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中央山脈北北段(神魔拔巴)+南湖群峰

活動日期
2023/7/3 - 2023/7/8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4
類型
» »

2023黃家小隊北北段(神魔拔巴)+南湖群峰

(南湖溪夫妻樹營地經南峰西稜上南湖南峰、巴巴山,宿南峰山屋,東峰-陶塞峰-東南峰、馬比杉山,南湖北山經巴都福山拔都諾府山,轉魔葉名病山出多加神山) 

前言:

期盼已久的暑假終於到來,出發前一天,阿寶卻收到學校通知畢業學分計算有誤,必須補修兩學分的惡耗,所以只能變成留守人,以第三人角度來敘述爸媽他們這次的行程,唉,當初不仔細核算的後果!

原本預計暑假要重返北一段,記得幼兒園時採分批方式走完了南湖群峰與中央尖山,時隔多年,我們已經有所成長,也逐漸踏上傳統路徑外的半探勘領域。

此次預計由巴巴山南稜上中央尖山,過死亡稜線紮營天空營地,再下新鞋山,由羅閑山下山的半探勘路線,不知道老天爺會帶給我們什麼驚喜或是考驗呢?唯有走了才知道。

 

【日期】112.07.03-112.07.08

【人員】黃家小隊(老爸小黃、媽媽、德仁阿伯與麗詩阿姨)

 因網站無法進行解析匯入,本篇可連結至健行筆記觀看完整圖文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28810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28832

第一日112/07/03,天氣晴多雲,午後陣雨

7/2日,中午由台南出發,往合歡山經翠峰路段發生大面積走山落石,緊急搶修中,直至下午7點才得通過,一路到梨山休息一下,再直奔勝光登山口的方便屋。位於南湖勝光登山口50K處,通舖一人500元,早餐包子自己蒸,可洗澡,當晚幾乎山友滿宿。

7/3日,請隔壁的寒單哥,從勝光登山口接駁至水池,省下路程約40分鐘,一人約200元,坐上小貨車出發上果園,真是獨門又有市場需求的生意。

0655水池登山口。

0706整裝完畢出發,省去了這一段上坡路,大家覺得輕鬆不少。

0754 接回林道4.8K處叉路,大休息。

0819出發,一段好走的林道

0823正愉快著,沒想到10年沒造訪,林道居然已落石崩塌,目前改道直接沿稜線上切到松風嶺。

1017松風嶺後緣,遇到一位王大哥,攀談之下,他的頭燈遺失於夫妻樹營地附近,希望我們若有撿到能帶下山。

1055松風嶺,休息吃午餐,原來的舊路用紅繩圍住,上面寫著:因為落石坍方,請改道通行。

1145雨量計與太魯閣國家公園指示牌,休息10分鐘。

1215多加屯山前峰,約2711M,此行的第一座有名字山頭。接下來往木杆鞍部有一段好走草原坡,主要以緩下居多。

1400木杆鞍部三叉路口,直行是雲稜山屋,我們休息後往右下,因為今日行程輕鬆,所以很糜爛地聊天慢慢走。

1410出發,剛開始是陡下芒草松林,

1418不多久就連續陡下拉繩進入乾溪溝。不斷地於溪溝蜿蜒走著,後來變成有水小溪,遇到一對台北來的中學生戶外訓練10人隊伍。

1503右側有支流匯入,代表南湖溪山屋不遠了

1515一路順溪而下,到左側往上找適宜的過溪處,山屋就在對面上岸處不遠,水位大致上到膝蓋,所以可以踩踏溪石就不用脫雨鞋。此際,開始下起大雨滴,標準的午後雷陣雨天氣,趕緊過溪。

老舊破損的山屋無人,部份床板與牆板缺損,梁柱半倒,導致門口變矮,雖然早就沒有門,出入卻很容易撞頭。以往的經驗是山屋內老鼠多而猖獗,整晚於破床板內外竄跑

本想趕緊於戶外平坦營地裡雨中紮營,但雨勢頗大,先放重裝於屋內,避免濕漉漉。沒想到這雨一下,就到夜晚,我們乾脆就住入山屋,門口有破帆布,炊煮晚餐,主菜是北平烤鴨韭菜米粉,這香味,老鼠肯定凍昧條!睡前食物妥善打包好,放在人身邊,居然一夜平安無事。

