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岳:丹大山、內嶺爾山、義西請馬至山、東郡大山、東巒大山、無雙山、 郡大山
H3340m H3270m H3245m H3619m H3468m H3185m H3250m
一、日期: 2004/11/3-13 九夜九天 網址:http://www.symtake.com.tw/mountain/
二、主辨單位:哇哈山友屋 費用NT 7,000
三、參加員:領隊:陳松義(完成百岳)。
記錄:新慶古奇登山隊 林錫勳 第80-85座百岳記錄。
隊員:黃碧蓮(99座百岳)、巫漢增(99座百岳)
張崑亮(94座百岳)、蔡湯瓊(94座百岳)
邱奎罄(88座百岳)、江素禎(87座百岳)
鄺俊民(86座百岳)、林錫勳(85座百岳)
陳一夫(70座百岳)、劉昌龍(70座百岳)
洪文生(51座百岳)、張仁財(33座百岳)。
挑夫(Porter):全蔣清(50座百岳)、全文國、鄒秋國。
全隊共:16 員。
------------------------------------------------------------------------
四、行程: “→”代表車行 “~”代表步行 “(min)”代表休息
*2004 11/3 星期三 D0,C1:天氣晴
- 豐原 → 太平 → 台中 → 大里 → 名間 → 台南關廟 → 花蓮火車站 C1
19:00 19:50 20:20 20:40 21:10 22:30 AM 03:30
*2004 11/4 星期四 D1,C2:天氣晴
- 花蓮火車站 → 瑞穗林道20K
AM 05:30 07:10
- 瑞穗林道20K ~ 28K工寮 ~ 土地公廟 ~ 34K登山口 C2
07:40 10:15(90) 13:25(20) 14:20
*2004 11/5 星期五 D2,C3:天氣晴
-起床 ~ 34K登山口 ~ 鐵線叉路 ~ 叉路 ~ 乾河床 ~ 太平溪東源
05:00 06:00 10:25 10:50 10:55 11:05(70)
~ 太平溪西源 ~ 小營地 ~ 水池營地 ~ 乾溪溝營地 C3
12:25 13:50 14:30(20) 16:00
* 2004 11/6 星期六 D3,C4:天氣晴
-起床 ~ 乾溪溝營地 ~ 杜鵑營地 ~ 太平溪源營地 ~ 丹大山
05:00 06:00 07:05 08:10(40) 10:50(30)
~太平溪源營地~三叉路前營地~三叉營地~內嶺爾山~三叉路前營地 C4
13:00(80) 15:20(40) 16:05 16:30(10) 17:00
*2004 11/7 星期日 D4,C5:天氣晴
-起床 ~ 三叉前營地 ~ 馬路巴拉讓山 ~ 最低鞍 ~ 3000M~3100M斷崖
04:00 05:30 06:30 07:30 08:20【20】
~ 義西請馬至山~ 斷稜東山 ~ 斷稜西山 ~ 裡門山 ~ 丹大溪源營地 C5
11:00(70) 12:40 13:10【30】 14:40(20) 15:30
*2004 11/8 星期一 D5,C6:天氣晴
-自然醒 ~ 丹大溪源營地 ~ 望崖山 ~ 天南可蘭山營地 ~ 鞍部
08:40 09:10 10:10 11:00(20)
~可樂可樂安山 ~ 最低鞍(取水去15分、回15分,共30分)
12:30 14:20(70)
~東郡大山 ~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 C6
17:10 17:15
*2004 11/9 星期二 D6,C7:天氣晴
-起床 ~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 ~ 取水叉路 ~ 東巒大山 ~ 取水叉路
05:00 05:30 06:00 07:00(10) 08:20【50】
(下15分、上20分;取水15分,共50分) ~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
09:30(70)
~ 本鄉山前營地 ~ 本鄉山 ~ 櫧山南鞍營地 ~ 櫧山北鞍營地 C7
12:40(15) 13:00 13:35(25) 14:20
*2004 11/10 星期三 D7,C8:天氣晴
-起床 ~ 櫧山北鞍營地 ~ 狹長營地 ~ 櫧山 ~ 鞍部 ~ 小營地
04:00 05:30 06:00 06:30(20) 08:00 08:50
~無雙東峰~無雙最高峰~無雙基點峰~最後水源~無雙獵寮營地 C8
09:30(20) 10:15 11:40(60) 14:30(30) 15:10
*2004 11/11 星期四 D8,C9:天氣晴
-起床~無雙獵寮營地~大崩塌處~第一澗水~第二澗水~下切點~ 芒草區
03:30 05:00 06:00【60】07:40(20) 08:30 09:20(20)10:00
~ 無雙下部落 ~ 無雙吊橋 ~ 無耳拉鼻溪 ~ 松針營地 ~ 郡大林道45.3K
10:15 10:30 11:30(90) 15:00(15) 15:30
~ 玉山國家公園碑 ~ 郡大林道42K工寮 C8
15:50 16:30
*2004 11/12 星期五 D9:天氣晴
-起床 ~ 42K工寮 ~ 41K大崩塌 ~ 崩壁 ~ 37.6K捷徑 ~ 回林道 ~ 34.5K崩壁03:30 04:50 05:05【10】 06:20 07:05 07:15 07:50
~ 34K崩壁 ~ 32K工寮郡大山登山口 ~ 郡大山 ~ 32K登山口 ~ 31K停車處
18:00【20】 09:30(30) 11:30(25) 13:30(10) 13:55
-31K上車處 → 東埔(泡溫泉)、望美村(慶功宴)
望美村 → 大里 → 太平 → 台中
20:00 21:30 22:00 22:30
========================================================================
預定行程:十夜十天
D0:豐原 → 台中太平 → 國道三號 → 楓港 → 花蓮瑞穗火車站 C1
D1:瑞穗火車站 → 瑞穗林道19K ~ 28K工寮 ~ 32K土地公廟 ~ 34K登山口 C2
D2:34K 登山口~岔路口 ~ 太平溪東源 ~ 太平溪西源營地 ~ 水池大營地 C3
D3:水池大營地 ~ 太平溪源營地 ~ 盧利拉駱山 ~ 丹大山 ~ 太平溪源營地 C4
D4:太平溪源營地 ~ 三岔路 ~ 內嶺爾山 ~ 馬路巴拉讓山 ~ 義西請馬至山
~ 裡門山 ~ 丹大溪源營地 C5
D5:丹大溪源營地 ~ 望崖山 ~ 郡東山 ~ 東郡大山 ~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C6
