊等步道)->中橫公路->梨山->福壽山農場(晚餐、住宿)
A行程【14人】:大同大禮步道,全長10.6公里、約需6-7小時。
B行程【9人】:早上走白楊步道,中午於太魯閣的藍藍餐廳用餐,下午則走砂卡礑步道。
行程簡介:
08:20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先觀賞簡介,眺望丹錐山。
09:10出發,禮同步道口高94公尺,至大禮部落約3.7K;太管處後方的木棧道取左行。
09:13叉路,左下流籠站,取直泥土路行,步道之字上繞。
09:18叉路,左為陡上的捷徑,仍循步道直行。
09:21叉路,取左「天梯」行,陡峭的生態階梯步道,一路陡上,難怪號稱天梯。
09:28觀景平台1,俯瞰遊客中心、中橫、立霧溪等;遠眺丹錐、白髮、三角錐等山。
09:33續行,依舊為陡峭的階梯路。
09:38觀景平台2,俯瞰入海口的平原、台地上的太魯閣部落與中橫等。
09:52觀景平台3,高392m,稍候隊友;眺望錐麓斷崖等。
09:58續行,步道轉為平緩。
09:59三叉路,右為得卡倫步道出蘇花公路1.2K,回太魯閣台地1.3K;取左往大禮部落1.7K,「天梯」結束,泥土步道之字上繞。
10:09叉路,左為捷徑接09:18叉路(往太魯閣台地1184m),取直往大禮部落1320m;前方稍歇,沿途有水管,嚮導解說用途為流籠的重力。
10:17續行,步道之字上繞,行來並不覺得辛苦。
10:45步道稍歇,等候隊友。
11:00續行,步道轉為平緩,接近林道前有片蛇木林。
11:13接泥土路,回蘇花公路2688m、太魯閣台地2788m;續行往大禮部落212m。
11:16雨量計,前有數部農用小卡車。
11:21叉路,高822m,接砂卡噹林道,林道右往大同部落、立霧山;叉路取左下,泥土路往流籠站。
11:26流籠站,有工寮,右下往同禮部落506m;左下方為流籠頭,俯瞰太平洋、花蓮市、亞泥的礦區;眺望新城山。
11:34續行往同禮部落,進入平台地,尚有數戶原住民於此耕作。
11:41大禮派出所舊址,有大禮部落解說。
11:43叉路,左側有房舍,右往同禮古道97m;取左下往大禮教堂。
11:46大禮教堂,高723m,大空地有涼棚,前方民宅有水源;於此午餐,感謝嚮導們煮午餐,餐後泡茶、咖啡;俯瞰砂卡噹溪谷,眺望大同部落,三角錐、立霧、千里眼等山則於雲霧當中。
12:57續行,民宅花木扶疏;前接回同禮古道,平緩的山腰步道,有數座鐵橋。
13:16叉路,右往大同1.6K,回大禮1.3K;回頭眺望大禮部落,上方有一航空導航板;續行往三間屋1.8K,步道路況佳。
13:45叉路,右往大同1.7K,回大禮2.4K;續行往三間屋0.7K,步道轉為陡下。
13:53大石壁。
14:08三間屋,高206m,接砂卡噹步道;右側有民宅、有禁止進入標示,左出步道口4.5K。
14:13取左砂卡噹步道回,遊客眾多。
14:26台電攔沙壩,建於日據時代;步道沿著山壁開鑿,砂卡噹碧綠的深潭、摺曲的大理石,景色宜人;前行遇到B行程的隊友。
14:45觀景平台1,上方有引水發電的輸水管。
14:51五間屋,有廢棄派出所。
14:59觀景平台2,右有步道下溪畔的平台地。
15:18砂卡噹步道口,高91m,位於橋頭,左為砂卡噹隧道;取右過橋。
15:22停車場,中巴於此等候。
15:30車行,送嚮導們回遊客中心。
15:35出發,循中橫往福壽山農場。
◎景點簡介【資料摘自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
*大同大禮步道:
大同大禮步道入口有兩處,一處位於蘇花公路台電輸水管交會處,可沿水管拾階上爬。
在遊客中心旁的一條瘦稜線上方,有一如門框的水泥構造物,那是聯絡台地和大同、大禮的流籠接駁站的第一流籠頭,偶爾可見流籠運送日常物品、肥料及農產品。得卡倫步道和大同大禮步道的交會點,可鳥瞰下方的遊客中心、錦文橋、牌坊等閣口景致,更遠是立霧溪出海口。
繼續沿著陡直攀升的山徑,上爬到第二流籠頭,更可鳥瞰到花蓮平原、砂卡礑溪谷和挺拔壁立的三角錐山。
登山步道大多穿行於林木蓊鬱的低海拔闊葉森林;部落附近則是當地居民所種植的桂竹林。此外,還可見到種植蔬果的田野風情,沿途鳥鳴不絕,不時還可遇到樹上活動的松鼠和台灣獼猴
◎全長10.6公里,約需6-7小時。
*砂卡礑步道(原神秘谷步道):
通過太魯閣閣口砂卡礑隧道,經過鐵橋沿砂卡礑溪山壁步道北行,沿途景色蒼鬱美麗,碧綠溪水與大理石所產生的摺皺,相互輝映,由於景色宜人,故稱之【神秘谷】。清澈無波的溪水、幽深寂靜的氣氛,別有一番靈秀之美;此行程有三個重要據點:檢查哨、攔沙壩、三間屋。沙卡礑溪沿岸動植物資源豐富,適合進行親子戶外教學的活動。
◎全程約4.5公里,往返需兩個半小時;到第一觀景台單程約需30分鐘。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