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3/10/20
富士岳 三等三角點 6004號 2810m 花蓮縣萬榮鄉
出發前一天晚上,在家中客廳用手繪方式畫了一張[富士岳]的登頂牌;被家中女王瞧見後,女王大發雷霆:[死鬼,你又要出國啦?],喔~不~[女王,我怎敢,請妳看清楚!這是[富士岳]不是[富士山]啦~ 此行路上許許多多爬百岳的登山者,當他們在山徑上問我一個人去爬甚麼山?每當我說我只去爬一座[富士岳],這一路上碰到的百岳縱走行者都用不解的表情看著我?[富士岳]在哪?
能高安東軍山縱走連峰號稱是台灣最熱門的高山湖泊縱走路線,其中央山脈主稜脊上的[最高隆起準平原面]地型,其間散佈著大大小小不一的高山湖泊與短草箭竹坡,不過,越是美麗的山景總是潛藏著無限的危機;每年幾乎都會固定的發生多起山難在此山區;自此中央山脈主稜線往東,就是花蓮縣區域,我估計三等編號從6000號向山開始到編號6015號的中央尖山,這16座山個個都很硬!能爬個三分之一就已經很了不起;而這能高安東軍山縱走連峰百岳路線由北往南則有彥山,巴沙灣(奇萊大)山,望臺山,富士岳等四座是必須要跟能高安東軍山縱走綁在一起的。換句話講,就是如果您有志於完成白石傳說裏的山頭,那就一定要趁年輕時將這四座應該要跟[能高安東軍山縱走]一次完成,免得日後還需再多走一或二次。
富士岳又名[南崖山],搜尋網路資訊,前人多稱此山因其南面有斷崖而得名[南崖山];是不是如此也不是我要去傷腦筋的,個人僅就此行由白石山走到富士岳這一段路做一個路況報告,提供給往後有意前去者一個參考~
由白石山基點3110m往東稜脊這一路上都有明顯小徑緩下,隨著短箭竹草坡與冷杉林旁的路徑經3018峰星羅散佈的白色岩石堆後,路徑偶爾穿行冷杉林邊,咦!竟有[胖胖登山隊]的橘色路條隨風飄揚,看來頗新,心中正爽,此去又可以撿便宜,跟著走就是;路上兩旁都可見水鹿池,爛泥或灰黑褐色的水質令人搖頭,不過,當在往3082峰前樹林旁左側有一片短箭竹坡的邊界上,我發現了一池約6X3公尺寬的水池,其水質,也許是剛下過雨,我的評分只要稍過濾後還能給個95分,其水池往南有一條出水口,也就是,萬一下起大雨來,其是會排水的,嗯!就選在此做為我個人的基地營,一個人紮營的最大好處就是,只要有一小塊空地,外帳一拉就是最佳營地了~我將此營地命名為[富士營地]。
這一路上,我踗腳悄聲而行,偶爾會驚動到水鹿如森林隱士在林中的作息,當其[逼~逼~]快速的衝出落荒而逃時,我也會為了壯膽馬後炮似的大聲斥喝感到有趣,此營地身處密林很是避風,走不到十公尺就有水源,用毛巾過濾後只要不需太計較顏色,對一位常常在中級山探勘的山客,這已經是很滿足了!晚上夜光撒入林中平靜無風,這意味著明天將是一個大晴天。
正文:
天明輕裝自富士營地出發,沿著樹林與短箭竹草坡邊邊爬上3082峰,路跡仍是很清楚,還可見二塊白色對空標誌佈標在空地上(這二張對空標誌應是由白石山基點拆過來當獵水池的,因為,我在白石山只看到二塊),還見廢棄的睡袋,想說,這應是動植物調查者所為;天氣極佳,陽光刺眼,目標對著太陽升起的方向緩下,在2971峰樹林裏還因下錯及時轉回箭竹草坡,2971峰的東面是整片草坡,展望非常好,可見南面的安東軍山東面的南二子跟目標富士岳山頭,往北也可見牡丹岩跟望臺山。
感慨,在樹林裏見到水鹿太多的結果,小樹都來不及長大就被水鹿啃咬樹皮而死或在120公分高的地方有鹿角磨擦痕,我想大自然應該會有一個調合的法則,實在不需我去操這個心,從2971峰進入樹林後就是正式探勘路的開始,短箭竹茅草坡跟路跡都消失了!連前面說的[胖胖登山隊]路條也不知不覺中不再出現了!
2869峰的南面是崩坍地型,大樹倒下後橫亙於稜線上,小心取左側而行,地圖顯示的鞍部並非只有那幾處,實際走來,有幾個隱藏的小鞍部下得有點頭皮發麻,幾近垂直的直下,好在記住一個口訣,全部都給它取左下就對了!
