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一齊來提供體能訓練方法,讓剛入門山友可遵循,並避免運動過度造成傷害.
日前有山友針對馬拉松跑者與鐵人三項運動選手,能否順利完成百岳的疑問. 這些競賽活動,不論在書本上或網路上,都有非常多的訓練資訊與運動傷害知識,使一個生手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比賽的準備.
但是攀爬百岳,應作的訓鍊為何? 資訊卻不多. 即使有,也不如它項運動的完備. 不知道各位山友與先進有何看法,可提供大家參考. 尤其可以讓各位新舊山友平常在山下就可以有系統地準備,以避免運動傷害與山上狀況的發生.
如果本站能開闢一塊訓練交流區,讓大家意見交流一下,是最好不過了. 否則沒多久本討論就石沉大海於這百花齊放的討論區內.
為了拋磚引玉,先報告我自己的負重訓練方法,請大家指教.
出發前四週 – 每週三次,負重 20 公斤,爬 12 層樓 6 ~ 8趟
出發前三週 – 每週三次,負重 22 公斤,爬 12 層樓 6 ~ 8趟
出發前兩週 – 每週三次,負重 24 公斤,爬 12 層樓 6 ~ 8趟
出發前一週 – 每週二次,負重 20 公斤,爬 12 層樓 6 趟
出發前兩天完全休息.
不負重的日子可輕鬆騎固定式腳踏車 30~60分鐘.
負重前後伸展腳底,阿基里斯腱,股四頭肌,大腿肌,腰部,上臂等
膝關節強化方法: 請參考本站討論 "預防膝蓋痛 - 鍛鍊股四頭肌"
平常的日子,我是以從事馬拉松跑者訓練的低限維繫體能,每週跑步四天,其中一天是6~10km 的 Tempo run(跑400m的時間比跑 5000m的配速多 5~8秒)或 10趟 400m 的Speed run (85~90 sec/ 400m), 週日是 Long Run, 一週總里程約 60 公里. 里程數不可隨意增加,須循序漸進,每週增加里程不宜超過 5%, 每三週就輕鬆一星期,降低里程數與強度.
另外,也不能忽略上半身的鍛鍊,所以單槓與伏地挺身也得來幾下,自由式游泳也是很好的交替訓練.
有傷痛時,訓練要停止,不痛才可繼續. 當然,我偶爾也會藉機偷懶一兩天;但是幾天不活動就會渾身不對勁,所以就一直持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