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23 中國時報
洪祥和/台東報導
婦人潘萬于,歷經人生低潮後,遠從高雄鳳山到南橫公路,在海拔兩千七百廿二公尺的大關山隧道口賣黑輪維生,遊客叫她「黑輪婆婆」。十四年來吃住都在車上,她說:「這輩子,我永遠不會離開大關山了!」
她賣黑輪兼救人,遊客喝碗熱騰騰的湯,一股暖流湧上心頭;獲救的登山客,撿回一條命,感恩之心,一生難忘。
也被稱為「南橫之母」的潘萬于,五十七歲,曾遭逢人生橫逆,但不向現實低頭,咬緊牙根挺身面對命運的挑戰。
她育有兩男兩女,大女兒十六歲時游泳溺斃;先生又經商失敗,債務逼得全家喘不過氣,不久因病過逝,經濟更加困頓。屋漏偏逢連夜雨,小女兒出了車禍,龐大的醫療費又是一次重大的打擊。潘萬于說:「真是艱苦吞腹內」。
萬般無奈下,在街頭擺水果攤,可是無法平衡家裡龐大開銷。最後鄰居建議她到南橫山上賣熱食,做起獨門生意。
「那陣子,財務的壓力,讓我每天精神恍惚不定。」潘萬于心想,「心情低落,需要地方散心,又可以兼顧家計。為了家庭,即使山上生活不便,很難適應,咬緊牙根也就過去了。」她有感而發地說:「八十一年上山,沒想到,一轉眼就過了十四年。」
「也許是從小困苦的成長背景,就算是再大的壓力,我還是沒有被擊倒。」潘萬于雙手一攤,露出無奈的表情,「苦命人嘛,只能認命囉!」
大關山隧道是南橫公路最高點,海拔兩千七百廿二公尺,氣溫低、夜晚風大,距離前後村莊有蠻長的距離,想喝上一碗熱湯,非常不容易。
潘萬于與媳婦及孫子四人,全年無休,不管遊客多或少,一家人每天固定在隧道口賣黑輪、熱湯、薑湯和礦泉水。後來,為因應流行,「阿文」又增加了行動咖啡車。
潘萬于一家人,吃飯、洗澡、睡覺全在車上解決,除非大雨或颱風,才會下到摩天農場借用農舍過夜,否則他們的攤車每天一定停在隧道口,過著像是遊牧民族的生活。她們通常每五天下山一次採購日常用品、補貨,並繳交手機費、水電費,收收信件。
大關山的氣候變化莫測,颱風天常常橋斷路坍,一家人曾經受困山上長達五天。
比較艱困的季節就是冬季,寒流來襲之前,颳起猛烈的東北季風,冷得令人受不了。
冬天的南橫有梅花、櫻花盛開,雲海又特別美,水氣夠的話,還可看到雪花紛飛。潘萬于感性地說:「這算是老天爺賜給我們最美好的禮物!」
四歲孫子黃建明,小小年紀已經會主動幫忙抬東西。他天真地說:「我以後也要像棒球王子王建民一樣。」
看到他可愛討喜的模樣,潘萬于表示,「辛苦都會忘掉!」看到她滿是凍傷的臉龐,為了家庭,付出無情的青春歲月,她無怨無悔。
南橫之母 救過無數山友
洪祥和/台東報導
大關山的冬季,寒風凜冽,偶爾還會飄雪。「黑輪婆婆」潘萬于孤獨的在山上賣黑輪,她曾多次對愛冒險又不熟悉山區氣候的登山客,伸出援手,因此有人稱她是「南橫之母」。
有一年,一名男學生騎著野狼機車上山,到了大關山隧道,天色已暗,雲霧朦朦。
「黑輪婆婆」見他滿身是傷,詢問之後,才知道他從台南上山後,因路況不熟又碰到天色已暗,不慎摔了一跤,當時這名男學生又痛又冷,坐在路旁直發抖,已經無法開口說話。
「黑輪婆婆」擔心他有失溫之虞,立刻端上大碗熱湯與薑茶,先讓這名學生暖暖身;接著,又提供熱食讓他飽餐一頓,並拿出急救箱,幫學生擦藥止痛,直到恢復體力才離開。
十四年來,「黑輪婆婆」救助登山客的故事多不勝數,有些被她援助過的人,再次登山時,也一定會光顧她的黑輪,甚至成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