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筍尖北稜下菁桐古道連走作埤內古道上薯榔尖O型走:一趟意外驚險行
前言: 此行的目的原本是要一探作埤內古道的情況,卻意外走入石筍尖北稜和薯榔尖連稜的驚險的世界。此二段可說是新竹以北的最具挑戰刺激的路段,遠勝於鋒頭尖連稜、皇帝殿和五寮尖。喜歡驚險刺激的山友,不妨前往一試。不過仍要注意安全問題及下雨天不宜前往,膽子小和懼高症的山友切勿前往。
建議路線:
水路部份:
1.大尖山(or茄苳古道)-四分子尾山-展望峰- 作埤內古道-盤石嶺福興宮-菁桐古道
2.大尖山(or茄苳古道)-四分子尾山-展望峰-作埤內古道-盤石嶺福興宮-石底古道
陸路部分
1.大尖山(or茄苳古道)-四分子尾山-耳空龜山-581峰-盤石嶺福興宮-菁桐古道
2.大尖山(or茄苳古道)-四分子尾山-耳空龜山-581峰-盤石嶺福興宮-石底古道
上述路線採反向亦可。
*膽子小和懼高症的山友,石筍尖和薯榔尖請採單攻方式較理想。
日期:2007/02/03
天氣:晴午後轉陰
人員:獨自一人
行程紀錄如下:
06:52 瑞芳車站原本要等07:20 平溪線的火車,因火車誤點幸運搭上06:49的車班。
07:45 菁桐車站整裝出發,取右往二坑方向前進,H124m。
07:48 到達菁桐古道/石筍尖/薯榔尖入口,循路口的左側水泥階梯而上,H245m。不久遇三叉路口,取左行。
07:54 經過幾戶的民宅,來到叉路口取直行往石筍尖,左往薯榔尖,H276m。
07:58 大空地叉路口,有廢棄的流動廁所,取右上往石筍尖,左往薯榔尖/菁桐古道,H297m。
08:02 水泥階梯路,路旁植有杉木林,小休。
08:20 叉路口,右往三坑山,取直上。
08:38 石筍尖 無基點,H520m。上面有個人稱的「皇帝椅」。360的展望,今日萬里無雲,前方出現幾層的稜脈,清晰可見。最遠看到鶯子嶺和鶯子頂,左側的五分山、基隆山、後面的姜子寮山,右側薯榔尖,有如一道屏風在面前。
08:42 原本要轉往三坑山,發現石筍尖後方石壁往下,有一條自己未曾走過的路,決定前往一探。此陡降石壁約有30-40m,雖備有天梯,仍不敢大意,費了一番功夫,終於到達路底,再取腰繞山徑往右。
08:50 續行來到一小山頭,H509m。此山頭過不去,遠望前方的山稜間,隔著一道很深的山谷,山路遂往右下行,再取左腰繞峭壁路,原來是要繞過這個山頭。峭壁路只有簡單樹枝橋和繩索,無奈峭壁過長加上光滑並樹枝可抓,只好往腳懸空的樹枝橋往下踏一點,隨即趕緊抓向對面的樹幹,有驚無險的經過此地。此段頗為危險,稍一不小心,就會跌入山谷的可能。
09:06 再度接上稜線,遇陡降路,往下一看不得了約有30m。雖備有天梯,仍不免讓人心驚膽跳,硬著頭皮,緩慢的下降,H540m。此處下雨不宜前往。
09:24 循稜而行,到達一山頭,H541m。
09:29 陡降路,好在無危險性,終於接上07:58過來叉路口上來的菁桐古道,取右行,H514m。
09:33 叉路口,取左不知通往何處? 取右行,H523m。
09:38 叉路口,右往三坑山不取,取左往磐石嶺(福興宮),H485m。
09:56 叉路口,左往耳空龜山/薯榔尖(這裡路口卻有個菁桐坑、魔神仔洞、雲霧谷的木牌,有點奇怪?),取右往磐石嶺(福興宮),H539m。
10:10 接上汐平公路,路口的對面就是盤石嶺福興宮,右往吉慶居可走剛出爐的石底古道出平溪。取左續行不遠,路的右方樹上有個2007.01.21藍天隊新立指標往” 作埤內古道 內曾路 鵠鵠崙” 約90-120分,取左下。
10:16 杉木林路,沿東山溪上源而行,過樹枝橋,H471m。
10:20 附近發現有駁坎遺跡。
10:23 過溪,H415m,仍有駁坎遺跡。
10:27 再度過溪,H393m。
10:32 竹林空地, 旁邊有間廢棄古厝,H367m。續前行過溪。此處是個不錯的午餐地。
10:51 腰繞路往下溪過到右岸,H345m。
11:03 循溪的右岸山徑而行,遇路底轉左下乾溝路,遇小崩塌地,過溪到達葉府古厝,只剩下殘牆,H324m。
11:11 繞過葉宅後,再度過溪,走上石階路,路旁有幾間廢棄古厝。不久來到T型叉路口,左右都有路。先取左行往下一探是間民宅,應是藍天資料上的葉厝,退回叉路口,轉往右行,泥土路,路況頗為良好。