 

第二日112/07/04,天氣晴

0445起床

0550穿上雨褲,從山屋後側的山坡出發,一開始就是拉繩而上的連續陡坡,今日行程第一段是從2209M南湖溪山屋上升2704M的夫妻樹營地。

0508大倒木樹洞鑽行

0623樹林間拉繩陡上

0739進入箭竹與鐵杉混合林

0751巨大鐵杉倒木

0810夫妻樹,就是兩棵碩大松樹,附近有平坦空地可紮營,但是無水。我們大休息並分頭找頭燈,附近都找遍了,卻無所獲,內心不知道要高興還是要失落?畢竟後面還有5天的行程

0900啟程,不走右下傳統往中央尖溪的路徑,而是往左上稜線的南峰西稜線。走約5公尺,發現地面上有顆頭燈,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呀!既然尋獲了代表有緣,就背著走吧。

0911順著稜線上昇,布條不多,有淡淡步徑,部份路徑箭竹高茂,小心辨識還能行進。今日的第二段要走到3088M的傳統北一段南峰往中央尖溪叉路口,標示有個小營地,上河地圖中標示經過282928712817峰與2837峰等,看來似乎上升量不大,但是走過一峰又一峰,有兩處的上升比較陡,走來特別辛苦。

0914沿途有不少的粉色水晶蘭。

1000松針營地,平坦而無水。

1105連續陡升約半小時,這一段最辛苦,媽媽的小腿快抽筋了,老爸將一些裝備接收過來。

1210一個樹下平坦處用中餐-高山飯糰,要背水又比預期遙遠,不禁埋怨為什麼不走傳統路線呢?老爸說因為我們要走巴巴山南稜,這裡銜接最理想呀!

1236出發

1250鑽出箭竹林,接上傳統北一段往中央尖溪叉路口,地面上有營火痕跡,但卻不平整,不是優良的營地。右下的路徑有綁上布條,而往夫妻樹營地的入口被箭竹檔掩,一時看不出路徑,這就是冷熱門步徑的差異所在。

1302出發,今日的第三段是從這叉路口上到3450M南峰叉路口,今日感覺最陡的一段路,至少比較多人走,路徑清楚不用找路。

1445連續的奮戰之後,鑽出箭竹林,地面上有一清水草池,應該是昨晚連續降雨形成的,附近也有平整的草坡(約3350M)。老爸與德仁阿伯先去叉路口探路,看看有無可下切南峰山屋的捷徑。老媽希望就此紮營,不要去南峰山屋也不想推進到巴巴池。

1530最後熬不過眾人意見,老媽將食物分給老爸後,大家起身攀上大小裂岩,雲霧中老爸看見對面凹谷中有山屋,可是雲霧濃看不清楚也不是很確定,只好硬扛上3450M南峰叉路口,不過這段連續陡峭巉岩也不好走,仰頭看,濃霧中尖銳插天的裂岩,好像張牙舞爪的劍龍脊背。

1605好不容易上了叉路口,風寒霧濃,大家只想趕緊到南峰山屋,不想推到巴巴池了。

1629叉路口往回走,大小裂岩中下切,往南峰山屋可沒有指示牌,有一條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細紅線,對照航跡檔後,往下切,沒想到下切路跡不清楚,而且要下切250米之深,路況居然是連續陡峭巉岩的逆走版。下切到較平坦草坡再往右切,裡面藏有很多刺柏與小蘗,大家真是苦不堪言。雲霧稍稍散去,發現對面大小裂岩下方的樹林似乎有平行路可以相通,根本不用陡上100餘米,再下切250餘米,但是知道也來不及了,只能忍耐繼續尋路找凹谷中的山屋。

1721看到乾溪溝與釘有鐵牌的枯木,左轉終於走到南峰山屋,今日包場,這是早期林務局建造的避難用簡易山屋,與中央尖溪山屋及南湖溪山屋主架構相同,主梁柱是整枝樹幹,側牆面是剖半的樹幹。只因它偏離主路線太多,甚少山友利用,反而最為完整,但右側屋頂漏水,有一大塊天幕補釘,裡面積了一大袋水,附近的箭竹林已經長到屋旁甚至伸入屋內了。

