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22 溪南山探勘之行
◎首次探勘
一種承諾,也是一種自我挑戰……
7/14,首度探勘之行,由於身體狀況不佳,上登約半小時由特生中心後方接上舊時古道(六龜警備道)(註一)之後飲恨撤退,雖然仍想勉力往前走,身體卻不聽使喚。KAKU大哥勸我暫時先下去休息,心中只有自責與難過…自責的是自己拖累大家行程,難過的是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好。楊大哥親切的鼓勵我:「沒關係!下禮拜我們再來!」,眼淚已快要奪眶而出…暫別了KAKU大哥與楊大哥,自己一個人下至停車場休息,竟已快要全身乏力,虛汗早已濕透全身…
◎二度挑戰
經過一週,期間感謝站上許多前輩給予了我們許多關於溪南山的寶貴經驗與資料,另外,自己也前往成大圖書館影印一萬分之一空照圖參考,這次…我將捲土重來…
7/22,早上六點與KAKU大哥約好在旗山國道十號末端集合,遠遠的即見到了兩位熟悉的身影,原來是阿欽大哥帶著公子與文仔大哥也來共襄盛舉,有這幾位登山好手加入,想必今天必是精采可期。一會兒,KAKU大哥與楊大哥也到達,先至旗山糖廠停車,KAKU大哥與楊大哥共乘我們家的阿V,共計4WD休旅車與轎車各一,兩輛車就出發了。
此行參加人員共計有7位,分別是:
1. 有他們在就可以放心的KAKU大哥與楊大哥
2. 縱橫南部山區的阿欽仔大哥與公子、文仔大哥
3. 兩隻軟腳貓的我(馬克非)+黃小貓
在六龜辦好了入山手續之後,經過六龜大橋轉入藤枝林道前行,過了通往東龜山(有花果山噴漆指示)叉路之後,右邊隔著邦腹北溪相望的是御油山,過了寶山、二集團,右邊的山頭則是見付山,一會兒即至藤枝。迎著晨曦,遠遠的就見到石山與溪南山的連稜,一個峻奇一個秀麗,迎接著我們的到來。我們在石山林道的入口檢查哨交付入山資料,由於辦入山證的作業疏失,我們稍耽誤了一點時間,在早上8時許抵達石山林道6.2K處的特生中心,途中經過兩處崩塌路段已經整修完成鋪上水泥。在特生中心車棚停車,整裝之後,我們於早上8點25分出發。此行我與黃小貓除了必需的裝備之外,也各背了3000 c.c.的水以應需求。
◎關於溪南山
溪南山,位於高雄縣桃源鄉,高雄縣十大名山之一(註二),為中央山脈南一段之卑南主山北方的主北峰向西北方延伸而出的一條稜線上的第二個山頭,這條稜線主要有石山(H:2818M,3-7204號)、溪南山(H:2650M,3-7203號)、溪南前峰(H:1849M)、東藤枝山(H:1804M,3-7205號)、藤枝山(H:1565M,2-1664號與省政府圖根補點)、排剪山(H:1528公尺,3-7202號)、東龜山(H:854M,3-7200號)、西龜山(H:880M,山字森林三角點)等山頭。日據時期日人所興築的六龜警備道與內本鹿越嶺道即通過溪南山下。
早年登溪南山是由石山林道一路直達與石山之間的鞍部,由此可以左右開弓登臨溪南山與石山,行程各約一兩個小時而已,還可以順訪石山秀湖,可說是輕鬆愉快的行程。可惜由於石山林道的大崩塌,阻斷了去路,若是想走傳統路線大概要安排個兩三天才行。此行的探勘路線,由特生中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後方水管路上登,這段路山區幾乎都在原始森林中一路上登,落差約1000公尺,幾乎無半點虛功,約4小時可以抵達山頂,下山約3小時。
要注意的是,此處一帶山區生態豐富,要注意野生動物的蹤跡,據特生中心人員告知,此處山區常見山羌、山豬、台灣黑熊、台灣獼猴、黃鼠狼等動物,尤其是貨櫃屋之後至山頂,是真正的原始林,動物排遺甚多,要特別小心自身安全。
◎紀錄與行程
0825 出發起登
與上次一樣,我們由特生中心後方小徑沿著水管路上登,很快的,隊伍就分成兩小隊,楊大哥與欽仔大哥及公子、文仔大哥在前,我則是殿後壓隊,陪著腳程速度較慢的黃小貓,KAKU大哥則在前方隨時照應我們,彼此用無線電聯繫。此行一路並非好走的山路,黃小貓仍然勇敢的前進,也真是勇氣可嘉!