D6:東郡大山北鞍營地~東巒大山~北鞍營地~本鄉山~儲山前北鞍營地 C7
D7:儲山前北鞍營地~儲山~無雙山東峰~無雙山最高點~無雙山基點峰
~ 最後水源 ~ 無雙獵寮營地 C8
D8:無雙獵寮營地 ~ 無雙部落遺址 ~ 無雙吊橋 ~ 無瓦拉鼻溪 ~ C9
D9:無瓦拉鼻溪 ~ 松坡營地 ~ 45.3K接上郡大林道 ~ 42K工寮 ~ 32K工寮 C10
D10:32K工寮 ~ 郡大山 ~ 32K工寮 ~ 23K望鄉工作站 → 望鄉村慶功宴
→ 台中太平 → 豐原
---------------------------------------------------------------------
實際行程:九夜九天
D0:豐原 → 台中太平 → 國道三號 → 楓港 → 花蓮瑞穗火車站 C1
D1:瑞穗火車站 → 瑞穗林道19K ~ 28K工寮 ~ 32K土地公廟 ~ 34K登山口 C2
D2:34K 登山口 ~ 岔路口 ~ 太平溪東源 ~ 太平溪西源營地 ~ 水池大營地
~ 乾水溝營地 C3
D3:乾水溝營地 ~ 太平溪源營地 ~ 盧利拉駱山 ~ 丹大山 ~ 太平溪源營地
~ 三叉路前營地 C4
D4:三叉路前營地 ~ 三叉路 ~ 內嶺爾山 ~ 馬路巴拉讓山 ~ 義西請馬至山
~ 裡門山 ~ 丹大溪源營地 C5
D5:丹大溪源營地 ~ 望崖山 ~ 郡東山 ~ 東郡大山 ~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C6
D6:東郡大山北鞍營地~東巒大山~ 北鞍營地 ~ 本鄉山 ~ 儲山前北鞍營地 C7
D7:儲山前北鞍營地 ~ 儲山 ~ 無雙山東峰 ~ 無雙山最高點 ~ 無雙山基點峰
~ 最後水源 ~ 無雙獵寮營地 C8
D8:無雙獵寮營地 ~ 無雙部落遺址 ~ 無雙吊橋 ~ 無瓦拉鼻溪 ~ 松坡營地
~ 45.3K郡大林道 ~ 42K工寮 C9
D9:郡大林道 ~ 42K工寮 ~ 32K工寮 ~ 31K最後行車處
31K郡大林道 → 望鄉村(慶功宴) → 大里 → 太平 → 台中
=======================================================================
一、百岳名山簡介:
丹大山 ,標高H3340公尺 ,森林三角點 ,百岳NO.62。
內嶺爾山 ,標高H3270公尺 ,森林三角點 ,百岳NO.73。
義西請馬至山,標高H3245公尺 ,無三角點 ,百岳NO.76。
東郡大山 ,標高H3619公尺 ,一等三角點、森林三角點,百岳NO.29。
東巒大山 ,標高H3468公尺 ,無三角點 ,百岳NO.40。
無雙山基點峰,標高H3185公尺 ,無三角點 ,百岳NO.68。
郡大山 ,標高H3250公尺 ,二等三角點1694號 ,百岳NO.54。
=======================================================================
二、百岳名山:
※丹大山:位於南投縣信義鄉與花蓮縣萬榮鄉、卓溪鄉交界處。海拔約H3340公尺,有森林三角點,是丹大溪、太平溪與馬太鞍溪的分水嶺。山勢巍峨,兩側削崖,脊稜瘦狹,全山由黑色板岩組成,有一面深垂溪底的斷崖,北面則是茂密的鐵杉林和箭林竹。
※內嶺爾山:位於花蓮縣卓溪,標高為H3270公尺,無三角點,有不銹鋼基點。山容溫柔婉約的短箭竹草坡山頭。基底廣大,展望良好,可以清晰的看見丹大山整個山形。
※義西請馬至山:位於南投縣信義鄉與花蓮縣卓溪鄉,標高為H3245公尺,無三角點,但有不銹鋼基點。山頂平坦,全稜為碎岩所構成,東南面為大斷崖、西側為緩坡,是南三段的重要中心三叉點,東面可出瑞穗林道,北出丹大林道,西至郡大林道,南接馬利加南東峰的馬博橫斷。
※東郡大山: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標高H3619公尺,擁有一等三角點和森林三角點,是東郡山彙的主山也是最高峰。山頂平坦廣闊、矮箭竹草坡陳舖,點綴著玉山圓柏,山形雄偉遼闊,基盤廣大有王者之風。是馬戛英溪與巒大溪的分水嶺,北邊有東巒大山,往南則有本鄉山、儲山和無雙山。
※東巒大山: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標高約H3468公尺,無三角點,山頂寬闊平坦的矮箭竹草坡山頂,東南為草坡、西面則為陡峭的壁崖直下伊巴原山。
※無雙山基點峰: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標高約H3185公尺,森林三角點。稜脊成東西走向,呈屏風狀山形,山頂由數座高度相近的連峰無雙山基點峰、無雙山最高峰、無雙山東峰相接,遠望如鋸齒間隔的斷稜。南面為直插入哈伊拉漏溪谷的大斷崖。
=========================================================================
三、山屋、營地與水源:
※C1 花蓮瑞穗火車站:直接在車上補眠。
※C2 34K 登山口營地:營地幅地不大,只容納4人* 3T,亦可往回走約5分鐘處,另有平坦,位於山徑旁的營地可容納4人* 3T,水源就在登山口處,接有塑膠管,可直接由塑膠管取水。
※C3 乾水溝營地:營地位於乾水溝邊,在樹林內,營地不是很平坦,但勉強可用,可搭5~6T * 4人帳,水源就在乾水溝下有活水可取,在此紮營可免背水之苦。
※C4 太平溪源營地:位於太平溪源谷地,營地寬闊平坦,四周高山環繞,環境幽雅清淨,是一夜宿的好地點。水源就是太平溪的源頭,為前進丹大山列最主要的夜宿營地。
※C4 三叉路前營地:位於三叉營地前約5分鐘,營地比三叉營地大且避風,大隊伍登山隊紮營於此優於三叉營地,但水源須從太平溪源營地背水至此。
※C5 丹大溪源營地:位於裡門山與望崖山的谷地,溪流清澈,水源是丹大溪的源頭;位處山谷中環境幽雅,紮營於此有如置身於世外桃源。
※C6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位於東郡大山的頂峰,在山頂寬闊的草坡中,西北邊的低陷山坳是紮營夜宿最佳地點。因位處頂峰展望佳,可觀賞日出與夕陽。但無水源,水源必須從東郡大山和烏達佩山中途下切取水。
※C7 櫧山北鞍營地:位於本鄉山與櫧山間的最低鞍部,營地平坦,可搭數十頂4人帳,但無水源,水須從東郡大山和烏達佩山中途取水背負至此。
※C8 最後水源無雙獵寮營地:位於無雙山南側下切的溪流中,是由西向東攀登無雙山的最後水源。最後水源往西行不遠處有獵寮,營地不大,勉強擠用,水源取自最後水源。營地旁有原住民遺留石板堆砌的石板牆。
※C9 郡大林道42K工寮營地:工寮已破舊不堪,勉強可擠進10人,但髒亂必須稍加整理和舖帳棚方可夜宿。外面林道約可搭4人* 3 T。水源就在42K後方約5-10分鐘處有塑膠管出水口可取水。
