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論壇

Takeaway: 午後雷陣雨其實是有跡可循,系統性的氣象預報流程可以建立層層的防禦網

文章標籤
登山安全 新手

近日夏季午後雷陣雨造成意外事故,然而在氣象預報的流程中處處皆可看到預警訊號,從氣象局天氣概況的文字稿,逐三小時氣象預報,即時雷達與衛星監測,乃至現地觀察積雨雲的發展進程,只要有序地查詢正確的氣象資料,其實每一階段都會有線索,足以讓山友建立預警計畫,午後雷陣雨的特性就是隨機亂數出現,不要期待某地某時是安全無虞的,這就是雷陣雨在大自然中運作永遠不變的規律。

 

氣象預報在登山團體或社群的討論中,始終都是冷門議題,遠遠不如八卦聊天話題,縱使不幸事故出現,民眾與記者總是無法在傷痛中汲取建設性的觀點,商討出有實戰性的可執行做法,也因此好奇心使然轉而諮詢AI後得到氣象預報在台灣登山界的現狀與未來,此一趨勢實在需要好好沉思,畢竟入山之後所有人無例外需要面對山神的考驗。

 

想快速掌握午後雷陣雨的天氣變化徵兆與提早建立個人的氣象預警計畫,9/21()10/19()氣象預報一日密集班會手把手帶著您實際操作練習,讓你輕鬆掌握繁多的氣象預報資料,詳細課程規劃請見 https://senior.104.com.tw/c/685976c3ceb094defee84e6b

(也歡迎加入氣象與地圖-野外安全共學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weathermap 這是一個可以好好認真討論氣象等野外議題的地方)




 


文章附件

  • 氣象預報其實是有系統的科學應用, 從基礎知識到資料查詢的操作, 在現在的網路大數據的年代, 其實是練成氣象預報的好功夫的.
  • 氣象預報始終是台灣登山界的冷門話題, 既然無法與人好好討論, 姑且讓AI幫忙一窺現狀與未來發展吧, 但是人終究要面對大自然的挑戰, 無一例外
  • 夏季雷擊通常都是伴隨午後雷雨而生, 其實除了氣象預報可以窺見之外, 現地觀察積雨雲的發展進程也能及早規避, 雲層,光線與風的轉變就是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