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嘉義竹崎的卫石及標石(五):紅南坑、石壁腳、科尾、雙溪仔等補遺

活動日期
2025/9/1 - 2025/9/30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1
類型
» »

changdapeng(7777)

下午 06:32


嘉義竹崎的卫石及標石(五):紅南坑、石壁腳、科尾、雙溪仔等補遺

 

【註:紅南坑及石壁腳的境界標雖位於竹崎鄉,但因為道路的關係,必須由梅山前往】


◎紅南坑山南峰208618.2604921山字水泥柱(480標石)

由梅山沿162甲線往太平的方向走,走約12.85K太平162甲線12.85K的十字路口,右轉沿往獨立山的道路向南走,走約2.4K遇左直行下坡岔路,左直行走約300公尺到大左轉彎處遇南北向的稜線,找地方停車。右轉沿稜線向南走,走約70公尺到果園,即可見到紅南坑山南峰的山字水泥柱,此乃資料上的480標石。此次沒有再訪,詳見之前的記錄。

 

◎紅南坑山南峰北208664.2605152卫石,找不到

原路回到紅南坑山南峰的登山口,右轉繼續沿道路向東北方走,走約150公尺遇左直上的土石路,找地方停車。左直行沿土石路之字形向西緩上,走約130公尺遇左上坡的小徑,左轉沿以廢輪胎做基底的小徑陡上,走約10公尺遇左側第二塊南北向的梯田,但入口有鐵皮圍籬擋住,左轉由圍籬空隙處進入南北向的平坦梯田,走約7公尺到廢棄開墾梯田的東側崖邊,即紅南坑山南峰北的卫石座標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此次是再訪,仍然找不到卫石。

 

◎紅南坑山南208650.2605205小山字水泥柱(479標石)

原路回到以廢輪胎為基底的小徑,左轉繼續沿以廢輪胎為基底的小徑陡上,走約20公尺遇南北向的稜線,右轉沿種植一排松樹的稜線向北陡上,走約30公尺到茅草叢北側的斜坡地上,即可見到紅南坑山南的小山字水泥柱,此為資料上的479標石。基石躲在稜線上唯一的茅草叢中,要稍微撥開茅草才能看到,附近有幾棵種植較密的檳榔樹可供參考。

 

◎紅南坑山東南峰西南208806.2605021水泥柱

原路回到土石路的岔路口,左轉繼續沿道路走約20公尺到橋前的路底停車。右轉過橋向東南方走約30公尺到民宅,和主人打聲招呼後沿水泥小徑向東南方穿越民宅,走約60公尺到民宅東邊的小鐵門,打開鐵門後沿土石小徑向東南方走,走約100公尺到左彎處遇南北向的稜線,在稜線前約10公尺,有一水泥柱在小徑的南側,紅南坑山東南峰西南水泥柱。由於477標石遺失,特以此水泥柱為標的。

 

◎紅南坑山東南峰西南208813.2605015找不到477標石

由水泥柱處繼續沿小徑向東南方走約10公尺遇到南北向的稜線,在小徑左彎處的南側,即紅南坑山東南峰西南的座標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477標石。

根據現場幸運遇到的採薑耆老所言,他在很早以前有看到過,不過小徑在很多年前有修補整理過,標石似乎在修補小徑時被人遺棄了,所以他也很久沒有再見到了。

 

◎紅南坑山東南峰208863.2605102卫石,找不到

477標石處繼續沿小徑向東偏南方走,走約100公尺到南北向的主稜線接步道,左轉沿大巃頂步道向北陡上,走約100公尺到緩坡的小鞍部處,遇左後岔小徑往肩稜的小山頭,此附近即為紅南坑山東南峰的卫石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此次是再訪,仍然找不到。

 

◎紅南坑山東南208839.2605323山字水泥柱(478標石),倒地

由小徑岔路口的卫石處繼續沿步道向北陡上,走約230公尺到步道右轉再左轉的小休息區,此處有一長椅可供休息。由步道的右轉彎處向西側的南北向稜線走,向西陡上走約5公尺可上到的主稜線上,然後再向西側的斜坡走約5公尺到一棵大樹的南側及一顆約30公分大小的石頭西側,即可見到紅南坑山東南的山字水泥柱,此為資料上的478標石。山字水泥柱倒在斜坡地上,由於被土稍微覆蓋且顏色有些苔蘚色澤,樣子很像石頭的露出面,非常不明顯且不好找,不過標石應該是被棄置到此的。

