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番遊轆轆
領隊: 唐豪
嚮導: 阿光
隊員: 耕霖、國威、瑞瑩、欽文、柏庸
【男女比6:1】
留守: 雅萍
紀錄: 唐豪
交通: 台北-台南統聯450元
小關山林道→22k 偉男 5000元
下馬產道→富里 李貞一 1000元
攀登山峰: 小關山【3249m】、雲水山【3013m】、馬西八秀山【3022m】、
伊加之番山【2818m】、馬番粕山【2772m】、白松山【2633m】、
尖石山【2685m】、四方山【2558m】、沛音山【2157m】
參考紀錄: 2003年清大【卑南主、伊加之蕃、馬番粕、白松、轆轆】
2004年個人單攻小關山
2000年台大【天蠍中嚮 屯古嶺】
1997年崔祖錫【相呂馬伊橫斷】
1993年日本大阪溯溪俱樂部【台東 - 大崙溪探源全錄】
並感謝淡江尉傑口述紀錄
使用地圖:經建三版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尖石山】【欒欒山】【桃源】
【向陽】
預定行程:
Day0〈1/14〉:台北〈統聯〉→台南→換車往小關山林道→檢查哨睡覺
Day1〈1/15〉:→林道盡頭〈34K〉→小關山→雲水池
Day2〈1/16〉:→馬西八秀山→石洞營地轉東稜→伊加之番山→大崙溪源
Day3〈1/17〉:→絕命崖→2384山頭→馬番粕山→馬番三谷→下馬谷紮營
Day4〈1/18〉:→休息日
Day5〈1/19〉:→腰繞呂禮北峰→2754峰→2307峰→相原溪→白松山
Day6〈1/20〉:→尖石山→四方谷
Day7〈1/21〉:→四方山→北稜→1700M下溪溝→轆轆社〈老二寮〉
Day8〈1/22〉:→轉東北稜→轆轆溫泉〈半天休息日〉
Day9〈1/23〉:→大崙溪古道→嘉寶隧道→池上→台北
Day10〈1/24〉:預備天
Day11〈1/25〉:預備天
實際行程:
Day0〈1/14〉:台北〈統聯〉→台南→換車往小關山林道→林道22k
Day1〈1/15〉:→林道廢工寮〈約33K〉
Day2〈1/16〉:→林道盡頭→小關山→雲水山→馬西八秀山→石洞營地
Day3〈1/17〉:→伊加之番山→大崙溪源
Day4〈1/18〉:→絕命崖→2384峰
Day5〈1/19〉:→馬番粕山→下馬谷
Day6〈1/20〉:→呂禮北淺草坡營地→2754峰→2307峰→相原溪→2575峰前
Day7〈1/21〉:→單攻白松山→尖石山→四方谷旁2586峰
Day8〈1/22〉:→四方山→沛音山→大崙溪支流→老二寮
Day9〈1/23〉:→轆轆溫泉→大崙溪古道→嘉寶隧道→富里
行程紀錄:
偶然的機會裡,與尉傑討論到卑南東稜這廣大的區塊裡,深藏著無數奇妙的水池谷地,那遙遠的國境之南就常出現在午夜夢迴裡,我幻想著大大小小的水池谷地裡,有著各式各樣的動物悠遊其中。在卑南東南稜上,美妙的西亞欠,被富有詩情畫意的人們喻為妙妙谷。而東北稜裡,馬番粕山旁的三個神秘谷地,更是鮮為人知。不只谷地,連那裡的山,都擁有好聽的名字,優美姬、沛音、美奈田...我一定要去看看,我跟自己這樣說。
