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整闢竿蓁坑-大水窟-三方向山-三方向古道-竿蓁坑O型

活動日期
2017/11/18 - 2017/11/18
所屬團體
中華山岳藍天隊
困難度
1
類型
» »

                  繼20171021日大樟嶺-後寮-大平-紅壇-黃千總古墓-芊蓁坑-大樟嶺順訪大水窟古道土地公後,藍天江隊長於20171118日率眾山友在細雨飄飄的清晨8時於雙溪雙泰路口集合後,準時沿雙泰產業道路至芊蓁坑大平山東北側竿蓁坑往三方向山古道叉路口停妥車輛後,整裝穿上雨衣後退回往大平山土道至太平山北側往大水窟古道叉路口下切北勢溪支溪,過橋處休息嚐果後,續向東南方向登至大水窟百年土地公祠,該祠石雕土地公尚存,但已無人祭拜,土地公祠座落於大水窟古道,左側不到1分鐘路程之平台上,照完相即退回古道,續向三方向(又名大溪山)620M三等三角點,此山在新北市與宜蘭縣界但屬於宜蘭縣。

        大伙從百年土地公祠叉路上登經過一處廢棄沼澤湳田,該沼澤湳田必須走其旁邊石頭砌成之田埂,否則走入沼澤田內,兩腳必陷入泥沼裡無法自拔,必須由其他山友的援助始能脫困,從廢耕沼澤湳田上登不久路徑繞上了之字形路跡有一戶石頭古厝遺址,照相留影後,沿山凹陡砍而上,至新北市與宜蘭縣之縣市界,即接上橫山至三方向山主稜,沿主稜山腰向東找平坦地享用午餐,時間已到1110分,飢腸轆轆雖揮刀乏力,想到午餐不得不忍住飢餓續砍,最後在三方向山西南下方,覓得一塊適當稍平荒地,在大伙努力闢砍下,總算砍出可搭兩塊大外帳的面積享用午餐,餐後退回小徑左登三方向山,風強雨大,顧不及留影拍照,速速掛上三方向資料牌,步上古道,天雨路滑陡下至雜木林,古道稍緩,不久抵北勢溪支溪源雙溪口,見激流洶湧,而此古道必須涉過十次以上的北勢溪支溪源,每次均要脫鞋脫襪時間上已不允許,故十次涉過深及過膝的激流中,有六次以上溪水灌入雨鞋,而其中有兩次必須停下來將雨鞋內的水倒掉,否則雨鞋重的無法走路。本人登山歷史五十八年當中第一次遇上這種情境,下午四時終於返抵停車場,草草換裝結束此次夠嗆的行程。

 

行程:

8:30 出發

9:00 大平山北麓叉路口

9:15 北勢溪支溪源古橋

9:20 出發

9:52 大水窟百年土地公

9:54 出發

10:12 古石厝遺址

10:16 出發

11:40 橫山、三方向山叉路口

11:45 出發

12:30午餐

13:15 出發

13:40 三方向山

13:45 出發

13:58 丁蘭山、破子寮山、三方向山叉路

14:20 北勢溪支溪源雙溪口

16:00返回停車處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