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4/4/8
2012年貢嘎山全線完美穿越9天行
緣起:
第一次看到貢嘎山的經典照片時(如圖一),就被它的意境所折服,暗自下定決心這輩子一定要走一次。2011年在大姑娘山頂上遠望貢嘎山金字塔山形,鶴立於一排五、六千公尺群山之上,就確定2012年要來走貢嘎山全線完美穿越這條路線,2012/06/02~10(9天)時間已訂且假已請好,直到出發前一周都買不到直飛成都的機票,只有香港轉機的冷門時段,到達成都已半夜,自己想單人請嚮導帶路的計畫,恐怕時間不夠,緊急於大陸深圳的戶外旅遊網看到時間、計畫和我一模一樣的行程(而且是專車,而我是搭公車跟麵包車),趕緊網路線上諮詢,服務人員即時回覆我的問題,僅2天就敲定,出發前5天買機票、匯訂金,出發前3天和領隊連絡相關事宜,總算挽回瀕臨破局的行程,並和大陸隊友一起體驗有趣且收穫滿行囊之旅。
簡介:
貢嘎山(Minya Konka)坐落在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在橫斷山系的大雪山中段,位於大渡河與雅礱江之間。藏語“貢”是冰雪之意,“嘎”為白色,意為“白色冰山”。山體南北長約6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其主峰海拔7556 m,地處北緯29.35.44,東經101.52.44,在四川省康定、瀘定、石棉、九龍四縣之間。貢嘎山海拔7556 m,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稱為“蜀山之王”。山區高峰林立,冰堅雪深,險阻重重,是中國海洋性山地冰川十分發育的高山之一,在登山運動和科學研究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座極受登山及徒步愛好者青睞的名山。 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選美中國特輯裡,入選為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排名第二,第一是南加巴瓦)。
貢嘎山風景區以貢嘎山為中心,由海螺溝、木格錯、五須海、貢嘎南坡等景區組成,面積l萬平方公里。貢嘎主峰周圍林立著145座海拔五六千米的冰峰,形成了群峰簇擁、雪山相接的宏偉景象。貢嘎山景區內有10多個高原湖泊,著名的有木格錯、五須海、人中海、巴旺海等,有的在冰川腳下,有的在森林環抱之中,湖水清澈透明,保持著原始、秀麗的自然風貌。景區內垂直帶譜十分明顯,植被完整,生態環境原始,植物區系複雜,已查明的植物有4880種。屬國家一、二、三類保護的動物有20多種。景區內溫泉點有數十處,水溫介於40攝氏度至80攝氏度之間,有的達到90多度,著名的有康定二道橋溫泉和海螺溝溫泉游泳池。景區內還有跑馬山,有貢嘎寺、塔公寺等藏傳佛教寺廟,有藏族、彝族等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貢嘎山周圍著名山峰有:中山峰海拔6886 m、愛德嘉峰6618 m、勒多曼因6112 m,、嘉子峰6540 m、小貢嘎6027 m、日烏且溝6376 m、田海子山6070 m等。