1750下了一陣霧雨,但是松林下小屋中是溫暖的。往右側去找水,大約30公尺,有泉水從乾溪溝中湧出,是南湖溪的上流,清澈甘甜,水量甚大,今日上升量大約1500M,大家都說這山屋與清泉彌補了一天的辛苦。

傍晚洗滌身體後,炊煮大餐,清泉泡茶最相宜。看看牆板上,有一些留言,這是台灣的山屋次文化文學,但不見傳說中鏡音王國的反開武士刀。特別的是留有一幅山水畫,門板內側還有一塊斗大的布幕,寫著4個字,大家都笑了。看倌,這是住過此山屋的通關密語喔!

 

第三日112/07/05,天氣整日超強風濃霧

0430起床

0610穿上雨褲山屋出發,一早沒有大太陽,雲霧漫湧於南湖主南稜線上,不是好兆頭。

0730花了好一份功夫才爬上傳統路徑上,但是稜線上風大寒冷。

0736整裝好,將昨日黃昏走的石陣裂岩路徑再攀上一次,遇到一個19人隊伍,他們於叉路口下方放重裝。

0750我們背著重裝繼續往上攀,風勢猛烈。南峰半面是傾斜草坡,另一半是磋硪的險崖,沿途有不少巨石橫陳岩脊。

0824巴巴山屋遺址,我們休息。上稜線後風勢猛烈如颱風,我們背著重裝都行走不穩,步步為營。

0935南湖南峰頂排隊拍照,大家冷的打哆嗦,

0942下切岩壁

0941巴巴山與南稜分叉,沒有布條,大致上就是這個稜線方向。之後,再上攀斷崖陡坡。

0949巴巴山(3449M)。風大寒冷往回撤,巴巴山南稜叉路口休息,強風濃霧讓我們遲疑許久,看看WINDY與中央氣象局預報,居然前者是連續三天的風速為1929M/S,後者預報是2級風但未來23天都是多雲短暫雨的天氣。本想先進入南稜樹林中避避風頭,不過濃霧完全遮掩了南稜線與中央尖山,不好的天氣,要過中央尖東峰與死亡稜線,危險性提昇,且天空營地也不適宜惡劣天候下紮營。反覆思索良久,終於決定往另一方向走,不過看得出老爸的不捨與失落。

1046拉繩回攀

1055巴巴山屋遺址

1209回到南峰與下中央尖溪叉路口,宣告今日巴巴山南稜破局,思考是否再住一日南峰山屋,明日再試一趟?背著重裝其實難走,從南峰山屋這樣居然來回花了6個小時,除了猶疑不定的討論與對照資訊外,這路線99.9%以輕裝來回單攻為主,路徑寬度與植被位置也是輕裝者規格,重裝走來很卡。不願意再走下溪的傳統路,決定陪同德仁阿伯他們去走極東百岳-馬比杉山,然後再從神魔路線出去(經拔都諾府山,轉魔葉名病山出多加神山)。不知這樣的路線有輕鬆一些?

1230回到山屋不明顯叉路

1253大面積裂岩區下切

1301仍在巨大裂岩中下切,可以看到森林處,到底左切入林

1328一片巨大且紋路皺摺很奇特的岩壁

1443廢棄的南湖池山屋,只剩下鐵骨架與幾片牆板,南湖池在山屋上方左側約30公尺處,顏色尚可,但是池中有許多小蟲。

1502從林中切出,拉繩下降到陡峭鬆滑碎石區

1518沿著碎岩土石往上,雲霧仍濃。今日的天候怪異,除了樹林內避風外,其餘稜線或岩壁都是強風呼嘯。

153222.5K路標,有三叉指示牌,往主峰0.54K,往南湖山屋1.4K,遇到一對年輕人要登頂,但想想山頂無展望,我們休息後決定前往山屋。

1600路旁遇到一隻老山羊,一點也不畏人地自顧吃高山薔薇,仔細觀察後發現右後腳有傷。

1605往東峰1.5K三叉路口

1650圈谷,南湖山屋附近紮營已滿,我們於往主峰方向的更上層找平坦處紮營。風大將帳篷吹跑,找避風點的位置,然後2帳篷間架起天幕,變成客廳帳,帳下炊煮,避風置物真方便。寒風帶水氣,天幕內外側都結滿露水。

