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4/9/24
行走里程數:10.4公里
爬升總落差:上下各1010公尺
昨晚半夜起床看銀河,下半夜睡得很沉。清晨時分,東方出現了相當瑰麗的朝霞美景,我趕忙將相機及腳架搬上旁邊的高地之上準備捕捉瞬間即逝的美麗風景,山屋中的其他山友也都陸陸續續地到達附近,拿起相機專心地拍攝。等到這一切日出的美麗景致都逐漸消逝了之後,回到帳篷準備小背包裡面需要攜帶的東西,這回絕對不能再遺漏掉咖啡了。0610離開宿營地開始出發,進行今天的行程。
從營地爬坡上到玉山主峰南稜的叉路口,開始右轉上稜續行。稜線上的路徑很好走,也有路條指引方向,有幾處展望點可以清楚看到整個圓峰地區的地形與風景。途中有幾處小地形都不會太困難。玉山主峰南稜之上的展望真的是太好了,除了稜線的兩側視野壯闊無遮蔽之外,也可以用不同的角度觀賞玉山主峰岩石嶙峋、山勢險峻的不同面貌。一面慢行,一面觀賞阿里山 山脈、玉山山脈、中央山脈、陳有蘭溪河谷等等的山川美景以及稜線本身岩石錯落有致的陽剛美感,讓人不禁打從心裡發出讚嘆之聲。我在一處展望點細細觀看了昨天才走過的鹿山稜線路段,眼光不斷地在稜線上梭移,腦海中也不斷地出現昨天行走在稜線上所發生的一切點點滴滴的畫面。所有的山和稜線都是這樣,當我們還沒有親身去走過之時,這些山和稜線只是地圖上的一堆等高線,是屬於平面的敘述;等到我們真正用雙腳走過之後,這些山和稜線就會變成立體的呈現,而且會跟我們產生緊密的內在聯繫,多走了幾次之後,就會成為莫逆。
在稜線上岩稜路段開始密集出現之前,出現了一塊還不小的空地,空地上有兩棵互相彎腰形成類似拱門模樣的玉山圓柏吸引了我的目光。我離開正路彎進"拱門"中參觀,結果在灌木叢當中發現到了一些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酒瓶與磁碗、瓷盤的小碎片,看到了這些擁有不同歷史意義的物件出現在眼前,除了內心感覺到很興奮之外,也決定暫時放下背包,在附近走走看看,也許還會有更多的意外發現也說不定。後來我果然又在附近的灌木叢中看到了更多的酒瓶碎片與破碎的瓷器,還找到了一個陶瓷器與鐵器相組合而成的酒瓶瓶蓋,真的是讓人感覺到非常的有意思。我想之前日本人應該有經常性地在這塊空地上紮營留宿,才會留下了這麼多的日常生活物件在此處。我很喜歡在登山的過程當中,發現到這些有歷史感,有時間性的小東西,因為這些看似沒有價值,或是不起眼的破碎物品,總能讓我跟歷史及當時也在山林中活動的人們產生情感上的聯繫,這樣的聯繫,可以讓登山的旅程,從三維的空間體驗當中,多出了一維,也就是"時間"或是"歷史"的部分,讓登山旅程因為多了時間與歷史的縱深,而變得更加的豐富,更加的有內涵。
懷念讚嘆之後,還是要繼續前行,20分鐘之後告別這個神奇的美好地方,開始進入岩稜路段。我在岩稜區小心前進,左側的懸崖愈來愈險峻,右側卻仍有草原緩坡可以欣賞。緩坡上有條明顯的路徑走入森林當中,說不定也是一條往昔曾經被利用到的取水之路?險峻的岩稜之上總是會有良好的展望,有時候在小空地歇歇腳,就好好仔細地欣賞一下鳳尾岩與玉山東峰的壯麗山景。
大約在接近鐵鍊出現的路段之前,路徑開始變得很險峻。我在一塊岩石之上站定稍微往左邊看,看到了位於碎石坡底部的黝黑色鐵鍊,這邊直行感覺上有路跡,但是卻無法再下切到左前方的鐵鍊路段,看來看去,只能越過稜線,進入險峻的左側崩壁才有機會。就這樣,小心翼翼地先站上稜線正上方制高點的岩石,一站上去就看到了位於左側岩壁之上的狹小山徑。這段路的底下就是角度接近垂直的岩石山溝,而且路徑上的踏點很狹窄,行走起來在視覺上的壓力實在是很大。從拉到鐵鍊處開始,就得開始步步為營,拉著鐵鍊,小心選擇踏點在角度非常大的岩壁之上,開始學著像蜘蛛人一般地往上方爬行而去。我在途中冒險拍了幾張照片,不過也只能拍少少幾張,因為安全要緊。0848終於拉著鐵鍊,來到玉管處所立的玉山主東圓峰三叉路口告示牌,不過往玉山東峰的叉路口並不是在這裡,還要往玉山主峰方向走一小段距離的右側岩溝才是。之後還是有鐵鍊攀升的路段,幾分鐘之後,學著猿猴般在岩稜上攀爬而去,0853登上玉山主峰。
