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黑色奇萊之黑暗微光(Dark Gleam)-奇萊北峰西北壁記錄 ( NorthWest face of Mt.Qilai North Peaks)

活動日期
2019/11/23 - 2019/11/25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5
類型
» »

HYLASYH(Yunghui)

2019/11/28



[我們在2019年11月24日嘗試攀登奇萊北峰西北壁,08時20分起登,13時15分成功登頂。奇萊北峰西北壁,也就是大家在合歡山一帶或從松雪樓與滑雪山莊所遠觀,聳立在眼前的「黑色奇萊」山壁。我們的攀登路線如圖紅色標示,黃色是接近起攀點路線。


我們準備將這條攀登路線命名為“黑暗微光(Dark Gleam)",並獻給曾經在黑色奇萊遭遇山難的人們,願 生者得安慰,逝者得安息。也祈願台灣人走出悲情,迎接新生!] by 蕭添益


攀登日期:
108/11/23-25

攀登隊員:Tony Shaw、Yung-hui Hsu

天氣:

  • 攀登日(11/24)中午後起霧,11/25清晨可能降雨


裝備:

  • 團體技術裝備:

    • 60m 8mm半繩

    • 岩械:Cam-BD #.3-#1(大致有用)、岩釘*15(僅使用長片丁knifeblade)、Nut約10顆(中小號用過一次)、nuttool

    • Alpine Q.D.*7(僅保留掛繩端鉤環)、120cm、180cm、240cm繩環、捨棄繩(20米,只用一次約3米)、自由無鎖


  • 個人技術裝備

    • 岩盔

    • 全程接近鞋、岩鞋(未使用)

    • Quad Anchor組(3個有鎖)

    • 五金行小槌/冰斧(槌頭)

    • 個人PAS(Personal Anchor Systems)-120cm繩環+有鎖

    • 吊帶+確保器組+傳攀裝備環

    • 割繩小刀(文具行刀片)

行程概要:

  • 預定行程

    • D1。奇萊登山口-稜線山屋

    • D2。稜線山屋-(30min)-北峰前3450m鞍部下切口-(60min)-3050m起攀點-3150m樹林帶上方-3360m岩壁前-3607m奇萊北峰頂。預計2(下切)+8(攀登)小時

    • D3。稜線山屋-奇萊登山口

  • 實際行程

    • 下切至起攀點100min、攀爬約5小時內

    • D2。06:05北峰前3450m鞍部下切口-0750~08:20 3060m起攀-13:15全員登頂

  • 爬升高度:3060m>3607m,約550米、難關段長度:3345>3607,約260米。

  • 難度:YDS5.8、Commitment grade III。

  • 大致沿著西北壁的小稜攀爬,體感坡度前半段大多落在60-70度間後段漸陡 ,破碎鬆動的土坡、岩溝佔70%、灌叢樹林佔25%、破碎岩壁佔5%,開繩確保4次(20+25+30+55m)+running belay(100m+),難放保護。



航跡與路線圖:



詳細行程記錄:

5:15-5:45。奇萊稜線山屋-3450鞍部下切點。此時天色未亮,整裝、清腸胃等待天明有足夠光線照亮待會預計下切的崩溝。



06:05-07:50。3450m>3060m。從第二缺口往下(幾個缺口中看來最好走的那個),一路上碎石非常鬆動破碎且非常陡峭,下切約100多米後,繞岩角架捨棄繩(2米)垂降30米至崩溝收窄處,此後好走一段又接上一段不太好走的坡面,再下約100米後碎石逐漸變大變穩,至3060m上方有溪澗匯流,此處有穩定水源,為預定起攀點。

*接下來目標為切上有一小段森林覆蓋的稜線,在3150m脫離樹林後,沿著覆蓋灌叢與草坡的稜線一路往上,估計到3670m後才會碰到較陡峭的岩面。


08:20-09:00。3060m>3150m。放繩20米,5.8。從崩溝起攀點上切稜線,選擇面對稜線從右側橫渡繞上去後,上面一段不太好爬大約5.8,第一人上去後放繩20米後以上方確保第二人。後面一路鑽樹林直上至3150m離開樹林帶。

9:00-10:15。3150m>3345m。 後面植被大致變為灌叢與破碎裸岩,體感坡度大約多在50-70度間,偶有幾個80度上下的難關,地形很破碎鬆動,一直到3395m前都各自攀登未開繩。


10:15-11:00。3345m>3410m。開繩25米,5.8。大約推進到3345m前方開始變陡峭出現岩壁,岩壁上有三道岩溝,右邊看來最難,一開始欲嘗試中間那道但發覺不太好上,改往左邊切一點單步抱石後切入左側岩溝,繼續岩溝往上爬約15-20米接到坡面(5.6-5.7),下一段岩溝暴露感大且難度增加,在此開繩先鋒確保攀登(高度約3395m),勉強找到岩縫打了2隻長片釘架站,還算蠻穩固的信心大增,由此往上先鋒約25米(5.8),中間放了一隻#.5的cam,到上面碎石草坡綁杜鵑灌叢架站(3410m)。



11:10-11:40。3410m>3510m。running belay100m,5.4-5.6。整裝後改採短繩隊同時行進攀登(Running belay),60米繩前後各纏繞20米繩圈,中間留20米,一路往上再推進至海拔3505米,(中間放了一隻#.4cam、中小號nut、岩釘、綁灌叢等)此時已經登頂在即可以看到奇萊北峰稜線。


11:40-12:05。3505m。在此吃午餐小休並整裝交換裝備,估計3繩距2小時內可以登頂。

12:05-12:50。3505m>3570m。開繩30米,5.7-5.8。選擇走右側岩溝繼續同時攀登(直上看來可行,大約5.9~5.10-),攀爬約40米後坡度漸陡漸難爬,在岩溝中間(3555m)利用岩角放了個不是很穩固的繩圈再加上一隻#.75加強,在此停止同時攀登,先鋒者再往上Solo30米後用灌叢做上方確保(3570M),在此接上奇萊主山北峰西側小稜線。岩溝一路上很難放保護,事後討論認為此溝中段以後由於陡峭且岩質破碎鬆動也很難放保護,同時攀登的作法風險太高,應該及早切換為先鋒確保模式。





12:50-13:15。3570m>3607m登頂。開繩55米,5.8。此時已經距離奇萊北峰頂垂直高度不到40米,上方岩壁看來難度也不高,估計1繩距可到頂,先從右上煙囪地形嘗試,但岩質太破碎於是退下改成直上Slab,點小破碎不太好抓踩也不好放岩械,好在3米高處有灌叢可綁繩圈,此後10米大致有樹根可抓,接下來稍偏右後再偏左沿著岩壁較好爬處直上,一路放了#.4、.5各一,最後直上奇萊北峰三角點東側鐵牌(60m,5.8),環繞鐵牌做確保站上方確保,1315全員登頂。


 




致謝名單:
#哇哈山友屋 Jerry Chen 黃郁芸 蔡大胖 提供裝備及後勤支援
#阿凱登山服務團隊 黃銘凱 張永鴻 提供後勤支援
#布農卡里布灣登山隊 全蔣清 Nau Tamalasan 提供後勤支援
廖政琦 提供裝備
#歐都納戶外體育基金會 程鯤 Hwang YiYuan Hank Chung-Da Ho Basecamp Worker 這幾年獎金與裝備贊助 或提供攀登上的建議與相關協助,及其他協助的朋友們!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