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2/7/29
6/29~7/02 四天三夜的馬祖, 其中的前兩夜是很悠哉地在東莒渡過. 先說說這邊的交通與住宿.
交通:到要東莒, 就是在馬祖南竿的福澳港搭往莒光的交通船, 航線每個月都有調整:
單數月份是走 福澳港 (南竿) → 青帆港 (西莒) → 猛澳港 (東莒) → 福澳港 (南竿) ;
雙數月份是走 福澳港 (南竿) → 猛澳港 (東莒) → 青帆港 (西莒) → 福澳港 (南竿) .
在福澳港的發船時間是 0700、1100、1430,
約 50min 後到青帆或猛澳港, 又約 20min 後抵莒光鄉的另一港再返程回福澳港.
我們因為是六月底到東莒、七月初離開, 所以就只在南竿福澳港與東莒猛澳港之間往返, 沒有經過西莒島.
到了東莒, 會有廂型車接送民宿與猛澳港之間, 另外民宿也提供機車出租, 在逛島時的機動性增加不少.
住宿:此行住在「百合民宿」, 位於大坪村聚落區北緣的脊線旁, 居高臨下, 視野甚佳.
我們所待的二樓南側的套房, 可能還是村子裡夜景最漂亮的地方.
外觀像石厝、內造為木構的二樓樓房, 住起來還蠻舒服的.
而三天兩夜的停留, 其實還蠻奢侈的.
三年前的年初來東莒也只 晃約兩個小時 而已 (然後就匆匆搭船走了),
當時意猶未盡, 這次就可以盡興走逛了, 大致有
兩次日出: 分別在東洋山步道與東犬山步道, 就風景而言也是島上最值得走的兩條長步道;
兩片長灘: 猛澳沙灘、福正沙灘;
兩座舊聚落: 北福正、南大埔;
兩處個人覺得很值得一訪的舊據點: 213 觀測所、六洞據點 (六洞是軍方對於 60 的唸法);
兩條林蔭散步徑: 60戰備步道、魚路古道, 除了步道本身, 步道盡頭也各有驚喜 (分別是六洞據點與大埔聚落);
兩個國定古蹟: 東犬燈塔、大埔石刻;
以及住了兩晚的民宿二樓, 有著可能是大坪最美的夜景,
再加上趁著退潮時到訪的犀牛嶼、幾條短短的可從公路下到海邊的步道, 就是這次的東莒之行.
後面大概交待其中的 東洋山步道、魚路古道、與東犬山步道 等的部份.
◎ 此行在東莒的總行跡圖, 底圖摘自 Google Earth .
東洋山步道 2012/06/30
東洋山步道, 登山口在遊客中心東南方半山腰的停車場旁,
完整走上一圈的 步程/時程 約為 1.5km/45min (高程約為 30M ↗ 70M ↘ 40M ↘ 30M), 步程約有一半是走在
海崖上方的山脊, 除了海闊天空, 也有著動人的海灣、海蝕洞等風光. 簡要的時程高程如下:
5:14 從半山腰上的停車場登山口出發 (高約 30M) .
此後步道上遇岔路就取左, 遇路盡就原路折返, 可以很完整地把步道走一圈.
5:20~5:26 到東北端的步道最高點 (高約 70M) , 有一舊碉堡並被整理為觀景台.
之後大致沿著崖頂脊線上的步道南行, 景色絕佳.
5:36~5:39 爬上步道中段的山頭 (高約 50M, 大致是此步道的次高山頭) .
因地形危險步道僅經過西側的地勢較緩處. 另在山頂可俯看到東方透著光的海蝕洞.
5:46~5:49 來到步道西南端的圓形觀景台 (高約 40M)
5:59 回到停車場登山口 (高約 30M) . (回程大多走在山腰路上)
◎ 此行在東洋山步道等的行跡地圖. 底圖摘自 Google Earth . 東莒島東岸的岩岸風光相當的別緻壯麗,
圖中兩處標示「海蝕洞」的地方, 皆可從其西側隔著海灣給他「看穿」, 都是很值得一看的地景.
◎ AM5:14, 從東洋山的登山口起登. 其實前一天 (6/29) 就有先騎車來此張望, 但覺得還是今天一早來爬最好.
此行在東洋山步道只要遇岔路就取左, 遇路盡就折返, 如此可以這很完整的把這步道走上一圈.
◎ AM5:20, 登頂. 真是美麗的日出.
◎ AM5:36, 在小山頭頂俯看下方的海灣. 隔灣的海蝕洞在朝陽的照映下可以輕易的「看穿」她.
◎ AM5:46, 來到圓形平台. 在前面六洞據點下方的「離島」, 棲息著不少燕鷗.
◎ 在圓形平台西望. 若要打個比方的話, 前景可說是東莒版的「清水斷崖」與「蘇花公路」. (由三張相片拼成)
◎ AM5:59, 回到停車場登山口. 東洋山步道的行程在此告一段落.
◎ 另外加映隔天從西邊看過來的東洋山步道. 可注意那透光的海蝕洞, 就在步道西南端的圓形平台下方.
魚路古道 2012/06/30
魚路古道, 是當年從大埔挑魚到大坪的捷徑.