往山屋方向取水,發現正在蓋新廁所,山友告知屋後小溪無水,必須從水塔取用。

 

第四日112/07/06,天氣晴轉多雲

0430起床,發現雲霧漸漸散去,月兒高掛。

0600我們營地正好於南湖大山下,陽光照射主峰上,呈現金黃色調,一幅威嚴堂皇的氣象,具有帝王之山的威儀。今天是個晴朗好天氣,氣象失準,只能徒呼負負,沒辦法,已失先機,無法再走巴巴山南稜上中央尖,只能下次了。

0622圈谷山屋,往溪溝方向上切,下圈谷慢慢映入眼簾,陽光下是個美麗畫面。19338 月,鹿野忠雄陪同田中薰教授他們一行從Shikikun(四季村)入山,循南湖北山的北主稜縱走南湖大山,探查冰河庭園沿途詳細地做各種地理觀察與冰河地形的考証工作,總共花了 10 天時間,才從卑亞南社(南山村)下山。此行鹿野與田中兩人在南湖大山和各衛星峰群及河谷中,共發現了12個圈谷和其他冰蝕地形。我們未來幾天的路線與之有部份是一樣的。

0632上圈谷叉路,上圈谷更大更平坦,無人紮營,眼前東北峰與東峰稜線下,有大片樹林,夾雜著大片白木林,意味著多年前曾經發生過大火。左側石坡上有堆石成字。沿途的杜鵑花葉,花期過後形成鐵褐色,美麗而壯觀。

0647順著明顯的步道繞上圈谷外側走到樹林溪溝交界,我們選擇直上的步徑上東峰稜線,陡峭的碎岩路,小心走即可迂迴而上。高度一邊上升,展望也隨之開闊,雪山山脈陳列眼前,每座山頭都像老朋友般的熟悉。

0723上稜線後,從後面繞上東峰,山頂大面積的板岩反射著閃爍的銀光,出大景,除了南湖主峰外,中央尖山主東西稜線更是仰嘯插天的磅礡氣勢,無愧台灣第一尖稱號。

0740出發,往東南峰稜線一直走去,路徑窄小,但有布條,嶺脊沿途是低矮香青林,視野佳,除了雪山山脈外,北二段與北三段也很清晰羅陳。

0835有時進入樹林,有時走在裸露岩石上,鑽出樹林,赫然出現陶塞峰的如同巨筍的石岩,一柱擎天,聳立於冷杉林上,形勢突出而獨具特色,相機幾乎裝不下完整畫面,稱為北一版的大霸並不為過。

0850出發,由巨岩的右側下方小路下切,繞過霸基。

0857再拉繩於岩壁上切

0913路徑有些不清,後來才發現是要拉長繩登上後方的山頭,後面有更峭直的一段,也是長拉繩,踩點清楚。

0939香青林內小休,附近有巨大的杜鵑老樹,十分壯觀。

0945進入巨大裂岩,落差大,有幾處並不好下切,手腳並用拉伸到極限。

0957東南峰下的大裂岩

1003登上東南峰頂,山頂寬闊,佈滿巨大且插天的變質結晶岩塊,白色岩塊堆疊成峰,形勢特出非常壯觀。與一對年輕人一起拍照。走陶塞峰與東南峰路線到馬比杉山雖然較辛苦耗時較久,但是獨特的景觀卻是超棒的。這路線也是文明首登者,1927年由日本人吉井隆成等從南湖大山東峰縱走東南支稜踏查,光復後的首登則遲至1971年由林文安邢天正等前輩也循此路線完成。

1051爾後就是樹林間陡下,看到遠遠下方草坡有明顯路徑,一直下切到三叉路口。指標寫著往馬比杉山1.7公里,實際上還要上上下下,有人用筆加注[騙人的]!左下方草坡裡有看天池,還算乾淨。