 

◎紅南坑山東南峰東209029.2605079473標石 )

路徑不明,可能要從紅南坑山東南峰附近的大開墾區前往,不過有溪谷要克服。

 

◎阿拔泉山東208290.2604808小山字水泥柱(481標石)

原路回到往獨立山的岔路口(約道路2.4K的岔路口),左後轉繼續沿往獨立山的道路向南轉西北方走,走約800公尺遇右岔路往阿拔泉山(約道路3.2K的岔路口),右轉向東南方走,走約300公尺遇左側有一座休息的涼亭及一座有鐵皮屋頂的水泥停車格時,找地方停車。左轉由水泥停車格前的東西向石板小徑向東走,走約40公尺到石板小徑的終點,此處有兩塊石頭各自書寫著【濳龍】和【玄穹】的字樣,石頭北邊有一條東西向的土石路,路北側是崖邊,有鐵欄杆保護著。由此沿崖邊的鐵欄杆向東南方走,沒多久鐵欄杆就消失,然後自行找路繼續沿平坦開墾地的北側向東南方走,走約50公尺後,左轉向北緩下走約5公尺到崖下竹林和開墾地的交界處,在靠開墾地這邊的雜草叢中,即可見到阿拔泉山東的小山字水泥柱,此乃資料上的481標石。標石附近沒有比較特殊的物件可供參考,可先在開墾區找到一棵雲松,然後向北在交界處找一棵細長的高樹,在其連線偏交界的雜草叢中找。該處比開墾地的平坦區低約1-2公尺,而且標石容易被雜草蓋住,不太好找。請不要在開墾地比較平坦且較高的地方找,那裡是看不見標石的。

 

◎阿拔泉山東南208330.2604544卫石

原路回到水泥停車格的地方,左轉繼續沿阿拔泉山的道路緩上,走約250公尺到道路右轉彎時遇阿拔泉山的步道,左轉沿步道順著南北向的主稜往樟腦寮的方向走,向東南方走約110公尺到970肩稜山頭的西側,此處有休息長椅及路燈。在步道東側的肩稜山頭是一大片的竹竹,左轉由路燈北側沿竹中的小徑向東轉東北方走,順著竹林的邊緣緩下走約50公尺到竹林的東北角崖邊,此處有一條陡下的小徑,沿小徑向東陡下,走約30公尺可到崖下的廢棄開墾地,然後自行找路沿一層接一層的梯田向東偏南方緩下,走約100公尺會遇到一塊有東西向石砌坡崁的梯田,東西向坡崁長約5公尺,梯田的東邊也有石砌的南北向坡崁,在東西向坡崁的東側接近下一塊梯田的地方,緊靠着坡崁的北側,即可見到阿拔泉山東南的卫石。卫石很難找,容易被雜草遮蔽,一定要先找到東西向的坡崁,然後在坡崁的北側找,才容易找到。這附近的檳榔樹比較密集,可供定位的參考。

 

◎阿拔泉山東南東208441.2604524找不到482標石

由卫石處繼續沿梯田向北轉東緩下,不久會走在一條明顯的東西向稜線上,走約80公尺會遇到一條很不明顯的東南支稜,右轉沿東南支稜向東南方走,緩下走約70公尺後離開支稜,左轉向東偏北方陡下,走約40公尺到小乾溪溝的南側,即阿拔泉山東南東的座標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482標石。此點的位置非常奇怪,沒有任何特殊性,加上雜草茂密,找不到倒是很正常。

 

◎紅南坑山南峰西南208519.2604831卫石,找不到

已發表,詳見之前的記錄,此次沒有前往。

 

◎紅南坑西北208661.2604678卫石,有些毀損,看不到字

已發表,詳見之前的記錄,此次沒有前往。

 

◎紅南坑西208795.2604501卫石,找不到

已發表,詳見之前的記錄。此次路過再訪,但是仍然找不到。

 

◎紅南坑北208976.2604805卫石,找不到

已發表,詳見之前的記錄,此次沒有前往。

 