0850 接上六龜警備道(註一),向右順著古道前行不到十分鐘後抵達一寬尾稜
這是上次我的撤退點,重返舊地倒是感觸良多。今天因為是壓隊,還算是輕鬆愉快,看來今天體能狀況還不錯!走在這一小段古道上,我試著找尋是否有坡崁等相關遺跡,不過似乎沒有任何發現。森林中,只有蟲鳴鳥叫,想像著當時走在此線上的人,戒慎恐懼的行走,深怕一個不注意,蕃人的羽箭早已封喉…
走不到10分鐘,抵達一個寬大的尾稜,右邊隱約有路跡下山,以及陳舊的布條,這是通往特生中心旁,石山林道的水泥路與碎石路段交接處的舊登山口,目前這個舊登山口早已被高大的咬人貓占據,不過依稀可見路徑。石山林道在此尾稜的轉彎處路線比較寬大,少有人車通行,緊急時倒也是個紮營的好地方。而尾稜上的六龜警備道再往前不到5分鐘的路程就會遇上崩塌而無法前進。
我們在這裡稍停幾分鐘,然後就左轉離開古道順著小支稜繼續上登。
0900 左轉離開古道順小支稜上登
由此上登,一路接是順著小支稜前進,由於是寬尾稜,路跡也有點紛亂,這是因為此處仍有生態調查人員或是林務調查人員不同的路徑,夾雜著舊時登山的路線,因此必須隨時注意行進方向是否有偏差,一路上我們已經補上黃色塑膠帶以及黃色布條,偶有舊時的白色布條輔助,這段算是要特別小心迷途的問題。基本上只要邊走邊抬頭注意看布條方向行進就不會有太大問題,通常由布條處可以見到下一條布條的位置,再把握方向上登就不會走錯,若是走了一小段發現沒有黃色塑膠帶或是布條指引,就要退回原路修正路線。另外若是見到粉紅色小布條要注意,這是林務調查人員的布條,不要被誤導而走錯路,還有林中偶而可見細繩,應該也是調查人員所牽起來做為生態觀察用的,可不是指引路線的,也不要被誤導了。這段路開始比較辛苦,林相也越來越原始了。
1030 抵達第一廢林道,左轉順廢林道走一小段繼續上切
一路辛苦的往上走,終於接上廢林道,這條林道是通往稜線上的貨櫃屋(應是生態調查人員的工作站),但由於多處崩塌且芒草叢生高過人,只好一路上切,接上第一廢林道之後左轉順著林道走一小段,注意路條指示繼續上切至第二廢林道。
1038 上切至第二廢林道,右轉走一小段後再上切
我們在此稍停歇息幾分鐘,剛剛一路都是在森林裡上登,不見天日,連GPS都無法紀錄航跡,但只要接上這幾段林道就可見透空,眺望遠山可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1042 繼續上切
1050 抵達第三廢林道,注意此處路標指示,直接繼續上切
上切至第三廢林道處,要注意上切點附近的路條指示,此處要直接上切,這段上切的路更辛苦,必須手腳並用鑽過濃密樹林,運用臂力爬上陡坡,一路這樣上來,手臂早已滿是傷痕了,尤其是這一段,密生的樹叢會爬到想罵髒話…
1107 抵達第四廢林道,左轉走約200M抵達貨櫃屋
經過一番辛苦鑽行陡登,終於上到了第四廢林道,由此處左轉順廢林道行走約200公尺,穿過一段段稍濃密的高芒草(又多好幾條傷痕…),就可以抵達生態調查人員工作站貨櫃屋。
1113 抵達貨櫃屋
上至第四廢林道之後,KAKU大哥還回頭來幫黃小貓揹背包,真是感謝KAKU大哥的照顧,能一路辛苦的走上來這裡,也算是破了黃小貓的登山紀錄了!真是佩服的毅力!穿越高過人的芒草,順著廢林道走,中間會遇上有一處用鐵絲圍起來的地方,看起來似乎是用來誘捕野生動物的設施,再往前走,終於抵達貨櫃屋,視野也更開闊起來,這裡可以遠望北大武山,腳下的見付山與柔腸寸斷的出雲山林道。(據說悲慘程度是根本無法再修復,令人搖頭嘆息…)在此我們與等候我們的前導楊大哥、阿欽仔與文仔大哥們會合,並稍作歇息約10分鐘,吃點零食補充體力。