1132草坡中有一小營地

1136到達另一稜線,左側有較大黑水塘

1206登頂,最高頂於左側突出山頭。山頂右側30公尺有一小水塘,老爸先將兩側的松林都找遍,仍無鹿角蹤跡,望見左側山坡有水鹿跑動。

1220其餘夥伴陸續到達,天氣尚佳,拍合照個人照,團體的跳躍照拍了多張才大功告成。

1257回到舊型指示牌,上面寫著往馬比杉山1公里,實際上應該是失準的。

1313鞍部松林休息,享用一個1斤傳統大餅。雲霧開始漫湧而上。

1332出發

1340有一個小鞍部,可紮營,之後就開始上切。

1350回到指標寫著往馬比杉山1.7公里的三叉路口。我們往大濁水南溪方向下切,一路大致是樹林間腰繞與緩下切。

1406地面上有舊型指示牌,寫著往陶塞峰0.9公里,往馬比杉山3.5公里

1431抵達大濁水南溪叉路口,新型指示牌,寫著往馬比杉山2.9公里。

溪流完全無水,左側有上下看天池,上層看天池略呈圓形,比較乾淨。老爸先跑去石洞獵寮看一下,和上一次相比,只剩下一片鐵皮與一小木片指示牌,應該也無人利用了吧,這可是早期泰雅比亞毫獵人在此搭建的獵屋。

溪邊樹下陰涼處吃高山飯糰。1502出發,走在寬大的乾溪床上,類似歐洲老年期溪源地形,平坦腹地處處可尋,清幽谷地,根據研究這是古代最後一次冰河消退時的流路造成。

右上邊是尖銳凸聳的東南峰,石刃雜錯的岩峰,陽光照射下,呈現詭譎的銀光。每隔一段時期,就有一些山友討論百岳的選擇,認為若干鳥山或尾稜型態的山頭,不應選入百岳,而替一些具有更佳展望與氣勢的山頭抱屈,後者如黃當擴山、穆特勒布山、玉穗山、陶塞峰與南湖東南峰等。不過隨著百岳制定人-林文安前輩於民國64年隕落在中雪山,各山會雖有自己擬定的120150岳甚至新100岳,但多數人基於尊重與傳統,此一百岳名單仍未更動,而成為多數山友的宏偉標的。

1524左側的南湖中南峰稜線下,松林大片倒落橫陳。一路就是走在溪床與溪溝

1528右上切大塊豆腐般峭直岩壁,離開溪溝區進入樹林陡上,一些樹林也是橫陳而倒。我們樹林間大休,1603出發。

1613廢棄的陶塞山屋遺址,只剩下鐵皮與碎木板

1616再度左下切進入乾溪溝

1626越往上源,兩側的溪溝越深。

1632右側是大型滑壁頁岩斜坡,頗為壯觀

1634岩石溪溝中有積水,很乾淨但水面漂有許多蟲子,原本有背水袋,就不在溪溝取水了

1637另一個葫蘆型積水溪溝池

1640寬大溪溝,順著疊石走

1703陡上鬆滑的石流坡

1709再上去一層石流坡,遠端看到有指示牌

1717新型指示牌,往南湖山屋1.1K,往馬比杉山4.7K

1728原本要去主峰山頂看夕陽,但有雲層掩蓋,決定從上圈谷回山屋。

1742上下圈谷叉路,下圈谷今日人多,多了許多制式帳篷,看來是商業隊伍進駐。

1750快到圈谷山屋,媽媽與麗詩阿姨聽到人聲與水聲,右側有不明顯小路可以進入,原本的乾溪溝這裡有粗水管湧出大量泉水,只是流下去立即變成伏流。我們於此裝滿水袋,乾淨泉源讓人開心。

1800經過山屋。

1807回到帳篷。雲霧稍微散去,老爸與阿伯到圈谷西緣接收不穩定訊號,查[神魔拔]路線與接駁的資訊。

夜晚,星空滿掛,泡茶聊天後入睡。

 

 