◎紅南坑208956.2604432卫石,找不到

原路回到阿拔泉山的岔路口(約道路3.2K的岔路口),右轉繼續沿往獨立山的道路走,走約1.5K遇右後下坡岔路往獨立山(左轉的主線道路往石壁腳),右轉沿往獨立山的道路向西南方緩下,走約150公尺遇直行下坡的石階步道時,找地方停車。直行沿下坡的石階步道往獨立山車站的方向走,向南偏東走約40公尺,在石階的東側有餐飲店,繼續下坡走約5公尺,在餐飲店南方的東側稜線上或步道附近,即資料上紅南坑的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此次是再訪,但是仍然找不到。

 

◎紅南坑西南208912.2604405找不到476標石

由卫石處繼續沿步道下坡往獨立山車站的方向走,向南偏東走約70公尺到石階步道的終點,此處靠近鐵路旁,有一條右岔的步道,右轉沿步道向西偏北走,走約60公尺到小溪前(不要過小橋),右轉進入樹林向北陡上,自行找路走約20公尺到斜坡地的西側崖邊,即達紅南坑西南的座標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476標石。

 

◎紅南坑東北209167.2604712卫石,找不到

原路回到往石壁腳的岔路口(約道路4.7K的岔路口),右轉繼續沿主線往石壁腳的道路走,走約150公尺遇右岔下坡寬約1公尺的石階步道時,找地方停車,此處有一流籠頭。右轉沿石階步道往23民宅及阿里山鐵路的方向陡下,經23民宅旁,走約100公尺到阿里山鐵路,在鐵路的西側有一條北向的石階小徑,左轉沿石階小徑往北側的東西向稜線陡上,走約25公尺到左轉彎處,即到東西向稜線的稜尾(左轉沿稜向西陡上可往開墾區),此處即紅南坑的卫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此次順道再訪,但是仍然找不到。

 

◎紅南坑東北東209215.2604732找不到474標石

原路回到阿里山鐵路西側的石階小徑岔路口,左轉跨越鐵路向東緩下,沿小徑向東轉北緩下,走約40公尺到廢棄的1民宅,穿過1民宅向北偏東方走,沿不明顯小徑走約40公尺遇東西向的稜線,右轉沿稜線緩下走約5公尺到肩稜處,即達紅南坑東北東的座標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474標石。

 

◎紅南坑東209376.2604539卫石,找不到

原路回到阿里山鐵路西側的石階小徑岔路口,左轉沿鐵路旁小徑向南緩下,走約10公尺遇西側有一條寬約1公尺的石階梯路,左轉沿石階梯向東陡下,走約60公尺到3民宅前,繼續沿石階梯向東南方緩下,走約50公尺到最後的民宅。接下來由民宅屋前的石階小徑向東緩下,走約15公尺到石階小徑的終點遇東南-西北向的稜線,右轉沿稜線自行找路向東南方陡下,走約70公尺遇白鐵皮大蓄水槽,然後由蓄水槽的東側沿不明顯的稜線向東南方陡下(若由蓄水槽的西側沿明顯的稜線向南方陡下,則走不到點位),走約80公尺會遇到一棵大樹,由大樹下穿越過後會遇到一條小溪溝,沿小溪溝走一小段會看到西側是一條南北向的稜線,由大樹處走約30公尺可到南北向的瘦稜,右轉沿瘦稜向南走,走在小溪溝的東側,稜線的東邊會看到一座流籠頭,走約20公尺到緩坡處,即到紅南坑東的座標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卫石。

◎紅南坑東209385.2604520疑似卫石或界址的自然石

繼續沿稜線向南偏陡下,走約20公尺到雜林區,在一顆大石頭的南邊,會看到一棵呈南北向傾倒的檳榔樹,在離大石頭約1公尺的檳榔樹樹頭處,可見到一顆疑似卫石的自然石,自然石四四方方的,不過四面中有二面有所毀損,看不出有刻字的痕跡。本人懷疑其可能是疑似卫石的自然石,或是一顆當界址的自然石,當然也有可能就單純是樣子很像標石的自然石而已。

 