貢嘎山周邊的山地裡每年都有數千人徒步旅行。雪山、冰川、溫泉、河谷和湖泊被一條條交通線聯繫起來,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規劃適合於自己的徒步旅行。從某種意義上說,以徒步的方式,更能體會自然本身的質樸和美妙,也更能貼近當地人的現實生活,感受獨特的藏族文化。大多數徒步者更多選擇貢嘎北線老榆林穿越或貢嘎西南坡穿越,兩條路線風景各有千秋,很難取捨。而本次徒步路線,將這兩條線路最精華的部分結合起來,集中了貢嘎山地區的大部分景觀,因此被我們稱為“貢嘎山全線完美穿越”。 註:穿越就是越嶺之意。
上述的簡介幾乎是大陸各大戶外俱樂部在招攬遊客都會用上的說明,而“貢嘎山全線完美穿越”這詞,也不曉得是那個俱樂部先將貢嘎山穿越的兩條線路中最精華部分結合起來而取名的,但這早已成為貢嘎山穿越的代名詞,只要上網搜尋“貢嘎山全線完美穿越”,大陸網站上各俱樂部的活動計畫及圖片讓人看得目不暇給,雖然海拔高但坡度平緩很適合剛入門親近雪山的健行路線,可想而知這條路線受瘋迷的程度。
尤其是裝備都可以由馬運送,只揹小背包帶著相機輕鬆行,再不行還可花錢騎馬,旁有馬伕照料著,只是騎一次馬就得付5~6天騎馬費(那匹馬就是您專用的,100元人民幣/天),所以開始健行時就要考慮清楚。
一般費用: 2780元人民幣(5月~8月,每家俱樂部行程及收費大致相當,但內容有些差異,請比較清楚)。
旺季費用(9月~11月中最適合的季節) 2980元人民幣,大陸黃金週(10月1日前後) 3180~3280元人民幣。
優惠情形∶提前一個月匯款報名確定者,每人優惠80元人民幣。四人以上團體報名者,贈送一次接機服務。
6人以上團體報名者,可根據要求制定路線及日程。
我所參加的俱樂部收費2780元+100元(租帳篷)+50元(拖拉機車資),總計繳交2930元人民幣。
連同機票等相關費用,總花費新台幣25000元,真是物超所值輕鬆愉快之旅。
個人裝備:大背包、小背包、帳篷、睡袋(極限-15度)、睡墊、羽絨服、防水外套、防水褲、登山鞋、抓絨衣、抓絨褲、抓絨手套、帽子、頭燈、登山杖、太陽鏡、個人特殊藥品、水壺、個人日常用品、防曬霜、照相機、個人爐頭、綁腿。
氣候方面:貢嘎山該區屬溫帶高原氣候,立體氣候變化較大,每年6-10月為雨季,11月至翌年5月為旱季。年降水量800-900毫米,多集中在7、8、9三月。夏季雲量大,日溫差也大,在海拔5000米的山上,白天在陽光的照射下氣溫可達0℃,而一到晚上氣溫則常下降至-10℃以下。旱季裡天氣晴朗,比同緯度其他地區還要溫和,一年裡氣溫最高的是7月份。登山活動多選擇在旱季和雨季交替期。
行程記錄:
D1(6/2):14:50 桃園 機場 --16:40香港機場21:10--23:40成都双流國際機場00:10--0030成都市酒店
18:00前要入住俱樂部統一安排的商務酒店,並與領隊、隊員見面,開行前會,因為我比較晚到,領隊等我到12點半,並解說有辦保險及隊員12名加上領隊嚮導各1名全隊共14位等事宜,繳交參加費用2780元人民幣(當然會扣除已交訂金的部分),另外我有租帳篷租金100元人民幣(後來才知道帳篷、睡袋、睡墊是一套租金100元人民幣),早知道也把帳篷也帶來(我只帶睡袋及睡墊),就不用多花100元人民幣,隨後領隊拿給我一大包個人份5天的早餐(配菜)、午餐及行動糧,裡面有著各式各樣的零食,讓人看了真是操儍眼,心想這包我大概吃10天也吃不完,隨後拿著房間鑰匙進房洗澡睡覺,房間還不錯,2張單人床,隊友已睡著,躺在床上很快睡著。明天有趣的神奇之旅才要開始呢!
