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4/7/19
一般來說登山布條是給後來想沿此路登山者一個指路用的好工具
可是現在各當地縣市政府一直有在規劃修整步道
所以現在郊山步道都不至於會迷路
但現今登山社團卻將登山布條到處懸掛
就有如路邊流浪犬在路邊小便做記號樣
是來炫耀某某登山隊也有走過此路段嗎?
登山社團帶人爬山想必都會教人不可隨意丟棄垃圾
那麼這種行為跟丟棄垃圾又有何差別!
還是有很多山的路不是那麼確切,有些路沒有路條我還真不敢走,有時候路條對不熟那座山的人心理上會安心很多
像平溪附近的山雖然都有公設的步道
但大家都知道那種硬梆梆的水泥階梯實在不好走
所以很多登山隊走出來的山徑還真的需要路條
在有叉路的地方也需要路牌
因為我都是一人獨行
所以帶著地圖跟著路條跟指標我可以走的很心安
我想版主指的應該是在山頭上的萬國旗吧?
說真的,在山頂還掛路條真的有點多餘又破壞環境與美觀~~~
歡迎葡萄籽籽山友來苗栗爬郊山,如果沒有路條指引,能順利找到三角點,在下會百分之百同意您的高論。
綁太多就整理一下
一蓋再蓋的,一修再修的,把郊山當社區公園的建設帶來的垃圾更多。
涼亭 ,路燈,石階,沒四五年就大翻修的棧道...
我寧可政府不要動手,路標是可以拆的,政府動過的山就永遠不一樣了。
最好笑的是明明都到了沒去路的三角點了,但路條總是最多,像是萬國旗!請問這路條還要指引人到哪?
還有些人喜歡在三角點旁的樹上釘牌,凡走過必釘,不知何意圖?不好意思,我偷偷地拆掉好多個牌!
一點都不好笑,有人專門在攪破壞,一直跟著別人的路條走,也同時在拆前人留下的路條,這種不負責任的匿名者,其特色是敢作不敢當,不會在登山補給站留下任何線索的。
路條出現在重要叉路或如竹林裡等路跡不明的地方是指引爬山者的明燈,那才叫路條。
若路條和那些不知何意圖牌掛在三角點旁,不知有何用,那叫垃圾。
路條和垃圾要分清楚討論才有意義!如果這都分不清楚,還能辯,那我服了!
真的還滿好笑的,明明就只有一條路,也掛了一堆了,還要迫不及待再補上一條,只能理解成我尿過,所以我來過~~
有一次我在郊山拆路條,有一位老兄質問我,"你拆光了,別人怎麽辦?",我看看前後的路,一邊是懸堐,另一邊是密林,唯一一條路有三尺寬,我還真的不知道別人該怎麽辦!!! 我只知道我沒有跳堐或是上吊的想法,所以我回來了。
靠路條爬山,真的能讓人安心嗎? 路條最多是告訴你,有人來過,但是不代表能帶你到你的目的地,路徑越複雜,越不能確定绑路條的人與你是同一目標。生僻的路段,關鍵時候看到一個路條,更是要小心求證,如果绑路條的人也走錯了呢?
學會使用地圖北針,上山前用心研讀地圖,上山的時候帶着,才能讓自己和家人都安心!! 登山,前進的方像是知道自己的位置,目標在什麽方向,才來決定抵達目標的路徑。而不是因為那裡有路條,所以就往那裡去這種本末倒置的方式。
只希望拆路條拆的真的是多餘的部份
有時路徑不明還真的是需要路條
像上上星期我走東勢格越嶺到13號民宅轉山腰路越嶺上峰頭尖
部份路段雜草掩徑,幾乎可以說是在植物叢中游泳而行
眼睛要盯著前方小心被蜘蛛絲敷臉
腳下又看不到路徑,要用登山杖一直戳前方地面免得踩空
當時要不是目視距離內一直都可以看到路條
否則我真的沒有勇氣走下去
因為我沒有自己開路的能力
小範圍的路段要靠地圖跟指北針維持方向或找路也有困難吧?
如果每走一步都要看地圖研判方位,那麼一座郊山要爬多久?走在一段都有路條的山徑,即使路徑清楚但是突然有一陣子都沒看到路條了,依我來說我會開始心慌然後回頭找路,最後都證明自己路走錯了!或許有人可以裝備齊全或是熟悉某山徑,但是更多的是只有簡單裝備跟初次爬該座山的山友!
GPS和地圖都有限制性,我認為路條是必要之惡。
台灣溫暖多濕,那個山路只要幾個月沒人利用,馬上雜草叢生,難以分辨。
那些愛拆布條的人,下手前,請三思!
最近幾年好像還有夥伴在山上找到林文安先生的名片...我不禁想那會是如何的心情?
看到多年前只有幾面之緣但印象很深刻的前輩最近留下的說明牌/路標,我有一種很溫馨的感覺...
不過,綁太多我想整理一下是可以的?
我也很欣賞目前登山步道,由沒有路到被整理得很清楚的多元選擇狀態。但政府的好心真的是謝謝,最好不要動;希望把所有的路都定期維護,或以貫通生態保護核心區為目標的NGO,也請再深思吧?