時間本來排定在2004年12月,那天,正當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之時。可惡的「冬風」,也就是冬颱迎面撲向台灣,基於安全考量,不得不放棄原本的計畫,我只記得隨後的那一個月,意志消沉了好久,偶然間再翻起某本登山書籍,裡面寫著:「更重要的是,我們心理準備還不夠,尚不足以去享用這份聖禮」,內心百感交集,到底我哪裡心理準備不夠?後來我到龍山寺求了一支籤,內容是這樣寫著「石崇被害 解: 身居塵內禍自天來早須防備免授其災此籤魚遭羅網之相凡事提防陷害。 大標題: 譬若金鱗放碧漪 暗遭羅網四邊圍 思量無計翻身出 命到泉關苦獨悲 」現下再看這支籤,不禁冷汗直流,上天自有冥冥之意,直到今日我才明白。
Day0〈1/14〉超冷寒流
19:50 台北統聯出發。台北已近一個月沒見陽光,冬日霪雨是不斷腐蝕人心的毒
藥,未免中毒過深,往南尋找陽光是刻不容緩的事。
00:15 抵台南。與司機阿春大哥及阿光會合後,轉往成大旁的早餐店吃宵夜,A餐
有好吃的燒肉蛋餅以及無限暢飲的豆漿,超划算的。
01:15 go,上車出發。
02:00 甲仙
02:45 寶來
03:25 檢查哨交入山證,從林道起點到此處是7.5k,路況很好,不過過了檢查哨
之後,路況急轉直下。
04:40 20k里程牌後就沒再出現過里程牌了,路況持續顛簸,阿春大哥閃過幾處超
危險地形後,終於在約22k左右過不去了,這裡既無法前進也無法回車,深
夜中,阿春表演了空轉平移技術,終於連人帶車逃離了可怕的小關林道。
睡前攤開地圖,查看gps落點,唉唷我的媽呀!怎麼還這麼前面。
【230405,2561979】
Day1〈1/15〉晴
07:00 起床
08:00 go,開始踢林道啦,才走沒多久就遇巨大落石擋道,即使車子可過之前危
險地形,也過不了此落石,認命吧。
08:35 越過2398南稜。
09:25 2400山頭下方溪谷轉折處。
09:45 過2400峰東邊小山頭南稜。小休
11:00 2753峰南稜
11:20 路旁一廢工寮,工寮後面有林道支線。
11:35 【234661,2561955】林道在此崩掉約200公尺,無法高繞,只好沿著崩壁
旁的森林邊緣下切,有少許路跡,說不定是颱風過後當地人回來查看水管
情形。
12:20 全員下至溪底午餐【2355M】
13:20 go,往溪源頭上溯
13:15 回到林道,背水,下午力拼住小關山附近。後來才知道這裡並非最後水源
處,因為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圖及五萬地圖都畫錯了,林道真正終點是在小
關山西南稜3037峰及2534峰之間的鞍部。
14:00 聽到對面林道上小胖的呼喊,趕緊開無線電互摳。在小胖、秋姐羊肉爐的
慫恿之下,決定今晚住林道盡頭就好。
14:50 又見林道崩毀20米,高繞而過。
15:20 全員過完崩壁。
15:35 至一剩下幾個支架的獵寮。6T*4,【235102,2560638】
颱風前,小關山林道還可通行至林道盡頭,誰知道現在要多踢十幾K的路,第一個崩壁那麼大,看來短期之內不會再修復了。才一開始就延誤了將盡半天的行程,壞事是一件接著一件來,晚上煮飯時,連續打翻了三次米,再來就是之前台北一直下雨,出發前忙著出外打理大小雜事,竟意外感冒了,怎麼會這樣,就是這樣…我不能講話了,喉嚨好痛。才第一天呢,真不知該說什麼,唉!往後行程還那麼久呢。
Day2〈1/16〉晴
05:50 go,今日要趕上半天的行程,起了個特別早。
06:00 過溪,背一點水。
06:10 記錄上鐵杉營地,也就是小關山西南稜3037峰與2534峰之間的鞍部。
6T*6,這裡還滿漂亮的,往東北仰望可見小關山。往小關山路跡明顯,路
況也不錯,入口處綁了一大堆路條。【2465m】
07:25 至拉繩地形,約10米,重裝有點不好過,在此傳背包花了一點時間。
