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行腳

日本立山連峰縱走之一─劍岳


2009年(平成21年)剱、北ア大縦走行程紀錄
一波三折的旅行
這趟剱、飛驒山脈的大縱走的行程,早在去年(2008)年夏天就已安排,計畫是先走完後立山連峰(白馬、五竜、鹿島槍)後下山到扇沢,搭纜車回到室堂,再去爬立山、剱岳,再往南經藥師、黑部五郎、鷲羽、水晶岳,登畢笠ヶ 岳後,從新穂高温泉下山。
完美的計畫敵不過惡劣的天候,我冒著大雨、拖著破鞋勉強走完後立山連峰後,從扇沢就下到松本,看天氣還不錯,買雙鞋子再去爬赤石山脈名山(甲斐駒、仙丈、惡沢、赤石、聖、光岳,不幸又遇到連日大雨,搞得我兩腳都是傷,一拐一拐的下山。
今年六月底我再試一次,不過時間沒算準,到的時間太早,積雪太深,只能爬座立山,下山後又遇到大雨,結果又是狼狽不堪。
八月底第三度嘗試,結果如何,且聽我慢慢說來……

8月28日 臺灣→関西空港→富山市
08:54:26 表定0825起飛的中華航空CI156班機,延誤半小時才起飛。
(以下為日本時間)
11:15:52 自屋久島西側飛過,屋久島上空還是被雲包著,很難看到宮之浦岳。
12:16:31 應該在11:55抵達的飛機,果真延誤半小時才降落。我下機後直接跑去搭機場電車,沒想到在入出国審查時,又遇到很長的隊伍,看來想早一點到富山市,在市區逛逛的想法成空了。
12:55:16 搭特急はるか(遙)26号前往新大阪。
14:07:25 抵達新大阪駅
14:46:19 搭特急サンダーバード(thunder bird,雷鳥)27号列車前往富山
18:04:38 抵達富山市。前次住在東橫イン(東橫inn)住一晚要5600円,這次改投宿遠一點點,在巷子裡的「桜橋ビジネスホテル(桜橋business hotel),住一晚只要4300円。
進住後,先去富山駅正南的城址大通り旁的一家登山用品店「チロル」買瓦斯罐,再去吃晚餐。
晚上在旅社裡看氣象預報,後幾天天氣還是不好,很令我煩悶。星期日(8月30日)日本要舉行眾議院大選,電視節目把政論性節目弄得像綜藝節目一樣,選民比較容易了解各個政黨政見的不同處。
8月29日 富山→室堂→剱山荘←→剱岳
05:44:24 從富山駅旁的電鉄富山駅,搭B301次急行列車上山
06:32:54 電車抵達立山駅,趕緊上樓排隊買票。
06:40:08 搭立山ケーブルカー上山
06:47:41 抵達美女平。
07:07:51 從美女平搭高原バス前往室堂,車上都是登山客。
07:55:13 抵達室堂,把中背包放在室堂駅的置物櫃內,整裝準備出發
08:03:16 從室堂出發,下著大雨
08:08:24 行經ミクリガ(御庫裡)池。
08:20:44 行經雷鳥荘,不停,續行。
08:30:36 行經雷鳥沢キャンプ(露營)場,不停,續行。
08:33:10 過称名川上的便橋。從室堂旁的「玉殿湧水」到這裡,沿稜走地圖上記載所需時間約55分,經地獄谷路線所需時間約80分鐘,我花了約半小時。看來輕裝行確實快很多。
08:47:05 過溪後開始爬坡,往剱御前、剱沢行,不往大日岳方向。
09:27:56 剱御前小舍。從称名川經雷鳥坂上來,表定(地圖上)的時間是1小時50分,我花了約54分。一再確認的目的,是想妥善評估以後數日的行程。
在一片迷茫中,我找了一下往剱山荘的路,找到一條就跟著走。
09:44:21 走著走著竟踢到一顆基點,這應該是「剱御前」這座山的基點。剱御前的高度是2776.6公尺。前行已無路,唯一有路跡的地方地上擺著一塊板子,上面寫著「dead end」,我猶豫了一下,決定硬闖。
不被建議的路果然不好走,路跡也比較不清楚,但還不算危險。
09:44:34 高度計測量,現位於2755公尺處
10:15:07 走到剱山荘,休息20分鐘,吃吃東西後出發。
10:57:59 經過一陣之字形爬坡後,遇到第一處不鏽鋼鍊子,旁邊有一塊不鏽一鋼牌子,上面寫著「剱岳 別山尾根ルート(別山稜線route)1番目鎖場 剱岳方面↑」等字樣。這裡還不需要拉鋼鍊,扳著石頭一點就過得去。
11:02:08 地上出現一個指示牌,是個三向指示牌,往左是寫著「クロユリのコル」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往右是去剱岳,往左後是去剱沢」,當然是往剱岳方向行。
