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北一段 四日探勘

活動日期
2009/8/21 - 2009/8/24
所屬團體
小僂僂CLUB
困難度
0

北一段 四日探勘

一、活動日期:
2009/0821→0824

二、活動成員:
獨行

三、交通:
轎車:中山高==>國道五號==>台7甲45.5k思源啞口

四、攀登山岳 :
1.多加屯山H 2795m,非百岳。
2.審馬陣山H 3141m,三等三角點,百岳No.84。
3.南湖北山H 3536m,三等三角點,百岳No.21。
4.南湖北峰H 3592M,無基點。
5.南湖大山東峰H 3632m,不銹鋼基點,百岳No.14。
6.南湖東南峰H3480m,不銹鋼基點,非百岳。
7.馬比杉山H 3211m,三等三角點,百岳No.72。
8.南湖大山H 3742m,一等三角點,百岳No.8。
9.南湖大山南峰H 3475m,無基點,百岳No.25。
10.巴巴山H 3449m,三等三角點,百岳No.31。
11.中央尖山H 3705m,三等三角點,百岳No.11。

五、預定行程
8/20 D0 桃園-南山(車宿)
8/21 D1 思源啞口→ 6.8K登山口→ 多加屯山 → 木杆鞍部→ 雲稜山莊 → 審馬陣山→ 審馬陣山屋→五岩峰 →南湖山屋
8/22 D2 南湖山屋→ 主東叉路→ 南湖東峰 → 陶塞峰 →馬比杉山→ 大濁水南溪谷→ 主東叉路→南湖大山 → 來回南峰 →巴巴山廢山屋紮營
8/23 D3 巴巴山→ 中央尖溪山屋→中央尖山→ 中央尖溪山屋
8/24 D4 中央尖溪山屋→南湖溪山屋→木杆鞍部→ 多加屯山 → 松風嶺 → 6.7K登山口 →思源啞口

六、實際行程紀錄

1.定左右邊皆以行進方向來描述。
2.GPS 座標為 TWD67 系統。

前言
端午節光哥帶隊逆走北一段五天,一干人等被操的哇哇叫,有位山友"胖虎"中央尖+群峰四天走完,漏掉馬比杉山,我覺得很可惜,如果要檢山頭,勢必再去一次,大概也要三四天,閒聊之中明哥說,以我的實力四天可以起來,阿龍也說可以,光哥說可以是可以,可是每天都很累,夥伴都認為我可以,當然就想挑戰看看,阿龍說要走四天,一定要逆走,回家研究上河地圖的時間,覺得逆走根本不行,攻下中央尖,再從中央尖溪山屋拉到南湖山屋時間根本不夠,後來登山補給站有篇四天的紀錄,知道第二天的匝營點,分析紀錄的時間,覺得有把握,計劃四天行程,在天氣許可走四天,準備兩天備用天.

