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農委會林務局斥資千餘萬元闢建的「朝陽國家步道」位於南澳村朝陽社區南側的龜山山丘上,步道有三個出入口,主入口位於南澳漁港旁,由此進入至龜山最高點,之後的步道一分為二,主線全長二點二公里,每100公尺立有里程木柱,腳程約一個半小時,出口在建國路。支線較短,約八十分鐘腳程,出口在朝陽社區。上下山步道路面較陡,採人工構成的木棧階梯與枕木步道,較平坦則保留原有的土徑。南澳工作站技正傅正儀發揮巧思,從林相豐富的朝陽國家步道各種植物名稱或諧音,作為十二生肖代表,分別是一鼠賊仔名(鼠刺)、二牛駛犁仔兄(雙面刺,又稱入地金牛)、三虎爬山崎(三叉虎)、四兔遊東京(菟絲子)、五龍皇帝命(拎壁龍,又稱風不動)、六蛇互人驚(蛇木,又稱筆筒樹)、七馬跑兵營(假走馬風,又稱白怕骨消)、八羊吃草嶺(山羊麻,又稱山黃麻)、九猴爬樹頭(猴難爬,又稱九芎)、十雞啼三聲(光臘樹,又稱白雞油)、十一狗吠契兄(狗骨刺,又稱菝契)、十二豬菜命(豬母乳舅,又稱稜果榕)。遊客順著步道走一遭,藉著台語童謠的吟唱,更深入認識朝陽國家步道這十二種植物。
08:30 與內人到延吉街接小舅子,由環東大道上3號國道。3人討論隧道上的住家,錯過南港交流道,等發現不對,已過木柵交流道,只好下新店交流道再北上,下深坑,由石碇交流道上5號國道。一路順暢。
10:12 壯圍國中附近短暫停留,自個兒開車往南澳。
11:40 蘇澳地區農會南澳辦事處,休息午餐。
12:41朝陽國家步道,建國路出口起登,19戶社區旁,陡上枕木步道。
12:45電塔093。菟絲子解說牌,這條步道沿途以十二生肖為主題做植物生態解說,頗具巧思。
12:47觀景台,眺望由南澳北溪經年累月沖積成的平原。避免洪水及早偵查到入侵的敵人,他們都居住靠近山腳的位置。
13:07 茅草屋,先民傳統建築之一,這裡的茅草屋是林務局與朝陽社區居民共同建造的,讓遊客有個休息避雨的地方。
13:13龜山,181m,又稱砲台山。三等三角點No.4269。樹林間無展望。
周圍開闢露天森林教室,旁有一間茅草屋。
13:15叉路左往朝陽社區出口,約30分鐘;右往南澳漁港入口,約30分鐘。取左先下朝陽社區。
13:22 百年老楊梅。
13:28 腰繞緩下的土路步道到朝陽社區出口。左往建國路出口,取右往南澳(朝陽)漁港。
13:44 經土地公廟、朝陽國家步道入口,循南澳(朝陽)漁港南防波堤到漁港出入口,這裡是眺望烏石鼻最佳的地點。
13:58 回到步道入口,陡上枕木步道。也可由土地公廟
14:06 觀景平台,可以俯瞰南澳漁港。
14:08 觀景平台,這條步道上眺望烏石鼻最佳的地點。續行,太過陡峭,再轉為木棧道。
14:21觀景叉路,右往觀景平台約5分鐘,取左觀景再回。
14:25觀景平台,這裡是龜山最高點,展望最佳。俯瞰神秘海灘、鴛鴦山定情湖。遠眺烏石鼻。大南澳平野盡收眼底,前臨大洋可掌控海面動態、船隻進出,後可監視泰雅族人的行動,自故即兵家必爭之地。據推斷可能是1868年英國人荷思(Horn)率眾來此拓懇時的根據地,而古砲有可能是1874年提督羅大春開闢蘇花古後在此屯兵時所設置,據史)記載,清末劉銘傳軍隊在征剿南澳泰雅族人時亦築砲台於山頂上,因此龜山又名「砲台山」。
14:27 回觀景叉路,往左。
14:37回到龜山,往左下。
14:52 回到朝陽社區出口,取左行朝陽路約百公尺,遇T字路口,取走山腳柏油路。
15:05 正在納悶12生肖,缺馬、羊。原來我國的馬羊不上山,躲在出口附近吃草呢。難怪步道遍尋不著。
15:06 回到建國路出口。進入19戶社區看看,門牌是朝陽路94號之1到19,住久(9)了不死(4)才怪。怪不得十室九空,只剩後面幾戶人家。這裡可能是前清軍營舊址吧。
15:16 取車回壯圍吃大餐,13人2600元,俗擱大碗。回家雪隧免不了塞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