這個時間登上玉山主峰,絕大部分從排雲上來感日出的登山客都早已經下山了,感謝這個時候還有一位正要整裝準備下山的山友可以幫我再拍張玉山主峰的登頂照。今天頂時的天氣其實還很好,不過我不知道是不是剛剛已經看過了太多的"大景",或是前幾回登頂玉山主峰已經拍了不少的展望照,結果在0908,沒有多拍幾張照片,只拍了山頂的展望影片就動身下山了,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非常的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下玉山的途中,又碰到了幾位登山客正在努力往上爬。到達風口之後,右轉下碎石坡,拉著鐵鍊慢慢地下到鞍部,途中一直注意看著荖濃溪 河谷的風景,觀察從這邊到八通關草原路徑的大約位置與方向。這條從八通關登玉山的路徑已經封閉了非常久的時間,有時候真的會覺得台灣的山林管理在登山運動這一個區塊,真的是非常的消極無作為。登山原本就會有風險,登山路徑的整理也可以分級分能力開放,不需要全部都整理成康莊大道,也不用動輒就完全封閉。在很早期的時候,大家都還能夠有計畫、有準備地行走一些冷門偏僻的探勘路線,磨練大家的登山技術,增加登山攀登的樂趣,國家公園成立了之後,登山路線被嚴重限縮也就罷了,就連僅存的這麼有限的登山路線,還常常被官方在沒有作為地前提之下長時間的管制封閉,這種情形,真的是讓人感覺到非常的不可思議!
鞍部附近剛鑽進森林中,左手邊就有一塊岩石小空地,0937到達此處之後,就決定先來喝杯玉山北峰濾泡式咖啡在繼續前進。
之前正在下玉山時,有兩名年輕人問我往返玉山北峰所需的時間,後來他們也跟在我的後面不遠處下風口碎石坡。往在樹蔭之下燒水泡咖啡,他們則通過我之後繼續往玉山北峰方向前進。
糜爛的咖啡休閒時光,第一回合持續到1005才又繼續前進。山神今天有保佑,一直到了現在,雲霧都尚未升起,行走在坡度和緩的稜線之上,有好幾處展望點都可以欣賞到玉山主東以及秀姑巒和馬博拉斯方向的山岳風光。走著走著,慢慢地進入了爬坡的路段,抬頭好好觀看藍天白雲之下玉山北峰氣象站的英姿,這個時候才發現之前的那兩位年輕人正在前方不遠處的上坡處慢慢地走著,看起來很累的樣子。我在不久之後超越了他們兩位,繼續往北峰氣象站前進。天氣晴朗,風光壯麗,我慢慢地順著鐵梯往上走,一面走一面想到上回登上北峰時的那種淒風苦雨、昏天暗地的惡劣天候,心中真的是感概萬千。1100終於到達了北峰氣象站的平台,拍了幾張玉山主峰與東峰美麗到令人感動的"定裝照"之後,進去氣象站跟留守人員寒暄、打過招呼,之後就轉身從氣象站的右側登上山坡,到達玉山北峰高點。
今天天氣好,氣象站將一具美麗的天文望遠鏡放置在山頂上,替玉山北峰增添了一些宇宙神秘般的謎樣色彩。這回我終於可以在玉山北峰之上以藍天白雲為背景,拍張"笑容可掬"的登頂照,拍完照再稍微整理一下裝備,1112就離開了玉山北峰往玉山北北峰方向而去。玉山北北峰的路徑並不難走,沿途之上看到不少的玉山杜鵑,不過花期當然是已經結束了。1128到達了玉山北北峰。
玉山北北峰,海拔3833公尺,紀錄上有"聯勤三等三角點陸補005號"點位,不過可能是一開始就只有點位,並沒有基石存在,所以現在山頂上也看不到任何基石的蹤跡。玉山北北峰和玉山北峰(3858M)相鄰矗立在玉山主峰的北面,遠望似駱駝的駝峰,因此百岳四大天王中的邢天正先生,才會以"天駝峰"來稱呼玉山北峰。
