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嘉義竹崎的卫石及標石(二):科底、下甕、頂甕、鹽菜甕等

活動日期
2025/8/4 - 2025/8/5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1
類型
» »

changdapeng(7777)

上午 06:24


嘉義竹崎的卫石及標石(二):科底、下甕、頂甕、鹽菜甕

 

科底207534.2603474卫石,找不到

由竹崎台3277.6K及嘉1200K的岔路口,沿嘉120線往灣丘及松腳的方向走,走約4.7K到嘉1204.7K遇左岔路往科底及頂甕,左轉向東北方走約1.1K到科底真武廟遇左岔路,左轉順主線向西北方走,走約120公尺遇四岔路時,找地方停車。右轉沿右岔路往民宅群落的方向走,向東北方走約100公尺遇左岔路往9號民宅不取,直行沿主線向東北方走約30公尺到1號民宅的南側,不要左斜上沿主線往1號民宅的方向走,而是要直行進入果園,沿南側的崖邊向東偏南走,走約20公尺到水泥蓄水槽處(蓄水槽建在下方的小台階地上,頂部的水泥面和果園齊平),即科底的卫石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在下方小台階地上另有一棵大樹,在大樹北側約5公尺的崖邊,即點位的位置,可供參考。

 

科底西207393.2603405找不到基石

原路回到四岔路口,沿稜線的岔路向西南方直行,緩上走約40公尺到稜線道路的最高點,但此處找不到任何基石。

 

科底西北207162.2603592找不到498標石

原路回到四岔路口,左轉順主線向西北方走,走約300公尺於鐵路平交道前遇左岔路時,找地方停車。左轉沿有鐵鍊阻擋的左岔路向西南方走,走約60公尺到路底工寮。由工寮西側向西北方走,走約60公尺到開墾區西側的崖邊附近,即科底西北的498標石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

 

科底西北207175.2603625卫石,找不到

498標石處向北偏東方緩上,走約35公尺到東西向稜線的北側崖邊,此處另有一科底西北的卫石,但也找不到(上次來也找不到)。請參考之前的記錄。

 

下甕南207205.2603646卫石,但找不到

原路回到鐵路平交道前的左岔路口,左轉沿主線過平交道,向北走約70公尺遇右側31民宅及左後側下坡的石階步道時,找地方停車。由石階步道及道路的交角,向東南方走約10公尺可到小平台上(小平台在道路的西側,且比道路低),在小平台西南側的崖邊或崖下,即下甕南的卫石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上次前來也找不到)。請參考之前的記錄。

 

下甕西南207122.2603790找不到514標石

原路回到鐵路平交道前的左岔路口,左轉繼續沿主線往頂甕的方向走,向北方上坡走約100公尺遇有鐵柵門的左岔路時,找地方停車。左轉沿左岔路向西北方走,走約80公尺遇左岔路,左轉沿左岔路向西北方緩下,走約100公尺到路底,右轉向西南方緩下走約7公尺到即將陡下處的崖邊(即鐵路東北側的崖上),即下甕西南的514標石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附圖上的路線是貼著鐵路走,此路線不理想易出狀況,建議走文章上的路線。

 

下甕207333.2603890找不到513標石

原路回到有鐵柵門的左岔路口,左轉繼續沿主線向東北方上山,走約250公尺遇丁字路(此為由科底來的主要道路),左轉沿主要道路往頂甕的方向上山,向西北方走約100公尺遇右岔路往26號民宅時,找地方停車。在岔路口的西南側有石階梯往西邊的南北向稜線,左轉沿石階梯向南緩上,走約40公尺到稜線上的緩坡處,此處有一鐵皮的蓄水桶,在蓄水桶的附近,即下甕的513標石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

 

下甕207392.2603977卫石

原路回到石階梯的右岔路口,左轉繼續沿主線往頂甕的方向走,向西北上山走約40公尺遇右岔路往24號民宅,找地方停車。由民宅前通過,向東北轉東走,走約90公尺到果園的東側崖邊,遇陡下坡的石階梯,沿石階梯走約3-4階,在大石頭的南側下方,石階梯的北側,即可見到下甕的卫石。詳情請參考之前的記錄。

