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山裡的故事

五星級的登山步道 谷關七雄之馬崙山


炎炎夏日,找不到清涼舒適可以躲避炙熱嬌陽的郊山步道,而假日裡不爬山又感到腳癢難耐,混身不自在,只好往高海拔的山區移動。

上週去了一趟「東卯山」,感覺風和日麗,涼風送爽,鳥鳴啁啾不絕於途,就是盛夏來此登山,也是清爽宜人舒服極了。聽說「馬崙山」是谷關七雄最優美的一條登山步道,也是一處絕佳的避暑聖地,因此成為我再次拜訪谷關七雄的最佳選擇。

「馬崙山」位於台中縣和平鄉,是雪山山脈白姑大山向西延伸的山頭,標高2305公尺,僅次於標高2366公尺的老大「八仙山」,名列谷關七雄的老二。近年來林務局將登山步道重新整修,除了有豐富的伐木歷史遺跡外,沿途建有三座涼亭、一處觀景平台,全程鋪設枕木、石階等,且標示清楚,部分舊有山徑順稜而行,又重新闢建平緩的山腰路,沿途林相優美、生態豐富、景觀自然原始,可稱得上是五星級的登山步道。

遠征馬崙山必須開車深入中橫公路,經過溫泉之鄉谷關,繼續上行穿越谷關隧道,於通車終點前36.2K處右轉進入台電員工訓練中心旁水泥產道,循著「巴卡自然風咖啡」的路標指示前行約3公里,直抵產道盡頭的「巴卡農場」。

登山步道位於農場旁,入口處立有「佳保台新山線步道」導覽圖,說明馬崙山林業歷史:「『佳保台新山線步道』傳說是當年國軍為先總統蔣公視察『新山林場』動員12,000人,花了2、3個月開闢出來的。步道全長7公里,總步行時間約7小時,爬升高度1255公尺。登山路徑寬大好走,之字型上登,沿途高大松樹清涼有勁,滿地松針落葉及微風吹動松濤一路相伴,加上沿途隨季節開放的森氏杜鵑及台灣厚距花,走來賞心悅目。」

看過導覽圖之後隨即轉入山徑,前800公尺為寬大平緩的廢棄林道,林道兩旁都是高大挺直的柳杉及樟楠濶葉樹,林蔭遮天蔽日,走來涼爽無比。林道終點為一三叉路口,立有往馬崙山6.2K的木樁指示牌。左轉山徑初始尚稱平緩,之字型緩步上升,但為時不久,過了1 K之後山徑急轉直上,石塊堆疊而成的階梯陡坡一路爬升,走得氣喘噓噓,行約一小時後抵2.3K處的觀景平台。從觀景台向前展望,可以看到從白姑大山奔流而下的十文溪,在八仙山林場附近注入大甲溪。

2K以後的路段皆是之字形上升,全程都在柳杉及二葉松的綠樹遮蔭之下,山徑為松針杉葉鋪地,鬆軟富有彈性,走來舒服無比。涼風吹拂,清爽宜人,坡度時陡時緩,在抵達4K的第一涼亭之前,都在柳杉、松樹混生的森林中穿梭,雙腳踩著松針地毯,呼吸著飽含芬多精的新鮮空氣,讓人感到神采飛揚,精神奐發,爬山多年來從未有過的愉悅感覺,只在此時此刻全然湧現。

路過4.5K「燒炭窯」,陡峭的枕木階梯緊接而來,開始連續拾級陡登,正是考驗腿力的時候。隨著山徑高度迅速抬升,呼吸變得更為急促,讓人汗如雨下、疲累不已。

爬過460階枕木好漢坡之後,抵達5K處的第二涼亭。涼亭周邊寬廣平坦,感覺好像是到了一處巨大的平台地區,有木樁標示往八仙新山30M。拾級而上來到「新山國小遺址」,這裡有一大片的林場遺跡,是日據時代八仙山林場的「八仙新山工作站」,建物已遭拆除,目前還可見到廁所、洗手台、建築物地基等,很難想像在六、七十年前這裡曾經是人聲鼎沸的繁榮聚落。

林務局在國小遺址上設立一堵木墻屏風,墻上貼有四面解說圖像,清楚的向遊客介紹:在日據時期屬八仙山林場範圍,當時於佳保台架有運材索道直達新山,再以森林鐵路與索道接馬崙線、十文溪線、馬崙上線、十文溪上線等,集運木材的蹦蹦車深入白姑大山南側。日本林場當局計畫將新山建設成進步新穎、生活便利、景色優美,有如世外桃源的高山社區。然而光復伐木結束後,索道及森林鐵路便遭拆除,徒留遺跡供山友緬懷當年輝煌的伐木歷史。

在第二涼亭裡遇到一群來自豐原的山友,聊天得知他們對馬崙山情有獨鍾,許多人已爬過6、7次仍然樂此不疲,馬崙山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

休息午餐之後繼續上路。由第二涼亭到第三涼亭之間是全程最好走的路段,步道平整寬廣舖滿松針落葉地毯,沿著山腰迂迴,幾乎沒有什麼坡度,短時間即可輕鬆抵達6.7K的第三涼亭。

從第三涼亭至山頂的距離剩下不到300公尺,可是還必須爬升120公尺,坡度是全程最陡峭的。稍事歇息後,我們缷下所有裝備只帶相機上山,因為山徑很陡,路程很短,没有必要拖累自己。手腳並用攀爬三段陡峭的枕木階梯,15分鐘之後上抵馬崙山。

馬崙山標高2305公尺,山頂腹地不大,四週長滿林木,視野被遮蔽大半,展望不佳,但依稀可以遠眺大雪山林道上的鳶嘴、捎來等山,然而遠眺山景本來就不是馬崙山的優勢,美麗的森林景觀才是它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馬崙山登山步道整修完善,步道舖面除原有的岩石及土壤外,階梯亦均採用現場石塊、廢棄枕木、風倒木等取材自然的方式施做,座椅、指示牌及避雨亭都以木材建造,配合森林自然生態,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是國內少見的優質登山步道,值得大力推薦。

雖然馬崙山是谷關七雄中最優美的一條步道,但因路途遙遠落差極大,走來仍然頗有難度,來回一趟約需七至八個小時,屬於健腳路線,體力不佳者還必須量力而為。

我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chiahuang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