========================================================================
四、南三段簡介:
※中央山脈主脊上高峰連綿、曲折路遙,所以岳界在1971年舉辦中央山脈大縱走時,將中央山脈劃分為若干路段,以利分段完成攀登,最主要劃分為南、北二路,南北路又各別分為三段,其中之”南三段”位於南投信義鄉和花蓮萬榮鄉與卓溪鄉的交界,即指中央山脈主脊自秀姑坪經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馬利加南東峰、義西請馬至山、丹大山、關門山、六順山到七彩湖邊段稜線;南經秀姑坪至大水窟山接南二段、北經七彩湖至能高安東軍的北三段。
南三段是中央山脈位處偏遠的荒山深入最原始的地方,地形最複雜的山區。廣泛的包括丹大山列、東郡山彙、馬博橫斷和七彩湖、六順山等..因其幅地廣闊,所以岳界開發多條的路段進入南三段。
1.由丹大林道、七彩湖入山經關門山、丹大山、義西請馬至山走東郡山彙的郡大林道下山或逆走行程。
2.由丹大林道、七彩湖入山經關門山、丹大山、義西請馬至山南接馬博橫斷,再由西路八通關古道至東埔;或由東路中平林道至花蓮下山,亦可逆走行程。
3.東郡、丹大橫斷:由花蓮瑞穗林道經丹大山列東段百岳名山丹大山、內嶺爾山、義西請馬至山,至東郡山彙的東郡大山、東巒大山和無雙山,然後再由郡大山林道下山至東埔,亦可逆走行程。
以上諸多路段縱走南三段諸峰,但因2004年72水災,孫海橋已遭破壞,政府打算不重建,且丹大林道崎嶇難行,乘坐四輪轉動車有如在八級風的大海中乘船逆風而行,顛簸而行,令人作嘔。如丹大林道的通道遭封閉,登山隊只有另闢它途。
南三段深入中央山脈偏遠的山區,是目前百岳縱走行程中,天數最多、路程最遙遠、行程最艱困的路段。但因區域廣闊,山友長途跋涉縱走難以一氣呵成盡其功。所以岳界拜訪南三段百岳通常分段執行,若只以攀登百岳為目標,一趟馬博橫斷、一趟南三段(東郡丹大橫斷)而六順山與西巒大山單攻即可。
目前岳界所稱的南三段,其實只是狹義的南三段,也就是東郡丹、大橫斷。岳界前輩利用深入山區的瑞穗林道入山,經太平溪拜訪丹大山列東段的百岳名山:丹大山、內嶺爾山、義西請馬至山再西進至東郡山彙的百岳名山,東郡大山、東巒大山和無雙山再由郡大林道由東埔下山。亦可於郡大林道32K郡大山登山口順道拜訪另一座百岳名山郡大山。此行是由東向西前進,亦可選擇由西向東進行,但因由西向東行程,無雙山將要陡升1300公尺,背著重裝上陡坡行程艱辛;且無水源必須背二天的水上無雙山,所以登山隊大都安排由東向西行程。
此一進出南三段的捷徑,經登山隊多年的拜訪循此山路已走出一條路跡明顯的山徑。目前登山隊南三段的行程大都遵循此山路進行。
========================================================================
☆山友小檔案:
∮陳松義領隊:已完成百岳,自從成立哇哈山友屋後,每年皆會安排南三段的行程,以幫助山友完成百岳心願。前年安排於10月份遇到5天下雨天,隊友們皆苦不堪,天天摸黑到營地。當時65歲的賴朝貞山友,曾於無雙山完登百岳壯舉,但也因下雨天,天天穿著潮濕的登山鞋,且最後一天走了23個小時,造成雙腳重創”蜂窩性組織炎”。前車之鑑今年的南三段排在雨水較少的11月份,託上天賜福今年的南三段九天行程,天天藍天。
∮黃碧蓮山友:目前已完成99座百岳,只剩下小霸尖山,即可榮登百岳殊榮。男性山友完登百岳已付出多少的心力和物力,而女性山友完登百岳壯舉更形可貴。
黃山友除了登山外,另有一室外活動嗜好”馬拉松賽跑”,也因此而練成了驚人的耐力和意志力。目前從事藥劑工作,上山時總會準備一些藥品以備不時之需,與懂得醫藥的山友同登百岳活動,多了一份安全感。
∮巫漢增山友:也已有99座百岳記錄,只剩西巒大山,即可榮登百岳名人榜。上山時總是帶著口琴,幽靜的夜晚,美妙的口琴聲,讓人疲累頓消。心血來潮時偶爾也會清唱兩句,歌聲好聽,屬能唱能走的山友,只可惜年青時,沒有被星探發覺,現在可是太老了一點。
∮張崑亮山友與蔡湯瓊山友:十月份與其夫妻一齊攀登馬博橫斷,其百岳記錄各為81座,事隔一個月,此行他倆已有94座百岳記錄,只剩下干卓萬的四座百岳和桃山、喀拉業山尚未造訪。但他們的目標更遠大,志在完登120岳或150岳。與其夫婦同登百岳活動有成就感,當每次遇到斷崖、峭壁,心生畏懼時,總是想到蔡山友的懼高症比我更嚴重,就可舒解一下恐懼的壓力。但相對用餐時其豐富且有媽媽味道的佳餚則令人羡慕。
∮邱奎罄山友:全隊最年青的山友,雖然年紀輕輕不到30歲,卻已有88座百岳的輝煌記錄。熱愛與野生動物照面,能高安東軍號稱最多野生動物的屯鹿池,因排程只有路過而無夜宿,邱山友帳然的離去。馬博橫斷,阿清的天花亂墜,號稱馬布谷有數不盡的野生動物會在夜晚造訪,亦是吹噓一場,只有失望的帶著遺憾入眠。在不抱憧憬的心態下,南三段之行,神話般打開帳棚拉鍊就可看到水鹿的畫面,竟然在東郡大山北峰營地實現,總算如願心償了。邱山友為人熱心、主動,山友如有需要,經常會主動前去幫忙。
∮江素貞山友:目前已有87座百岳記錄,此行擔任後導押隊重責。在山上時曾吹噓喝酒功力一極棒,男性山友輪流敬她酒,不懼也!在望鄉村阿清家慶功宴時,大家敬她酒並沒有山上豪語的灑脫,驗正山友們常說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因高山症所講的話可以不負責任。
∮鄺俊民山友:目前任職於軍中,官階連長,經常利用休假日從事登山活動,已有86座百岳記錄。軍中生活的磨練、訓練出鄺山友屬健腳的登山客。
∮陳一夫山友:與張崑亮山友同為牙醫師,已有70座百岳經驗,屬穩健型的山友,自知腳程較慢,但耐力足,所以當隊友還在休息時,他會與他的挑夫鄒秋國先行,盡量的不影響整隊的行程,要先行也要具備應有的認路能力,陳醫師總是攜帶著GPS和地圖,確認方向與目標。
∮劉昌龍山友:三年五班的學生,是此行最年長的山友,現已有70座百岳記錄。921地震那年的年初參加玉山的行程,曾因高山症坐海鷗直昇機至嘉義住進醫院七天。
劉山友最胖時高達108公斤,利用爬山減肥,目前只有70公斤左右。欲減肥的山友,爬山是最佳的減肥方法,但要持之以恒。劉山友雖已屆60歲,但其負重能力和腳程穩健,能順利完成南三段苦行,且是九天的行程,可知其實力不輸年青人。
∮洪文生山友:曾於9月份與洪山友同行攀登奇萊東稜,當時他的狀況並不是很理想。但此次南三段之行與奇萊東稜判若兩人,不只腳程穩健又快,且於斷崖危險處還行有餘力可以回去幫忙女性山友背大背包,到底還是學體育底子硬,從事與體能有關的活動很快就能進入狀況。
奇萊東稜時只有34座百岳記錄,而此行已累積到51座百岳記錄,因9月份共參加了二段縱走行程,奇萊東稜和干卓萬行程,以此速度洪山友將很快就能完成百岳壯舉。