◎紅南坑東南209191.2604361找不到475標石

原路回到阿里山鐵路東側寬約1公尺的石階梯岔路口,左轉繼續沿鐵路旁小徑向東南方緩下,走約300公尺遇鐵路西側有三間民宅,,左轉由37號民宅及36號民宅中間穿過,向東南方走約20公尺到屋舍的南緣,然後右轉向西南方走約10公尺到36號屋舍的西南角,接下來自行找路向南陡下,走約2公尺遇到一條南北向的廢棄小徑(如果不知怎麼走,可問36號的住戶),左轉沿廢棄小徑順稜線向東南方緩下,走約50公尺到肩稜見到東側下方有廢棄的屋舍,左轉順小徑離開稜線往東側屋舍陡下,走約10公尺到屋舍的前庭,接著向西北方的另一間廢棄屋舍走,向東走約10公尺遇東南-西北向的稜線,右轉沿稜線自行找路向東南方陡下,走約150公尺到肩稜,此處有一傾倒的廢棄工寮,紅南坑東南的座標就在此附近,但附近都找不到475標石。

 

◎石壁腳南209330.2605025卫石,找不到

已發表,詳見之前的記錄,此次沒有前往。

 

◎石壁腳東南209437.2605134不明基石,找不到

原路回到有流籠頭的右岔下坡寬約1公尺的石階步道口(約道路4.85K),右轉繼續沿主線往石壁腳的道路走,走約350公尺遇右岔下坡路(約道路5.2K的岔路口),右轉下坡經阿里山鐵路,走約150公尺到路底的大空地停車。由大空地南側寬約1公尺的水泥階梯路緩下,向東北轉東南方走,走約120公尺可到民宅,民宅入門的南邊有一間增建的房舍,在其東南側的屋基水泥柱下方,即不明基石的所在,但找不到。這是民宅女主人告知的,但她說已經被埋沒了。

◎石壁腳東南209470.2605126找不到471標石

進入民宅後,由民宅東側的小徑向南走,緩下走約20公尺到第三塊梯田,在梯田南側崖邊的坡崁上方,即石壁腳東南的座標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471標石。民宅女主人說以前見過,但多年前整地後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了。

 

◎石壁腳西南209267.2605123卫石,找不到

已發表,詳見之前的記錄,此次沒有前往。

 

◎石壁腳西209281.2605200卫石,找不到

已發表,詳見之前的記錄,此次沒有前往。

 

◎石壁腳東209437.2605271卫石,找不到

已發表,詳見之前的記錄,此次沒有前往。

 

◎石壁腳北209428.2605427卫石,找不到

已發表,詳見之前的記錄,此次沒有前往。

 

◎石壁腳東北(梨園寮山西北峰南)209646.2605305470標石)

路徑不明,可能要從梨園寮山西北峰前往。

 

◎科尾西北207550.2604190找不到493標石

由竹崎台3線277.6K及嘉120線0K的岔路口,沿嘉120線往灣丘及松腳的方向走,走約4.7K到嘉120線4.7K遇左岔路往科底及頂甕,左轉沿主線向東北方走,走約4.6K遇右斜行岔路,右斜行向東北方走約550公尺遇左岔上坡路不取,直行向東南方緩下,走約60公尺到路底,找地方停車。此處有一條南北向的稜線,右轉沿稜向西南方陡下,順石階小徑走約150公尺到緩坡處(下降約60公尺),即達科尾西北的座標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493標石

 

◎科尾北北西207659.2604326找不到492標石

原路回到左岔的上坡路口,找地方停車。右轉上坡走約90公尺遇左岔路往頂甕東的卫石不取,右轉沿主線向東南方緩上,走約60公尺遇右下半廢棄的岔路,右轉走不到10公尺遇一條東北-西南向的稜線,右轉沿稜線向西南方陡下,走約40公尺遇到一條橫向的小徑(下降約20公尺),右轉沿小徑向東北方走約20公尺遇到另一條東北-西南向的不明顯稜線時,科尾北北西的座標就在此附近,但附近都找不到492標石。

 

科尾北207754.2604176找不到491標石

原路回到右下半廢棄岔路的岔路口,右轉沿主線向東偏南走約15公尺遇左後上岔路不取,直行繼續沿主線向東南方走約150公尺到路底,此處有南北向的稜線,右轉沿稜線向南偏西方緩下,走約110公尺到緩坡小肩稜(下降約25公尺),即科尾北的座標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491標石。