 

下甕北207374.2604084卫石,找不到

原路回到往24號民宅的右岔路口,右轉繼續沿主線往頂甕的方向走,向北走約160公尺到大左轉彎處,找地方停車。在大左轉彎的內緣,離三邊的道路各約8公尺處,即下甕北的卫石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請參考之前的記錄。

 

下甕西北207266.2604007卫石,找不到

由下甕北繼續沿主線往頂甕的方向走,之字形上山,走約350公尺到大右轉彎處,找地方停車。在道路的南側路肩或道路上,即下甕西北的卫石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請參考之前的記錄。

 

頂甕東南207381.2604221找不到496標石

由下甕西北繼續沿主線往頂甕的方向走,走約250公尺到大左轉彎處,找地方停車。左轉向大左轉彎內緣的稜線陡上,走約10公尺到稜線大樹的北側,離三邊的道路各約10公尺處,即頂甕東南的496標石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

 

頂甕南207245.2604191造林人水泥柱

由頂甕東南繼續沿主線往頂甕的方向走,走約400公尺到道路的左彎處,此時在道路的東側有一面反光鏡,反光鏡北側是南北向的瘦小支稜,在此附近找地方停車。由反光鏡北側的陡峭下坡瘦稜,右轉沿瘦稜向東陡下,走約3-4公尺到稜線橫躺的大樹幹西側,即可見到頂甕南的造林人水泥柱。水泥柱躲在雜草中,要不是有熱心的朱姓農民帶路及幫忙,以我的能力絕對找不到。水泥柱上的字跡只有【人】比較明顯,【林】字比較不明顯,【造】字是靠痕跡猜想的,所以不一定是造林人,不過依照以前的經驗,是造林人水泥柱的機率比較大。水泥柱非常靠近危崖,有崩落的可能,所以拍照時要特別小心。

 

木屐寮東207082.2604106找不到512標石

由頂甕南的造林人水泥柱處,繼續沿主線往頂甕的方向走,走約270公尺到右轉彎處,找地方停車。在道路的西南側路肩或道路上,即木屐寮東的512標石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標石。

 

木屐寮東北206980.2604186石丁大石頭

由頂甕南繼續沿主線往頂甕的方向走,走約100公尺到大右轉彎處,找地方停車。在道路西側有科底339的電線桿,由電線桿北側沿不明顯小徑向西偏北方走,小徑入口處有一張公告紙。沿東西向稜線的南側小徑走,不久接陡下坡的石階梯,此段路要特別小心,因為南側就是懸崖。走約40公尺到大石頭處接上主稜線的肩稜,繼續沿肩稜向西走約7-8公尺,在肩稜即將陡下接竹林處,稜線上有一塊大石頭,大石頭上刻有【石丁】兩個字,每個字約10公分大小,非常明顯,這就是木屐寮東北的石丁天然石。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刻石丁的石頭,雖然常聽老人家說石丁,但從未見到過,這和之前見到的大界字天然石一樣,非常稀有,值得一訪。

 

木屐寮東北206960.2604203山字水泥柱(540標石)

由石丁大石頭處順竹林東側的石階梯向北陡下,走約7-8公尺到稜線的北側,再左彎沿竹林北側的石階梯順稜向西陡下,走約4-5公尺到石階梯的終點,終點的北側是一大片廢棄的檳榔園。終點的西側有一條橫向的塑膠小水管,直行向西跨越離地約60公分的小水管,沿竹林和廢棄檳榔園之間的不明顯小徑順稜陡下,向西偏北走約25公尺到廢棄檳榔園西緣的稍緩坡處,此處有一橫倒的竹子斜靠在檳榔樹上,向西南方走約3-4公尺到竹林和廢棄檳榔園的交界處,在幾株芋頭的附近,即可見到木屐寮東北的山字水泥柱,這是資料上的540標石。此點易被芋頭的葉子蓋住,加上位置有些奇怪,不是在竹林中的主稜線上,而是在偏北側的交界線上,有些難找。

