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3/31
住南部的山友應該都知道旗山著名的山頭【旗尾山】,山頂設有兩層樓高的水泥涼亭,可一眼瞭望杉林區、旗山區、美濃區、內門區、屏東縣,是受許多山友喜愛的郊山路線。以它為起點也有旗靈縱走和旗月縱走這兩條路線,前者是循著稜線走到靈山再從鞍部走水泥路下山,而後者是延伸到海拔649公尺的月光山後才下山。
本人2016年12月20日登頂旗尾山時,發現涼亭後面的鐵牌,標題為【玉山在雲端】,那天剛好沒有空汙,抬頭看遠方好像真的看得到玉山主峰耶!當時不敢相信,拍了幾張照來記錄,回家後用Google Earth對照才確定真的是玉山主峰,還有北峰、北北峰。那時候才發現原來旗尾山就是玉山山脈最長支稜的尾端, 也就是說從旗尾山出發如果一直循著稜線走,最終會走到玉山主峰。旗靈縱走和旗月縱走已經太多人走過了,不如來個【旗玉縱走】,經過649公尺的月光山後不下山,繼續走到這條稜線的最高點,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把旗尾山和玉山連串起來。
預計行程:
D1 旗尾山登山口→月光山→羌仔寮山→茶青角山(已藏水)
D2 茶青角山→青葉山→阿立祖祭壇水源(活水)
D3阿立祖祭壇水源→后山→白雲山→南橫白雲寺(已藏食物、有活水)
D4南橫白雲寺→荖濃越山→番子寮山(無水源)
D5番子寮山→大竹溪山→他果晏山支稜接主稜處(已藏水)
D6他果晏山支稜接主稜處→南我丹山→我丹山→可那部山→南飭山→飭山(已藏食物、水)
D7飭山→新望嶺→五溪山→梅蘭林道(無水源)
D8梅蘭林道→南面山→魔界腕山→楠溪林道(途中取魔界腕東鞍營地活水)
D9楠溪林道→廣東丸林道→南玉山南稜→南玉山→圓峰山屋(途中取南玉山至三叉峰之間活水)
D10圓峰山屋→玉山主峰→塔塔加登山口
D11預備天
實際行程:
D1 旗尾山登山口→旗尾山涼亭
D2 旗尾山涼亭→月光山→羌仔寮山→茶青角山→青葉山→阿立祖祭壇水源
D3阿立祖祭壇水源→后山→白雲山→南橫白雲寺→荖濃越山
D4荖濃越山→番子寮山→大竹溪山南鞍
D5大竹溪山南鞍→大竹溪山→無竹山→他果晏山支稜接主稜處→南我丹山→1960峰(折返)→泰樂營地
D6泰樂營地輕裝出發→1960峰→我丹山(折返,拔營)→南我丹山→他果晏山→南橫公路→高中二村(搭公車回家)
【休息5天】
D7 四社部落芒果園登山口→桃源山→我丹山→可那部山→可那部東鞍營地
D8可那部東鞍營地→南飭山→飭山→新望嶺→溪望谷營地
D9溪望谷營地→五溪山→梅蘭林道→南面山→魔界腕山→楠溪林道
D10楠溪林道→廣東丸林道→南玉山南稜→南玉山→圓峰山屋
D11圓峰山屋→玉山主峰→塔塔加登山口
(詳細記錄放在文章最後)
其實這個路線大部分都好走,不是舒適的闊葉森林,就是寬闊的農路或前人已走出來的登山步道,只不過難走的地方非常難前進,需要在稜線上整理出步道或另外找腰繞路,整個旗玉縱走才會變成一條可以推薦給山友的長途路線。難走的地方主要有七段:
一、白雲山南稜:如果要一直沿著主稜上白雲山會遇到廢棄林道上很密的植被,目前建議先離開主稜,繼續沿著下面的產業道路,再從傳統路線登白雲山,如果要一直沿主稜上去,最後200公尺左右需要砍出路線。
二、荖濃越山與1208m番子寮山之間有一林道崩陷處,植被密,地形亂,沒有明顯的稜線或路跡可以循,需要有人砍出一條比較好走的路線並綁布條。(大約在N23° 05.589' E120° 38.987')