11:03:51 遇到了「2番目鎖場」的牌子,此處高度約2575公尺,續向右往剱岳方向行。
11:10:44 短暫下坡後,轉角處有一塊牌子,直行是「dead end」,左轉往「前剱」,而剛才己經越過「一服剱」了。此處高度約2595公尺。
11:51:16 經過一段還算好走的之字形上坡後,遇到了「6番目鎖場」的牌子,牌子上面還寫著「剱岳 別山尾根ルート 上り,前剱,剱岳方面↑」等字樣。看來已經登上或接近或越過「前剱」了。
11:52:28 追上一個登山隊,雨比較小了,爬坡又有些熱,我停下來脫長袖T恤,吃東西後,快速超越那一個老人登山隊。
12:11:05 「7番目鎖場」,牌子上還寫著「平蔵の頭」,看來快到山頂了。
12:16:05 「8番目鎖場」,牌子上寫著「平蔵のコル」,但我還是不知道「コル」是什麼意思,旁邊還有一塊牌子是寫著「11番目鎖場 下り」。前方有一對男女,還戴著岩盔,看起來雖不像練家子,但日本妹的動作也不錯。他們隨後讓我先走。
12:19:32 「9番目鎖場」,牌子上還寫著「カニのたてばい」我也看不懂,不過這裡非得抓鋼鍊,踩鐵樁不可了。
12:28:19 經過手腳並用的攀登,與一小段陡升,遇到了「10番目鎖場」的牌子,上面還寫著「剱岳 別山尾根ルート 下り,カニのよこばい 剱沢方面←」等字樣。接下來是在緩坡的大石尖上躡步而行。
12:44:34 登頂剱岳,先看到的是頂上的剱神社,旁邊還有個三等三角點。請頂上兩位老先生幫我拍登頂照。剱岳高度是2999公尺(或2998公尺)與臺灣的小雪山相當,但險峻則為日本第一。
今年六月時,日本有上映一部電影「劒岳 点の記」,故事是說明治39年,日本陸軍参謀本部陸地測量部奉命測量日本地圖的最後一塊空白地帶,也就是劒岳山區,在登山技術不佳的時代,費盡千辛萬苦而登頂的故事,原著作者新田次郎於1977年寫成本書,木村大作改編並拍成此片。
主角是由浅野忠信主演的参謀本部陸地測量部測量手柴崎芳太郎,他的夥伴是宇治長次郎(由香川照之主演)、日本山岳會之小島烏水(由仲村トオル主演)、柴崎之妻柴崎葉津よ(由宮﨑あおい主演,也就是主演篤姬的宮崎葵),以及前陸地測量部測量手古田盛作(由役所広司主演)。
這部片會不會在臺灣上演。
12:52:37 天氣不好,山上沒有展望,於是下山。
13:03:49 「10番目鎖場」,有點可怕,改從「9番目鎖場」下山,但被上山的登山隊阻止,說從「9番目」這裡下很危險,我只好乖乖的爬回「10番目」處。「10番目」讓我覺得有點可怕是因為看不到下一個踏足點,但被逼得走這條,只好放膽一試,結果果然不難走。
13:19:47 鋼梯,這是從劒沢登劒岳途中唯一的一座鋼梯。
13:21:51 一個小木屋,湊近才聞到排遺味兒。
13:24:47 「11番目鎖場」,不難走。「8番目鎖場」的牌子在旁邊,在這裡接回上山的山徑。
13:27:59 「12番目鎖場」。這裡是「平蔵の頭」。
13:31:56 遇到上行的「7番目鎖場」。山徑漸緩。
13:44:09 「13番目鎖場」,這裡是「前剱の門」。
13:51:52 有個小突起,頂上有塊牌子寫著「前剱頂上」,上山時自山腰通過,沒有注意到這裡。前剱的高度是2813公尺,從剱岳頂上下來一個小時了,只下降280公尺,高度降的很慢。
14:25:23 回到11:10:44時經過的牌子,再爬一個小坡上一服剱。一服剱的高度是2618公尺。
14:44:04 回到剱山荘,投宿於此,一泊二食要9000円,越來越貴了,因為人太多,所以我得與另一人合睡一張床。付了錢才說要二人睡一張床,我有點後悔為何不再走幾步路,到對岸的剱沢小屋投宿。

後來在山荘遇到一個姓「糸」的年輕人會說英文,我們便聊了起來,他請我喝一杯生啤酒,我們坐在門口看著雲逐漸消散的別山聊天,他說他之前曾在紐西蘭旅行二年,所以會說英文。
紐西蘭是我第一個自助旅行的國家,所以還有深深的懷念,我們就天南地北的聊,他問我對K2有沒有興趣,我說太難了,他說去年日本有個女生爬上K2,讓我嚇了一跳。
※回臺灣後上網查,2006年8月1日,日本東海大学山岳部登山隊的女隊員小松由佳,成功登上K2,是日本女性第一位,也是世界第8名女性,另外,21歳的青木達哉也成功登頂,是迄今登上K2最年輕的人。
17:27:03 晚餐。因為人多,得分兩批用餐。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