第五日112/07/07,天氣晴轉多雲

0616每人背水2.5公升出發,陽光照射南湖大山上,月兒仍高掛,金黃的色調,更顯帝王恢宏氣度。

0620山屋旁叉路,開始從圈谷底陡上到3,592公尺的南湖北峰,一開示沿著冰河劍溝直上,後段偏左繞處有拉繩。

0647老爸先登上頂,晾好潮濕的地布,下去牽老媽上來,德仁阿伯也是下去協助阿姨。北峰雖未列入百岳,卻是拍照取景的好角度,各山頭連峰一覽無遺。從北峰經五岩峰到北山的東側連綿翹岩壁,淌下的涓流,是大濁水北溪源頭,因為向源侵蝕力道強勁,未來有一天五岩峰也會被侵蝕崩塌入溪,所以已經有人開始尋找從審馬陣山腰繞之圈谷的撤退路線。

0712出發,攀越五岩峰,來過多趟,發現護繩更嚴密,小心走安全無虞。

0723第二岩峰

0735第三岩峰

0744第四岩峰,45度拉繩折繞而下,裸露感最明顯。

根據日本學者田中薰與鹿野忠雄的調查,串連北山與北峰的大崩蝕峭壁,其原型本是個圈谷,後來被河川侵蝕,而擴大了好幾倍,呈現出今日超過1公里多的溪源大崩崖。

0800距離南湖山屋2.0K指示牌,地面也有19K(距南湖大山)指示樁

0810重裝登上南湖北山(3536M),拍照休息,並曬潮濕的天幕。

0835背上重裝往東北方下切出發,一開始是短箭竹坡,

0842進入崩碎瘦稜

0843繩索垂降岩壁右側,腳踏點不清楚,下方鬆滑土石危險。互相幫助指引踏點,老媽本來已經要用人包分離,結果將繩從左側拉引下岩壁,反而安全好踩踏。之後布條時有時無,只能判斷稜向。

0911往下走碎石坡,松林內亂闖。

0929往下尋路陷入密林,拿出鋸子劈開枝幹,典型的中級山奮戰,鋸開之後發現是斷稜,只好回頭往上硬攀上稜,要切回主稜,然後再從知名雙岩塔垂降。途中經過鬆滑的細頁岩混雜沙土,踩下很容易就滑落,大家小心翼翼,跟著老爸踩踏處而過,這不禁想起崑崙坳古道上的古樓社前大滑降。

1011大腰繞,沒想到剛好繞到雙岩塔斷崖垂降點下方。之後路線較清楚,就是不斷上下山頭。途中遇到暨大山友隊,他們是3路會師南湖圈谷,這一路由塚呂馬布山而來,最為辛苦,這南湖北稜(南湖北山接神魔塚路線),能走得非神即魔呀!聊了20分鐘後,互相祝福各自啟程。

1156抵達巴都服山(3365M),台灣高山排行96

1222開始林中上下穿梭,布條少,常常於松林間迷失,有時遇到地形,只得想辦法克服,還好此次攜帶多條繩索與釦環備用。

1400出現多谷稜,我們分頭去尋路徑,最後猜錯邊,過於偏左,只得小心下切長滑坡右繞到鞍部,才連接上正稜。這正稜一開始箭竹高密,要上切到拔都諾府山。鞍部稜線上有2個煮飯鍋與廢棄睡袋。

1425雙谷稜中順斜坡上切

1428遇到一處黃綁帶,左急上稜線,比較好走些

1436松林營地,終於可以放飯了,大休息。

1515出發,上上下下,刺柏與小蘗擋道,走來並不順。

1550拔都諾府山,3167M,名列高山第122,又稱巴都諾服山等,都是翻譯自泰雅族的名字,是中央山脈北北段,也是由北向南數來第一座超越3000公尺高的山頭,也為南湖北稜以及南湖西北稜的交會點。展望好,但是山頂腹地小,可以望見左側的魔葉名病山稜線,也不是好相與的。

