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1/1/24
昨天(1/23) 從傳統路線上阿冷山, 約H1400M高度, 上主稜前大陡坡時, 看到一條上方被持續磨損的巨繩, 所以就一時好奇, 想看一下繩結怎麼綁的,綁在那裡 ? 結果一看, 嚇了一跳, 約30米2公分粗巨繩, 繩頭轉接扁帶, 竟然只綁在一棵小樹上!!(圖2,右圖)
上坡還好, 但如果下坡拉斷小樹, 會很危險. 我已用另一顆小樹的小黑繩, 以普魯士結做簡單補強(但該小黑繩仍不夠長, 繩結受力方向有點脫出). 建議要上去山友, 帶一條6米1.5公分以上粗繩, 接繩後, 將繩頭綁於上方大樹. (註: 阿冷好像是台中各山協的會山 ?)
另外, 關於山路繩子安全性與影響,個人幾點建議如下:
1. 拉繩上下攀時, 請注意繩子老化情形, 與繩結綑綁狀況. 必要時, 應更換新繩,
或將繩結割除重綁(譬如樹幹已出現勒痕時).
2. 請使用活動繫木繩結, 以免綑死樹木, 或被樹木撐斷或吃掉, 影響安全性.
3. 活動繫木繩結(圖3): 可使用繫木結(三半扣以上較好),漁人結或吊頸結,
繩尾再加個單結, 並留長較安全.
註: 營釘結, 可能較不安全, 但繩尾打單結並留長,及多繞幾圈半扣結,應OK
4. 不宜使用稱人結,死結,双八結,双套結(久了不易撐開)等非活動繩結(圖1).
5. 繩結, 應盡可能綁在靠近樹根處, 以減少受力之槓桿作用(減少力矩), 會比較穩固.
6. 繩子受力方向,應與樹幹垂直90度以上, 以免繩結滑出.
參考: 推薦漁人結 - 避免斷繩及捆死樹木
活動的漁人結, 推薦採用如圖之綁法(B), 繩結會比較好看, 與常用的双漁人結之單邊綁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