【2775M】
08:00 出森林,路徑是橫腰至戶比屋山的稜後再轉至3037山頭東側。
08:50 3037峰東側凹谷小休。這裡應就是記錄上所提的〈凹谷營地〉。雖然避
風,可是凹谷內並不好睡,算是緊急營地吧。沿途樹上均披上厚厚一層霧
淞,即使冬陽晒在其上,冰封大地卻不因之而融解,反而更顯冷若冰霜之
美,好冷,太陽曬在身上也不覺溫暖。
09:15 go,準備陡上。
10:00 上至傳統南一段路線與小關山叉路口。
10:30 小關山登頂後往北邊稜線眺望,地圖上所繪之林道登頂路線有幾處崩壁,
我想之所以把路開在西南稜上,應該就是這個原因。下山,往雲水去。
11:10 下至低鞍,午餐。雲霧籠罩大地【3015M】
11:40 go
13:00 雲水池【2995M】,無水。
16:10 至馬西八秀山。雲水至馬山這一段短草坡照理說應該是很美,可是寒風颳
起來毫不留情,每個人臉上都撲滿白白的薄霜,走著走著還會被吹到跌
倒,真是太誇張了。
16:40 石洞營地。實在太累了,趕不到伊加之蕃,紮營吧。到3004峰東稜取水,
在路旁幸運遇到一窟水池,看起來是終年不涸的樣子。
走在傳統路線上,不管身體或是心情都倍感疲倦,遙遙無止的營地與凜冽的寒風是滿讓人心灰意冷的,尤其趕不上落後的行程、復加嚴重的感冒、擔心自己得了高山症,種種不安,這一晚失眠了。半夜裡阿光也咳,唉!壞事又是連莊而來。
Day3〈1/17〉 晴
07:40 go,既然趕不上進度,所幸將落後就落後,睡晚一點,今夜住大崙溪就好。
08:20 過了3004峰轉東稜。
08:35 至昨天取水的水池,水池竟已結冰,厚有五公分,昨日到底有多冷?
09:00 持續往東稜下,在短草坡與樹林交界處小休,天氣很好,遠方稜線清楚明
朗,靠稜的北側走,刻意避開稜南側的溪溝。【2795M】。
09:40 行至伊山前鞍,有乾掉的水池【2750M】。
10:00 伊加之番山頂,基點在東偏北方向,跟著中興測量隊的路標就可找到,山
頂旁有一水池,水還堪用,但也結了冰。旁邊的草坡可紮營,但應該不避
風。
10:25 伊山東側山頭,有營地6T*1。之後稜線不明顯,抓方向朝東南走。
11:40 【2550M】,午餐。在這邊要往東北。無裝去探了一下路。
12:10 幻想著大崙溪的水,沒吃什麼就又走了。持續往東行。
12:35 在2580山頭附近小休,稜線不明的困難點至此已克服,華山古松、針葉滿
地,好個悠閒午後。
13:40 稜線上持續好走,坡度緩,植披也佳,行來愜意。【2165M】
14:00 海拔2100M後坡度轉緩,貼著稜右而走,水聲已漸漸轉大。
14:50 輕鬆下至大崙溪底【1800M】,下溪點在大崙溪與伊加之番溪會流口附近。
喝!第三天了,行至此處,方始有浪跡天涯之感,溪旁天藍、淺沙、暖
陽,相中對岸一塊好營地,馬上造起家來。後方一黃杉秀椏枝展,根盤空
懸,嗯!這樣才叫流浪。營火旁,氣氛熱絡,即使明日要面對絕命崖,也
先拋在腦後了。
Day4〈1/18〉 晴
「絕命崖」是崔祖錫對2384峰東稜南側崩壁的稱呼,我們在行前研究記錄,推測崔祖錫應是在「光明頂」太早往西邊下大崙溪,而非走在2384的東稜上,雖在清大記錄上可見如下的敘述:「崩壁由南側崩到北側」,但他們竟只花半小時即通過地形,而尉傑在出發前也跟我談過「絕命崖會是從旁邊經過的」,所以我一直是對此抱以樂觀的態度。不過前一天在南一段主稜上已可明顯看見絕命崖的大塊崩壁,而那個「由南側崩到北側的崩壁」遠望推估也有一百至兩百米。真的有那麼容易嗎?我還是存疑著?