∮張仁財山友:與我同為四年四班的同學,雖然身體不胖,瘦瘦的,但體力和耐力驚人。經常出現在台中大坑四號步道,訓練其背負能力,此行總是走在前面的正集團。
為人謙虛有禮、涵養好。大部份參加南三段行程的山友都是已有豐富的百岳攀登經驗,因南三段是百岳縱走行程中天數最多,約十天,位置最偏遠,也是最艱辛的縱走行程。所以山友們大部份從單攻的先走,進而再參加天數依次遞增的縱走行程。
如此行參加的山友有8位以上已擁有80座百岳經驗,最少的也已有50座百岳的記錄,唯獨張仁財山友只有33座百岳記錄,竟然敢參加,藝高人膽大,真所謂”沒有三兩三,那敢上南三”。
∮全蔣清山友:擔任挑夫(Porter)之餘,仍計劃以挑夫任務完成百岳壯舉,目前已有50座百岳記錄。輕裝單攻山頭,通常挑夫們會在山屋或帳棚休息,但阿清則隨隊友進攻山頭。阿清以前是專責獵人,但目前已改行,除自行經營全家農場外,農忙之餘也會參加玉山諸峰的淨山工作。獵人對野生動物有深入的瞭解,曾問野生動物的分佈,阿清答曰:「水鹿分佈低海拔至高海拔山區,因其有遷移習性,所以分佈的高度較廣。山羊則有地域觀念,喜歡生活在峭壁間,分佈在中、高海拔的高山。山羌則分佈於中、低海拔處。」
∮全文國與鄒秋國山友:二位山友此行擔任挑夫(Porter)之職,全文國木訥寡言,但此行比上一次馬博橫斷好多了,偶而也會講一些冷冷的笑話。 鄒秋國人高馬大,背負能力強但相對的食量驚人,每到營地時,都會自動的取營火供隊友們烤暖用,所以此行幾乎每天晚上都有營火,讓隊友們聚集在一齊喝茶聊天,增進彼此的認識。
=========================================================================
¥2004/11/3 星期三,D0、C1 天氣晴
豐原 → 太平 → 台中 → 大里 → 國道三號 → 台南關廟 → 花蓮火車站 C1
*19:00 登山列車由豐原陳松義領隊家出發,有四位山友陳松義領隊、黃碧蓮、邱奎罄、鄺俊民在豐原上車。
*19:50 太平,車子為20 人座的中巴,較晚到達,於太平樹德路有劉昌隆、張仁財隊友和我林錫勳共三人上車。
*20:20 台中接江素禎山友上車。
*22:40 大里有張崑亮、蔡湯瓊夫婦和陳一夫醫師與鄒秋國共四人。
*21:10 名間接洪文生、巫漢增和全蔣清、全文國二位挑夫共四員至此全隊共16員,已全員到齊,趨車前往花蓮瑞穗火車站。
*22:30 國道三號關廟休息站上廁所和做最後補給。
*AM 03:30 到達花蓮瑞穗火車站,提早到達,領隊通知李元富先生,我隊已提前到達,等待接泊至瑞穗林道。
------------------------------------------------------------------------
¥2004/11/4 星期四,D1、C2 天氣晴
瑞穗火車站 → 瑞穗林道20K ~ 28K工寮 ~ 土地公廟 ~ 34K登山口 C2
*AM 04:30 起床,到達花蓮火車站時已是AM 03:30,所以只待在車上稍作休息,等待李元富先生的接泊車。
*AM 05:00 火車站前的早餐店已營業,小小的店面應有盡有,有飯、稀飯、水煎包、煎餃等,盡量吃,這可是上山前往後十天最後在平地早餐,領隊買單。
*AM 05:30 李元富先生有二部四輪轉越野車,於火車站前拍完照後05:30準時出發。
*07:10 瑞穗林道20K處,四輪轉動車可到達最後林道終點位置。沿途顛簸難行,又無車棚可遮擋,常遭兩側芒草與樹枝侵襲,令人坐立難安。
*07:40 GO,瑞穗林道20K H1650M,整理裝備,30分鐘後出發於07:40出發。
*10:15 28K工寮H2200M,林道20K至28K尚好走,路面寬敞,路跡明顯,少有崩塌處。但在28K工寮後走一段捷徑則須上切,稍有坡度。途中見一告示牌寫著”稀有珍貴及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是受到法律保護,請不要為了一時的利益而誤觸法網”。特地抄寫下來,供山友參考,並遵行之。
28K工寮,屋況差強人意,在此午餐和休息,預定12:00出發。
*13:25 土地公廟 H2460M,神像已不在裡面,領隊說前年他來時還在,現在遭竊。不管如何,以虔誠的心膜拜,祈求土地公保佑南三段之行,全隊平安順利完成。
*14:20 34K登山口H2580M,登山口處幅地不大,只可容納4人* 3T,所以我4人* 1T和張崑亮醫師2人* 1T,張仁財2人* 1T,劉昌隆2人* 1T,往回走約5分鐘空地處紮營。
今天可是輕鬆逍遙,步行不到5個小時,且於14:20就已到達營地34K登山口。再往回走約3~5分鐘,大崩壁處手機可通,打電話至香港和公司處理一些公事。
今天是就讀台大法律系研究所兒子林志健,第一次參加律師考試放榜的日子,行前交待家人如有考上打電話通知我。記得李元富先生說在林道28K工寮和土地公廟、34K登山口手機可通。所以一到28K工寮就把手機打開,可是一直沒有接到來電,也沒有訊號可撥出去,只好把手機打開希望能收到佳音。
從28K工寮至土地公廟一直處於待機狀況,經常檢視手機訊號,沒有接到來電、也無訊號,心想該不會沒有考上吧!好不容易在土地公廟前手機有訊號,撥回家問才曉得兒子已考上律師。因林道通訊不良、沒有訊號所以家人一直無法與我聯絡上,能考上總是好事一樁。記得一年前兒子台大法研所放榜日,是我第一次參加縱走雪山主東北、大小劍的行程,也是在雪山東峰才等到期待的佳音。那時2003年5月我的百岳記錄才只有24座,而此行南三段完成已有85座百岳的記錄了。
-------------------------------------------------------------------------
¥2004/11/5 星期五,D2、C3 天氣晴
34K登山口 ~ 太平溪東源 ~ 太平溪西源 ~ 水池營地 ~ 乾溪溝營地 C3
*AM 05:00 起床。
*AM 06:00 出發,領隊宣布今天是南三段行程,丹大東段中最難走的路段。整天大部份沿著山腰路而行,沿途斷崖和崩塌處處,小心行走。前年賴朝貞山友曾在此路段跌倒,大家盡量走在一齊,可互相照應。
*10:25 經過鐵線崩崖叉路 H2535M,沿途崩崖處處,較危險的地方,設有鐵線,以防山友掉落山谷。途中經一小崩壁處,要通過時必須臉朝內,背包朝外,施展壁虎功通過。仔細的注意看前面邱奎罄山友如何通過,注視著其手抓的位置和腳踏的位置;忽然發覺邱山友一不小心,手尚未抓到著力點且腳也未踩到踏足點的往後摔落十幾公尺的山谷,跌落時呈後滾翻的方式翻了三次,當時的景像歷歷在目,至今仍心有餘悸。還好邱山友年青力壯反應快迅速的抓住樹枝和芒草,避免再繼續掉落更深的山谷,還能自行爬上來,並沒有造成大傷害。
*10:50 舊叉路H2475M,右轉為至國勝工寮,左下切才是至乾河床和太平溪東源。