但路標是方便,把它講成必要是有點問題的,有些地方路很清楚,但沒有緊密路標,卻迷途連連,或是這種路標必要論下的副作用吧?
綁上路標常也代表把路開出來,定出路線,邀請不能或不願意花時間的夥伴們來走,在這樣的情況下, 一下子就草木蔽道,代表這路線不合眾人口味。或許一開始就沒必要砍得太厲害?反正沒什麼人走?
你爬山摸黑過嗎?當你摸黑時,再去看看那些路條,是否有必要?
爬山不是只有在大晴天的白天下進行,很多時候因突發狀況,而必須摸黑的。更不用說,有些山友是凌晨兩三點摸早黑上山的。
綁很多路條,通常意味這是一個關鍵點,提醒山友可能要轉彎、登山口、叉路或三角點。布條很多時,有時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要吸引山友離開危險地形。
在山頂看到布條,我都覺得很親切,知道有各地很多山友同好,喜歡登山接近大自然。至於已經非常熱門且充斥路條的山頂,建議設一個專門綁布條的架子(拉一條繩子也可以),每隔一兩年就拆掉舊的布條帶下山。拉繩子綁布條很簡單,更換時只要再綁一條新繩子,然後把舊繩子拆掉,連布條一起帶下山即可。
這幾天我不發言是為了看看大家對此議題的意見
發現很多山友就像一些只在家不出門的宅男們
只看議題而不看議題下的照片
有去三貂嶺步道的人應該知道
此步道是輕鬆好走且不易迷路
可是第一張照片是接近入口處
綁得花花綠綠就像萬國旗
而第二張照片顯示就只有一條路
不是前進就是後退
這是前幾天去走三貂嶺步道所發現的
我當然是贊成登山路徑有個指路的布條
可以使人不易迷路
可是當指路的布條不掛在岔路
而掛在像如照片所示
有如某某登山隊曾經也有來過此地
就像有觀光客到某景點除了拍照
還留下不需要的垃圾
試問這登山隊的常識到底有沒有
呵呵
什麼是"必要"很明顯每個人有不同的定義,大家聽聽別人的說法是好的。
但拿這種"你沒登什麼山,走的路線很簡單,所以不知道什麼是必要"當主攻,就沒必要了。
路條只是方便我們快速通過,若是沒路條,沒路跡要摸黑,要過危險地形:
1.照明有時候要非常非常好,營地用的頭燈有時不堪用。
2.方向感/路感。
3.盡量不要摸黑。改行程。
4.迫降。
不是沒有選擇,那路條怎麼會是登山的必要呢?
路條的本質就只是方便我們把別人的經驗當自己的知識加以快速利用,為的就是盡快登頂,減少摸索。路條是必要,那何來探勘行程?這些行程許多也會摸點黑。
若期待政府的建設以取代路條來保護生態,是抓龜走鱉...
既有路條絕對動不得,似乎是一種極端...
路條必要論或也是一種極端?
靠路條爬山,真的能讓人安心嗎? 我的經驗是Yes, 每次去爬陌生的山之前,都會帶上地圖和上網下載前輩走過的航跡圖,但在實際行程路線中,常會出現地圖標示是直線往前走,實際小徑是彎來繞去並且中間還有地圖上所沒有標示出來的岔路等等,而且常在密林之中,這時請問如何地圖定位?如何靠指北針?這時前人綁的路條就發揮很大的指引效用,不致於花時間摸索或發生迷路。有時在很長的不明路段還會補上一條路條,給後人參考。有時遇到指引錯誤的路條,就順便取下以免誤導。總之,我覺得在山林之中有路條總比無路條安全。其他如山水雲、藍天所釘的牌子都對山友的幫助很大,安全最重要,路條並非毒蛇猛獸,請勿隨便取下,拜託!!
實際上污染山林的並非路條,而是山友胡亂丟棄的瓶、罐等垃圾,請大家以較寬容的心情,看待登山路條!
路條不一定會讓登山更安全,應是看怎麼走,可以確定的是遵守基本登山原則通常比不遵守來得安全。
有路條有有路條的走法,沒路條有沒路條的走法。
路條是方便,把沒路條的登山說成比較不安全是錯的。
若登山界抱持"路條是必要的"很容易變成--
1.沒有路條的山是危險的,那政府能不管制嗎?能不想盡辦法造橋鋪路嗎?
2.登山者會存著一個觀念是會跟路標路跡就能自力登山了。
有路可跟,可以多走好多山啊,路條真全拆了,我也會很苦惱,但千萬別因此把路條說成是登山的必要,或沒有路條路標登山就不安全,若多數人這種看法,後果或是始料未及的。
真的!
我每次爬山屁股都掛著塑膠袋撿糖果紙,瓶罐
還有掉落地上的布條沒用的我也有撿走
只有天燈殘骸實在太大拿不走~~~
路條只要不是炫耀式的掛得太誇張
真的是好東西啦!
拜託拆布條的前輩能夠選擇性的拆除
留給我這種登山肉腳一條生路
謝啦~~~
有規劃有路標大眾化的步道,請儘量不要掛布條,但對於較冷門較少人走的山徑,尤其是在岔路或路跡不明之處則非常需要,可省去不少摸索的時間及減少迷路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