餐食:晚餐香港機場、宵夜機上餐。
住宿:成都市區,酒店2人標準間。
D2(6/3):成都-137km-雅安-110km-二郎山-28km-瀘定-75km-康定-10km-老榆林-8km-水電站-3km-格西草原
早上6:30在成都市酒店集合07:00出發,搭乘中巴(17座)經成雅高速公路抵達雅安,車上大家自我介绍,大部分隊員工作地點在深圳,來自台灣的我自然成為隊友好奇的對象,還有年紀最大的竟然是我,也成為領隊特别關照的人,車再沿秀美青衣江直至巍巍二郎山,中途10:50-1150在天全燕子魚庒午餐2桌(10菜1湯)後,13:00穿越中國大陸最長的公路隧道二郎山隧道後,遇修路等待1小時後放行,經歷陰陽兩重天後抵達大渡河(川西最大最深峽谷),經瀘定橋,15:00抵情歌故鄉康定古城,於康定補給、逛街後16:30出發,17:30抵水電站登山口與馬隊嚮導3名會合,確認10匹馬(6匹運裝備,4匹可租隊員)。並將裝備全部上馬,18:00隊員則輕裝進山,19:00到達今天的大草壩營地,。
餐飲:早餐自理、天全午餐、格西草原營地晚餐
住宿:格西草原營地露營
需時:成都-康定行車約6.5小時、康定-老榆林-水電站行車約1小時、徒步約1小時
海拔:成都540m、康定2600m、水電站3450m、格西草原3580m
D3(6/4):格西草原-8km-兩岔河-5km-下日烏且-4km-上日烏且
早上7點起床,拍攝營地晨光,07:30早餐,8點半我隊先出發,昨天只走1小時適應高度就休息,行程排的不錯,而今天才是考驗開始,沿途欣賞滿山遍野的野花,大約徒步3.5小時後抵達兩岔河,兩岔河右邊是通往盤盤山口,我們選擇走左邊翻越日烏且埡口的路,由此走到上日烏且大約4個小時,15:50抵達紮營處,韓國隊的馬幫先抵達,其隊員還在很後面,今天的沿途可欣賞巍峨的海拔6070 m的田海子雪山、6027 m的小貢嘎等山峰,十分壯觀。
通常會發生高原反應的人,今天(晚)症狀就會顯現出來,途中遇大陸一支8人隊伍(昨天在上日烏且營地紮營),因高原反應今天全部撤退,也就是說過了今晚沒有高原反應問題的話,也就代表這趟行程大概沒問題,而領隊每天晚上都會測量並記錄食指的血紅素,身體中血紅素不足代表缺氧。
本日海拔上升至4350 m,路程約19公里,徒步大約7.5小時。
餐飲:營地早餐、兩岔河路餐、上日烏且營地晚餐
住宿:上日烏且營地露營
需時:格西草原-兩岔河約3.5小時、兩岔河-下日烏且約1.5小時、下日烏且-上日烏且約2.5小時
海拔:格西草原3580m、兩岔河3780m、上日烏且4350m
D4(6/5):上日烏且-6km-日烏且埡口-12km-莫溪溝尾營地(勒多漫因BC)-6 km -冬季牧場營地
本隊一名年輕隊員因高原反應選擇撤退,由一位馬伕陪他騎馬下山,所以僅剩2馬伕照顧9匹馬,全隊13名,早餐後9點多拔營出發,開始翻越日烏且埡口。一路上可以欣賞到小貢嘎、嘉子峰以及日烏且冰川風光。啞口海拔約4950米,需要一定體力和耐力去完成,體力不支者可在日烏且牧場僱傭馬匹騎馬上山。日烏且埡口是日烏且溝和莫溪溝的分水嶺,埡口氣象萬千,可以看到貢嘎中部和南部的群山。埡口之後就是一路下山了,比較好走。由於莫溪溝尾營地被韓國隊先佔據,我隊只好往冬季牧場營地移動,先頭隊員17:10抵達,後隊晚1個多小時到達冬季牧場,全程24km徒步約8.5小時。
餐飲:營地早餐、路餐、冬季牧場營地晚餐
住宿:冬季牧場露營
需時:上日烏且-埡口約2.5小時、埡口-莫溪溝尾營地約4.5小時、莫溪溝尾營地-冬季牧場約1.5小時
海拔:日烏且埡口約4950 m、莫溪溝營地約4100 m、冬季牧場約3850m
D5(6/6):冬季牧場營地-21km-貢嘎寺
早餐後9點出發沿莫溪溝經冬季牧場到達貢嘎寺,這一路海拔基本上是下降的,貢嘎寺海拔3750米。貢嘎寺位於貢嘎山主峰腳下,始建於公元十三世紀,由第一代貢嘎活佛所建,為歷代貢嘎活佛修行閉關之地。貢嘎寺是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白教)的三大聖地之一,是藏密五大金剛之一勝樂金剛的道場。它不僅是一個著名的宗教勝地,也是貢嘎主峰的最佳拍攝地點之一,在這裡終於可以不用露營了。
餐飲:營地早餐、路餐、貢嘎寺晚餐
住宿:貢嘎寺2人房(木板床,有電,自備睡袋,無淋浴)
需時:本日徒步約6.5小時。
海拔:貢嘎寺3750 m
D6(6/7):貢嘎寺-6km-上子梅村-8km(乘車)-子梅埡口-11km(乘車)-下子梅村
