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論壇

Takeaway: 天氣不確定性實屬正常現象,需要耐心閱讀完整預報文稿,若只看標題將自我誤導

文章標籤
登山安全 新手

 近期天氣開始出現若干變數需要持續觀察,10月上旬低壓帶可能形成擾動,以及可能南下的入秋第一波東北季風,由於各模式預報差異相當分歧,因此氣象新聞也開始以此製造新聞標題,例如: <秋颱醞釀發展中,粉專:中秋節前後12個颱風恐生成>,如果沒有耐心直接閱讀原始貼文,或是逐字完整閱讀新聞全文,對於未來的天氣變化理解絕對會扭曲,嚴重者做出錯誤的登山出行決定。

 

天氣本來就有不確定性,未必氣象預報員或氣象學者可以精確預報,電腦3C不離身的使用習慣,一切講究快速與精準,如果以此觀念看待氣象新聞與氣象資訊,最終將會短章取義,化繁為簡,捨去氣象人員認為最關鍵的提醒訊息,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習慣,在天氣多變的關鍵時刻卻是安與危的差別,許多山難事故都可以找到此類應用氣象資訊的蛛絲馬跡。

 

想要理性且完整掌握紛亂的氣象資訊,建立個人系統性的氣象預報作業程序,10/05()確定開班、10/19()確定開班,讓氣象預報一日密集班手把手帶著您實際操作氣象預報練習,讓你課後有勇氣為自己做出個人化的氣象預報,詳細課程規劃請見 https://senior.104.com.tw/c/685976c3ceb094defee84e6b

(也歡迎加入氣象與地圖-野外安全共學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weathermap 這是可以好好認真討論氣象等野外議題的地方)




文章附件

  • 只要是正式的天氣預報文稿必然都會提醒某些天氣變化仍然需要繼續觀察, 不會驟下結論與預判, 但是這需要有耐心的讀者才能得到完整的氣象訊息, 只看標題者只會自我誤導, 進而做出錯誤的登山決策.
  • 現在開始可見以10月上旬模式預報出現的颱風模擬作為氣象新聞標題, 實際上預報員都提醒需要持續觀察, 並未做出推論, 因為不同模式預報結果並不一致, 實在不宜誇大看待.
  • 您可見過此類提醒性文字嗎? 如果沒有閱讀到預報文稿的最末段是無緣相見的, 這些也會是新聞記者最容易省略的<廢話>, 殊不知這就是天氣變化的實況,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這才是面對天氣的正確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