三、1332m番子寮山過後不久,有一個長滿芒草的斜坡,我在這裡花了半小時才終於重裝往前推60公尺,通過之後便踏上舊農路,我懷疑這條農路可以把前面的山頭在北側直接繞掉,需要有人去走反方向看看這條廢棄的路能不能在山頭的西邊接回主稜,這樣的話芒草斜坡根本不用走,不然就是需要人去砍芒草,讓主稜的這個斜坡比較好走。(大約在N23° 07.275' E120° 40.042')
四、過番子寮山後有一個1470m山頭,為了腰繞這個山頭我選擇在土地公廟不取主稜上的廢棄產業道路,而是循著明顯的步道橫過崩塌地,後來有接到其他廢棄道路,但走起來好痛苦,強烈不建議按照我的航跡走,最好在土地公廟取左邊的路,再循著稜線走。(岔路口位置:N23° 07.701' E120° 40.576')
五、從大竹溪山到距離大約600公尺的鞍部,不管是走主稜還是走廢棄道路,都是倒塌的竹子、藤蔓、帶有刺的植被,我在竹子最密的地方也是花了半小時才前進60公尺,真令人惱怒,這裡需要人帶山刀和鋸子來砍出比較不會勾到背包、刺到身體各部位的路。
六、整個旗玉縱走最難走的路段就是在南我丹山和我丹山之間的1960峰附近,植被、地形、坡度都很有挑戰性,而我第六天決定先下山補給、休息,主要都得怪這些障礙。先講1960峰南側,這裡的芒草很密,我看到的獸徑,山羌要過應該沒問題,但再高的動物都不行,人類要過就是要用力推或砍,沒有芒草的地方有非常多會勾到背包的樹枝,植被不密的地方坡度很高,要爬上去沒什麼踏點,一不小心就滑到下面的山谷去。1960峰後西側就是斷崖,只能在稜線上或東側走,必須先陡下一小段後,鑽進芒草堆裡面,在過程中的稜線上,會遇到需要從右邊繞過的大石頭,在這之後會遇到一個2~3米的落差,沒有繩子恐怕下不去,而這個落差一直往東側山下的方向延伸。從稜線看,會看不出來要下多深才有辦法通過。其實大石頭那裡不應該繼續緊貼稜線走,應該馬上開始偏右下切,這段路每一步要很謹慎,因為坡度很高,也沒有植被可以抓,踏點也很小,不過走著走著最後會遇到可以直接步行跨過上述落差的地方。過了石壁落差之後,前方都是芒草,如果太靠近稜線會無法前進,連獸徑也沒有,所以要慢慢往上切,盡量循著稜線下面的獸徑,也不要很急著要接回主稜,直到翻越了一個從右邊山下的方向延伸上來的支稜,芒草才會變少,才看得到可以接回主稜的路,後面往我丹山的路就沒那麼難走了。我在這一帶來來去去,砍樹枝,鑽芒草,找路,總共花了三小時半才終於安全通過直線距離才430公尺的地獄崩塌瘦稜,輕裝通過後我還是不敢重裝通過,於是決定先輕裝上我丹山,再回去拔營,最後往南撤退。要改善這段路需要在1960峰前面多砍一些樹枝,也需要找最安全上坡的方式再綁布條,在1960峰後需要挖出比較好的踏點並且架繩子,讓下坡這段比較安全,過石壁落差後的芒草也要砍,人才可以重裝通過,而且也需要綁布條。
七、我在南玉山南稜3200公尺以下的地方也浪費了很多時間在找路,有一些地方背包會勾到雲杉比較低的樹枝,有一些地方因為長滿了有刺的植物(刺柏、台灣小蘗)就會想繞掉,有一些地方則會有巨石要繞,其實探勘路線很常有這些問題,一定走得通也不會危險,但是若能夠砍掉一些樹枝,綁上一些布條,後面走的人真的會省掉很多時間和麻煩。
出發前我先花兩天去藏食物和水,讓我在稜線上只有兩個晚上沒有水源,也不用一次背11天的糧食,攻略如下:
一、走美濃區茶青角山步道到主稜藏水,登山口在坦水衍山後面
二、在南橫公路的白雲寺附近的樹林藏一桶食物
三、騎摩托車由南橫塔拉拉魯芙隧道西端的產業道路上去,騎到海拔1100公尺處停車後續走步道,經他果晏山後繼續往上走到玉山山脈的主稜再藏水(6公升)
四、從桃源市區上面的四社部落芒果園登山口走飭山的支稜上去,在接到主稜的地方藏一桶食物、一罐瓦斯、6公升的水
我建議想要挑戰這個路線的人先從建山後面的水泥路上稜線藏水、藏食物,這樣白雲寺到荖濃越山就不用背那麼重。另外在大竹溪山和南我丹山之間的稜線附近可能有一個活水源,值得下去探一下,在高中林道的一個轉彎處(N23° 10.879' E120° 42.886'),如果這裡有穩定的水源就可以省略一趟去他果晏山蒼水。