早餐後10點離開貢嘎寺,先是一段下降再開始陡峭的爬升,經上子梅村,來到子梅埡口。貢嘎主峰就在身後若隱若現,到達子梅埡口,在這裡看貢嘎有絕佳的視角。那種氣勢磅礴足以震撼每個到訪者的心靈。在埡口欣賞完貢嘎夕照之後,乘車下山返回子梅村住宿。子梅村到子梅埡口往返交通為拖拉機,乘車費用另計(50元人民幣)。
餐飲:營地早餐、路餐、下子梅村藏宅晚餐
住宿:下子梅村藏宅
需時:貢嘎寺-上子梅村約2小時徒步、上子梅村-子梅啞口乘車約1小時、子梅啞口-下子梅村乘車約1.5小時
海拔:貢嘎寺3750 m、子梅埡口4550 m
D7(6/8):下子梅村-12km(乘車)-巴望海-(徒步)-界碑石-(乘車)-草科
當天早餐後08:30分二批離開下子梅村(因只有一部麵包車),下子梅村到巴望海約12km,均為比較平緩的下坡路,車行路況較差,沿途風光極好,我是第一批人員09:30在巴望海到處走走拍照2小時後,領隊與第二批人員抵達(原來車子爆胎,耽誤一些時間),第一批人員於11:30先出發,結果嚮導也騎馬和騎馬隊員先行,而我等徒步者4人,於途中唯一叉路走錯路多花2小時(沒想到路跡明顯,腳印眾多的路是錯的,正路是要右轉過溪),連第二批人員都到達終點公路出口,卻沒看見我們4人,讓其他隊員虛驚一場,我等4人於15:20抵達,稍事休息整理後, 15:40搭乘等候我們的專車沿田灣河於16:45抵達草科神龍溫泉度假村,17:00先好好泡室外溫泉(度假村買泳褲),下山後能馬上泡溫泉那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度假村裡竟然還有溫泉游泳池,18:30-19:30餐廳慶功,21:30-23:00全體再到草科街上串烤店續攤吃串烤配啤酒慶賀!
餐飲:營地早餐、路餐、草科神龍溫泉度假村餐廳晚餐慶功、草科街上串烤店續攤吃串烤配啤酒慶賀
住宿:草科當地最好賓館:神龍溫泉度假村
需時:下子梅村-巴望海乘車約1小時,巴望海-公路終點徒步約2小時,公路終點-草科乘車約1小時。
海拔:巴望海3200m、草科1500m
D8(6/9):草科-58km-石棉-196km-雅安-137km-成都
早餐後07:30離開神龍溫泉度假村,沿大渡河順流而下抵達石棉,上雅西高速公路,經漢源、滎經抵達雅安,再沿邛(崍)名(山)高速公路-成溫邛高速公路,其中有段高速公路才通車不久,讓我們得於中午1點左右返抵成都,由俱樂部訂好的餐廳的慶功,在當地人才知道的餐廳用餐,美食之都果然是不同凡響!好吃!簡單的家常菜,卻能吃出師傅的火候,飯後14:00搭俱樂部小車到辦公室休息、泡茶、並儲存每位隊員所拍照的記憶卡資料,俱樂部將會製作成光碟並寄給每位隊員,可惜我住台灣不方便寄給我,下次有機會再參加他們俱樂部辦的活動再向他們要,到此俱樂部的任務結束,完後16:30大伙再搭3台計程車至臨時訂房的7天連鎖酒店入住(因週六且臨時訂房較不容易,隊友電話連繫了附近3家7天酒店終於訂到),因我也是7天連鎖酒店的會員,還加送一瓶牛奶,讓幾位不是7天會員的大陸隊友感到訝異,哈哈這就是加入會員的好處,我對7天酒店的印象是相對便宜100多元人民幣住單人房、床很大、乾淨、10秒水就變熱且出水量大的浴室而且分店很多,。
餐飲:神龍溫泉度假村早餐、成都午餐慶功宴、大風炊元素火鍋晚餐慶功宴、成都好樂迪KTV唱歌蛋糕慶生續攤
住宿:自理(全隊12名隊員都住7天連鎖酒店)
需時:草科-成都約5.5小時
海拔:草科1500m、成都540m
D9(6/10):成都--双流國際機場--香港機場,香港市區逛逛星光大道,再搭乘香港航空--桃園機場
06:00搭計程車至成都双流機場07:30,10:25香港機場11:00,填單入境香港並搭地鐵快線至中環11:30午餐後,搭渡輪至尖沙咀碼頭再步行到星光大道走走,並至尖沙咀街上閒逛一圈,15:00搭地鐵至中環轉乘地鐵快線至香港機場,於17:40搭機在並於19:30返抵桃園機場,結束這趟物超所值的神奇之旅。
餐飲:早餐機上餐、中環午餐、晚餐機上餐
繼續貼照片……
大陸登山俱樂部的路條
繼續貼照片……
有關高原反應的問題,以下二篇大陸網站上的文章轉載如下:
高海拔並不可怕 ——給即將和打算上高原的朋友
長假將至,不少朋友計劃長足到西部、到高原體驗旅途,放飛心情。其中一些人因從未到過高海拔地區,心裡沒底,壓力很大;在過去的活動中,也曾出現因缺乏足夠的高原適應知識而引發的危險事例。