*11:05 太平溪東源H2400M,風景幽美、水質佳,在此午餐和休息。
*12:20 出發。
*12:25 太平溪西源,太平溪東源與西源步行約5-10分鐘。
*13:50 H2890M 處有一小營地,約可搭4人* 2T。
*14:30 H2900M水池營地,風景幽美、四周圍繞著樹林,可避風、幅地廣,約可容納4人* 8T。為預定的今晚夜宿地點,但因無水源,所以領隊決定往前推。
*16:00 乾溪溝營地H2880M,至此有隊友已精疲力盡,但領隊打算要再往前推進至太平溪源營地,因此與隊員造成激烈的衝突,後經表決全隊幾乎不贊成再推進至太平溪源營地,因如再推進勢必將摸黑到達營地,何況夜宿於此已比預定的水池營地往前推進一個多小時了。
營地就在乾溪溝上方的樹林內,雖不很理想,分別紮營於三處較平坦的空地,但水源蠻方便的,就在乾溪溝處,步行不到5分鐘就有活水源。
今天一整天的行程在太平溪東源前的山路,崩塌處處、芒草叢生,芒草下隱藏著坑洞的危機,還好有鐵線供攀拉,路跡不明走起來較難走。太平溪東源後雖有緩坡,但是在杉林和箭竹林中,路跡明顯較好走。
------------------------------------------------------------------------
¥2004/11/6 星期六,D3、C4 天氣晴
乾溪溝營地 ~ 太平溪源營地 ~ 丹大山 ~ 太平溪源營地 ~ 三叉路前營地 C4
*AM 05:00 起床。
*AM 06:00乾水溝營地H2880M,出發。
*07:05 太平溪源營地H2900M,風景優美,幅地大,可搭多頂帳棚,水源就在營地旁邊的太平溪源頭。換輕裝單攻丹大山,上升約400多公尺。
*10:50 丹大山H3340M,我的第八十座百岳,視野展望佳。
*13:00 太平溪源營地H2900M,輕裝攻丹大山約120分鐘,回程約100分鐘。在此趁有水源午餐和午休,太平溪源營地本為今晚的夜宿地點。為了分攤明天的行程,下午將背水上陡坡上升約200多公尺至三叉路前營地紮營,並攻下內嶺爾山。
*15:20 三叉路前營地H3180M,營地品質不錯比三叉營地好,尤其適合大隊伍的團隊夜宿,其實只有5分鐘的路程差距,應選擇夜宿於此,才是明智之舉。
*16:00 出發攻內嶺爾山,遠望內嶺爾山為短箭竹鋪陳的草坡山頭。已經起霧,應快點上山,早點下山。
*16:25 內嶺爾山 H3270M,已起霧無展望,拍完照後迅速回營地。
*17:00 三叉路前營地,由三叉路前營地上內嶺爾山約30分鐘,回營地約25分鐘。
----------------------------------------------------------------------
¥2004/11/7 星期日,D4、C5 天氣晴
三叉路前營地 ~ 義西請馬至山 ~ 斷稜西山 ~ 裡門山 ~ 丹大溪源營地 C5
*AM 04:00 起床。
*AM 05:30 三叉路前營地H3150M出發,早上起霧,深怕下雨,祈求上天保佑勿下雨,否則往後行程艱困。
*AM 06:30 馬路巴拉讓山 H3220M。
*07:30 最低鞍H2950M。
*08:25 到達3000M~3100M斷崖區其實應為崩壁區,15分鐘後全員通過。該崩壁一瀉千里,攝憾人心,一失足將成千古恨。領隊帶有鋸子,鋸掉突出的樹枝,以利重裝通過。
通過崩壁處陡坡上義西請馬至山,雖然上升高度不多,只有100多公尺,但陡坡難行且背水而上更形艱困。
*11:00 義西請馬至山H3245M,在山頂午餐和休息。往後行程將過斷魂稜東山和斷魂稜西山,斷崖危險,領隊要求一齊行動。
*12:10 離開義西請馬至山。
*12:40 斷稜東山,較不具危險性。
*13:10 斷稜西山H3200M,為一具高度危險性的瘦稜危崖,所以岳界前輩另闢新路下切通過。雖然下切通過避開高度危險區段,但以目前路徑仍是危機重重。蔡山友仍不敢冒然通過,由領隊回去幫忙背背包,30分鐘後全員通過。
斷魂稜西山:台大登山社的學生李明珠同學,曾於1985年在此罹難,台大登山社同學攀登此山時,都會遙祭追念其勇者的表現,本打算在罹難山頭向勇者致最高的敬意,那知路徑已改變走下切的路徑,再上切稜線時已遠離斷魂稜山頭,雖然無法親臨事故山頭致敬,但並不影響我對70年代勇者的敬意和悼念,但願李明珠同學的精神與山永遠同在,並疪佑經過此處的山友一路順利平安。
*14:40 裡門山H3335M,為一寬闊的草坡山頭。手機可通不像義西請馬至山訊號不穩定,隊友們紛紛打電話報平安。
*15:20 丹大溪源營地H3150M,營地分上下二層,約可搭4人*6T。營地環境優美,四周群山圍繞;潺潺的清徹溪水又有奇樹相輝映,令人產生懷古幽情。丹大溪源營地是南三段行程中我最喜歡的營地。
高山上難得有水源充沛的夜宿地點,隊友們紛紛的梳洗一番。要洗重要部位的各自尋找隱密的地點,切記勿春光外洩。
至今已是第四天,高山症引起的不食症,以前屯積的脂肪也將用盡。如再吃不下往後行程不知如何自處,這也是南三段之行我最擔心的症狀。晚上張醫師夫婦熱心的提供了牛肉湯,湯中還有一塊像湖南味牛肉麵的大塊牛肉,是高山縱走行程中難得的佳肴。
晚上阿清心血來潮,展現其原住民的手藝,碳烤肉塊、豬油炒肉塊和老薑清燉肉塊,激起我食慾大振。大夥兒興致勃勃的圍在營地旁品嘗阿清的原住民口味。晚上吃了張醫師提供的牛肉湯和牛肉,加上阿清的佳肴,如此吃了一餐已足夠我又屯積了往後幾天的精力來源。難得的特殊夜晚,也因晚上會較晚睡,所以領隊宣布明天不趕路,睡到自然醒。一陣歡呼後,帶著美好的回憶入眠,但願一夜好睡。
-------------------------------------------------------------------------
¥2004/11/8 星期一,D5、C6 天氣晴
丹大溪源營地 ~ 望崖山 ~ 可樂可樂安山 ~ 東郡大山 ~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 C6
自然醒,雖然是自然醒,但隊友們幾乎在早上6點前就已起床,我和幾位隊友上稜線和至大腳印水池去照像。雖然隊友們全部早起,但因帳棚結冰,無法收帳棚,如此等下去也不是辦法。張醫師建議不妨扛著帳棚上山坡至陽光處曬太陽,讓冰融化,主動出擊,總比等太陽的來臨有效,”Good Idea”。經過太陽的照射,帳棚結冰處很快就乾了。
*08:45 丹大溪源營地H3150M出發。
*09:15 望崖山H3280M,顧名思義,立於此山可清楚眺望東郡大山的斷崖痕跡。
*10:10 天南可蘭山營地H3380M。
*11:00 鞍部 H3280M。
*12:35 可樂可樂安山H3480M,矮箭竹草坡陳鋪的山頭,一大片的草坡令人賞心悅目。