行程的詳細記錄:
D1
本來要一大早出發,結果一堆事情還沒忙完,晚上8點才準備好出發
從高雄市區搭E25公車到旗尾國小站
21:50 旗尾山第一登山口
22:55 旗尾山,涼亭有電燈,茶桶還有一些開水,夜景一級棒
D2
06:10 出發,今天要走的稜線就在眼前
後面可見玉山山脈最尾端降到平地,也就是昨天晚上登山口的位置
06:41 福美山
07:36 人斗山
07:44 福德祠,旗靈縱走是從這裡下山,福德祠通常會有水可以供泡茶
09:14 繞過雙峰山,往月光山的步道很舒適
09:53 月光山
10:25 月光山斷崖,要拉繩,要踩樹枝,輕裝不難過,重裝的話背包很容易卡,小心通過
11:00 羌仔寮山
11:09 山熊嶺
11:47 茶青角山
12:00 午餐,找出事先藏過的水
12:45 出發,雖然植被多但有明顯的路跡,走起來很順
13:19 拳背山
14:10 展望處,可見早上經過的羌仔寮山和杉林區
14:24 青葉山
14:34 美景山野居(當天水龍頭有水),後來接產業道路,好走
15:08 大鐵皮農舍,屋頂完整,可避暑、避風、避雨
15:20 岔路,取直再取右
15:30 岔路,取農舍左邊的路(小心惡狗)
16:20 阿立祖祭壇神奇水源,112年3月乾旱水量還豐沛,在附近的路邊紮營
D3
06:20 出發
06:29 水泥路右下六龜市區,取前方廢棄產業道路,有布條
07:00 杉林六龜古道
07:07 后山西南峰,離開古道續走稜線
07:22 后山
07:57 大寮山
08:20 疑似木炭窯
09:15 廢棄水泥建築物,小休息
09:45 出發
10:20 南廍亭山
10:41 展望處,可瞭望六龜市區、18羅漢山
10:53 廢棄農舍,外有桌椅,內有電視機
11:10 – 11:32 走產業道路支線,死路,回頭
11:38 取右邊廢棄產業道路(不建議)
11:48 產業道路難走,往傳統步道橫切
11:58 接傳統步道
12:09 廍亭山(白雲山)
13:07 南橫公路越稜點
13:40 白雲寺休息,裝水,找出事先藏好的食物,還跟廟裡的人買兩顆肉粽
14:50 出發,沿著南橫公路往東走
15:15 取左邊水泥路
15:35 接主稜
15:45 前方有三條路,取中間的,再上主稜
這段稜線很陡,而且好久沒有人走,有一些地方植物長得很密,太難鑽了,所以花了不少時間繞來繞去找可以走的路
17:16 荖濃越山
17:24 荖濃越營地
D4
06:20 出發
06:36 土地公廟
08:00 林道崩陷地,地形複雜,植被密,通過這一關全身大汗,中英文髒話也差不多全部都罵出來了
08:21 內英山(繞過,未登頂,不想再鑽植被)
10:13 番子寮山(同上未登頂)
10:30 鑽芒草,砍芒草
11:00 出芒草
11:05 遇到農夫,拿到一公升的水
11:16 水泥路,可瞭望寶來
11:50 土地公廟,行車終點,取直(錯誤)
11:58 道路崩塌,續走疑似獵人步道,雖然步道很乾淨,不用鑽芒草,但後面的路變得很難走,不建議按照我這個路線走
12:00 接舊產業道路,有一台廢棄機車,續走產業道路(錯誤)
12:40 崩塌地,往上切(錯誤)
13:00 出崩塌地,衣服上都是難拔的種子
13:18 接主稜
15:05 危險地形:瘦稜,左右坍方,前方坡度極高,下左邊的芒草再往右前方的森林爬
從瘦稜的右邊看上去的路線:
從瘦稜的左邊看上去的路線:
到森林裡接稜線後,路變得非常好走:
16:14 傾斜卡車
16:33 大竹溪山南鞍前營地(黑松營地),有一個民國80年過期的黑松沙士瓶子
D5
06:20 出發
07:13 大竹溪山