現將個人近年在高原活動的心得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對朋友們,尤其是初次涉足高原的朋友有所幫助。
需要說明的是,本探討僅針對一般的高海拔戶外活動。登山運動因更為複雜、困難、特殊,不在這裡討論。
一、什麼是高海拔
按照國際通行的海拔劃分標準:
——1500-3500米為高海拔,在這個高度,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大多數人都可以適應;
——3500-5500米為超高海拔,在這個高度,個體的差異決定能否適應;
——5500米以上為極高海拔,在這個高度,人體機能會嚴重下降,有些損害是不可逆的。沒有人能在這個高度待上一年。即使藏民和夏爾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區域。
從實際情況看,生活在低海拔的人一般在海拔2400米以下感覺基本正常,沒有明顯反應;超過2400米,如果有合理的海拔階梯和足夠的時間,還是能夠逐步適應;超過5500米後,無論花多少時間都無法完全適應。
二、什麼是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是指人到達一定海拔高度後,身體為適應因海拔高度帶來的氣壓差、含氧量少、空氣乾燥等變化,而產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應。
高原反應症狀普遍出現在超過海拔2700米以後。快速(如乘飛機)到達3000米以上時,更容易發生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一般發生在到達高海拔6-12小時後,少數在1-3天后發生,一般3-7天內恢復,情況嚴重的恢復時間可達2週以上。
高原反應較為普遍的表現有:胸悶、氣短、乾咳、頭痛、頭昏、乏力、厭食、噁心、嘔吐、嗜睡、失眠、微燒等;多數人會因缺氧而嘴唇和指甲根發紫,有的人還會因空氣乾燥而出現皮膚粗糙、嘴唇乾裂、鼻孔出血等;嚴重者會出現感覺遲鈍、情緒不寧、精神亢奮、思考力、記憶力減退、聽、視、嗅、味覺異常、產生幻覺等,也可能發生浮腫、休克或痙攣等現象。
高原反應視個體情況不同,症狀和程度會有所差異。有的只出現上述單個或少數幾個症狀,有的則多一些;有的反應敏感、強烈,有的則較輕,甚至幾乎沒有。我曾見過比較敏感的人在1700米就出現輕度高原反應,也接觸過攀登6000米級別的雪山卻高山反應很弱的人,很是感慨人與人之間差別怎會那麼大。
三、哪些因素影響高原反應
一般來說,影響高原反應的輕重程度、發病率的因素主要有:
(一)海拔高度
進入的海拔越高,高原反應越強烈,患各種高山病的概率也越大。有報導說,3500米以下的發病率佔37%-51%,3600米-5000米的發病率達50%。
(二)進入方式
進入高海拔的上升速度和幅度,直接影響到高原反應的強弱。海拔急速升高,比循序漸進的“階梯升高”反應要強,高山病患病率高。
有報導說,3日內從平原抵海拔4200米處,急性高山病發病率為83.5%;而由2261米經階梯適應在7-15天內抵4200米處時,發病率僅為52.7%。
(三)區域和季節
不同的地區,即使同樣甚至更高的海拔高度,植被茂密的地區就比植被稀少的地區反應輕些;同樣,在同一區域,空氣交換好的地方就比流通慢的地方(如山谷)強,白天比晚上好些。
從季節來說,冬季進入高海拔地區比其他季節患病率高。這是因為嚴冬時氣溫降低,大氣壓隨之降低,含氧量進一步減少;而且寒冷會刺激新陳代謝,增加人體耗氧量,並且容易並發呼吸道感染。
(四)個體素質
人對缺氧的適應性,多半依靠一種個體先天素質。涉及個體素質的因素較多,包括種族、居住地、健康狀況、性別、年齡、體態、精神狀態等。
在個體素質方面,除了種族、居住地差異,高原反應有“欺男不欺女、欺胖不欺瘦、欺高不欺矮、欺動不欺靜”之說,儘管不是絕對,從實際情況看有一定根據。究其原因,應該同個體之間紅細胞比容、需氧量和耗氧量的差異有關。
個人的精神狀態也很重要。樂觀者往往反應較輕。有的人對高原環境不了解,又聽了一些不恰當的宣傳,心理壓力過大,稍有不適,就緊張甚至恐懼,結果反應加重。
另外,有過高海拔經歷,尤其相隔時間較近的人,高原反應一般輕些。
高海拔的基本保健常識-怎麼才能克服高原反應?