D0 8月20日 天氣:晴
1730-1940 準時下班,吃飯洗澡
1940-2310 開車一高接五號國道到經羅東抵達南山加油站
2310 車上蓋睡袋睡覺

D1 8月21日 天氣:晴
0500-0545 起床吃早餐,開車到登山口附近停車
0545-0635 登山口整裝後,過鐵柵欄踢710林道到3K,先過溪,遇見廢棄怪手接到林道,沿路芒草很多,不是很平坦
0635-0645 休息
0645-0715 續行抵達4.8K勝光叉路口
0715-0745 休息五分鐘,續行抵達6.8K登山口,沿路有幾處坍方,有些是這次颱風過後的新崩塌
0745-0835 續行陡上之字坡抵達8K松風嶺,地勢平坦,松針鋪地,可紮營旁邊有兩個帆布水池
0835-0850 8.5K多加屯山前中繼站鋁質避難小屋,約可住6人,旁邊有帆布水池
0850-0900 休息,中繼站附近電話可通,往前一點為水利三角點,可遠眺看大霸
0900-0925 續行9.3K左切箭竹林到加屯森林三角點(H2795M),三角點無展望,四周都是箭竹
0925-1000 續行抵達11.1K木杆鞍部
1000-1010
1000-1025 小休五分鐘續行抵達11.7K雲稜山莊,山莊內有50個床位,設有廚房及設椅子,旁邊有蓄水桶,為五星級山屋,但是沒設置廁所,比較麻煩
1025-1105 午餐
1105-1205 續行抵達林中平坦處休息(13.3K)
1205-1235 續行抵達拉繩區
1235-1315 續行抵達 15.8K審馬陣登山口,從雲稜山莊上來,一路陡上,過後15.3K審馬陣草原後,才比較輕鬆
1315-1325 輕裝來回審馬陣後休息
1325-1350 續行抵達 審馬陣山屋,天氣太熱,體力有點不足,行動水又快喝完了,到三叉路後,先到山屋休息,山屋有兩間,大的約8人,小的約5人,設有蓄水桶,往前也有黑水塘
1350-1425 休息,煮黑糖水,補充體力水分,行動水補足1升
1425-1525 續行抵達南湖北山登山口,從山屋後方的小路切上稜線接上步道,接上步道後一路平緩好走
1525-1530 抵達南湖北山,有個石頭刻著 "蘭陽溪源頭",南湖北山附近很多金毛杜鵑,現在葉子呈現金褐色,五月來一定很漂亮
1530-1540 返回南湖北山登山口
1540-1550 雲霧慢慢起來續行抵達五岩峰拉繩路段,有很多鋼釘跟繩索,蠻安全的
1550-1605 抵達五岩峰最高處,兩旁雲氣升起,烈日照射下,左邊出現觀音圈
1605-1630 續行抵達南湖北峰,
1630-1650 圈谷風景不錯,天氣許可在北峰上休息,打電話,底下的山莊,清楚可見,欣賞風景順便研究一下明天的路線
1650-1710 延碎石坡下切抵達南湖山莊,南湖山莊,分上下二層,有40個床位及廚房,山屋附近還有很多營地可以匝營。水源位於山屋旁約小溪溝。
1710-1840 整理裝備,拍照
1840-2000 晚餐,晚餐完研究明天要走的路線跟紀錄後睡覺

今天天氣不錯,感覺最難的一段是雲稜山莊上到審馬陣草原,一路陡上,再加上太陽曬,走到沒力,沒行動水,以為沒辦法到圈谷,還好到審馬陣山屋休息,補充體力,才可以到南湖山莊,如果天氣不好可能在審馬陣山屋就紮營了,難得山莊只有一個人,感覺寂寞,平常應該都有人.