*14:20 最低鞍H3270M,在箭竹林內於叉路午餐、休息 70分鐘。取水來回各約15分鐘。今天一路上走在前面,享受滿山的草原風光,並期待與野生動物的邂逅,走在前面較有機會,沿途聽到很多處野生動物因發覺異狀而發出的叫聲,但就是沒有當面看到其蹤跡。最後終於在快要到達東郡大山時,發現右邊有一水鹿,因距離遠,水鹿並沒有因人類到達而驚慌失措,反而悠閒的漫步著,雖然及時的拍照,但因太遠影像太小了,看不清楚。
*17:10 東郡大山H3619M,至東郡大山時已起霧,天色漸暗,後至的隊友待明天才到山頂補照登頂像。
*17:20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H3560M,海拔高、風大天冷,迅速的搭起帳棚,窩在睡袋裡取暖。
晚上有水鹿來訪,首先發現的是黃碧蓮山友,與其同帳棚的隊友,引起一陣騷動。還聽到黃碧蓮山友不知是太興奮還是太冷,結結巴巴的叫著說水鹿”真…的…有…夠…大”。
不以為意,心想冒著零下的溫度待整裝完畢出去看時,搞不好水鹿已受驚嚇而離開。沒隔多久換張醫師出去尿尿時又聽到其聲音,讚美水鹿之大有如小牛。只好迅速著裝穿羽毛衣戴手套出帳棚看個究竟,水鹿竟然不畏人類的存在,趨前至約5步的距離,才稍為的左右移一下,並沒有害怕而要離開的舉動。
回帳棚時換阿清要去聽流水聲,心想糟了,獵人出巡,水鹿恐怕凶多吉少,還好沒多久阿清就回來了,問其到外面做什麼,原來也只是去尿尿,並沒有危及水鹿的安全。水鹿因缺乏鹽分,需要鹽分,所以會在人類尿尿的地方,舔尿吸取其鹽分。
¥2004/11/9 星期二,D6、C7 天氣晴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 ~ 東巒大山 ~ 取水叉路(取水) ~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 ~ 本鄉山 ~ 櫧山北鞍營地 C7
*AM 05:00 起床。
*AM 05:30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H3560M出發,待攻東巒大山回程時才收帳棚。
*AM 06:00 取水叉路H3325M,位於東郡大山與烏達佩山中間。
*AM 07:00 東巒大山H3460M,東郡大山至東巒大山沿途皆為短箭竹草坡,路平易行。
中央山脈三大寬闊山頭為:東郡大山,三叉山和馬西山。
*07:10 下山回東郡大山北鞍營地。
*08:00 取水叉路H3325M,下切取水約15分鐘,上升約需20分鐘,取水處視季節而有所變化。
*08:50 再回取水叉路。
*09:30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H3560M,無水源,水必須從烏達佩山中途背水至東郡大山北鞍營地,甚至於要背1~2天的水。因往後行程要到下無雙山的最後水源才有水。
沒有下切取水先到達營地的隊友,趁有太陽曬睡袋等裝備或先行收帳棚。昨天未登東郡大山或未拍照的隊友,利用時間前往東郡大山拍照留戀,來回各約需3~5分鐘。
*10:40 出發,往南走,沿途皆沿著崩壁邊緣前進,路況不佳且危崖處處,須小心行走。
*12:40 本鄉山北鞍營地H3410M。
*13:00 本鄉山H3440M,本鄉山就在路旁,山頂有金屬三角點,幅地狹小,連站立拍照都顯困難。
*13:35 櫧山北鞍前營地H3220M,隊友們本以為此營地即為晚上夜宿的櫧山北鞍營地。待領隊到達後才知真正的櫧山北鞍營地須再往南走30分鐘的路程。
*14:20 櫧山北鞍營地H3300M,幅地廣闊,分別有三處大營地;隊友們集中在同一營地已足夠4人* 10T。營地在山凹處,尚可避風但無水源,水需從烏達佩山和東郡大山中間處下切取水後背水至此。領隊曾由西北方向下切尋找水源,但在下切約15分鐘70公尺處遇二道斷崖,無法通過,只好放棄尋找水源念頭。
江素禎隊友在營地旁發現前隊山友丟棄的一大包白米和5小包咖哩粉。江山友向張仁財山友借快鍋,她提供肉燥,我提供鵝肉,煮了一大鍋的咖哩肉飯,可供約10位山友享用。雖然因前隊山友丟棄的食物而有晚上的佳肴,但我仍希望和呼籲山友們勿有此舉動,帶回你帶至山上的所有一切物品。在本鄉山也發現山友丟棄的綁腿和藥品雜物等。
*14:20 到達營地,時間仍早,雖然再推進半個小時有一狹長的營地,但營地品質不佳,且只推進半個小時,意義不大。再往前的營地是無雙山基點峰營地約需5個小時,時間又太久,勢將摸黑到達,不宜再推進,所以只好紮營於櫧山北鞍營地。
晚上又有水鹿來訪,不時的發出警告聲,其叫聲依獵人阿清分析為母鹿。今晚的水鹿就沒有昨晚在東郡大山的水鹿灑脫,一聽到或看到隊友前去探視,則逃之夭夭,不見蹤影。
----------------------------------------------------------------------
¥2004/11/10 星期三,D7、C8 天氣晴
儲山北鞍營地 ~ 櫧山 ~ 無雙山東峰 ~ 無雙山最高峰 ~ 無雙山基點峰 ~ 最後水源 ~ 無雙獵寮營地 C8
* AM 04:00 起床。
* AM 05:30 櫧山北鞍營地出發,首先是緩升坡。
*AM 06:00 狹長營地H3270M,品質不甚理想,二相比較,當然夜宿櫧山北鞍營地比較理想。
*AM 06:30 櫧山H3245M,手機可通,早晨時刻可Morning call叫家人起床。
*08:00 鞍部 H2980M。
*08:50 有一小營地H3200M處,約可搭4人* 2T,不適合大隊伍夜宿。
*09:30 無雙東峰H3200M,隊友遠遠落後,手機可通,待隊友到達時已休息30分
鐘,且山頂幅地有限,讓隊友休息,我繼續往無雙山最高峰挺進。
*10:15 無雙山最高峰H3225M,無雙山三個山頭中以此峰最高且山容最雄偉,故名為無雙山最高峰。
*10:40 無雙山基點峰H3207M,為三角點所在的山頭,森林內有幅地可紮營,但營地不大且不是很理想的紮營地點。在此午餐和休息,往後可是陡降的行程,下降約1300公尺,做好膝蓋保護措施,行前帶上護膝。
*11:40 無雙山基點峰H3207M出發,沿途都是陡降坡且芒草已乾枯無著力點可借力,隊友們個個叫著膝蓋受不了,”膝蓋痛~””腳趾頭痛~”好不容易經過約3個小時的煎熬,總算下降約1300公尺,到達最後水源。
*14:30 最後水源H1920M,我走在前面第一位,在到達水源區時馬上感受到虎頭蜂的威脅,有隻虎頭蜂的巡邏蜂圍繞著我全身打量,令我不敢造次,謙卑的輕步前移,有驚
無險的渡過虎頭蜂的第一道考驗。
全隊到齊後,談論起虎頭蜂,個個好像皆遭受到到威脅,利用充沛的水源,好好的梳洗一番,水袋裝滿水,營地就在前面約10分鐘的路程。
*15:10 無雙獵寮營地H1930M,營地旁有原住民石板牆,因幅地有限,我隊與張醫師夫婦紮營於另一平地,離最後水源較近,所以我們再度步行回水源區擦身體、盥洗和洗腳。沿途並摘野菜”三角柱仔”(台語發音),雖然味道有點苦但還不錯吃,總算又有食物讓我吃得下了,加上蔡山友有媽媽味道的麵線,晚上肚子該不會抗議了吧!