1634進入松林下切,難得有一段好走得路。

1648阿伯的4個腳趾磨破滲血,做簡易包紮,休息後續行,GPS顯示距離魔葉名病山大約1公里,距離水池營地約2.6公里。

1653地面上有一圖根點。

1714上到一個松林營地,地面上有34隻酒瓶,大家想要拼到地圖上標示的水池營地,決定趕到天黑試試看。

1750魔葉名病山(2976M),泰雅族語意思是熊之山,但我們覺得可以改為磨到你病山,實在辛苦!基石並非安置於最高點,但是展望很好,附近植物上松蘿密佈,幾乎連結到多加神山下都是如此,可見這裡的空氣品質良好。

1800出發,之後往多加神山就是陡下夾雜緩下居多,鼓起最後餘勇,一路往前衝,只為了若有水源在炊煮時可舒服一些。

1837終於天黑前拼到水池營地,可是一看此小小黑水塘(應該稱泥巴池比較適合),居然猶如墨色,泥巴與動物腳印佔據整個池畔,長嘆一聲!即使我們飲用過許多的黑糖水(黑水塘),但這次實在不忍(敢)與水鹿相爭,還是留給動物使用吧!黑水塘附近找找,結果仍無發現鹿角。

1845黑水塘右上方約30米處找到一處較大平坦營地,布滿松針,紮營時連地布都可以省了,更上方也有松林平坦大營地,還有2個更小且乾涸的泥巴池。這裡海拔雖然有2700M,但有許多會叮咬人的蟲子,開關紗窗要小心,不然營帳裡面要不斷捉蟲。

連續操了踰12小時,大家都累壞了,預備的沖泡飯也沒胃口,加上要節省飲用水,直接省略。除了老爸吃餅乾與飯糰外,其餘的早早進帳篷使用龜息大法度過辛苦的一日。唯一的好消息是經多次聯繫,終於找到接駁車可來菜園水池登山口載我們。晚上有水鹿與動物附近騷動,但實在太累了,也不想起身。

 

第六日112/07/08,天氣晴轉多雲,午後短暫陣雨

0420起床,快速收拾,想要拼中午下山喝飲料。

0514出發,營地對面可以望見蘭陽溪谷以及南山村,是我們的目標,但要陡下1700M,直接就是志佳陽等級,沿途松針多,容易打滑。後來發現途中還有幾個小鞍部,累計下降量約2000公尺。

0604被鹿角剝皮的大松樹

0620倒木與青苔

0633芒草區

0639樹生石上,崩裂了大石

0654地圖上的黑水塘,比昨晚營地的黑水塘更小也更黑,大致上都無法使用。過此黑水塘要左轉下切,有時跟丟布條,還要找一下,不過比起南湖北山到魔葉名病山之間的狀況已經好上許多,畢竟這是新近熱門的神魔塚路線,人稱中級山一日之終極路線。

0716一些大樹,附近林木長滿蕨類與青苔,如果不是因缺水與落差大,其實林相清爽,南部大概只有脈脈山可以比擬,老媽說種行程都無法感受中級山的美好,腳指頭很痛且快起水泡了。

0746難得好走得緩下之優美路段。

0748很長的陡下,有兩大段拉繩,口乾舌燥,不過飲水所剩不多,媽媽拿出梅乾,讓大家望梅止渴。

0809老樹根幹虯曲,附滿青苔,清幽舒服。接下來要鞍部上升。

0815多加神山2031M,有一顆二等三角點基石。大家休息,並聯繫接駁大哥,請他協助帶飲料,此舉提振大家精神。此時,老媽發現老爸額頭上有隻蟲子,哇!是八角怪硬蜱,不知何時叮咬住,還好有帶拔除器,順利取下。

0850出發,三角點下就有分叉路,左往傳統路聖峰茶園,右往多加神山新路,我們取左,不久開始陡下。

0905透光處可見遠方南山村與四季部落,但還在很遙遠的下方,前方小山頭是多加神西北峰,原來兩條路都要經過,但是舊路布條少而老舊,找了多次路徑而迷失,並不是最佳選擇。

0945空酒瓶小坡,可當營地

1038稜脈上,左右上下亂走,居然過頭多加神西北峰,卸下大背,附近找找,還是去拍張紀念照吧!何日君再來呢?大家都說不來了!