D2 8月22日 天氣:晴時多雲 午後陣雨
0300-0405起床,吃早餐
0405-0450 整裝背4升水+1升行動水,往南湖大山方向出發抵達主東叉路,天黑只能看路跡跟GPS抓方向定位,偶而找布條
0450-0500 主東叉路休息,研究路線
0500-0520 換輕裝,重裝包好,取左往東峰方向抵達四叉路口,左上東峰,直下馬比杉山
0520-0540 左上續行抵達南湖東峰,沿路皆頁岩,天還沒全亮,路條路跡都不清楚,只能慢慢走
0540-0550 拍照,今天的雲較多,沒看到日出,不過陽光灑下,還是很美
0550-0635 續行抵達陶塞峰下,東峰下後進入森林,出森林後,高大的陶塞峰豎立在眼前,突然被震住,壓迫感極大,單眼相機剛剛好塞進去而已
0635-0645 取右下,抵達陶塞峰叉路
0645-0700 三叉路取左陡上,抵達陶塞峰(3450M),無三角點,有路條,但不是很多,要自己抓方向陡上,往山頂的路上幾為斜板岩,上有冰蝕痕
0700-0715 休息拍照,自己自拍,花了不少時間調拍照角度
0715-0805 續行抵達南湖東南峰(不銹鋼基點),抵達東南峰前都是奇形巨石,遠處一看,宛如石門,等待我進去,爬上東南峰,四周展望真好
0805-0840 看看紀錄,必須趕時間,趕快趕路抵達三叉路(馬1.7K)
0840-0850 到樹下陰涼處休息,天氣越來越熱,體能有點下降,趕快吃行動糧,補充水源,但是行動水不太夠,只能省點喝
0850-0940 續行抵達馬比杉山,看路標只有1.7km,缺水速度整個慢下來,硬撐到馬比杉山
0940-0945 拍照,太陽太大,趕緊下山
0945-1030 回到三叉路(馬1.7K)
1030-1105 續行取左下往和平南溪方向走抵達石洞獵寮三叉路,往下走找石洞獵寮順便看水源,結果都是伏流,沒有水源
1105-1140 續行沿溪谷走抵達陶塞廢山屋下峽谷地形活水源(295454 2694582),先發現小水池時,本來要喝了,後來想附近應該有更多水,往前走就發現活水源
1140-1150 休息,大口喝水,活水源清澈見底,呈現深綠色,喝完把山貓水壺一升裝滿
1150-1200 開始上攀抵達陶塞廢山屋,山屋只剩下幾片鋁皮,也沒空地
1200-1250 回到四叉路口
1250-1320 休息五分鐘後續行回到主東叉路
1320-1340 休息,主黑糖水補充體力,午餐也吃不下去,吃餅乾糖果補充體力
1340-1355 續行抵達主南叉路
1355-1420 下重裝續行抵達南湖大山,途中經過一處巨石區,比較危險
1420-1430 休息拍照,往中央的方向,已經起霧看不到,圈谷還是看的很清楚,看到今天走的路,有點感動,但是還是不能放鬆
1430-1445 回到主南叉路
1445-1510 續行抵達南湖池山屋遺址,屋頂倒塌,有點可惜,附近有黑水塘(南湖池),附近也很多平坦處,是不錯的匝營點
1510-1540 續行緩下抵達巨石區
1540-1605 休息五分鐘,開始右攀第一亂石區
1605-1620 第一亂石區結束,於空地小休後再左攀第二亂石區,拉繩過後抵達三叉路
1620-1630 取左上攀抵達南湖南峰
1630-1640 開始飄雨,趕快趕路抵達巴巴山廢山屋,遺址營地不大,大概可以搭三頂兩人帳,無水源,水源要從南湖山莊或是南湖池背水過來
1640-1930 到達營地馬上搭帳篷,雲氣一度散去,陽光乍現,突然想先攻下巴巴山,減輕明天的負擔,後來陽光又不見,就打消念頭,吃完晚餐研究好行程趕快睡覺

今天有點大意,行動水帶太少,以為中途有活水源可以補充,結果到陶塞峰山屋舊址下才有活水源,東南峰過後體力不足,速度越來越慢,還好行程規劃比較充裕,摸黑前到達營地,另外有GPS航跡,才可以摸黑走到主東叉路,趕在日出的時候登上東峰,今天的幾個景點都很不錯,特別是南湖東南峰不是百岳,山頭倒是很特別