過了2869峰後就是此行最精彩的片段,冷杉林純林轉成中級山探勘常見的雜木林跟茅草,過[地型]是一段陷落的隱藏鞍,從旁抓茅草腰過後轉成一片碎石坡,從這樹林空白處可以清清楚楚的望見北面那圓滾滾的深墨綠色的望臺山地壘。
在家研究地圖時就有感覺到富士岳基點前有小山頭又拖長,一定有地型,果不其然,過崩石坡往上爬上山頭就可看到富士岳山頭就在前方,不過,它那稜線是轉成反寫的[C]字,其中間是隔著一段深陷的凹谷地,還是同樣的取左,不要想爬上沿稜走,抓著茅草通過第一道小山頭後在一個抬頭,哇!怎麼稜線上不偏不倚的立著一顆巨石,往上直攻沒帶繩子,往右切沒路徑又危險,底下都是茅草踩空,退回後,還是記住那口訣往左下切,果然下切後就可見石階朝上接回稜線。
自此就是抓稜線的左下側橫腰前進,透空處看見南二子山背光的雙峰山型很是漂亮,想想,要從富士岳這角度拍南二子山要能拍得到好照片應該是很難很難,原因在於上午往東部花蓮方向是逆光,可是等到午後,雲層又昇起,要想在此拍得到南二子山黃昏斜光的照片應是要有機緣的。
基點前有一片小空地可為營,地上留有一隻右腳藍白拖,這是我這趟從3082峰到基點前唯一見到的文明,我此行一直留意希望能看到2869峰當年台大遺留的廢棄攀登裝備一直都未見,也許是我錯過,或者是原遺留者已經再回來一次將其拿回?
基石完整,6004號,四週很是乾淨,也無雜草叢生樣子,東有一顆大石頭斜插在空地上,取出爐頭燒個咖啡,嗯~我是全天下最富有的人
賴兄 我是立品
那些裝備都還在,過2971後沿著稜線的右邊邊走,在下斷稜前的稜右空地就看的到了,一大包一大包的繩子+攀登工具像座小小山 我走兩次都有看到
哈,抱歉
情報有誤
問過當事人,有部分裝備背回來了
還有一些沒有背回來
應該開個隊伍上去帶下來才對@@
兄弟:我才是佩服您隻身單影闖蕩宜竹苗山區,關於入山証存廢問題我原想好好回應您;看到站上反對廢除者眾,我想,也許是時機還未到?
怎麼我的入山証甚麼時候廢除的貼文也被刪了?這應該真的是時機還未到啦~
台灣以前談民主的人都被抓去火燒島,從前英國國王還曾下令將提出[地球是圓的]那個科學家砍頭(因為自古說法國王是神的代表往東方一直走就是上帝居所)~
我曾去爬印尼龍目島的林查尼山,就由馬來西亞吉隆坡搭亞航抵峇里島(Ngurah Rai International Airport),全機200多名旅客就只有我一個台灣旅客需要落地簽証美金25元;對照馬總統說台灣人出國免簽証是有尊嚴的,那我要反問,全世界爬山要辦入山証的民主國家有幾個?
有去過國外跑跑就知道,國家公園入園申請是應該,這莫名其妙的入山証就管得太多了~
謝謝您的回應~台灣要站上世界登山舞臺還很遠哩!共勉之~
(也不知道在回應甚麼,只是氣瘋了~樓上大家就多海涵!)
賴兄在國外登山,沒遇過到山區要辦理入山證;同樣的,我在海外旅行也沒遇過。希望賴兄高瞻遠矚的看法,終究能獲得喝采!
賴兄所關注的「入山證存廢問題」與國家公園入園許可證、自然保留區許可證等等制度,本是不同性質的兩碼事,我再就賴兄的主題,談談我的淺見!
入山許可證制度,既是台灣固有、亦是持續奉行至今的「台灣奇蹟!」
中國大陸,以前我們稱它是「鐵幕」。
1990年代中期,那時候中國還不是很開放,大家都知道它是個不自由、不民主的國家,對外國人還抱持著高度的警戒心,有很多城市、很多地區,非經許可,外國人嚴禁前往。除此之外,我從未聽聞中國人到自己國家的山區旅行,要申請入山許可!
在那個年代,我有一段很長的時間,獨自揹著背包浪遊帕米爾高原、青康藏高原、雲貴高原……等山域。
這些山域,山高谷深、人煙稀少,往往又是峰峰相連的國防邊界,中國人民除了進入邊境要辦理邊防証外,並不需要申辦入山許可證,而我在中國旅行,從來也沒聽說過「入山證」這玩意,甚至於我進入邊境,連邊防証都免辦(進入西藏,非本國人民必須辦理入藏許可)。張家界、九寨溝、峨眉山、玉龍雪山、天山天池、西藏高原……,這些山區,曾經到中國旅行的台灣人,或多或少都曾經去過,恐怕沒有人會認為進入中國山區,理所當然應該辦理入山申請吧!