無論是走稜線還是舊產業道路,要往前就要面對很密的竹子,還有一大堆倒塌的竹子,怎麼走大背包都卡死
08:10 接廢棄產業道路,倒塌竹子還是非常多
08:50 離開產業道路往稜線上切
08:54 堆滿木材的鐵皮屋
09:22 鞍部,最後一次跨過產業道路,竹子終於變少了
09:42 爬到這個山頭的過程中竹子終於消失了,在這裡要轉90度往不一樣的山域走,後面應該不會有產業道路了,因此也不會再遇到討人厭的竹子,當時想到不用再卡竹子覺得很感動,很喜歡爬到這個山頭所代表的一切,於是就幫它取名為「無竹山」
10:49 水資會高屏46號三等三角點,小休息
11:42 1656峰,附近的稜線超好走
11:54 舊林道
12:32 藏水地點,午餐
14:00 出發
14:19 南我丹山
15:10 芒草,卸大背包後去探路,芒草多到不行,可以避開芒草的地方樹枝多,可以避開樹枝和芒草的地方坡度很高,腳沒什麼地方可以施力,往前走不到200公尺就花了我40分鐘,當時想說這一段可能真的走不過去,是不是要放棄走到玉山的念頭了?
15:50 終於登上1960峰,希望後面的稜線可以好走一些,結果看到前面是很長的瘦稜,兩側都是芒草,芒草裡面有沒有隱藏的斷稜看不出來但真的有機會,只有「絕望」這兩個字可以形容當時的心情
已經確定來不及通過這一段,而且中途一定沒地方迫降,所以只好回到大背包那裡在找營地
16:00 回到大背包,下去一小段路就有腹地可以當今晚的營地
16:10 決定趁天還亮的時候拿開山刀去砍路,以便明天重裝過去
17:24 砍到1960峰,繼續往前探路
17:27 稜線大石頭,右繞
17:30 大落差,下不去,回頭看剛從1960峰下來的路,真的不適合人走
17:55 回到營地
晚上都在考慮後面的行程,如果前面的障礙無法過怎麼辦,如果勉強可以過那我還要繼續走嗎?其實這幾天我一直缺水,每天都不夠喝,每天都口渴,尿液連續5天都是深黃色的,我太低估這一趟需要的水量,可能是因為我平常不用砍路所以不會走得那麼累,還有平常走百岳路線海拔比較高,這幾天走在1000公尺左右天氣比我平常登山時習慣的天氣熱很多。綱綱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外掛的水瓶也掉了,700cc的水就這樣犧牲給森林了,所以目前只剩下2.9公升,扣掉晚餐和早餐的水還有今晚想要喝的水,明天出發時可能只剩1.5公升,而下一個水源是我藏水的地方,還要走11公里,如果路況都好一天內到沒問題,但因為前面的路況未知,有可能一天半或兩天才能到,1.5公升的水實在太少,要開始考慮撤退。讓我想撤退還有幾個比較小的原因,我帶的行動電源電量好像也不足,雖然帶了2萬+1萬兩支,一般可以撐15天,但我這幾天很常訂位確定自己的位置和稜向,耗電比一般的行程高很多,另外我全身都是刮痕,大拇指被刺到的地方也有輕微的發炎,還有每天鑽植被,不確定前面的路會不會通,這些讓我感到倦怠,當然也要考慮明天要走的那段瘦稜可能會很危險。
獨攀的風險本來就比較高,而且我知道很多山難多是因為很多小問題累積起來最終會成大問題,考慮到目前各方面的小問題,我覺得先撤退可能是對的決定。不過最大的問題是水不足,如果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說不定還可以繼續走。明天早上如果可以通過那段瘦稜登頂我丹山,說不定山頂附近會有以前的山友或獵人留下來(丟棄)的瓶子,裡面可能會有水,於是我決定明天先輕裝去探前面的路,安全通過之後再登頂我丹山找水,找到足夠的水的話再回營地這裡拿大背包後繼續往前走,找不到水的話就回營地,背起大背包,再從他果晏山撤退,這樣我下次上稜線的時候可以從桃源直接走到我丹山再繼續往北走,那段危險瘦稜根本不用重裝走過。