川西地區以及西藏特殊的高原環境,對身體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到川西地區以及西藏旅遊之前一定要去醫院作身體檢查,在肯定自己心肺等主要臟器沒有毛病的前提下,才能啟程。以下將為大家介紹一些高原的基本保健常識。
1、不適宜到川西地區以及西藏旅行的人
心、肺、腦、肝、腎有明顯的病變,以及嚴重貧血或高血壓的病人,切勿盲目進入高原。你如果從未進過高原,那麼建議你在進入高原之前,進行嚴格的體格檢查。
患有器質性疾病、嚴重貧血或重症高血壓的遊客對高原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他們在進入高原的初期,發生急性高原病的危險性明顯高於其他人;若在高原停留時間過長,也較其他人易患各種慢性高原病。同時由於機體要適應高原環境,肝、肺、心、腎等重要臟器的代償活動增強,使這些臟器的負擔加重。一旦這些臟器出現疾患,便會使病情進一步加重。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是否能參與高原的旅行活動,建議你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並且盡量本著穩健的原則。
2、進入高原之前的準備 (1).進入高原前,可向有高原生活經歷的人諮詢注意事項,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無謂緊張。
(2).進入高原之前,禁止菸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避免過於勞累,要養精蓄銳充分休息好。適當服西洋參等,以增強機體的抗缺氧能力。如有呼吸道感染,應治癒後再進入高原。
(3).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克服和戰勝高原反應的靈丹妙藥。大量事例證明,保持豁達樂觀的情緒,樹立堅強的自信心,能夠減弱高原反應帶的身體不適。反之,憂心忡忡、思慮過度,稍有不適便高原緊張,反而會加大腦組織的耗氧量,從而使身體不適加劇,使自愈時間延長。
(4).如果你從未進過高原,在進入高原之前,一定要進行嚴格的體格檢查。嚴重貧血或高血壓病人,切勿盲目進入高原。
3、進入高原途中注意事項 (1).應盡可能預備氧氣和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藥物,如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氨茶鹼等,也需備有防治感冒的藥物、抗菌素和維生素類藥物等,以防萬一。
(2).由於高原氣候寒冷,晝夜溫差大,要注意準備足夠的禦寒衣服,以防受涼感冒。寒冷和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促發急性高原病。
(3).在進入高原的途中若出現比較嚴重的高山反應症狀,應立即處理,及時服用氨茶鹼或舌下含服硝苯吡啶20毫克。嚴重時應吸氧。若出現嚴重的胸悶、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咳粉紅色泡沫痰,或反應遲鈍、神志淡漠、甚至昏迷,除作上述處理外,應盡快到附近醫院進行搶救,或盡快轉往海拔較低的地區,以便治療恢復。
(4).由於乘車進入高原所需時間長,途中住宿條件差,體力消耗大,因此除要準備以上各種物品外,還應該準備水或飲料以及可口易消化的食物,以便及時補充機體必需的水和熱量。
4、高原反應→在西藏旅行,最應該注意的就是高原反應。
因人而異,未上高原前很難預知。身體弱者未必反應大,體魄健壯者未必無反應。每個人的反應表現形式也各不相同。一般情況下,瘦人好於胖人,女士好於男士,矮個子好於高個子,年輕者好於年老者。
從平原地區進入高原後,人體出現的調節性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脈搏(心律)頻率:平原地區正常脈搏為72次/分,初到高原時脈搏可增至80~90次/分,個別人可達100多次/分,居住一段時間後,又可恢復。
(2).呼吸:呼吸系統輕度缺氧時,首先表現呼吸加深加快,隨缺氧加重呼吸頻率也進一步加快,人們呆感到胸悶氣短。適應後,會逐漸恢復到原來水平。