 

科尾東北207990.2604123卫石,找不到,只有疑似卫石或界址的自然石

原路回到1204.7K的左岔路口,左轉繼續沿120線往水底寮及阿拔泉的方向走,向東走約0.8K到嘉1205.5K遇左岔路,左轉向東走約250公尺遇左岔路往大堀田樟腦寮,左轉向北沿主線走約600公尺遇直行岔路往大堀田(右轉的主線往樟腦寮不取),直行向北走約700公尺遇右後上岔路時,找地方停車。右後轉之字形緩上走約100公尺到水泥路底接土石路及石階小徑(途中多隻兇惡黑犬請小心),沿土石及石階小徑走約150公尺到開墾地上緣入樹林處,自行找路沿瘦稜向北陡上,走約50公尺到570肩稜的小山頭,但找不到基石。繼續沿瘦稜陡上,向東北方走約100公尺到寬稜區,左轉沿不明顯小徑向北偏西方平走,走約180公尺遇二條東西向的小支稜線,中間夾一條小乾溪溝,科尾東北的卫石座標就在小乾溪溝北側的稜線上,在大石頭肩稜小山頭的附近,但附近都找不到。只有在肩稜大石頭的東側約3公尺,在一棵倒臥的檳榔樹下方,看到一顆被壓住的自然石,自然石四四方方的,疑似卫石或界址。爬升約170公尺。

 


◎雙溪仔東210330.2603807找不到509標石

由竹崎台3線277.6K及嘉120線0K的岔路口,沿嘉120線往灣丘及松腳的方向走,走約9.5K到嘉120線9.468K的終點指示牌,繼續沿往雙溪仔的道路走,走約350公尺遇右後上半廢棄岔路時,找地方停車。右後上向東走約50公尺遇右直行小徑,沿小徑走約60公尺到水泥蓄水槽遇南北向的稜線,雙溪仔東的座標就在這附近,但附近都找不到509標石。

 

◎雙溪仔210222.2603819卫石,找不到

原路回到右後上半廢棄岔路,右轉繼續沿主線走約100公尺遇右上岔路,右轉向東北方緩上,走約70公尺到路底4號民宅前空地停車。由雙溪仔民宅前空地沿水泥階梯向東陡下,走約10公尺到小溪上的水泥地,由水泥地過小溪沿小徑向東南方走,走約5公尺到小溪東邊的樹林南側,在樹林和3號民宅後方開墾地的交界附近,即達雙溪仔的卫石座標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聽民宅女主人說,此地地貌因築小溪堤岸而發生改變,所以找不到很正常。

 

雙溪仔北210246.2604110卫石,找不到

原路回到雙溪仔4號民宅前的空地,穿越4號民宅向北走,走約20公尺到民宅北側的水泥坡崁護牆下方,右轉沿護牆南側的水泥小徑向東走,走約10公尺在水泥坡崁護牆的東側有一石階步道小徑,左轉沿石階小徑向東北方陡上,由於石階小徑時有時無,常被倒木或泥土遮掩,只能自行找路穿越樹林向東北方陡上,沿著粗水管走約100公尺接南北向的稜線(這是雙溪仔東向北陡上的稜線),然後左轉沿瘦稜陡上,走約200公尺到寬稜北側的獨立瘦小山頭,即達雙溪仔北的卫石座標所在,但附近都找不到。此獨立的小山頭崩塌嚴重,分成上下二部分,座標在二個小山頭之間的東側崩塌區,但在東側的斜坡崩塌地找,也找不到任何標石的遺跡。此山爬升約140公尺,加上前段都走在植被雜亂的陡峭稜瘦上,要有硬漢的精神開路,才能到達。

 

雙溪仔西210102.2603826卫石,找不到,只有水泥柱

原路回到右上往4號民宅的岔路口,找地方停車。右轉繼續沿主線走約100公尺遇左岔路(道路土石流未清除,請勿行車),左轉走約50公尺到路底民宅前的空地。在民宅東邊的房舍前,即雙溪仔西的卫石所在位置,但附近都找不到。只有在東邊房舍的北側,即主房舍的東側的空地上,看到一枝水泥柱,以此當標石,聊勝於無。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