 

頂甕東207629.2604442卫石,只剩半截

原路回到大右轉彎有左岔小徑的停車處,左轉繼續沿主線往頂甕的方向走,走約250公尺遇右斜行岔路,右斜行向東北方走約150公尺,左側有最後的9號民宅,在此附近找地方停車。整裝後繼續沿產道向東北方轉東方走,沿途倒木及落石阻道,可能要一段時間才能搶通。走約350公尺遇一條小溪溝(不是之前約60公尺的較大小溪),小溪溝在道路即將右彎下坡轉向南的地方。由小溪溝再往前約30公尺處的道路被倒木完全阻斷,加上路面積水,通過困難,因此由小溪溝南邊自行找路向東南方陡上,走約20公尺到東西向稜線北側的凹谷,然後左轉沿凹谷中不明顯的小徑向東北方順稜陡上,走約40公尺可到達產道的路底,然後沿稜線上的開墾地向東北方陡上,經第一坡崁上的台階,走約25公尺到第二坡崁上的台階,在靠小溪的崖邊有一簡易無遮的廢棄廁所,在其南側約50公分的大芋頭旁,有一截約40公分的斷頭石柱,石柱橫躺在地上,根據其位置及石柱大小和材質,這截石柱可能是頂甕東的卫石,但斷頭石柱上看不出有【卫】字的刻痕。

若是道路上的倒木及落石清理完畢,可以由小溪過後約50公尺的左岔路左轉,上坡走約90公尺遇左岔路再左轉,上坡走約80公尺到路底停車,就不用走稜線上的歹路。

 

頂甕南福安宮207186.2604319卫石,找不到

原路回到右斜行的岔路口,右轉繼續沿主線往頂甕的方向走,走約50公尺遇左側的福安宮時,找地方停車。頂甕南福安宮的卫石就在建築物的附近,但附近都找不到。請參考之前的記錄。

 

頂甕207242.2604426卫石

由福安宮繼續沿主線往頂甕的方向走,走約120公尺遇右側有小空地時,找地方停車。在小空地北側的坡崁下方有小台階地,在小台階地的電線桿旁,即可見到頂甕的卫石。請參考之前的記錄。

 

頂甕西207082.2604449山字水泥柱(511標石),倒地

由頂甕繼續沿主線往鹽菜甕的方向走,走約30公尺遇左後上岔路,左後轉之字形向西走約50公尺遇左後上岔路,建議在此找地方停車。左後轉沿產道之字形上山,走約130公尺遇右後岔路不取,直行向西南方走約70公尺遇右岔路,在岔路口西方約10公尺的稍低處,也就是在稜線北側的兩個大石頭中間,在北側較大有蔓草覆蓋的石頭下方,有一枝橫躺的水泥柱,此乃頂甕西的山字水泥柱,也就是資料上的511標石。此點剛來訪時沒用心找,沒有找到,當找完頂甕西北的山字水泥柱後,由熱心的朱姓農民帶領下才找到的,實在沒有想到它就躺在我定位處的旁邊,躲在石頭之間很不顯眼,真是不認真。

 

頂甕西北207103.2604545山字水泥柱(554標石)

由右岔路口沿稜線東側的右岔路向東北方走(要直接沿稜線向北走也可以,但路況較差),走約100公尺到路底遇到地主的朱姓農民,在其帶領下向西陡上,走約50公尺到738山頭,在山頭西側接近崖邊的稍低處,即可見到頂甕西北的山字水泥柱,也就是資料上的554標石。標石離東北側的綠色鐵皮小工寮約5-6公尺,但易被雜草遮住,加上有些傾斜及位置稍微怪異,不是很好找,此次要不是靠熱心的地主將它找出來,我可能會找不到。請不要在山頭南側的兩棵大枯樹附近找。

 

