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3. 竹東森林公園順登樹杞林山(獨行)
前 言:
年前岳界前輩張茂盛先生、及吳坤霖兄,曾邀約同登竹東森林公園、順登樹杞林山;時間衝突,未能同行,一直耿耿於懷。年後接連幾天氣好天氣,動了一探究竟的念頭,正好今天輪空,由國道客運總站,搭去竹東的國光號。
行程簡介:
0740 搭捷運新店線往台北車站。
0830 國道客運總站,往竹東,每隔20、30分鐘左右有一班車。
1010 竹東高中站下車,經對地圖、及問路證實,由竹東高中旁的「健行路」緩上階梯末端有「竹東鎮森林公園登山步道」的石碑一座,立於83年,已經十幾年了,步道略生苔痕。
1028 經「11451號路燈」分叉路口,循左上,繼續沿石接步道上。
1031 觀景平台,有鞦韆、單槓等運動設施,及木椅、涼亭可供休息,能鳥瞰大部分的竹東地區,天氣極佳,有許多當地居民在此活動。
1033 右下為普照寺分叉路口,循步道繼續上行。
1034 經11449號路燈。
1038 「生態解說區」、「登山步道區」木柱指標。
1040 竹東鎮歷史沿革:
「竹東古名橡棋林,實肇因於先民初抵本地,見橡棋樹繁茂成林,而由此命名,橡棋又名樹杞,故也稱樹杞林。昔日雄距內山,為全臺三大鎮之一,如今轉型為高科技研發中心,並以此聞名於世。
漢人入墾前,本地原是原住民狩獵遊耕,逍遙自在的人間淨土。不管外面世界如何紛擾不安,皆無波及此地!耆老相傳,當年優遊本鎮的原住民,是一支強悍的「紅面番」。他們究屬何族?已無法考證,但若以分佈地域及活躍的地區而言,極有可能是賽夏族人。
時序的推移,到了乾隆中葉,傳統平靜安謚的生活有了巨大的變化,漢人的犁耙步步進逼,越過頭前溪,開始進入本鎮,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就有惠州人入墾上、下七份及麻園肚一帶,漸成村落。五年後,饒平人林欽堂向竹塹社土木什班、通事丁老吻承墾頭重埔、員山一帶荒埔,乃由六張犁(六家)率丁四十餘人前往建立村落,到了乾隆四十一年(一一七六),已是遍地開盡,墾成田地七十七甲,這是本鎮最早開發的地區。
乾隆末年,陸豐人彭乾和、彭乾順兄弟由芎林下山遷往樹杞林,建廬社,親冒矢石,勤勞躬耕。嘉慶五年(一八00),竹塹設土目老萊湘江與閩人張光彩合墾樹杞林一帶,以粵人漸多而發生閩粵械鬥,以致墾務受阻。嘉慶九年,又有閩人張總繼續張光彩的墾業,可惜不久病逝,墾地歸附老萊湘江,嗣後「屯番」驅逐「生番」,漢人向其承購土地,漸次開拓。
嘉慶十一年(一八0六),彭乾和等奉官諭合夥組成的金惠成墾號,對本鎮從事大規模的墾拓。道光年間,墾號曾經改組,也就是一般通稱的閩客合資的十四股,墾區從番社子起,直透入東方的大窩浪(瑞峰里),建銃櫃,募丁把守,設公館於上公館(上館里),闢地一千餘甲。
本鎮開發初期,行政區屬於淡水廳管轄,為竹塹堡東南廂。光緒元年(一八七五),淡新分治,本地歸屬新竹縣,為竹北一堡樹杞林莊。光緒十五年,新苗分治,本地又改稱為竹塹堡樹杞林莊。
到了日人據台,本地改隸為台北縣新竹支廳,兩年後恢復新竹縣,本地又改稱為樹杞林辦務署樹杞林街。明治三十一年(一八九八),再廢新竹縣,置新竹辦務署,本地設樹杞林署樹杞林區。大正九年(一九二0),行政區域調整,以本地在新竹東方而改名竹東,置竹東郡(新竹州)竹東街。
光復後,本地先被劃歸於省轄新竹市竹東區,民國三十九年,全省行政區重劃,本地改隸新竹縣,並改名竹東鎮,一直沿用至今。資料來源:竹東鎮簡介(鎮公所編)」。
1042 「體能活動區」、「登山步道區」木柱指標。
1044 往大願寺叉路口,取左下。
1055 下至大願寺,寺廟建築相當宏偉,金碧輝煌,取步道下。
1059 大願寺、公園路交叉口。
1100 經竹東鎮商華里公園路186號民宅。
1106 經凱旋大地社區。
1108 210M涼亭,在此休息脫下溼透的內衣,欣賞一下竹東豐光,涼亭已見殘破,桌椅板凳已被打碎,棄置一地,循柏油路一路緩上,只見竹東鎮公所的清潔車川流不停的上下。
1125 樹林杞山登山口,在道路右側,樹上釘有山水雲的指標,掛滿了布條很容易找,由此上約10分鐘,一路沿保線路前進,路徑寬廣號走;不遠路口處停有許多垃圾車,應是調度場。
1132 經037、021號電塔。
1133 往基點指示牌。
1136 樹林杞山登頂,海拔H286M,三等101號基石一顆,山頭平緩無特色,隱藏在雜草叢中,拍照後離去。
1140 時間近午,取出午餐在路旁解決,陣陣涼風吹襲,蠻舒適的行程。
1201 繼續沿保線路前進。
1218 經過038、022號電塔,沿途皆為雜木林,穿梭其間並不覺得熱(氣溫預測今天上探30℃)。
1220 經過039、023號電塔。
1221 下至寬闊保線路,路旁立有「生態解說牌」,能看見地方政府規劃步道的用心。
1230 沿保線路,取左下山。
1232 步道沿途有木階梯、繩索保固,安全無虞。
1238 往研究路出口指示牌。
1240 通過民家,跟主人打個招呼借過。
1242 水道與道路銜接處,採立體交叉,別具特色。
1243 研究路59巷4弄口,右往大林路、左側往普照宮步道,取左,登山口在研究路82號宅旁。
1251 循步道環上,天氣開始有些曬。
1310 上至早上1042 「體能活動區」、「登山步道區」木柱指標。在涼亭略事休息,今天的行程接近尾聲。
1330 園區長椅更衣。
1334 公園入口,沿步道下。
1337 經竹東高中。
1340 至往台北國光號站牌候車。
1350 上車,回程搭往龍潭(車資半票29元)再轉回新店(車資50元)時程較省。
1500 返回新店,結束樹林杞山系活動,身心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