11:21 走出古道口,剛好是個轉彎處,(320424 2771092),H367m。接上內曾路,取左行,往右路底有間民宅,應是藍天資料上的曾厝。
11:35 路旁,大正五年(1916),小土地公。
11:39 展望峰登山口,(32003 2771441),H426m。路口木牌往展望峰0.5m。取左上,若續行往鵠鵠崙產道可出東山國小。
11:57 展望峰 無基點,基隆朝陽立有說明牌 H560m。展望峰,名不副實。只有往前行一點,稍有展望而已。
12:16 過了展望峰之後,路旁雜草多了起來,不過路況尚可。來到叉路口,右往小坑橋,可通往汐平公路, 取直行,H544m。
12:21 三叉路口,右往四分子尾山,取左往耳空龜山。此段路況,變得相當的好,感謝基隆朝陽的辛勞,每年必舉行的「五四縱走」基隆的聖稜線,H552m。
12:26 空地叉路口,右往五坑,取直行。多年前曾由石底觀音上耳空龜山出五坑,當時路況很差,不知現在如何?
12:35 耳空龜山 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H588m。
12:44 兩顆相對水泥四角柱,據謝永河前輩的紀錄,應該和煤礦搬運有關的流籠基座,H525m。
12:54 緩上小山頭,H544m。
13:08 581峰山頂,設有樹枝椅。直行石底觀音山約150分,左往磐石古道(汐平路)約70分,後往耳空龜山約70分。取左行。
13:45 一路緩下,路況仍不錯,到達一處鞍部,H558m。
13:54 叉路口,右下往薯榔尖約70分,直行往磐石嶺約35分,後往耳空龜山約100分,取右下,H585m。不久腰繞路,拉繩上山頭。
14:08 遠望薯榔尖,隔著一道很深的山谷。開始陡下,小段竹林路,H596m。
14:18 陡降至鞍部,再取左腰繞路避過山谷,H547m。
14:31 上上下下幾個小山頭,自此一路陡上,幾乎都是腰繞路,一路而來頗為刺激,H582m。
14:41 續行,往上一看,此一陡峭石壁幾近90度,備有二道的繩子天梯,小心翼翼的上爬,心想早上若有由此這裡下來,不知要如何下? 上到岩頂,鬆了一口氣,H596m。
14:50 往後路是瘦稜路,仍相當的危險,不可大意。好在沒有再遇到繩索的天梯路。此段路徑和先前的石筍尖北稜路,驚險刺激性遠勝於鋒頭尖連稜、皇帝殿、五寮尖,難怪資料這樣少。終於到達薯榔尖,野牛4號基石 H622m,又稱平溪富士山。此處展望石筍尖連峰,更可感覺到峰峰驚險刺激。右下路可通往一坑登山口。
15;13 取左下石階步道,一路好走。發現左下往薯榔尖叉路口舊路,往下一探果然舊路雜草漫煙,不見路跡,原路退回,H393m。
15:22 下到入口指標牌,左右都有路,往右雖無指標同能夠下到二坑的登山口,取左行往薯榔尖和菁桐古道的分叉路口,H319m。
15:25 來到分叉路口,左上菁桐古道,取右往菁桐,往後循原路下山,H320m。
15:45 回到菁桐車站,等候16:22 的電聯車回家。
後記:
關於石筍尖的北稜路線,實際上應該是東稜北面。此路線在昭和八年(1933)由日人沼井鐵太郎由此登頂。而南稜一般路線,最早紀錄見於於民國41(1952年)由李傳旺.楊昭明及邱家照三位前輩完成初登。
.
關於作埤內古道的詳細資料可參考:
1.山林遊記 探訪:作埤內古道 2006/01/15 黃清淇 http://tw.myblog.yahoo.com/ching-chi/article?mid=52&next=51&l=a&fid=5
2.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234--汐止.作埤內古道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234.html
3.汐平公路古道山徑串連:作埤內古道菁桐古道石硿子小徑三坑古道石底古道石筍尖步道薯榔尖步道吉慶居屏風山 2007.01.21 藍天.崇稜隊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8581
more picture
http://photo.xuite.net/hn86740292/1464366.sld?1#pi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