行前為了跟上清大腳程,刻意將每人裝備控制在20公斤之下,連帶著將40米扁帶簡為20米,長度不夠像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做賭注。
06:35 go,營地後方出發,往南切上。
07:15 切上正東向稜線,此處已可見稜線右側之崩壁,小休。【1910M】
07:40 走在稜刃上,遇第一地形,架了四處繩,其中最恐怖的地方是約10米的崩
壁橫渡,無裝去架繩。
09:10 全員通過第一地形,又往右繞至稜線上休息。在這禮遇第二地形。第二地
形是約15米的上坡,瘦稜上是僅約30公分寬的裸露稜線,稜線左側崩壁陰
冷,垂直100米後才有植被,稜線右側崩壁直落大崙溪底,落差約200米,
一掉下去將無法挽救。我拿著20米扁帶無裝前往困難地形終點做確保點,
終點剛好有一棵樹木,單股扁帶由終點拉至起點剛好用完,每人做一胸
帶,由確保者在上方確保而過,雖然速度慢,但仍算安全。稜線上雖破
碎,幸好此地似已數月無雨,破碎但不鬆滑,背重裝而過倒也差強人意。
我稱此處為「斷魂稜」。【2075M】
11:10 終於全員過完斷魂稜,有兩個人走的跌跌撞撞的,我在後面看的冷汗直流
啊!而阿光與耕霖通過後,至前方探路,約10分鐘即遇到「稜線由南側崩
到北側」,我姑且稱此處為「銷魂坡」。
「銷魂坡」先是一段約10米的恐龍鋸齒稜線,寬度僅約30公分,通過完此
鋸齒稜線,緊接約5米的橫渡,之後就是一L形轉折,另一側是看不到了。
其中,共約25米的長度毫無任何植被生長,全都是裸露的岩屑。連固定點
也無可架,無法像「斷魂稜」般取巧。
我無裝前至恐龍鋸齒稜時已很勉強,要再前進卻是十分冒險,但見離轉折
處不遠好像有三棵樹木長在光禿禿的崩壁上,但我們帶的扁帶卻不夠長。
望著離崩壁與森林交界僅剩約30米的距離,喟然!
先下令午餐吧,等待著與秋姊小胖12點的通話,心裡十分難耐,想要下切
橫渡大崩壁又過於天真,難道真要在此撤退不可。想起了那支籤:「譬若
金鱗放碧漪 暗遭羅網四邊圍 思量無計翻身出 命到泉關苦獨悲」。
12點,通完無線電後,秋姐等認為我們20公斤重量都過不了銷魂坡,他們
也很難過的了,所以他們決定下撤大崙溪了,而我們呢?要決定撤退很不簡
單,因為還要再重過一次「斷魂稜」。無心吃中餐,連討論撤退路線也變
得很無力,卑南主旁的人間天堂這時卻一點也提不起勁了。
國威說,到底是什麼樣一個地形會過不了,他要去看一下才肯死心,我與
他爬至轉折點,推估由三棵樹架固定點後接上私人扁帶應可拉至橫渡的地
方,只不過即使如此,前面的鋸齒稜仍無法確保,也很難確保,要拼嗎?過
了三棵樹整個難關可算是過完,但是其中有一段無法做確保,且輕裝要過
已算冒險!何況重裝呢?