頂甕東北207390.2604554山字水泥柱(495標石),倒地

原路回到左後岔路口,左轉繼續沿主線往鹽菜甕的方向走,走約200公尺到路即將左彎平緩處,道路東側的南北向稜線上有一棵大樹,找地方停車。自行找路向東側路肩高約1公尺的稜線上走,向東南方走約3-4公尺可見一座2 m X 3 m的四方形水泥蓄水凹槽(蓄水凹槽離道路約2-3公尺,在路肩稍微探頭就可以看到),在蓄水凹槽北面的水泥邊框上,即可見到一枝橫躺的水泥柱,水泥柱和邊框平行且在其上方,此乃頂甕東北的山字水泥柱,也就是資料上的495標石。

 

鹽菜甕西北207681.2604577找不到494標石

由頂甕東北繼續沿主線往鹽菜甕的方向走,走約300公尺遇直行的右岔路往鹽菜甕,右直行向東南方走約50公尺到小溪的西側,有南北向不明顯的稜線,在道路上或道路的南側,即鹽菜甕西北的494標石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標石。

 

鹽菜甕東207985.2604401卫石

鹽菜甕西北繼續沿往鹽菜甕的道路走,向東南方走約100公尺到路北側小工寮前遇小空地,找地方停車。繼續沿路況稍差的道路走,向南走約60公尺到許寓大門前遇右岔下坡的廢棄路不取,左轉進入許寓的大門,沿崖邊的水泥路面向東走,經無人居住的三合院後,走約50公尺到戶外的廁所處,再沿廁所北側的小徑向東轉東北方走,

沿崖邊緩上走約70公尺到過小溪處,過小溪後自行找比較明顯的小徑向東南方走,走約170公尺會遇到比較明顯的南北向稜線(中途會經一條南北向的小水管),然後在稜線上找(如果能看到一條白色東西向的小水管,請沿此小水管走比較容易到達卫䂖的位置)。在一棵橫躺的檳榔樹北側,兩三顆大石頭南側的稜線上,

即可見到露土很高的卫䂖,這是鹽菜甕東的卫石。

 

鹽菜甕山東南207590.2604720卫石,只剩一小截

原路回到往鹽菜甕的岔路口,右轉沿主線順往阿拔泉山的指標走,向西北方走約150公尺遇右後上岔路,找地方停車。右後轉向東北方上山,走約60公尺到即將左轉彎處,會遇到南北向的小支稜,右轉沿小支稜西側的石階梯陡下,但此石階梯接近道路的上段已經被土石所淹沒,所以要稍微退後約5公尺,由比較好走的地方向東往小支稜的方向走,走約5-6公尺到小支稜西側的石階梯處,在石階梯東側的稜線上,有一塊平坦的大石頭,在大石頭上有一截長約25公分,寬約12公分的石柱,石柱橫躺在大石頭上,根據其位置及石柱大小和材質,這截石柱可能是頂甕東的卫石,但斷頭的石柱上看不出有【卫】字的刻痕。

 

鹽菜甕北207749.2604648卫石,找不到

原路回到右後上的岔路口,右轉沿主線順往阿拔泉山的指標走,向西走約300公尺遇左直行岔路往阿拔泉山不取,右轉繼續沿主線走,向東北方轉東走約450公尺遇右下岔路時,找地方停車。右轉向南轉東南方緩下,走約150公尺遇小溪,過小溪再向東南方緩下走約15公尺,有南北向的不明顯稜線,在道路南側約3公尺的稜線上,即鹽菜甕北的卫石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

 

鹽菜甕東北207893.2604604卫石,找不到

原路回到右下的岔路口,右轉沿主線繼續上山,向東北方走約150公尺到大左轉彎處,找地方停車。此處目前有一棵橫躺在道路上的大樹,不過大樹已經被鋸開,不妨礙行車。由路右的車擋水泥矮牆缺口處進入,沿半廢棄的檳榔園走,自行找路向東南方緩下,走約140公尺到小溪處,在小溪西側南北向稜線的緩坡處,即鹽菜甕東北的卫石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

 

