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探勘~布干南稜-大分(淡江)撤

活動日期
2005/7/29 - 2005/8/8
所屬團體
淡江大學登山社
困難度
0

探勘~布干南稜-大分(改馬西桑駐在所調查隊)

日期:7/29-8/8

領隊:後國一(大四領隊)
嚮導:林庭宇(大一嚮導)
隊員:郭士賢(大四領隊)范佐憲(大四見領)黃冠傑(大四見領)謝文傑(大三領隊)
賴德軒(大三見領)郭珍汝(大三見領)林思達(大二領隊)賀照惇(大二見領)
劉士豪(大一嚮導)

10男1女

留守:王崇祐
司機大哥:利達 徐昇民 0910013337 來回20000

預定行程:
7/29(五) D0 淡水 >中平林道17K行車終點(C0)
7/30(六) D1 C0 >玉林橋崩塌地>玉林橋後廢棄林道(C1)
7/31(日) D2 C1 >35K工寮 >43K工寮 >太平谷(C2)
8/1(一) D3 C2 >喀西帕南登山口 >馬西山登山口 >馬布谷(C3)
8/2(二) D4 C3 >布干山 >3075m山頭 >阿波蘭山 >阿波蘭水池(C4)
8/3(三) D5 C4 >主稜 >2692m山頭 >2397m山頭 >馬西桑山北鞍(C5)
8/4(四) D6 C5 >馬西桑駐在所 >馬霍拉斯溪(C6)
8/5(五) D7 C6=C7
8/6(六) D8 C7 >2002m山頭 >太魯那斯駐在所 >米亞桑溪(C8)
8/7(日) D9 C8 >山字碑 >1524m西北鞍 >塔達芬溪(C9)
8/8(一) D10 C9 >土葛駐在所 >塔達芬大崩壁 >1767m南邊溪溝 >拉古拉駐在所 >大分
瀑布 >大分(C10)
8/9(二) D11 C10 >闊闊斯溪 >儒潤南鞍 >多美麗 >新康登山口 >抱崖山屋(C11)
8/10(三) D12 C11 >石洞 >十里 >山陰 >瓦拉米 >佳心 >山風步道口 >淡水
8/11(四) D13 預備天

實際行程:
D1 7/29 晴 人員:還沒睡飽
0500 游泳館前準時出發 沒想到還真多人來送我們 有蠻多人應該都沒睡來等著
送我們出隊吧!還蠻感動的…
1207 鳳林午餐完續行
1315 林道入口
1435 11K水泥未乾,我們被放下車了,後來仔細一看其實應該可以過的,唉…
不過比預估的8K還多了3K,下車整裝後出發踢林道了
1435 12K後rest
1500 go 林道成之字上升
1523 抵達14K取水處 取今天的用水 車子大概只能開到這附近
1535 取完水繼續出發
1544 倒木區 車子一定過不來了
1557 造林鐵牌 Camp
一準備紮營就下雨了,不過還好一下子就停了,這裡中華電信可以通,過
後就沒辦法通了
1845 Sleep 明天還有一場硬仗要打,大家早點睡吧!

D2 7/30 晴 人員:Good
0300 煮水的起床了
0400 拆帳
0458 go 過了多條小溪 後有一大溪林道上鋪有一水泥橋
0510 17Krest 之前的車行終點 可以迴車,據說去年李元富還可以開進來到這,
這裡大約4K*3
0517 Go
0526 一小獵寮在右
0545 rest 5min
0558 左一深潭 西北-東南溪溝
0622 rest 6min
0640 小溪溝
0645 小溪溝
0649 過一大溪 南-北向
0712 rest 11min 小獵寮
0747 南北向溪溝
0808 左上 登山工程路標
0812 東西向大溪溝rest14min 大家開始拔螞蝗
0831 路標左上
0843 橫渡一崩塌地
0847 一帆布在左 過後右下
0850 亂石堆 崩塌處
0903 進入芒草區
0910 哇哈路標開始陡下切碎石
0917 雨衣雨褲上切處rest 過後左邊有一小瀑布
0935 go 沿溪上行 偶有疊石
1000 上切碎石坡 上切處在一個溪轉右的地方 看到一顆超大石頭在遠處 是耿
林說他來5次唯一沒變的地方
1023 看到路標了 rest 13min 右上 之字上升
1105 rest 10min
1137 小空地 Lunch
1205 Go
1224 白傘帶上拉
1231 藍、白傘帶上 過後一木梯上爬
1240 rest 13min 文傑、庭宇抽筋 庭宇稍微嚴重一點 出發後大腿繼續抽
1315 C2到了 庭宇拖著抽痛的大腿陡上到營地了 水源在去時路約1min