1120 繼續出發,由貨櫃屋後方上登
由貨櫃屋後方繼續出發,這裡林相更為原始,一路上跟著路條前行,野生動物的排遺多了起來,有的地方還有山豬打滾及刨抓過的痕跡,開始擔心會不會遇上台灣黑熊在散步…,這一帶也是要注意跟好路標前行,沿途倒木甚多,綠色的苔蘚在上面,陽光照射下,翠綠的可愛。
大約12點半,我與黃小貓上到一稜線上,下方叢林裡則是一個小水池,習慣性的順稜線走,但是左走右走就是不見路條指引,原來此處要下到水池…KAKU大哥用無線電告訴我們,在8分鐘就可以到囉!此處也以聽得見早已攻頂的前隊說話的聲音。
1235 下至水池處
叢林間的水池,看起來似乎是看天池,池畔地勢平坦,是個很棒的天然營地,大約可以容納數頂帳篷喔!不過看看水深很淺,而且比較髒,似乎無法飲用,而水池也有明顯的山豬打滾過的痕跡,看來要是在這裡紮營的話,會遇上野生動物在這裡開PARTY喔!至於是不是真的適合紮營…嘿嘿…就看您想不想跟野生動物一起同樂啦!
不過說真的,這個池子應該是附近野生動物主要飲水覓食的地方,個人感覺倒不是很建議在此地紮營,除了會打擾野生動物棲息,營地的安全也是要考量的一個重點,不如由此上溪南山再下至石山鞍部紮營。這裡…就繼續維持原始的樣貌,給野生動物們一個天堂吧!
1245 順利登頂
走過野生動物的「轟趴專用」水池,在爬上最後一小段陡坡,溪南山終於到了!今天一路辛苦的走來,終於順利到達山頂,而我也終於一償宿願,心裡真是感動萬分,激動之情難以形容…山頂展望良好,視野開闊,可惜我們腳程較慢,雲霧已經在山間瀰漫,石山的峻峭山勢,山下的石山秀湖無緣得見,不過,日後石山也會再去一趟的…
肚子餓了,趕緊拿出鍋具炊煮午餐吧!今天也是特別的一天,是KAKU大哥的生日喔!!大夥兒熱烈慶祝向壽星祝賀。而黃小貓也真是不簡單,如此難度的探勘之行也走上來了,阿欽仔大哥說她可是少數如此登頂的女性之一喔!這一路真是辛苦她了,原本KAKU大哥還擔心他會無法上來而撤退呢!這次7人全數順利登頂,這次在KAKU大哥與楊大哥的帶領之下可說居功厥偉,令人感激再三,對我而言,也是自我挑戰極限的成功,而能與兩位前輩登山,學到的寶貴經驗更是難得。
吃飽喝足之後,收拾裝備,也該準備下山了,登頂只是成功的一半,回程還有一大段路要努力呢!
1320 開始下山
收拾好裝備,我們開始下山,仍然是分成兩小隊下山,一路下去,更要注意路標的指引下山,否則容易走錯路迷途。在下至貨櫃屋之前,意外見到一顆白色塑膠製的圖根點(座標大約是228433,2554916,高度約2350M),大小與一般平地常見的紅色塑膠土地界標很像。而在此稍停留拍照一下,沒想到一下子沒留意路標指引,竟走錯路,經由KAKU大哥指引才又在叢林間鑽爬回原路,體力又消耗不少…回到貨櫃屋稍作停歇,體力已經開始感到比較差了,由此一路下山,並未多作休息,其實下山對我來說是比較辛苦的,可能是下山的技巧與要領不佳,經由KAKU大哥指點才比較順利,體力已近強弩之末,陪著黃小貓,憑著意志力,就這麼一路跌跌撞撞,又摔又滑的一路衝下山,終於在下午4點15分左右返回特生中心。
1615 平安下山返抵特生中心停車處
下山之後,大夥臉上滿是疲憊,我與黃小貓也都快累壞了,尤其是黃小貓,下山之後雙腿已經幾乎無力。在車棚我們稍做梳洗,換上乾淨的衣服,好好休息了一下,享受楊大哥帶來的芒果,此時的感覺只有一個字-讚的啦!