(3).血壓:平原地區正常收縮壓為110~120毫米汞柱,舒張壓為0~80毫米汞柱。初進入高原後,由於血管感受器作用和體液等影響,使皮膚、腹腔臟器等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從而保證心臟冠狀動脈、腦血管內的血液供應。適應後亦會恢復正常。
(4).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對缺氧極為敏感。輕度缺氧時,整個神經系統興奮性增強,如情緒緊張、易激動等,繼而出現頭痛、頭暈、失眠、健忘等。進入較高海拔地區後,則由興奮轉入抑制過程,表現嗜睡、神志淡漠、反應遲鈍。少數嚴重者會出現意識喪失甚至昏迷,若轉入低地後會恢復正常。神經症狀的表現輕重常與本人心理狀態和精神情緒有密切關係。對高原有恐懼心理,缺乏思想準備的人,反應就多些;相反,精神愉快者反應就較少。
(5).消化系統:進入高原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腸道蠕動受到抑制,除胰腺分泌稍增加外,其餘消化食物的唾液、腸液、膽汁等分泌物較平原時減少,腸胃功能明顯減弱。因此可能出現食慾不振、腹脹、腹瀉或便秘、上腹疼痛等一系列消化系統紊亂症狀。在高原生活了一段時間後,可逐步恢復。
在高原,如果持續感覺不適就應該上醫院治療。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背著心理恐懼的包袱上高原。
5、到達高原後注意的事項
(1).剛到高原,每個人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氣短、胸悶、呼吸困難等缺氧症狀。但這並不說明你不適應高原,如果能夠正確地保護自己,2~4天後,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狀好轉或消失。
(2).如果是坐飛機上高原,一般高山反應的症狀會在12~14小時左右產生。所以,剛剛到高原的時候一定不要劇烈運力,而要立刻臥床休息。否則,一旦感覺到反應就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適應了。
(3).人們常常用唾吸氧來緩解除胸悶不適。當然,吸氧能暫時解除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但停止吸氧後症狀又會重新出現,延緩了適應高原的時間。假若你上述症狀不很嚴重的話,建議最好不要吸氧,這樣可以使你更快適應高原環境。輕微的高原反應,會不治自愈,不要動輒吸氧,以免形成依賴性。
(4).上高原後要多吃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體內保持充分的水分;晚餐不宜過飽。最好不要飲酒和吸煙。要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5).注意避免過度疲勞,飲食起居有規律。初到高原的前幾天,不要頻頻洗浴,以免受涼引起感冒。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腫的主要誘因(在缺氧狀態下不易痊癒)
(6).在高原旅行期間,旅遊活動不宜過於頻繁,身體負荷不宜過重。初到高原的時候,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也不能做體力勞動。一周後,才可逐漸增加一定的活動量。
(7).必須注意,如果進入高原後,反應的症狀愈來愈重,特別是靜息時也十分明顯,應該立即吸氧,並到醫院就診。極少出現的高原肺水腫和高原腦水腫的病人須大量吸氧,並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迅速轉送海拔低的地區。
(8).常年堅持體育鍛煉而身體素質較好者,高原反應甚微,且能很快自愈,但也不可因此大意而逞強.尤其是進入到新的海拔高度前,要有一兩天的漸進適應性鍛煉,在沒有適應和準備的情況下,不要驟然進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區,以防突發不測。
總之,無論男女老幼、體強體弱,保持健康、樂觀的心態至關重要,只要你能遵循上述幾點,就會在進藏後很快驅除高原反應的困擾,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6、高海拔皮膚保養