我與國威討論後,覺得若我們兩人替其他人背重裝,而其他人無裝專心走
完困難地形,好像成功率可以提升不少。於是乎!七個人坐在鋸齒稜前小
平台,吐露各自的決心,這時,每人卻有破釜沉舟之心。實在是不甘心僅
剩的一小段距離,要不然一個領隊在這結骨眼要隊員去冒險實在是不該,
因為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不該去冒著個險。但反過來想想,平常爬山
難道是完完全全掌握在百分百的安全內嗎?罷了!拼對了,就是自己的。
在三番兩次的架繩,踏階後,路徑隱隱而成,隊員們也很小心,逐一過
了鋸齒稜,通過橫渡,翻過轉折點來到三棵樹。終於在兩點左右,全隊上
至絕命崖頂端的森林。崔祖錫名字取的好,這「絕命崖」真叫「絕命
崖」,因我們命不該絕啊!實因感謝山神,讓我們在通過地形實無大風亦
無雨。當背上最後一顆背包上至稜頂時,好兄弟是不用多說什麼了,擁抱
是最好的語言。望著綁在樹上的路條飛揚,想起了兩年前與小胖去恐龍塔
時,他時時對我說:「唐豪,膽大心細就是了」。對講機傳來小胖秋姐的
祝福,我內心有些愧欠,因為我們過了…
14:30 go,離開這裡了,望著腳下的大崙溪,很確定!我不會再回來了。
15:30 2384峰,往左是周溪山,往右是馬番粕。現在是精神疲憊,紮營吧,選稜
東避風林子內紮營。東下250米拿水去,來回只一個小時半。
Day5〈1/19〉 晴
07:30 go,朝南往馬番粕前進,有芒草。
08:30 至一平台小休,芒草雖高但因時正深冬,且已被東港博岳等人走過,路徑
十分清楚。沿途南一段諸峰盡收眼底。
09:10 側繞過大岩壁後,芒草在此變短,路也更好走了。【2670】
09:20 馬番粕山頂【2772M】
09:30 這鹿角大隊,通過了絕命崖後,一直妄想馬番谷的鹿角,一過馬番粕後,
直衝下馬番谷,第一個接到的谷地是狹長形谷地,上馬谷是也,延伸約300
米,避風。在谷地尾端有兩缺口皆可通至下一個谷地,人曰:中馬谷,中
馬谷廣大,散落的石塊堆在湖盆裡,有種失落的帝國之感。中馬谷亦有兩
個缺口可通至下馬谷,下馬谷比起前兩個谷地更具氣勢。西側水源潺潺不
絕,這裡實在是個不亞於南湖圈谷的聖地阿。
解散吧,相約下午三點見面,看誰撿的寶物多。
馬番三谷十分特別,每一谷都各自發展,皆有延伸,有點像蟻窩四通八
達。谷旁非常純粹的只長了松樹,與巴沙灣谷的陽光奔放,藍湖的小家碧
玉、南湖圈谷的豪氣干雲又更不同。午後,我一人在大小谷地裡漫漫而
行,坐在草坡上,聽忪濤鹿鳴,看流雲草曳,遠方尖石頂浮雲迭疊,再看
己身,昨日驚險,現下已恍如隔世了!
Day6〈1/20〉晴
昨日秋姐等已自馬周稜線上一支稜上至主稜,並單攻完周溪山,且沿途摘了不少金線蓮,得知他們打通了另一路線上馬番北稜,甚欣喜,只是此後兩隊就此分道揚鑣,無法在此山中再會,有點失落。幸有每日互通無線電,稍減想念之情。說也奇怪,在山下也是見得到的人,為何在山上不過是沒法再遇,卻會如此慨歎。
07:00 go,朝南往呂禮北前進。昨夜真夠冷,清晨醒來,溫度計顯示負八點五
度,霧霜冰封了整個下馬谷。【2600M】
07:30 至一平台小休,在這覽望整個馬番粕山以及其下三個奇妙谷地。【2730M】
08:15 上至淺草坡營地【2780m】,隱藏在樹林中的一塊小凹地。拍照,柏庸撿到
鹿角,爽斃了。
08:35 go
08:40 至分稜點,朝正東往2754峰走去。
09:10 至2754峰,行在林間,短矮的二葉松枝條打在身上很痛。這裡展望不錯。