稜上有一森林基點,海拔約1606M,至此,已經下切了1100米,林中悶熱,水就省著喝,潤潤喉。

1136進入桂竹區,一路陡下,雙手拉著細竹子,半側走半拉,腳趾還是痛。聽到山下重機車聲,但就是看不到現實中的大水池。

1155路旁有一甕還有生鏽大鐵鍋。

1208望見菜園與溪邊河洲。

1213有一新的大倒木,橫倒路徑上,阿伯鋸開樹幹。

1222終於到了大水池。路要繞過水池右側,接著走垂直瘦稜,右邊是斷崖,數十米直下溪洲,看到薛阿伯的紅色接駁車。左側是另一乾涸大水池,拉著大芒草靠左側小心通過。

1225鑽出芒草區後,卻是包圍住的菜園通電網,大約150公分高,一共10層鐵線,應該是防範獼猴的。我們先聯繫接駁車薛阿伯,他在溪洲產業道繞了很久,終於上到菜園,我們則想辦法爬過去電網與他會合,真是刺激的經驗。

登山口到到公路,光是溪底路就像似迷宮,繞來繞去,泥水坑洞,非高底盤四驅車莫辦。到南山村吃便當買飲料,好好慰勞自己,補充流失的水分。

下午回到勝光登山口的方便屋取車,再折返到南山村夜宿哈勇的家,民宿雖然簡易,卻能放鬆好好休息,晚上街頭吃麵食,逛逛安靜的社區,在國小操場散步,聽說山下爆熱,這裡倒是挺涼爽。

 

第七.八日112/07/09-10,天氣晴多雲午後轉陣雨

7/9是週日,國道5容易塞車,決定再晃一日才回家。

行經玉蘭村,買當地美食-粿琴茶粿,再去加油站買烤香腸。攜帶食物,到避暑秘境-月眉坑瀑布。附近有五峰旗斷層經過,溪水是雪山山脈冷泉,實在太熱,途中我們就下切到溪邊戲水消暑,溪水清澈還有小魚蝦來啄食腳皮,真天然貼心的服務。

黃昏到頭城的流水森林,鄰近小溪邊的景觀餐廳,打打牙祭。這裡也是淡蘭古道南段的登山口

傍晚到蟾蜍山觀景台看夜景,路況不好,但休旅車可以勉強到鐵皮工寮,主人很慷慨也很用心,一切自由心證投錢。此一展望是百萬級夜景,卻只收50元清潔費。

先前曾來一次,這趟我們直接宿營,泡茶聊天,獨享此一絕佳視野,從東北角看到宜蘭羅東與南澳,弓箭型的海邊狎角是烏岩角秘境,外海巨岩是龜山島。

晚上不掛外帳,就是蚊帳的概念。躺在觀景台上,眼角旁是宜蘭夜景,正視則為星星與月亮,真是以天為幕,以地為席的簡約境界。

 

7/10日早上510分,太陽早早從海邊升起,陽光頓時炫目光耀。吃早餐與泡早茶,聽蟲鳴鳥叫,非常愜意,捨不得走呢!

經國五,我們到石碇,加碼嶺腳山步道,從嶺腳火車站啟登,有一雜貨店,老貓很慵懶躺在貨物架上。沿途都是老房子,步調懷舊而緩慢,步道多有涼蔭,經過許多古宅,步道口還有4隻鵝看守,作勢驅趕我們,真是好笑。

途中的望古瀑布水量小,也不若月眉坑瀑布溪流清澈,就不下去了。走過慶和斷(吊)橋,靜靜訴說著昔日的繁華,透露著一股五零年代懷舊風。

而距離嶺腳車站與十分車站各2.01.8公里的望古車站,也是一個無人車站,當下空無一人,車站附近甚至沒有老街與柑仔店,也看不到攤販與遊客,時間彷彿在這裡按下暫停鍵。

搭上一小時一班車次的回程火車,再去深坑老街吃臭豆腐套餐。話說只是餓了一頓,好像補得太超過了,哈哈,賦歸。

 

 

如果想要了解黃家小隊先前400趟行程紀錄,請參考部落格

https://blog.xuite.net/aet156798/twblog

 

您喜歡讀行嗎?您希望輕鬆徜徉山林嗎?

想要知道最近的出團訊息,可參閱黃家小隊粉絲頁喔!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24230944469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