這邊中華也可以通 不過會飄 要橋好角度才可以打 打給老王沒接 轉而打給人豪
問一下那個出發前在台灣南邊的低氣壓的狀況 聽說是已經形成輕颱
不過應該是不會過來台灣這邊 天氣到5號都是午後短暫陣雨

1600 炊事 之前聊八卦的聊八卦 唱歌的唱歌 升火的升火
“我們在高山上 渡過快樂的一天”
1845 Sleep 約1950m

D3 7/31 晴 人員:High翻了
0315 煮水咧
0513 go 出發前拖了一下子 本隊愛大便的人還真多
0516 小溪取水處 為一活水源
0530 來到發電機遺址 左一發電機 沿溪上行 沒多久左邊又一台
0534 左右岸都有路標 之後會接在一起
0546 過溪 溪底營地上切處rest 13min 上切處之前右邊有一6人石壁營地
0604 過乾溪溝
0614 進芒草
0617 出芒草後大條林道 隨後上切 過了2段
0630 rest 10min
0644 紅傘帶右上第三段
0646 第四段
0655 第五段上切 有2段
0659 上切完 沿林道上行
0714 rest 15min 先稜右 後稜左
0745 透空處 見新康山 之後有一獵寮
0755 rest 11min 過後有一大倒木
0838 43K工寮 在路的右上 有4個蓄水桶
林道上的芒草已經被整理過 沒有2年前那麼密了 約2535m
0858 go
0905 黑水塘在路右
0910 開始左下切
0915 過倒木稜左緩上 箭竹 咬人貓多 過後都上上下下的
0935 rest 之前黑水管出現
0950 go
1010 巨石區一小段 再往右上一下子沿大石溪溝往下走
1025 太平谷入口 Lunch 實在走的太快了 加上出去就沒的遮蔽了先吃中餐吧
1100 出發進入太平谷 高箭竹中間被開出一條路
1111 玉山國家公園新路牌 往前是太平谷 往後是太平村?太平村是哪啊?
後來看Gps真的有太平村ㄟ 難道現在真的有人住在這種山區 地圖都沒標ㄟ
1115 玉山國家公園新路牌2
1118 太平谷營地 往馬布谷6.8K 有升火遺跡 2720m 後來用Gps定2655m 而且
新版50000的地圖標錯地方了,應該在2837山頭南邊附近
1130 取水大隊出發 取水路為去時路10min
1215 回到營地

領隊覺得這種地方不應該升火 所以拒絕隊員想要升火的提議
雖然升火很好玩 但並不想破壞這裡的生態

1800 Sleep 天還沒暗 大家邊聊邊睡吧!

D4 8/1 早上很冷 晴 人員:繼續High
0315 煮水的起床囉
0517 go 太冷了 大概只有12度 所以大家打包速度變慢 沿乾溝走
約10min到昨天取水處 左上有獵寮 大致上沿溪溝上行 偏左邊上
0537 4K*2 溪左側
0545 rest 8min 支流左上 箭竹芒草上行 明顯路跡 2年前來馬博時這邊還有水
0620 稜左腰繞
0632 rest 12min
0649 <馬布谷5.0 太平谷1.8K>
0705 彩色編織繩 還蠻新的 想把它幹走
0710 喀西帕南登山口3070m<太平谷2.0 喀西帕南1.0 馬布谷4.8>
這邊中華和台灣都可以通 可見布干南稜與南二段
0729 稜左繞 不小心繞太低了 往右上切回到正路
0758 稜左繞途中rest 11min
0813 馬布谷4K 為一透空處 之後在稜上左右走 路變大條了
之前討厭的箭竹都不見了
0840 馬布谷3.0 rest 12min
0913 綠傘帶橫渡 過後上稜
0920 rest 9min
0935 4K*3平台 過後陡上3365岩石山頭
0951 馬布谷2.0
1002 馬西山登山口
距離馬布谷還有1.6K rest 這邊手機也可通 為一個小鞍部 風大
1020 Go稜左繞 繞一段後就陡下
1036 馬布谷1.0
1112 下到乾溪溝 沿乾溝走 之前討厭的箭竹也全部消失 路被開的很大條
1116 抵達山屋 大約再往前20m到布干山登山口<布干山1.9K>