D3 8月23日 天氣:晴時多雲

0400-0515 起床,拆帳篷整理裝備
0515-0540 輕裝出發抵達巴巴山,要下一個鞍部再爬過一個山頭才到
0540-0600 趕上日出拍照,展望極佳,中央尖在隔壁,遠方的聖稜線青楚可見,大小霸,穆特勒布到雪主
0600-0630 返回巴巴山廢山屋,背重裝下山
0630-0645 返回南湖南峰
0645-0655 返回中央尖南峰三叉路
0655-0710 三叉路拉繩下碎石坡,然後左上橫度到南峰下營地,營地範圍很廣搭數十頂帳篷沒問題,但是沒水源
0710-0835 陡下續行抵達中央尖溪山屋,接下來是松針步道一路陡下,林相從箭竹慢慢轉成芒草,下到溪底前的拉繩還蠻危險的,過溪後就是中央尖溪山屋
0835-0905 休息,看附近環境
0905-0910 上溯抵達中央尖溪瀑布
0910-1010 續行到一大石頭邊休息,先經過兩個小高遶,第二個大高遶比較危險,接下來還有幾處高遶,行進路線忽左忽右,要看路標跟疊石,都沒有的話,就看當時的地形
0910-1040 過最後水源瀑布,左高遶拉繩,過後有新崩塌,過去沒多久就沒水源了
1040-1230 續行抵達 中央尖鞍部,在中間休息10分鐘,就慢慢推到鞍部,接下來的路經就不是很清楚,碎石坡容易滑動,走三步會退一步,到後來沒什麼體力,吃行動糧也沒什麼用
1230-1310 小休五分鐘後續行抵達中央尖,先腰繞箭竹草坡再拉繩而上
1310-1320 休息拍照,剛好附近雲氣起來,遠方的聖稜線看不清楚,只能看看旁邊的死亡稜線
1320-1340 回中央尖鞍部
1340-1420 最後水源,回程就可以看到很多路跡,後來覺得太麻煩,抓直線下反玵比較快
1420-1430 休息喝水,灌了快兩升的水
1430-1620 回到中央尖溪山屋,看天氣好而且溪邊都可紮營,決定往前推到香菇寮
1620-1640 下溯抵達長高遶地形,左上高遶花蠻長的時間
1640-1755 抵達上切點叉路營地,高遶後還是下溯,還是忽左忽右,過一森林後抵達上切點營地,本來要要找香菇寮,看到叉路營地蠻平坦的,水又在旁邊,天又快暗了,決定紮營
1755-2130 晚餐,水就在旁邊,擦澡順便用溪水冰敷雙腳

今天陡下中央尖山屋又上下中央尖,腳的有點痛,不過天氣好,過溪比較沒危險,許多紀錄都沒提到路況,其實就是溯溪,自己判斷過溪位置,本來想住香菇寮營地,但是天快黑了,拉到叉路營地也不錯,明天要出去了,晚上泡茶泡的很晚,補充體內的水分

D4 8月24日 天氣:晴時多雲

0430-0530 起床,拆帳篷整理裝備
0530-0600 判斷路線錯誤下溯後,發現都沒疊石根布條,比對GPS航跡後發現錯誤,返回營地,返回時過溪失足跌入水裡,全身濕,單眼相機掛掉,眼鏡掉了,登山杖一枝彎掉,右膝蓋撞傷,彎曲會痛,真是慘
0600-0610 休息研究路線,有上切指示牌,沒看清楚,腳痛,吃止痛藥(NAPROXEN 500g)20分鐘後減緩疼痛
0610-0705 陡上續行抵達一平台H2579 (290290 2694213),先經過一平台再經過一個溪溝然後就一直往上,路好走,兩旁是芒草植披
0705-0840 續行抵達南湖溪山屋,一路都是松針步道,好走,過2712高地後,才輕鬆下坡
0840-0905 休息,煮茶,研究紀錄,看到溪的對面是一片新崩壁,心想難不成是要往上爬,比對航跡,才知道要先往下才上切
0905-0910 過溪抵達木杆鞍部指示牌,眼鏡掉了看只是牌指上,就往上爬發現不隊返回指示牌,才發現溪的下方有拉繩
0910-0930 沿溪上溯抵達分叉溪取右,沿路有綁繩及布條,有幾處新崩塌地形,要繞過倒木,因為沒眼鏡都緩慢前進,怕錯失布條
0930-1025 分叉溪取右,過後就一直沿溪上溯抵達木杆鞍部
1025-1035 休息
1035-1210 8.5K多加屯山前避難小屋
1210-1300 陡下到6.8K登山口
1300-1425 3.3K水源處休息
1425-1450 肚子胃酸過多,有點痛,煮味全鮮湯
1450-1530 抵達思源埡口停車場
1530-1730 返程到員山吃魚丸米粉,沒有眼鏡,開車還是很小心
1730-1800 先到7-11買舒跑,緩和胃痛,再到員山農會對面吳家吃米粉,農會附近比較好停車,吃完回家

