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山裡的故事

台七甲線 中橫梨山支線 清泉橋 ---- 大甲溪上游 法國製的紅色鐵橋

BlueJimny(JOE)

2006/9/29


小藍車又來到了清泉橋,
不是新竹的清泉 ( 詳見清泉土場昔今: http://blog.xuite.net/blue.joe/joe/3504225 清泉土場的紅鐵橋已經消失了),是中部橫貫公路宜蘭支線上的一座紅色鐵橋。那這座紅色鐵橋,又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清泉橋,喜歡登山的人並不陌生,是七三○林道的入口,北二段O型縱走(閂山、鈴鳴山、無明山、甘薯峰)的起點與終點。 在地理上是大甲溪上游,發源自合歡山的合歡溪與南湖大山南湖溪匯流點。從前清泉橋底清澈溪水與附近的曲流景觀是攝影者溪的最愛,不過今日河岸與七三○林道坍方,早已面目全非。

橋位於台七甲64Km+439處,總長61.6m 寬3.8m。 新橋已經通車,走向紅色廢棄鐵橋,橋上都長了草,發現上面還有艾菲爾鐵塔的標記與銘版,原來是法國製造的喔,寫著1954(民國43年)年四月三號,見證了反攻大陸的那個年代,興建中部橫貫公路的史蹟。

大甲溪源自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兩大水系,清泉橋匯流的合歡溪與南湖溪是屬於中央山脈。說起大甲溪,國寶魚~櫻花鉤吻鮭大家都知道吧,原先廣布於大甲溪上游合歡溪、雪山溪南湖溪、司界蘭溪、有勝溪與七家灣溪等支流,目前只剩下雪霸國家公園在七家灣溪局部復育。也許在一百年前還沒有紅鐵橋的時代,櫻花鉤吻鮭也是在這溪流內游著,如今卻是濁濁泥滾水。

早在民國二十七年,日本殖民政府便將牠列為天然紀念物而嚴加保護,當時的保護措施包括:禁止放流外來魚種及魚卵。清泉橋下游以東的大甲溪支流,於5月1日至12月31日,禁止以魚網與築堤捕魚。也就是說清泉橋以上的區域就是保護區。

台灣光復以後,修築中部橫貫公路與農場開發,山坡種滿了果樹,政府並未對櫻花鉤吻鮭採取任何保育措施,致使櫻花鉤吻鮭已面臨絕種的困境。直到民國七十三年,才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認定牠為瀕臨絕種動物之一,進行研究與保育工作,中間保育中斷了近40年。現在櫻花鉤吻鮭又被"正名"成"台灣鱒",不知道這對櫻花鉤吻鮭保育有沒有任何的幫助。

藍天白雲下,紅色清泉橋仍在,但是千百年來溪中的櫻花鉤吻鮭卻不會再回來,南湖溪濁濁泥滾中,清泉不再;紅綠挺扁反扁聲中,台灣不在。


因為有150KB的限制 更多照片在:
http://blog.xuite.net/blue.joe/joe/8287359

文章附件

  • 原來還跟巴黎鐵塔系出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