大約下午5點,帶著滿身的疲憊與成就感,踏上愉快的返家之路,回望溪南山,早已在雲霧繚繞間,山巒間透著一道彩虹,似乎在為我們送行,也為此行劃下了完美的句點。
一路上,KAKU大哥與楊大哥正在計畫著下一座中級山探勘之行,至於我,當然是能跟就跟啦!探勘的那種探險感覺與成就感,可是比攀登高山還要刺激而有趣呢!回程也接獲陳新安大哥關心,在此也特別感謝。
回到旗山糖廠,在此揮別KAKU大哥與楊大哥,我與黃小貓則直殺到左營大吃一頓酸菜白肉火鍋慶功一番。
※注意事項:
1. 目前路線剛探勘完成,路跡還不是很明確,沿路需注意路標指引,否則容易走錯路而迷途,(基本上跟好黃色布條與塑膠帶及白色、紅色布條就不會有問題)請山友小心。
2. 總計上山時間約4小時,下山約3小時。若想連登石山,建議可重裝至溪南山頂(約5小時)再下至石山鞍部紮營,第二天輕裝單攻石山並順訪石山秀湖之後,再拔營原路下山。
3. 溪南山區一帶為特有生物研究中心主要調查山區,沿途幾乎都是在原始林中上登,涼爽愉快。但要注意動物生態也頗豐富,要注意有山豬以及台灣黑熊出沒,請注意自身安全。
※誌謝:
感謝KAKU大哥與楊大哥開路與路條指引,兩位前輩的照顧與關心永生難忘。
阿欽仔與公子、文仔大哥共襄盛舉,給予了我們很大的鼓勵。
陳新安大哥的電話關心,備感溫暖。
這段時間登山補給站上許多前輩的熱心提供資料,讓此行探勘成功,在此一併致謝!
註一:
西元1914年,是日本殖民政府在台灣進行「五年理蕃計畫」的最後一年,展開強制沒收原住民打獵用的槍械,引發極大的反彈,花蓮、台東、高雄的山地原住民,受到台南玉井地區西來庵事件的鼓舞,開始全面攻擊警備駐在所及樟腦寮,員警、腦丁傷亡慘重,官方遂決定一一征服鎮壓,在南方布農族活動範圍的東西界線上,翌年分設西線六龜警備道、東線內本鹿警備道。
六龜警備道是日據時代在南部所興建的第一條古道,建於西元1915年,主要是了保護六龜、美濃一帶平地人,能平安上山採樟腦,不會被原住民「出草」殺掉而興建,當時周圍還有設置隘勇線及通電鐵線網,目前雖已損壞,但在樹梢上,還可看到架設電線阻隔電流的白色及咖啡色礙子。當時日本政府不但沿線設置通電的防備線,更駐防著高密度的軍事武力,越嶺道每隔一公里就有一個警所,全程高達53 座警備駐在所,並且這53處警備駐在所的名稱,亦與貫通日本最大的「東海道」健行步道上的53個宿泊地名稱一樣。其中美瓏砲台警址-小田原-沼津、二集團-藤枝-馬里山-見付、扇平-鳴海-真我-茂林-多納等段均極具古道代表性。
而六龜警備道即通過溪南山下,與另一條內本鹿越嶺古道幾乎交會(該段越嶺道通過溪南山一帶的部分即是現在的石山林道與藤枝林道),這兩條古道為林務局所規劃之14條國家步道其中的兩條路線。
───資料來源:林務局國家步道系統http://trail.forest.gov.tw/NationalTrailSystem/TR_M_03.htm
註二:高雄縣十大名山,是高雄縣政府於民國九十二年為了配合行政院推動人口倍增計劃及百萬人登山活動,特別辦理高雄縣十大名山票選活動,分別選出下列幾座山岳:大崗山、觀音山、旗尾山、大鬼湖、溪南山、鳴海山、關山、塔關山、三叉山。
───資料來源:高雄縣十大名山網站
http://www.kscg.gov.tw/moun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