本來今天是最輕鬆的,無奈走錯路徑,跌倒全身溼透,相機也壞了,眼鏡遺失,膝蓋撞傷,有打算在留一晚,後來止痛藥吃下去後,覺得可以走,就趁天氣好趕快出來,這次獨行已經是一個挑戰了,再加上壓縮行程,北一段封山狀態,行走時精神都緊繃,能平安算老天有幫忙,才能順利完成行程

七、活動檢討及注意事項

1.這次計畫利用夏季日照時間長,每天多走,壓縮行程,配合好天氣,才有辦法走四天的行程.
2.這次還好有帶GPS,利用預先輸入的航跡找路,圈谷摸黑及中央尖溪走錯,都靠GPS來判斷.
3.登山安全地一條,不要獨行,要獨行要有基本體能,獨處能力,帶GPS輔助定位,獨行要每一件事都要判斷正確,一有失誤就有安全疑慮.
4.攻中央尖算是溯源,最好準備溯溪鞋,過溪前換鞋穿短褲,過溪時直接下水找穩定的石頭過去,不要想穿雨鞋跳來跳去過溪不沾濕
5.過溪避免在深潭旁橫度,不小心滑倒,就全身濕
6.上中央尖屬於溯溪路線,眼鏡要綁防失線
7.登山安全第一條,不要獨行,獨行要有死亡覺悟,一切的判斷都靠自己,不能有任何的失誤,出了狀況也沒人可以幫忙,這次仰賴GPS做了幾次判斷校正,沒有GPS就一定迷失
8.南湖東南峰雖然不是百岳,但是上面奇石壯麗,至高點有如石門歡迎,如果體能許可,一定要走東南稜這條稜線
9.連續三天午餐都吃不下,有兩各因素,一個太操,一個太熱,夏天行動糧應該準備多一點,黑糖要多帶
11.止痛藥(NAPROXEN 500g),可以舒緩很多疼痛,吃下去後20分鐘後疼痛就會減緩,12小時吃一次,藥劑師說這各要很安全,孕婦都可以吃
12.GPS在溪谷及天空看不見藍天,會失去訊號,早上一開始衛星收尋定位要花比較多時間
13. 這次沒有看到香菇寮遺址,紀錄上說可搭三、四十人的平坦地,如果是大隊人馬,在下溯抵達叉路前有片林地,可在林中步道上紮營,平坦地很多,離水邊又近,GPS座標 290714 2692998 跟290448 2693151 之間的路徑上
14.北一段有排七天,六天,五天,一般安排六天,體力好,天氣許可才可以挑戰四天,否則容易發生意外,天氣佔 50%成功率,逆走的好處是可以避免中央尖溪溪水太大,天氣不佳或夏季以逆走行程比較安全,適合的季節是 5-6月梅雨過後, 10-11月 颱風過後

五天逆走行程(參考)
D1 思源啞口→6.8K登山口→多加屯山→木杆鞍部→南湖溪山屋→中央尖溪山屋(操)
D2 中央尖溪山屋→中央尖山(輕裝來回)→中央尖溪山屋
D3 中央尖溪山屋→南峰→巴巴山(輕裝來回)→南湖主峰→南湖山屋
D4 南湖山屋→南湖東峰 →陶塞峰 →馬比杉山→ 大濁水南溪谷→南湖山屋
D5 南湖山屋 →五岩峰 →審馬陣山屋→木杆鞍部→多加屯山→6.8K登山口→思源啞口