又是一個悠閒的下午 逛馬布谷的逛馬布谷 拍照的拍照 開菜單的開菜單 睡覺的睡覺
牙痛的牙痛 發呆的發呆 聊天的聊天 馬布谷真的很美 第二次來到這 心情很興奮
因為明天就開始探勘路了 趁著下午的空檔 按照往例討論一下明天的行程
山屋後面有之前山友放的多個廢棄鐵罐 看山屋的日誌寫著人類的尿可以吸引水鹿過來
據說是水鹿要攝取鹽份 這幾天的行進速度真是比預料中的快啊!大家都很有效率
說走就走 都沒有一點脫脫拉拉的感覺 加上路被開大了 所以到目前都很順利

1830 Sleep 晚上真的有水鹿過來 大家在2樓看水鹿 不過因為太大聲把水鹿吵走了
有的人有看到 有的人沒看到

D5 8/2 晴 人員:持續在High
0315 煮水
0510 go 短箭竹草坡上
0532 一小平台rest 7min 過後沒多久接上稜線緩上 稜上風大沒遮蔽 都是短草坡
偶而有赤柏
0620 布干山頂 鋼製三角點 一百二十岳 展望360度 超讚 拍照咧
0650 Go 先東南下 之後轉南 大致偏稜右下 因為稜上樹林太密
0705 轉西南 進樹林後往南陡下
0725 透空處 rest 約3120m
0736 go 不久進樹林
0746 3097北鞍 右有2乾池
0755 3097 rest 8min 出發後往南一小段 之後轉西南緩下
0812 透空處
0832 3075m前鞍前rest 11min
0903 3075m 往南行
0913 3075m南邊小山頭南下大石區 陡下
0923 3075m南鞍rest 右邊有乾水池 一大片草坡上追水鹿 快到鞍部時為巨石區
0940 東南上 上稜之後變平緩
1003 過第二小山頭後rest 8min
1029 大凹谷 有一泥巴池 約2900m 平緩
1039 第二谷地 多倒木 猜測為阿磊他們那時的營地
1044 rest 8min
1107 不小心過了阿波蘭山 前面的太偏西了
我叫文傑往左找稜線 其他人在阿波蘭西南那條陡稜上等待 Lunch
1135 go 往東一段後往南
1200 開始下切東偏南一點(此時還沒到預定的下切點)
1220 到阿波蘭水池後左繞到營地

下切時注意有一塊超大石壁在下面 往那邊切就對了 大石壁前還有一顆很特別的枯大樹
從石壁右邊進去就可到水池 池水還OK 濾一下就可以了 沒啥味道 只不過有點偏黃色
阿波蘭水池被森林包圍 所以在布干南稜上看不到 在清古道的稜線上才能見到
同樣是個安逸的下午 找鹿角的找鹿角 看古道的看古道 取水的取水 睡午覺的睡午覺
煮下午茶的煮下午茶 第二次來這邊了 這裡還是一樣美
我們的營地可能是以前清代的營盤址 附近還有一些陶瓷碎片