之後朝東南往2307山頭走去。
09:40 2700小山頭。旁邊有一個營地6T*1
過了海拔2700後一直到2500之間稜線不是很清楚,抓方向走。
10:10 稜線到此轉為較寬緩。【2456M】,續往東南下切,途中二度走太北邊,發
覺不對又再繞回來,還好都很早就發現了。
11:00 2307峰前鞍小休,清大記錄中,提到2307峰下至相原溪不太好走,有斷
稜,這裡之後特別小心。
12:15 下至相原溪,沒想像中難走,一路偏北下,坡度陡的地方都有芒草可抓,
直到離溪底約10米才架起扁帶,而下溪點又非常準確地落在「上游深潭、
下游瀑布、對面最好上切」中間。午餐。【2005M】
相原溪水量大,溪水清澈,相當原始,是一條典型地存在於很深遠的溪。
13:30 go,過溪,不會濕,對岸直接上切,不久後就接到正東的稜線。
14:00 上至一平台,小休。赤陽長滿稜線上,腳下踩著落葉,十分舒服,這條稜
線植被很棒,坡度不緩也不陡,是那種走起來會很有紮實感的稜,半小時
就上了兩百米,一點也不誇張,我終於體會清大他們「那麼好走」的感覺
了。【2215M】
15:00 霧照滿四周,一巨岩下方小休【2440M】
15:30 小休,行至此處,稜已轉緩。往上行了一會兒,發現已快接近白松、尖石
主稜,就紮營吧,此地無風,松針滿地,睡起來應該挺暖的。【2540M】
今日前半天行程很是關鍵,能在中午之前下到相原溪,下午才有本錢往白
松邁進,仔細想想,還好是植被眷顧,如果相原溪東西兩側植被交換應該
就不那麼順利了。
晚上與小胖等通完無線電,他們今日已到「賽車跑道」,兩隊都很順利實
在恭喜。好事連莊,因為我今晚終於睡得安穩了,感冒好像也好一點了。
不過當夜晚烤火時,廣播傳來安定的諾拉瓊斯歌聲,迷濛中驚覺離家之路
已不遠,真那麼快?
Day7〈1/21〉 陰
07:05 go
07:45 過了2575峰,腰繞至2644峰西邊。放重裝去單攻白松山。
08:30 至白松山【2633M】,往白松山的路比想像中還遠,接近白松山之前有幾個
小山頭,有點煩,而且白松果真如白松,「白霧茫茫、松林繞繞」展望是
沒有的了。
09:40 回到下背包處,發現有點耽誤行程了,有點懊悔不該去白松的。
11:20 午餐,【246888,25507875】白松山過後是一連串數不清的小山頭,林相
又是火燒過的次生林,沿路都是討厭的芒草。
12:10 go,走東邊的稜。
13:20 2730M,尖石山前的小空地,這邊芒草已經誇張到不行,記錄怎麼都沒提?
14:10 上至尖石山第一峰【2880M】
14:20 尖石山基點峰【2838M】,此時雲霧大開,來時路歷歷,但見松木如海,可
惜我再也不會被騙了,藏在底下的芒草可真夠受的。對面美奈田浮出雲
端,是一顆很有氣勢的山頭。休息,拍照。
15:30 尖石山第三顆山頭,也就是所謂的「尖石」,這裡展望比基點更好,應把
基點搬來此處,換三等為一等,他展望本來就是一流的嘛!
16:15 至2716山頭,朝東南欲下切至四方谷紮營。後因起大霧,考量下切四方谷
定位不易,仍走主稜。
16:30 2586峰前鞍,芒草多多多。
16:45 約在2585峰附近,就地紮營吧,將整隊帶往四方谷不見得是好事。後來去
四方谷取水時,才發現這個選擇是正確的,因為谷裡不僅潮濕,還充滿了
更多更密的芒草。
今天行程本算輕鬆,可惜早上去白松耽擱了兩個小時,有點大意失荊州,
而且後來的路小山頭不斷,芒草又多,走起來心浮氣躁地。況且記錄未曾
提過這裡芒草很密,那麼四方山的芒草難道更讓人難以招架?