晚上有少許螢火蟲,悠哉的飛舞著,半夜有飛鼠搶奪食物的吵雜聲。
無雙獵寮營地,其實不是獵寮營地,而是原住民房屋的舊址,現場仍遺留有房屋的石板牆,和原住民種植小米的石板擋牆,此地應為原住民曾居住的遺址。原住民的房屋通常會選擇在二稜線的小凹處,可避風和避免颱風的侵襲。且臨近水源,但不可靠近水源區,防止土石流造成傷害。用石板牆擋住泥土的流失以便種值小米,亦用石板搭蓋成ㄇ字型房屋,山友遇到原住民房屋舊遺址,可以以虔誠的心態參觀遺址,但勿搭帳棚夜宿於內,或在遺址內方便,否則將造成諸多不順。
今晚大夥又聚集在一齊烤營火,談山論百岳;張醫師突然不小心跌倒在石板牆內。本不以為意,待回帳棚後發覺右腳大姆指有3~4公分的深層刮傷。明天將是難纏的路段且張醫師此行又要拜訪郡大山,不知如何是好?還好張醫師靠著堅強的毅力和意志力,咬牙硬撐,總算順利的完成了南三段。
隔天將狀況告訴原住民的阿清,阿清說最好不要移動原住民的遺址的石板,勿破壞現狀也勿在裡面方便。就如有一次聽說陳許圓山友在遺址裡方便,竟然徹夜難眠,信不信由你?
------------------------------------------------------------------------
¥2004/11/11 星期四,D8、C9 天氣晴
無雙獵寮營地 ~ 第一、二澗水源 ~ 無雙部落 ~ 無雙吊橋 ~ 無瓦拉比溪 ~ 松坡營地 ~ 45.3K林道 ~ 郡大林道42K工寮 C8
*AM 03:30 起床,今天路途遙遠,早點起床。
*AM 05:00 無雙獵寮營地H1930M,摸黑出發。
*AM 06:00 大崩壁H1930M,崩壁嚴重無法橫切通過,要上切或下切路跡不明且無路條。領隊選擇上切突圍,上切路段路跡不明,經隊友們踩踏,路徑更加不明顯,且無箭竹或樹根可攀拉,陡上之路只有用爬的移動,幾乎無法站立行走。全隊花了約一個小時的時間才全員通過此一崩壁,可知此崩壁的因難度。阿清和阿國尋找下切的路線,雖然比我們早通過崩壁,但他倆仍建議取上切路線來的安全。待隔天在郡大林道32K郡大山登山口遇到台中長青賀建榮領隊的山友時,他們也是異口同聲的抱怨此崩壁造成的困擾。
*07:40 第一澗水源H1880M,稍作休息,等待後面的隊友。
*08:30 第二澗水源,沿途偶有虎頭蜂的騷擾,備妥網帽於容易拿到的位置,以備不時之需。
無雙獵寮營地至此,沿途崩崖處處,且路跡不明,異常難走,造成全隊損兵折將。洪文生摔落至10~20公尺,額頭有2~3公分的刮傷,領隊小包包滑落至400~500公尺深的山谷,領隊企圖尋回,但遇斷崖無法通過,只好作罷,隊友們個個傷痕累累。
*09:30 下切點H1770M,從下切點開始,路況較好走一點。
*10:00 芒草區H1700M,芒草已乾涸,路線不明顯,抓個方向朝無雙下部落方向前進。
*10:15 無雙下部落H1635M,由部落遺址,可知無雙部落曾是原住民非常大的部落聚集地。
*10:30 無雙吊橋H1520M,吊橋已老舊,不堪太重的負荷,所以一次只通行一位隊友。通過無雙吊橋後則是上坡路段至無瓦拉比溪。就在無瓦拉比溪前,領隊看到一群帝雉,有一公五母,馬上通知我,但我只看到公的帝雉,其顏色鮮艷、頭尾呈白色、中間為黑色。
*11:30 無瓦拉比溪H1660M,水源充沛,水質帶有濃濃的石灰質,在此午餐和午休,預定13:00才出發。尚有充裕的時間,脫下鞋襪曬太陽,將腳泡在冰冷的溪水,慰藉辛苦的雙腳,忍耐點明天就可回家了。在此吃了此行的第三包泡麵。
*13:00 無瓦拉比溪出發,將是無止境的陡坡,上升約800公尺至郡大山林道,終點45.3K處,剛出發即遇到一隻很大的巡邏蜂,領隊通知馬上帶上網帽前進。
在松坡營地前5~10分鐘,看到登山褲和睡袋,緊接著是一片樹林已被砍閥成空地。此空地是直升機拖吊今年72風災罹難山友的地方,願此山友的精神永遠與山同在。72風災曾造成一組5人的登山隊重創,2人自行脫困回家去,一人於42K 處獲救,不幸的是一位山友於松坡營地前罹難,另有一位領隊則在郡大林道32K 至42K失蹤,至今仍未尋獲,恐怕已凶多吉少。
*15:00 松坡營地H2370M,營地狀況尚可,但無水源需從無瓦拉比溪背水至此。
*15:30 郡大山道45.3K終點處H2450M,好不容易以2個半小時完成約800公尺的爬坡路段。往後行程已無陡坡,只剩下林道的緩升坡至31K停車處H2800M。
*15:50 玉山國家公園界碑H2480M。
*16:30 郡大林道42K 工寮 H1880M,工寮屋況差,髒亂不堪已無門,牆壁到處破損。6名隊員睡於裡面房間,我隊則選擇外面房間,但必須再搭帳棚,否則我不敢睡。其餘的隊友則選擇在室外的林道,擇平處紮營,反正忍耐一晚,明天就可回溫暖的家了。水源須回走5~10分鐘處,可直接由水管中接水取得。
-------------------------------------------------------------------------
¥2004/11/12 星期五,D9 天氣晴
42K工寮 ~ 32K郡大山登山口 ~ 郡大山 ~ 32K郡大山登山口 ~ 31K上車處 →→東埔(泡溫泉) → 望美村(慶功宴) → 大里 → 太平 → 台中
*AM 03:30 起床。
*AM 04:50 出發,今天即將回程,大家急著起床,本要分攻郡大山與不要攻郡大山的二隊分別出發,但因隊友們歸心似箭,結果同時出發。
*AM 05:05 大崩壁H2510M,崩壁範圍大,但因摸黑而行,不清楚崩崖的深度,只有小心翼翼,沒有恐懼感跟著領隊的步伐前進。
*AM 06:20 再遇一崩壁在39K~42K間,崩壁懾憾人心但驚而不險,小心通過即可。