我們以前認為最不自由的國家,都不會設計入山許可證制度來縮限人民的自由,而自詡自由、民主的台灣,迄今還大剌剌地以「國家安全法」維護山地治安之名,來限制人民自由入山的權利。
「入山許可證」是台灣奇蹟── 是一種不能讓人民引以為榮的奇蹟!我個人認為「入山許可制度」早該廢除,尤其是在26年前解嚴之後。
P.S.
當我找不到您的大作(入山証這制度什麼時候才能廢除?)時,我也很納悶!您的文章很平實的探討入山證存廢問題,為何會不見呢?如果真的被刪除,那我真的百思不解,甚至會讓我錯愕!
後來我發現,從“優選文章”可以進入您的本文。我想,網站可能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才讓您的標題消失無蹤!
賴兄, 大家都有共同的朋友, 我想就點到為止.
其實從種種跡象看來, 您的個性比較"獨"和"傲". 這您應該早有自知之明.
現下您的心裡只有花蓮的基點, 連宜蘭的都不太管, 也別提拉庫拉庫這些沒什麼基點的地方了.
那也是花蓮的山, 只是缺少基點您就沒興趣了, 那也罷, 留給熊媽媽和熊爸爸去爬吧.
大家對山的關注不同, 有人看全台灣, 有人只看郊山, 有人只看百岳, 有人看生態, 有人只看基點.
這本無可厚非.
您做的事是很特別沒錯, 也許將來史書會記上一筆.
可是您要是遇到初入門的百岳快腳, 看他們冷漠的反應, 您恐怕只能回到自己的世界去溫暖一下.
岳界是個大家庭, 但大家在意的事情就是不一樣嘛.
您個人現下只用到入山證, 可是其他更多人還要面對一堆有的沒有的申請.
有沒有必要因為您個人的情況, 剔除掉入山證申請的制度, 然後搞出一堆更機車的制度煩死岳界其他所有人?
這不是那麼單純的對與錯. 就像那邊某個大大所說, 名字叫入山證, 其實用意就不單純是入山證.
別人是反對您嗎? 不是, 我是在質疑您只有純粹的意氣反對卻沒有提出全面性的解決方案. 這是事實啊!
被許可大家都不爽, 我也不爽.
但山下的世界就是要理性, 不是直覺在主導的. 看不爽是一回事, 解決問題不能只有看不爽.
解決問題是要大家都爽, 也包含了站在岳界對立面的政府機關也要爽, 不是您一個人自己爽.
您以為林文安只是個爬很多高山的老頭嗎? 錯錯錯, 要搞百岳而服眾, 他絕對是個很有手腕的人.
我們大家山爬得再多, 也不會有那種影響力, 我們沒那個政治手腕.
等您把花蓮的基點撿完, 您講話的聲音一樣不會比較大, 就我們這一點點人知道您的事蹟而已, 別人還是不會在意的. 事實就是這樣, 爬山小眾, 中級山更小眾, 探勘更更小眾. 基點掛又只是探勘其中一支而已. 我知道您的事, 但您去雪山登山口賭一百個人, 有誰會知道您的事?
不是您在這邊說不爽, 這制度就會改變的.
我們都很小咖, 而且我們沒有展現出我們和刁民有何不同, 所以沒有官員會鳥我們.
爬山的人應該要心胸寬宏, 看了那麼多大山大水, 就該有這些領悟, 轉個方向思考, 就像換個角度看山, 風味就會不同. 哪天搞不好您會轉性拈花惹草, 像熊媽媽一樣看動物便便追其獸徑, 一趟行程一顆山頭都不登, 不再執著於山頂那一方白石, 誰知道. 放下執著, 天地自然就遼闊.
呵, 好久沒寫這麼玄學的話了. 在山上是不講這些的, 大家就是相視一笑而已. 我想我再收山前, 可能還會有機會遇到您, 後會有期.
解決問題是要大家都爽, 也包含了站在岳界對立面的政府機關也要爽,
為什麼老板花錢雇的經理人及員工請他們做事有效率不要浪費不必要資源為大家創出最大效益 (這種做不好不扣奬金也不解雇的好老板哪裡找....)
還要看他們爽不爽?
這樣怎會更好?
J大不會被奴役慣了吧>"<
選舉前找立委媒體囉
加西稜及大霸線問題一起
No, 只要再一個博威媽媽出現, 大家絕對會被更恐怖更機車的制度搞死. 這些問題也是岳界中間的某些人搞出來的, 政府機關也只是擦屁股而已. 別用那種語氣去抱怨, 要理性面對問題, 請記得"不要肉粽"的故事, 別讓爬山的人成為人民公敵.
賴兄當年台大遺留的裝備應該已經都取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