D6
07:10 輕裝出發
07:25 1960峰
07:38 找到低繞路可以通過石壁落差,前方還要繼續鑽芒草
07:50 出芒草接主稜,麻煩的路段終於安全通過了
08:14 我丹山
找水找很久但最後只找到300cc,實在不夠,下決定要撤退
回營地的路上看到這幾天走過來的稜線,雖然要撤退了但看到這段已經克服的路時,心理還是很開心
09:50 回到營地,拔營
10:35 出發
11:20 南我丹山
11:30 轉他果晏山支稜
12:00 他果晏山
14:50 南橫公路
15:05 高中二村
17:21 搭H11公車
回到家後刮痕慢慢地癒合了,發炎的大拇指擦了兩天的藥膏後不再發炎了
終於有無限量的水可以喝但尿液到第三天才變正常顏色,看來是身體嚴重脫水
滿臉的刮痕,滿身的回憶:
休息5天後再上山
D7
06:50 四社部落芒果園登山口出發,車子停在部落的大停車場,希望一個禮拜內不會有人去動
07:40 桃源山
10:50 又回到我丹山,正式接回旗玉縱走路線
12:35 我丹山北峰
12:58 民國86年黑松沙士瓶子,標籤很有趣,當時黑松有抽獎活動,獎品有自排輪鞋,還有1990年代流行的日本電子寵物(TAMAGOTCHI),這也是我小時候的回憶
13:16 纜線
14:11 可那部大崩壁,88水災時造成南橫公路旁的堰塞湖
15:09 可那部山西南峰,森林三角點
15:35可那部山,左往那瑪夏,取右
16:00 可那部山東鞍營地
D8
06:15 出發
06:36 老舊布條
06:40 大崩壁
06:50 右下,進芒草
07:00 出芒草,開始橫渡崩壁
07:40 大落差斷稜,進左邊芒草低繞
09:32 南飭山,附近有社皮小隊109年的布條以及台南五妃登山會的布條,還有一大堆紅色布條,看來前面這段路比較多人在走
10:52 飭山,貼牌已褪色,幾乎看不到字了
11:00 藏食物地點,從我藏的時候到今天已經13天了,本來怕有黑熊或老鼠早就開箱了,結果塑膠桶、瓦斯罐、礦泉水都還完整,鬆了一大口氣,不用撤退,在這裡吃午餐
12:30 出發,走起來很舒服,很難相信這段路和讓我撤退的那段路在同一個稜線
14:16 舊布條,竟然有山友走過
14:20 2250m峰
15:37 新望嶺,中華無訊號,拍完照繼續走,不休息
16:03 爛泥水池
17:25 小山谷地形,找營地
17:45 這兩天都挺挺順利的,明天就會接到比較有記錄的路線,以後差不多確定可以走完,終於有【希望】可以完成我的旗玉縱走,而且這個營地剛好在五【溪】山和新【望】嶺之間,也在一個小山谷裡面,所以我就把它命名為【溪望谷營地】
D9
06:05 出發,今天看得到中央山脈後面的日出
06:36 獵寮
07:00 盆地旁獵寮,似乎還在用
07:50 五溪山
08:08 梅蘭林道(取左),通訊設備
08:11 林道嚴重崩塌,可瞭望嘉義的棚機山、脈脈山、雞子山,上切接主稜
08:20 偏西走,坡度較緩
08:33 接回主稜
09:05 寬稜,轉東南
找亮點
10:20 薩夫薩夫魯夫溪流域展望處,可瞭望南橫的新禮觀、梅山口
11:00 斷頭稜,北側低繞,走過斷稜下面的碎石坡後找對面的紅色繩子,拉繩上去後沿著岩壁走,有更多繩子可以拉,繞過支稜後就沒有斷崖了,可以往右上方隨便上切
從碎石坡看稜線斷掉的地方:
找對面的紅色繩子:
11:10 接回稜線
12:15 玉山箭竹出現
12:58 南面山西峰
南面山西峰和主峰之間的大鐵杉:
13:55 南面山 ,有著名東港博岳隊的貼牌
14:18 玉山國家公園布條
15:05 纜線
15:20 魔界腕山
15:40 魔界腕山東鞍營地(取水,需要用碗澇水,水量不大)