今日登上玉山北北峰,玉山群峰11峰終於完登。站立在北北峰回望北峰,玉山北峰氣象站彷彿是世外桃源一般,漂浮在雲海之上。往北方望去,則是一整片無邊無際的廣漠雲海,深不可測。1141拜別了玉山北北峰開始回程,回程時多花了一些時間拍攝小巧美麗的紅小蝶蘭,1201回到了玉山北峰,然後繼續回程,此時山區也終於開始漸漸起霧了。
回程時我在鞍部草原附近閒逛了一些時間,發現到一個水泥無蓋儲水槽,1304剛過主峰1K木樁沒多遠,我注意到了左側林中有藍白相間的大塊帆布存在,稍微下切一探究竟之後,才發現到下方有個營地,有帆布,有水瓶,有生火的餘燼,也有很多的雜物,連直升機吊掛物品上山所使用的厚實麻布袋,這裡都有一兩個。不知道這裡平時都是誰來使用的?不過既然意外地找到了一塊沒有拜訪過的秘密營地,就決定再度坐下來燒水喝杯熱騰騰的濾泡式咖啡再離開。
1137爬上登山步道主線續行,爬到了風口碎石坡之上,發現在距離步道補遠處的兩側碎石坡上面掉落了幾個背包套,我慢慢地橫渡過去小心地撿拾,想說損壞了就當成廢棄物帶下山丟棄,若是還能用,就不妨回收清理後再利用。結果這幾個背包套除了一個有損傷之外,其餘幾個都還是相當的嶄新完好,看起來主人可能都是初次帶上山來使用,然後就被主峰風口附近的強風給吹落了。1420才終於以龜速到達三叉路口,開始下坡進入鐵網明隧道續行。
玉山登山步道上有工人暫時遺留在灌木叢當中的整路工具及裝備,想想看玉山登山步道的路況都已經好得像登山界的高速公路了,玉管處還在花錢花時間花心力在整修維護,如果他們可以分一點點的心力到其他的登山步道,那該有多好。之字形的碎石坡路徑,走得我七葷八素地。1454到達玉山主南叉路口休息了十分鐘,這時候看到了有一隊山友正在往圓峰山屋方向前進。山區起霧,很可惜沒能馬上在走回圓峰營地的當下,抬頭仰望玉山主峰南稜,回味一下早晨才剛剛走過的回憶與感動。1554回到了圓峰山屋宿營地。
剛剛看到的登山小隊有帶帳篷來紮營,我告知他們營三的位置之後,他們就開始進行營地的整理工作。傍晚時分,山區的薄霧散去,天邊的雲層雖然厚重,但是卻還是有些許的晚霞可以欣賞。晚間吃完晚餐之後其實精神還不錯,稍微穿著禦寒的衣物,坐在營地避風處聽著收音機中流瀉出來的動人旋律。此時發生了一件小插曲,我發現到三叉峰上面有頭燈閃爍,但是我注意到有一段頗長的時間,這兩顆頭燈都沒有往下方移動。好不容易看到頭燈開始很慢地很慢地向下方移動了,卻又在半途停了下來,而且此時其中的一個頭燈又忽然會轉成紅燈照明。因為這次兩個人實在是停留太久了,而且時間也已經是晚間八點鐘了,所以我就到圓峰山屋中找了一位剛剛有跟他們打過照面的男山友一同前往,避免可能發生的意外。這名山友告訴我,他們在傍晚時分碰到這兩名山友,覺得時間有點晚了,他們又走比較慢,曾經有詢問他們需不需要幫忙,不過這兩名山友表示一切安好謝謝他們的好意。我們在很接近牠們的地方開始呼叫他們,呼喊了幾次沒有回應,而後這兩名山友也終於開始以極為緩慢的速度往圓峰山屋移動。等到我們可以看清楚這兩名山友的身影之時,詢問他們有沒有聽到我們的呼喊之聲,怎麼沒有出聲回覆?結果這兩名一男一女山友當中的男性山友回答說,以為我們是在看星星,所以沒有回覆我們,然後這條路他很熟不會有甚麼意外?聽到了這樣的回答,我和旁邊的這名熱心的山友面面相覷,然後快步轉身回返圓峰山屋及營地。後來這兩名山友仍然花了不少的時間才走完最後這一段其實路程已經很短的平緩山徑回到圓峰山屋,我猜想可能是另一名女性山友從鹿山回程時已經體力放盡,所以才會發生這樣嚴重遲歸的情形。
經過這樣的一段意外小插曲,人也開始疲乏了,懶洋洋地鑽進帳篷睡袋中準備就寢,登山就是這樣,不管過程如何,沒有意外就是最好的結果,至於過程中的檢討,則只有留待當事人自己自由心證了。感謝山屋中該名熱心不認識的男姓山友願意跟我走這一小趟路,否則我大概也會猶豫再三,躊躇不前吧!
http://blog.xuite.net/kenneth.teng/twblog/24223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