*07:05 37.6K捷徑H2635M,取捷徑而上約10分鐘後至林道H2680M處再上林道。其實捷徑功用不大,只不過10分鐘的路程和上升50公尺而己。
*07:15 接上林道處H2680M,到處有山友丟棄的保特瓶,最壞的示範。
*07:30 34.5K林道崩壁H2800M,須下切通過,不具危險性。
*08:00 32K崩壁H2800M處,此處崩壁為我從事高山活動,最感危險、令人心懼的崩壁。雖然二位挑夫Porter先行踏出路跡,但我仍不敢前進,拜託另一挑夫全文國,利用於現場的鋤頭挖出一明顯的路徑,我才敢通過,但通過時已足夠讓兩腳發抖。
每次憶及此崩壁的危險性仍心有餘悸。南三段後事隔一星期後至泰國出差,有一晚上忽然惡夢驚醒,其內容是在過此崩壁時因土石鬆動,往下滑倒至擋土牆的水泥墩處,奮力的想往上爬並尋找支撐點,但土石鬆動無處可踏,隊友們無能為力,只有眼睜睜的看著你苦命的掙扎著,往下掉唯有一途:粉身碎骨,要再闖蕩山林可是20年後了。就在精疲力盡即將墜崖,驚險萬分之際,惡夢驚醒,挽回了一條命。呼籲請有關單位能迅速處理此崩壁,約在郡大林道34K處,否則攀登南三段的山友將永遠存有潛在的危機,勿待山友出事後才亡羊補牢。
*08:20 經過20分鐘後全員通過。
*09:00 32K工寮H2815M,於工寮內看見台中長青登山隊由賀建榮領隊率領的8人登山隊,背包置於工寮內,全員上攻郡大山,本要直接前往31K最後行車處,所以留字條給賀兄和陳錦屏山友相約11/20台中大坑黑松亭慶功宴見。但發覺此時到達31K處尚早且接載車尚未到達,所以決定在32K登山口等待長青山友的到達。
於11:00長青山友賀兄與錦屏們陸續下山至登山口,聊天Say Hello 後至31K處等車。
在32K郡大山登山口休息時,三位挑夫與我先行至31K上車處,等待由領隊朋友先來載回望美村和東埔,當然依例行車前先享受友人準備慰勞苦行者的食物、飲料和水果。
*09:30 32K郡大山登山口H2815M,張崑亮、蔡湯瓊夫婦、陳一夫和邱奎罄四位山友尚未拜訪郡大山,只有他們四位上攻郡大山,其餘在32K 或31K處等待。
*11:30 郡大山H3250M,山頂休息25分鐘。
*13:30 回郡大山登山口約H2815M,上攻郡大山約2個小時,回程只需約1個半小時。
*13:55 郡大林道31K 停車處,為最後可通車地點。
*18:30 望美村,阿清家慶功宴。
在東埔泡溫泉時想先磅體重,看幾天下來瘦了多少公斤,通常一趟縱走行程5~7天下來約瘦了4~5公斤。但該店無體重計因而作罷。晚上在望美村阿清家舉辦慶功宴,菜色豐富,將近有20道菜,加上原住民的特色烤山雞和烤特殊腿肉,美味佳肴讓我難以節制,前車之鑑我曉得八天在高山上的節食,剛下山時不宜狼吞虎嚥,但實在受不了阿清太太美食佳肴的誘惑,竟然吃到連走路都困難。回到台中一磅也只瘦了1.5公斤,估計單最後一天下山的食量超過在山上八天的食量。明知暴飲暴食是不該的,且對身體和胃的承受都是最壞的舉動,但不知如何就是猛吃,可能是八天下來餓怕了。
*20:55 望美村出發。
*21:30 大里,張崑亮、蔡湯瓊夫婦和陳一夫、鄒秋國山友下車。
*22:00 太平,劉昌隆、張仁財、林錫勳下車。
*22:30 台中,最後只剩下江素禎山友在台中下車。
南三段的東郡丹大橫斷被岳界視為所有百岳行程中最艱難的路程。最主要在於天數多約十天,位處最偏遠,正好在中央山脈中心的荒蕪地帶。通常只有志在完登百岳的山友才會踏上蠻荒征途,也就因鮮少山友拜訪,路跡並不是很明顯,尤其是前後段的行程皆有二天步行於林道中,而林道路段崩塌處處,到處暗藏著危機。南三段對我來講將是最大的挑戰,一向被我視為畏途,不敢嘗試一搏。自從開始攀登百岳至今,已80有座以上的百岳記錄,但高山上吃不下的夢魘永遠存在,單攻一、二天不吃主食尚可熬過,至於4~5天的縱走行程,雖然吃的不多,但尚可硬撐,尤其自從50座百岳以後的行程,開始請挑夫幫忙,只背輕裝7~8公斤,狀況已稍有改善。但食量仍不多,早餐通常只喝稀飯的湯,中午從不吃熱食,晚上充其量最多一碗泡麵的食量罷了。雖然上個月2004年10月已勉強通過馬博橫斷7天的考驗,但想到南三段的漫長的十天行程,仍心生畏懼不敢冒然嘗試。心想不走南三段,百岳中放棄南三段當中的六座百岳,只走94座百岳也心滿意足了。或者找尋登山團體將南三段分二次執行,就如上個月10月份,台中的頭嵙登山隊將南三段分二次,於上個月先走南三段東段的丹大山列:百岳名山有丹大山、內嶺爾山和義西請馬至山,下次再走南三段西段的東郡山彙,百岳名山有無雙山、東郡大山和東巒大山。
曾建議陳松義領隊也來辦此種行程,將南三段分二次走,可以幫忙想完成百岳壯舉,但又畏懼南三段的十天的行程,不敢參加的山友。但陳領隊覺得此種走法不妥,花費的天數太多;南三段東段約需6天、西段約需7天,總共約需13天。另外南三段西段行程如由西往東上無雙山,陡升1300公尺且要背二天的水上無雙山,將是累人、非常艱辛的苦旅。
南三段行程參加與否,多次的掙扎,甚至考慮放棄。最主要原因考慮在高上吃不下的症狀,十天下來不知如何自處,且路途遙遠,深怕意外發生。但想到百岳名山獨缺南三段,未免留有遺憾,趁現在還可以走不走,待年紀大走不動時,再想走南三段,已時不我予。所以帶著忐忑不安、畏懼的心情來完成心願,也算是一種自我的挑戰吧!
結果預定十天的行程,實際以九天完成,感謝上天的庇佑,天氣非常的好,天天藍天,才能順利的完成南三段行程。雖然南三段行程個人狀況不錯,並沒有想像中的艱辛,也沒有岳界前輩描述的讓人驚心動魄。但深知這不是個人的成就,而是上天的造就和厚愛、賜予好天氣,天天有藍天、白雲相伴。在此虔誠的感謝老天爺的賜福,讓我們平安順利的完成南三段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