科學研究一致認為造成皮膚傷害和老化的最主要原因是陽光照射。川西地區以及西藏地處高原,天氣乾燥,空氣稀薄而且多塵,紫外線十分強烈,而且旅行通常十分艱苦。這樣的環境對皮膚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如果你不想在旅途中犧牲掉自己的肌膚的話,那就必須做好準備,尤其是旅行中女士。
戴帽子很有必要,但別把帽子帶得太緊,這樣腦門很容易長豆豆。
防曬霜可不能貪便宜,防曬係數大於15的為佳。塗抹防曬霜十分鐘以後再出門—化學防曬劑需塗抹一段時間與皮膚結合後,才能發揮最佳效果。旅行中難免會流汗,最好每隔一兩小時塗一次。
同時格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嘴唇。在西藏,嘴唇是很容易開裂的。一定要準備唇膏。
另外,保持心境平和是有利於保持你的皮膚的;即便條件有時候比較困難,但是還是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皮膚好的另一個偏方是:晚上睡覺前一定要洗臉,早上起床最好不要洗臉。超過10天的長時間野外活動,如果沒有良好的衛生條件,最好就不要洗臉,灰撲撲的一般對皮膚有保護作用,當然,塗一點酥油會效果更好。不怕有點髒,怕的是洗得太乾淨很容易曬脫皮的。
絕大多數去川西地區以及西藏旅行又愛美的妹妹們都怕曬黑,但搽防曬霜是遠遠不夠的,防曬霜只是防止皮膚不曬傷,而並不保證不曬黑—尤其是國外的防曬產品。很顯然,這一點和中國妹妹們的審美是有衝突的,所以有些國產品牌的產品中特有“曬不黑”的功能。仔細找找看,或許有用。使用防曬霜格外要注意的區域是面頰和耳朵。
最後還要說一句,黑與不黑是與個人的膚質有關係的,若你做足了措施還是黑了,那隻能順應潮流做一個健康的古銅美人了。
7、高海拔其他健康事項
(1).注意保暖,高原的晝夜溫差非常大,而且早、晚氣溫偏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米,溫度降低6℃,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季也必須準備外套或毛衣,在陰暗的寺院殿堂裡待時間長了也是很寒冷的。另外,保持身體的乾燥也很重要。
(2).高原強烈的陽光和紫外線會傷害你的眼睛,應準備太陽帽和墨鏡西藏有很多冰雪環境,冰雪地及水面會反射很強的太陽光,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將雙眼直接暴露在這種環境中數小時,即可造成雪盲。所以,在雪線及以上地區活動時一定要帶雪鏡,或者至少是可以濾過紫外線的好的墨鏡。雪盲會造成暫時性失明,輕微的症狀是:對光線敏感不停眨眼,眼中似有沙子,疼痛,眼睛發紅,不停的流淚。若發生雪盲,應以眼藥水清洗眼睛,到黑暗處或以眼罩蒙住眼睛用冷毛巾冰鎮,減少用眼,盡量休息。良好的休息和舒緩的環境能及時緩解雪肓的症狀,但完全恢復通常須5~7天。
(3).川西地區以及西藏各條旅遊線上,尖土大,衛生條件不好,所以不宜使用隱形眼鏡。要戴的話,不妨考慮使用用完拋棄型的鏡片,拉薩有隱形眼鏡出售,價格和內地相當。
(4).剛剛上高原的時候由於氣候乾燥,會造成部分遊客易流鼻血和嘴唇乾裂。在貢嘎機場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遊客帶著灼傷的面頰和鼻子離開拉薩。所以要帶上防曬霜、潤膚露和潤唇膏。
(5).帶一些鼻腔外用軟膏和潤喉片可緩解乾燥帶來的鼻喉不適。
(6).建議大家考慮帶著以下藥品:金施爾康、西洋參含片、阿司匹林、必理痛、牛黃解毒片、感冒靈、喉炎丸,止咳水、白花油、維他命C丸、胃藥、紗布、眼藥水及消炎藥。
(7).建議準備大小各一個小型藥盒,大的放在背囊裡,小的隨身帶。
(8).小心中暑,高原的陽光是很可怕的,尤其在夏天做長時間的戶外活動的時候。因此高原戶外旅行活動一定要備有清涼油、人丹之類的等,而且要多喝水。發現有人中暑,應盡快將其移至陰涼通風處,抬高頭肩部半躺下,脫掉外衣用水濕潤患者內衣,不停搧風並用冷毛巾擦拭患者身體使得患者的體溫降低。患者清醒時,應給他補充水分。
經驗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尤其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詳細諮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