五天正走行程(參考)
D1 思源啞口→6.8K登山口→多加屯山→木杆鞍部→審馬陣山屋
D2 審馬陣山屋→五岩峰 →南湖山屋→南湖東峰 →陶塞峰 →馬比杉山→ 大濁水南溪谷→南湖山屋(操)
D3 南湖山屋→南湖大山 → 南峰 →巴巴山→ 中央尖溪山屋
D4 中央尖溪山屋→中央尖山(輕裝來回)→中央尖溪山屋
D5 中央尖山屋→南湖溪山屋→木杆鞍部→ 多加屯山 → 松風嶺 →6.8K登山口 →思源啞口

八、參考連結

1.活動寫真
http://picasaweb.google.com/agwo081602
2.北一段航跡圖更新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28569
3.路況請參考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29464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寶貴的資訊 曾有跑者+資深山友 北一段三日 但是只到東峰沒到馬比杉山 您的行程更是完整 文中提到的香菇寮遺址附近 可能是指離開中央尖溪處的營地(右上坡叉路之下游) 或許被溪水沖毀? 另外上坡後過此松林坡 在支流前的香菇寮遺址也有水源 又比較安靜應該更好 (獨行住溪水潺潺聲處比較不好) 眼鏡帶眼鏡行可以免費拿 不過個人是自己作,休息時可以垂放, 概念取自20年前的美國眼鏡帶樣式 但更輕量化 參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29342 之 http://www.keepon.com.tw/UploadFile/Article/2009/8/%7B18C18820-C2D6-4F9B-AA4C-0734DC336D00%7D.jpg 約4克 可調整鬆緊(長度) 只要找軟管和彈力繩(鞋帶可) 再用不要的夾克或運動褲繩扣 即可完成(連車縫都可以省了,保留一下讓大家發揮創意.) 不過也不是每次都帶(看狀況) 今年五月中旬走中央尖,是可以不用鞋或腳碰到水, 去程換膠鞋,大概只要涉溪一次,不過穿膠鞋反而會去踩水, 回程選路徑鞋子也沒碰水,但避免碰水可能發生意外, 不得不慎,在"南湖記事"一書中曾提到因為涉中央尖溪, 為保護相機而發生的死亡山難,資料上說水並不深. 登山是有風險的活動! (頭盔似乎更符合安全準備,CT的約16xx,Patzl普及型約23xx,重量300多) 阿國整理的GPS資料很寶貴 每個人的體驗都是自己的,不可否認獨行時發生狀況真的要有靠自己的打算, 體驗了非常狀態(壓縮)的獨行,相信收穫一定很多,甚至是對生命與自然的體認, 但該作的準備就必須更充份了, GPS部份個人比較建議還是透過觀察的方式, 甚至走錯路發生狀況不太對時仍先不採用,這樣更能成長. (個人想法.) ps.文中的座標290714 2692998後方多出2之筆誤.
  • 阿國 太厲害了吧 四天全部走完超硬的 紀錄也超詳細又完整的 週日的雪白山你可背多些 眼鏡要綁行進帶繩別掉了
  • TO:Muni 兄 還真厲害 座標290714 2692998後方多出2 都找出來 北一段四日我是參考-週六登山隊的紀錄 北一段四日行,名山俊巒盡遨遊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9863 他們四個人的速度比我快,我是運氣比較好,都遇到好天氣 而且有走過的的GPS 航跡輔助,才可以順利走完,詳細的寫下時間,山友如果體力夠好,當然也可以按照我的紀錄來走 這次沒有刻意輕量化,光背包大概18KG,雖然有能力露宿,但是還是帶帳篷,備用糧也剩下很多, 這次是第二次獨行縱走,第一次天氣不好,那時候還不會用GPS,安全起見,所以所以就撤退,這次也靠GPS才沒有走錯路,獨行我也是訓練很多次,慢慢累積經驗,算是蠻難的,想獨行的山友,一定要多累積經驗,沒走過的路線獨行,難度更高,花點錢買GPS是值得的,因為看地形都沒辦法判斷出所在位置,就只能靠GPS 另外就是自己膝蓋撞傷吃的止痛藥,帶了一年多,這次總算用到,效果還不錯,登山高,幾種藥是必備的 (感冒藥,胃藥,高山症,止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