計從靠近大坪村的古道北口 (高約 50M) 往南緩降到大埔的白馬尊王廟旁 (高約 30M),
單趟的步程長約 530m、時程約 18min . 與上頂路 (大坪-大埔間的車道) 的最高點高約 70M 相較,
算是有省下一些爬坡.
◎ 在大埔聚落、魚路古道等的行跡地圖. 底圖摘自 Google Earth . 注意圖中的 北方是朝向圖左 的方向.
此行在走魚路古道時, 是從圖左 (北) 的古道北口進入, 往右 (南) 走到白馬尊王廟旁的古道南口然後折返,
途中在花架附近再另走步階爬到上頂路的步階口.
◎ AM9:11, 進入古道往南行, 這邊距離大坪村只約 100 公尺遠, 就在此圖可右下通往發電廠的岔路口旁.
◎ 路口有著魚路古道的介紹.
◎ 魚路古道上的風景.
◎ 一路上的解說牌上, 大概都有這幅「東莒社區發展協會」所作的地圖, 但多已模糊不清, 這還是其中最清楚的一面了.
◎ 經過「後門小溪」, 水流潺潺. 而右邊是這條古道上已經出現多次的解說牌之一, 上面的白色小方塊就是多已模糊不清的地圖.
◎ AM9:29, 來到魚路古道的南口, 白馬尊王廟旁. 這樣子走過來的速度算是慢的了.
◎ 原路返程, 在途中花架的地方有岔路往上, 就跟著往上走. 等接到「上頂路」, 就再順著走回古道北口取車.
東犬山步道 2012/07/01
東犬山 (又稱頂山) 高 120M (有些地方記為 119M) , 是東莒島 (舊名東犬島) 的最高峰, 此步道 (又稱頂山步道)
由東北側的公路起一路石階, 走到山頂觀景台的步程時程約為 320m/15min (高程約為 70M ↗ 120M ) ,
景緻遼闊, 但沿途幾無遮蔭, 宜晨昏到訪.
◎ 在百合民宿的陽台俯看大坪村. 前方即東犬山.
大坪之名其實是由大坪村行政區中「大埔」、「熾坪」兩大聚落的名字各取一字而來.
此地本是「熾坪」聚落, 但因為地址都是叫「大坪村 xx 號」, 而如今整個大坪村也幾乎只剩這裡還有居民,
為了方便在文中的其它地方就直接稱此地為大坪村或大坪聚落.
◎ 入夜, 月光下的大坪村與東犬山. 這邊比較特殊的, 是那隔著海的遠方, 屬於另一個世界的燈火.
◎ 此行在東犬山、猛澳港等的行跡地圖, 底圖摘自 Google Earth .
◎ 7/01 AM5:17, 由東犬山東北側的登山口起登. 這邊海拔約 70M, 距高 120M 的山頂僅約 50M 落差.
◎ 這天馬祖的日出時間其實是 AM7:12, 沿著步道往上走一些, 就可回看到已昇的旭日.
◎ AM5:25, 來到中途平台 (高約 95M), 回看是更大範圍的大坪村與東犬燈塔等.
◎ 承前圖, 拉近中間的部份並加註. 因為從東犬燈塔、213 觀測所、魚路古道口、以及所住的百合民宿,
都曾看著東犬山, 這裡也標出從東犬山看到的他們.
◎ AM5:28, 岔路口 (高約 100M), 直行的部份草長得很高, 取左上直接往山頂.
◎ 仰望, 山頂的觀景平台在望.
◎ 到平台還剩下一層樓的高度. (由兩張相片拼成)
◎ AM5:32, 上到東犬山山頂的觀景平台了 (高約 120M) .
◎ 走到平台邊緣, 往右回看大坪村、東犬燈塔的方向.
◎ 往前則可看到猛澳港與西莒島.
◎ 而東犬山的最高處, 其實還在旁邊的這個突起處.
◎ 站在東犬山最高處的突起上, 往東犬燈塔的方向看.
◎ 再回到觀景平台, 仍是往大坪村、東犬燈塔的方向看, 但畫面拉近, 可更清楚地看到福正港、213 觀測所等.
◎ 承前圖, 放大其中大坪村的部份,
其中加一個紅點的地方, 便是住了兩晚的百合民宿, 在該處可以與東犬山的山頂對望的.
◎ 下山, 再次路過中途平台, 往右 (東) 找到較適合俯看大埔聚落的地方.
◎ 承前圖, 加上一些標註, 都是這兩天才走過的地方, 感覺很親切.
◎ 在中途平台上往下山的方向看, 一隊阿兵哥剛好路過.
◎ 攝於告別東莒時的船上, 東犬山即圖右島上最高的地方.
更詳盡的東莒相關記事, 可見於敝人的部落格文章:
馬祖行 - 東莒 之 東犬燈塔、福正聚落、犀牛嶼 等 (2012/06)
馬祖行 - 東莒 之 大埔聚落、魚路古道 等 (2012/06)
馬祖行 - 東莒 之 東洋山步道、六洞據點 等 (2012/06)
馬祖行 - 東莒 之 到離、東犬山、以及總結 等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