鹽菜甕山東207558.2604924卫石

原路回到大左轉彎處,右轉繼續沿主線繼續上山,向西北方走約300公尺到大右轉彎處遇直行的水泥路時,找地方停車。由岔路口自行找路向西北方陡上,從有【德霖】兩個紅色大字的大型白鐵蓄水桶西側走,走約40公尺到開墾地的東西向稜線上,在稜線上不明顯小徑的南側,可見到橫躺的石柱,即鹽菜甕山東的卫石。卫石易被雜草遮住,有些難找。石柱躺的位置很難描述,是在緩坡的稜線上即將稍微陡下處,但不在北側的崖邊,而在離崖邊還有4-5公尺的檳榔園中,由北側算來的第二排東西向檳榔樹,在第二排的兩棵檳榔樹之間,就可以見到在稜線上的卫石了。其北側約5公尺的崖邊有竹叢,而向西偏南方沿稜緩下走約20公尺,在稜線的南側稍低處,有一圓形的水泥蓄水槽,兩者可供參考。

 

鹽菜甕山最高點207359.2604870找不到基石

由鹽菜甕山東的卫石處,沿稜線向西偏南方走(也可沿水泥路向西緩下,於左彎處再沿不明顯小徑向西走),緩下走約150公尺到小鞍部的亂石區,然後右轉向北走到稜線的北側,然後馬上左轉繼續沿稜線的北側向西偏南方走(主要是要避開稜線上的阻擋物),緩上走約80公尺到鹽菜甕山最高點的819山頭,但此處找不到任何基石。

 

鹽菜甕山207329.2604872山字水泥柱(550標石)

由鹽菜甕山最高點的819山頭繼續沿稜向西偏南方走,緩下走約25公尺到肩稜即將陡下處,即可見到鹽菜甕山的山字水泥柱,這是資料上的550標石。此點16年前曾經來訪過,此次順道再遊。

 

下甕東南207420.2603905卫石,此為移轉後座標

原路回到下甕往26號民宅的右岔路口(即513標石的石階梯岔路口),繼續沿往科底的主要道路下山,之字形走約250公尺遇二條左岔路往民宅時,找地方停車(第二條岔路口的南側路肩,有水泥的小空地可供暫停)。取第二條左岔路往27號民宅,由岔路口向東走約8公尺,在路的北側有電線桿,移位後的卫石被小李等山友重立在電線桿旁,此為下甕東南的卫石,離民宅的建築物約20公尺。此卫石是幾天前小李他們在27號民宅問路時,由民宅的中老年婦人那裡得到的,此次前來是問其原始的位置在那裡,中老年婦人告知其本來在27號民宅東方約35-40公尺的果園中,在靠近鐵路上方的崖邊,卫石原位置的座標約207481.2603899。但在幾年前卫石由果園邊崩落到下方的鐵路邊,但因這顆卫石原本就是她家果園的界石,因此中老年婦人就到鐵路邊將它拿回家安置。小李將它命名為下甕南,但依照地圖上的位置,還是取名下甕東南比較正確。此卫石在原圖上是沒有標示的,不知是漏掉還是其他原因,因為別的地方也有同樣的情形,這點非常值得探討。

 

下甕東南207489.2603837找不到497標石

原路回到往27號民宅的左岔路口,左轉繼續沿主要道路下山,往科底的方向走,向東南方走約50公尺遇右岔路往民宅時,找地方停車。在岔路口的東側有一面反光鏡,反光鏡南側有鐵皮屋頂的工寮,由工寮南側自行找路向東進入果園樹林區,經291號屋舍的南側,走約30公尺到寬稜的果園中,然後右轉沿寬稜東側的崖邊向南走,走約30公尺到即將陡下處,即下甕東南的497標石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

 

科底北207550.2603647卫石,找不到

原路回到往民宅的右岔路口,左轉繼續沿主要道路下山,往科底的方向之字形下坡,經鐵路平交道,走約600公尺遇道路東側有高約3公尺的小土丘時(在大左轉彎前約25公尺,這是東西向的不明顯稜線上的小土丘),找地方停車。。左轉自行找路往路東的小土丘稜線走,沿小土丘的南側向東走(不要上小土丘),緩下走約10公尺到小土丘東側的稍低肩稜,在即將陡下的崖邊附近,即科底北的卫石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可能崩落了。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