裝水後腰繞前面的山頭再沿著稜線下,途中看得到明天要走的南玉山南稜,小南山也很清楚,然後在小南山的右後方我終於終於看到了這一趟的目的地玉山主峰
17:02 楠溪林道
D10
06:03 出發,今天有達芬尖山的日出
06:22 林道四叉路口(取直)
06:33 35K路標
06:45 廢棄摩托車
06:50 停機坪,34K路標
07:13 金門高粱陶瓷酒瓶,林道岔路(取直)
07:21 黑色水桶(有水)
07:33 廣東丸林道岔路口(取右)
07:35 水源地,只有滲水,最近來過的山友說下去大約20公尺就比較好取水
08:11 廣東丸山登山口,離開林道
08:31 廣東丸山森林三角點
08:44 轉東北,下稜線,又進入我找不到任何記錄的路段
08:56 小崩壁,走稜線即可
09:01 鞍部,斷稜,取左邊獸徑腰繞
09:36 稜線主要是矮箭竹,很好走,還有舊布條,一條黃色,一條寫「台灣K2南北俠隊」
09:44 腰繞2750峰
10:21 南玉山南鞍
南鞍上去的路一開始不太好走,杉樹會在人胸部的高度長很大的樹枝,要重裝經過一定會卡背包,再加上有不同帶有刺的植物也常出現在這個山坡上,地上也都是石頭,踩的時候要很小心才不會扭到腳或踩到洞裡面,一直到3200公尺進度會很慢
12:00 3150公尺,午餐
12:50 出發,不久後終於遇到比較寬闊的箭竹地,進度快很多
13:54 南玉山,雖然不是終點但走到這裡就安心多了,接下來是傳統百岳路線,旗玉縱走剩下的路程已確定不會有什麼大障礙了
15:04 小南山岔路(取直)
16:05 三叉峰下石壁水源,這裡要用撈的,今年的旱季特別乾
17:28 越稜點,玉山主峰好近!
17:52 圓峰山屋,我的旗玉縱走只有第一晚跟最後一晚是睡室內的
那天除了我只有兩位山友和兩位志工在圓峰過夜,不用人擠人
兩位山友背太多東西上山,為了減輕重量他們還幫我煮香腸,煎雞排,真的對我太好了
D11
07:12 大霧大風中出發,是這11天以來最差的天氣
08:23 玉山主峰,旗玉縱走已完成,只不過天氣很差,這麼難走的路線終於走完卻只能看到白牆,登頂照一點都不壯觀,有點諷刺
09:03 排雲山莊
11:16 塔塔加登山口
泰樂san 您好!
1、真是好棒好厲害的山旅!
2、這其中的山有些我雖然有登過(旗尾山、月光山、白雲山、他果宴山、南我丹山、新望嶺、南玉山、玉山主峰),但是看您的紀錄,真是讓人超敬佩的!
3、這是一條讓人超羨慕的路線啊!
恩仔2023/4/6
changdapeng
我在我丹山瘦稜那裡真的沒看到任何像人走出來的路跡或砍過的樹,也沒看到布條,不知道他們當時是怎麼打通的,有可能我走的路線跟他們平行,剛好沒有遇到
如果有辦法低繞這一段稜線,就算要先下很深,200-300公尺我都願意... 我以後可能會再上去找最有效率通過的路線,可能是靠近稜線,也有可能是地繞路,不知道他們當時是不是也走低繞路?
內英山、番子寮山產業道路的確比稜線好走,但沒有地圖會全部顯示出來,除非有人先去探路不然很容易走到死路或方向不對的路,以後我也想再上去走走看附近的產業道路再綁布條
恩仔
謝謝你來觀賞此記錄
其實你分開爬那些山頭比這個走法更累,我是在稜線上一個一個撿,上下落差不大,而你從公路旁登山口來回落差很大,會走得比較累
有機會可以去走五溪山、南面山、魔界腕山,分開單攻或連走都很值得
漂亮的路線
太厲害了
超讚
泰樂李兄您好:
超厲害的個人秀,計劃精細,勇於嘗試,果斷撤退,實為智者。
南我丹到我丹的茅草瘦稜確實難渡,多年前克德兄曾經七訪才打通,不過看您的記錄後,發現此路可能已經又恢復原狀了。
內英山附近的稜線多年前就不好走,想想還是走產道算了。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好的登山教育文章,值得國人深思。