1840 Sleep

D6 8/3 早上8點半發布馬莎海上颱風警報 晴 人員:還是很High
0300 煮稀飯起床
0520 go 上主稜去吧
0608 2810m小山頭過後西稜上rest 我們切的比較難邊一點
0623 go 先右繞後西南下芒草 只有剛開始較陡 之後好走 快到鞍部時變的有點陰森
0658 2692m北鞍rest
0708 出發上稜 南南東
0721 2692m 變緩坡
0725 西轉西南陡下
0800 因為太偏南 所以右繞 在大石頭下rest 12min 約2520m
出發後還在右繞 但前面的冠傑、小黑、珍汝衝太快了 我發現我們離稜線還是很遠
但前面的還在往下衝 想把他們叫回來卻為時已晚 小黑跟珍汝已經下很深了
想把他們叫回來 卻越聽聲音越遠 此時佐憲跟郭老已經繞到稜上了
據說之後小黑跟珍汝跟佐憲他們接在一起 而我們卻不知道 因為已經喊不到佐憲跟郭老了
其他人就待在腰繞的地方休息等他們 文傑則待在剛繞到稜上的地方休息
之後才傳話說小黑跟珍汝已經在前面了 我們就因此浪費了快40分鐘 搞了個小烏龍
0927 全隊會合主稜上 約2400m
0936 2397m北鞍 很寬 過後有雙稜緩上接在一起
0955 2397m 跨過2,3條小稜 rest
1010 出發 西南下 後轉南一路平緩 多處可紮營 稜上有一小段可看到對面的稜線
塔芬山東棱 雙頭北闊闊斯 太魯那斯 還看到了塔芬山東稜上的苗圃 真的有3層
預計後天上的稜線還真陡
1030 2397m南邊第一小山頭
1038 第二小山頭轉西rest
1048 出發 往西下陡一小段後變平緩
1107 馬西桑山 左側很陡 可見到溪底 Lunch 三角點真的快掉下去了
打給老王 聽說已經發布了海上颱風警報 此時跟留守溝通了很久
由於這個颱風只是從台灣東邊掃過去的 所以不曉得對台灣會造成啥咪影響
根據去年的探勘布拉克桑南稜的經驗 同樣是掃過 只下了一天的午後陣雨
所以決定今天推進到馬西桑駐在所 若是明天風雨太大就原地找地方躲避
過後再原路撤出 若是後天才影響 過了馬霍拉斯溪就從太魯那斯出來
馬西桑跟秀姑巒山手機都可通 若是之後留守都沒接到電話表示我們續行至大分
1155 直接抓西北下 落葉多 很陡
1220 短芒草 過後有一駁坎
1222 平台rest 10min 螞蝗又出現了
1310 下到支流上 約1780m 之前西北轉北沿乾溝右側下溪 rest
我們比李佩珍那隊下的還要下游
1340 出發 過溪後上切沒多久看到四處都駁坎遺址 思達往北上到小稜線附近發
現駐在所了 於是派取水大隊回去取水
1437 出發 大約10min到駐在所 Camp 搭外帳
有門口 數根木柱 掛有山豬下顎 獠牙幾乎都被拔光了 鍋子 酒瓶 炊事用的灶
芒草很多 有被整理過的痕跡 還有升火遺跡 搭完帳後沒多久就開始下雨了
看來颱風真的要來了 由於上面樹林還蠻密的 所以雨感覺不出來很大

D7 8/4 原地休息
0315 煮水

雨還在下 不過還蠻小的 但是還是選擇原地紮營等待 此時我已有了往回走的打算
但還是跟大家說等一天看看 明天再決定吧!
因為領隊晚上做了個惡夢 我夢見郭老師在溪底用登山杖試水深
然後回頭跟我說水很深很急 不過我們還是要試著過看看 我們派出攻擊手小黑
游到對岸後 因為是在峽谷裡所以岸邊沒地方可以架繩
必須上攀到峽谷上面一點才可架繩 在小黑上攀時 他滑了下來 之後就被水沖走了
然後我也醒了

D8 8/5 多雲小雨 風大 人員:心情低落 但路還是要走 家還是要回
0735 龜了一下 還是出發吧!
0750 水源地
0950 上到馬西桑山主稜上東邊一點點 rest
打給老王報平安 聽說他在山下電話接不停啊!真是辛苦了…
1014 go
1130 2397m北鞍過後Lunch
1155 go
1300 2692m rest 9min
1406 2810m西稜上rest 等冠傑 他消失了 這是愛腰繞的後果
1413 go
1550 第一凹谷與第二凹谷之間找地方Camp 風好大啊!帳篷終於派上用場了