Day8〈1/22〉晴
06:30 go
07:00 至2586峰東邊鞍部,這裡一點也不適合紮營,記錄所提:四方谷溪源可能
有「草原」可紮營,不過只是一大堆芒草罷了。
08:05 2591峰前最低鞍,昨日我們陰秋胖晴,今日轉換了,相原那是被一團停滯
不前的濃雲照住【2510M】。
早餐是吃冬粉,阿光邊走邊嚷著:「我的肚子是無底洞」,事實證明冬粉
好容易餓,下次早餐不開冬粉了。
08:40 至一平台休,【24969,255198】
09:20 2594峰北鞍,這邊稜線有點亂,小山頭一顆一顆的,還好天氣晴朗,稜線
都很清楚,不會走錯,若是起霧就不妙了。
09:50 行在芒草途中,阿光為造福後人,欲將擋路的松枝折斷,哪知折斷一部
分,另一部分反彈回頭部,撬起一塊頭皮,寬約3公分,阿光叫了一聲,跌
坐地上,頓時鮮血直流,還好我們有無敵小護士黃柏庸,大家七手八腳的
幫他包紮,那時,我真的愣住了,就怕他有什麼失閃,在這深山中,能救
命的人還是自己啊!
10:20 走了一小段在芒草從中的小空地休息,並觀望阿光傷勢有無加劇,還好他
並無腦震盪,只算是皮外傷,但傷口離天靈蓋實在太近,亂恐怖的。
【2535M】
10:55 至四方山,四面八方都是芒草,很鳥的一個地方,能找到基點也很不可思
議,隨便照張相就走了。
這兩天一直被芒草包圍,很痛苦阿,四方山後轉東北下降,行至海拔2470
後,猶如進入異次元空間,剎那間,時空靜止,四周變得好安靜,林相大
變,由芒草、松樹轉成針闊葉混合林,好曼妙、虛幻的感覺。手足猶置於
太虛之間,行走速度不知不覺也減慢了。
11:30 四方池午餐,水色為茶,質算清澈,還可用。午餐。四方池位在2419峰與
四方山之間的鞍部裡。
12:10 go,一路遊走,速度不快,慵懶到想睡覺了,某人說這是魔法森林,我們
全都被施了法術了。
14:00 【251760,25533】太偏稜左了,往左回切,之前那段會讓人忘了自己身在
何處喔,挺魔法的。
14:15 沛音山基點,位在稜線上偏東處,有很多路標。一路走來像是走在彈簧床
上,很有彈性,很保護膝蓋喔,不過偶爾彈簧床會破洞,像是踏進陷阱裡
一樣的樹洞。【2517M】
15:05 1700M開始準備往東下切過大崙溪支流,再翻上老二寮。1700到1500之間是
朝東北45度走,之後就一直朝正東修正,很順利地下至溪底。
16:45 下溪的位置很棒,也剛好在兩個地形之間〈上下皆有瀑布〉,此地離對面
鞍部也最近【535,571】【1120m】背水至上面鞍部紮營。
鞍部附近有一獵寮,應就是崔所稱「老二獵寮」,裡面獵具物事一應俱
全,有生火痕跡,想必近日仍有獵人在此打獵。
今日累了,本想在四點之前趕到老二寮,再花一個半小時在天黑前下至轆轆溫泉,誰知在「魔法森林」裡著了魔,耽誤了一點時間,不過一天從2500高度降至1200,並走了將近七格的路程,已算十分欣慰,明日可以悠悠哉哉地下大崙溪,泡個熱熱的溫泉,爽爽的吃個三個月前藏東西,再做選擇要多住一天或是直接回台北呢。
Day9〈1/23〉 晴
08:20 go,朝正北走,走一段後朝東北轉去,途中經過滿是楓林的舊轆轆社。
09:50 下至大崙溪,唷喝!終於出來了,夢一樣的旅程在熱騰騰的溫泉裡做一個
最完美的收尾。
下午,老天飄起了綿綿細雨,夠了,九天行程只在此時下點小雨,我已十分滿足,轆轆溫泉至大崙溪古道也是一恍眼的事,途中絡繹不絕的泡湯人士倒成為我們回家的利器,載東海山社來轆轆溫泉的李貞一大哥,以十分夠味兒的價碼載我們到富里瑞瑩家。瑞瑩十分好客的父母以最熱情的款待,迎接我們這群骯髒的小黑鬼。
隔日,坐上火車,莒光踽踽北行,看著左邊的千山萬水,我想,我應該不會再爬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