D9 8/6 多雲小雨 人員:想回家
0525 出發
0925 布干山頂 rest
0940 Go
1018 馬布谷
最後還是決定住這 因為若是想早一天回家 今天必須走到太平谷
然後隔天再一口氣衝出去 這樣這兩天都會很操 而且此時雨還是忽有忽無的下
休息不久後 發現有人從馬利加南的方向過來 他是成大山社的
他們是去溯哈伊拉漏溪的共有4人 預計16天 不過溯溪只有4天
最後他們也只溯一天就因為颱風上切了 開隊的是ob佳珊 一個是畢業生
一個是明年社長是不久前成大南大武山 划救生艇出來的領隊 還有一個是台大的建誠
經過一番聊天後 他們想跟我們一起坐車出去 之後借我們衛星電話打給徐大哥
麻煩他改開大一點的車進來 聽收音機說花東雨勢不會太大 所以林道狀況應該是OK的
悠閒的下午開了個檢討會

D10 8/7 總算晴天了 人員:衝啊…
0515 出發
0620 馬西山登山口rest 打給老王報平安
0634 出發
0808 喀西帕南登山口rest
0827 go
1005 太平谷午餐處rest
1021 go
1108 黑水塘 Lunch
1140 go
1300 下切點
1445 原C2

晚上坐在火邊聊天 成大的夥伴也過來一起聊天 由於是最後一晚
所以領隊也沒打算太早睡 想先睡的就睡吧!大約聊到9點大家也回去睡了

D11 8/8 晴 人員:衝衝衝
0525 出發
0632 D2 1023處rest
0650 go
0723 雨衣褲上切處rest
0741 go
0822 D2 0812處rest
0841 go
0930 D2 0649處rest
0952 go
1050 17K車行終點rest
1100 go
1132 13.5K等車
1236 上車 22人座 結束11天的旅程 何時才能回到大分呢?

檢討與建議:
1.此次撤退的決定,也許有人有異議,而我也思考了很久,到底要不要拼呢?
考慮不拼的原因是:從馬西桑駐在所下馬霍拉斯溪大約還要下快800m,
而且下溪處為一峽谷地形,而本身就是未知的路況,若是下不去或是過不了溪,
必須原路往上撤,怕回程時來不及回到駐在所,就很難找到好營地躲颱風。
若是順利下溪且安全過完溪之後,必須上切稜線找營地,看看地圖,
可能要上切700m左右才能有好營地躲颱風,一天的行程要下800m上700m實在是來不及,
而且必須按照計畫書上作決定才是最安全的。”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材燒”
2.中平林道的路況可以先打去花蓮林務局問看看,會有專人回答。
3.D6犯錯誤的主因是隊伍拖得太長,以致於來不及叫人回來,
所以在前面衝的人必須隨時注意後面的人,不要以為只看到1,2個隊員就好了,
還有領隊必須當機立斷,馬上把人叫回來,
聽到的人也不要覺得都下那麼深了所以懶的往回爬。
4.布干南稜-大分還沒成功,相信不久後還是會有學弟妹願意把這條路線給完成的。


所有回覆

  • 貴隊了不起,拿得起放得下,來日方長,有的是机會 馬西桑駐在所---太魯那斯駐在所----米亞桑乃八通關日據越道支線,全程17.563公里,是距離最長且路程最艱辛的支線(林一宏老師如此說) 8月中旬由東埔入山經杜鵑‧大水窟、托馬斯駐在所、土葛崩壁、大分、瓦垃米 出南安.途中也発現山高谷深,如你所言,要如計劃完成一定會遭遇困難,須有時間及天候之配合,才能順利達成. 另外大分尚未對外開放入園,因此你們進入就是非法入園,万一有狀况那就代誌大條,是不? 總之你們有智慧,撤退得好! 玉管處正加緊步伐,八通關日據越道今年底会開通.(意西拉及垃古拉吊橋正施工中) 祝下次有机会再去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